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液体发酵真姬菇多糖高产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18个真姬菇菌株在平板上菌丝的生长速度和液体发酵菌丝体生物量,以及各菌株液体发酵菌丝体胞内多糖、胞外多糖、总多糖的产量。结果表明:不同菌株菌丝在固体平板上的生长速度与液体培养的菌丝体生物量问呈负相关(-0.442);18个菌株中,胞内多糖产量最高的菌株为49菌株,其产量为244mg/L;胞外多糖产量最高的菌株为JB06菌株,其产量为1353mg/L;总多糖产量高产菌株为JB06,其总多糖产量为1575mg/L。  相似文献   

2.
为系统研究羊肚菌单孢菌株与多孢菌株的出菇产量差异,以六妹羊肚菌Morchellasextelata的M-90、M-925、M-1080菌株和梯棱羊肚菌M.importuna的MT-7菌株为对象,用孢子分离法纯化获得单孢菌株,并由不同的单孢菌株2~3个组合获得多孢菌株,分别进行大田栽培出菇试验,记录和分析栽培出菇的产量和质量性状。结果显示:所有菌株中以单孢菌株D7产量和质量表现突出;产量总体表现较好的D菌株的多孢菌株与单孢菌株产量差异大,有多孢减产的趋势;而可正常出菇的单孢菌株A4、A10、A8构成的多孢菌株C14+A8和A10+A11未出菇,推断育种或菌种生产中多孢菌株的出现可能对产量产生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3.
刘福阳 《食用菌》2016,(3):24-25
对香菇215、606、605及香菇菌株L808进行栽培出菇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L808菌株产量高,朵型圆正,第一潮菇产量占总产量的52.5%,可作为主要栽培菌株在闽北进行推广应用;606菌株出菇菌龄短约80 d,产量较高,朵型较小,产量主要集中第一潮和第二潮,占总产量的82.8%,比较适合作为工厂化栽培模式的菌株;215菌株产量较高,菌龄长,朵型较大,各潮次的产量比较平均,适合常规大棚栽培模式栽培;605菌株产量较低,菌龄较长,朵型较小,在闽北地区没有栽培优势。  相似文献   

4.
对3个商业化栽培羊肚菌菌株进行了鉴定,通过多孢分离及组织分离2种方式分离菌株,并利用冬闲蔬菜大棚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3个羊肚菌菌株均鉴定为六妹羊肚菌。2种分离方式下,六妹羊肚菌HY8后代分离菌株产量均高于菌株HA1和HY5。菌株HY8多孢分离后代菌株产量明显低于组织分离菌株,而菌株HA1和HY5多孢分离菌株产量略高于组织分离菌株。说明六妹羊肚菌不同菌株的大田表现差异较大,不同分离方式的后代菌株产量也存在一定差异。研究结果为羊肚菌生产中选择表现优良的菌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黑木耳胞外酶活变化与栽培性状比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黑木耳10个菌株胞外酶活性及与栽培性状和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胞外漆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大致相似,酶活与栽培产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23(7号菌株除外),酶活性相对较高的菌株(3、4、8号),栽培中产量相对较高。纤维素酶活性高峰时间出现较漆酶、多酚氧化酶早,且酶活性高峰出现早的菌株菌丝长速较快。蛋白酶活与栽培产量呈一定负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00(6号菌株除外),蛋白酶活最低的3号菌株,栽培产量最高;而活性较高的5、9号菌株栽培产量较低。  相似文献   

6.
对采自多地的10个黑木耳菌株的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农艺性状及产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鲜耳产量居前的菌株是916菌株(913.53 g/袋)、黑3菌株(890.23 g/袋)。这两个菌株与其他8个菌株的产量比较结果,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准。  相似文献   

7.
黄背木耳菌株不同时间分离培养的菌种在酯酶同工酶酶谱带上表现和耳片形态特征上表现一致,但在产量上存在差异,产量高的菌株比其他菌株增产21.43%~166.2%,分离培养年限短的菌株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以六妹羊肚菌M.sextelata、梯棱羊肚菌M.importuna 2个物种共8个菌株为材料,分析其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评价8个菌株在六盘水市栽培的适应性及产量稳定性。结果表明,8个菌株均能在六盘水地区正常生长且有一定的产量。但Lxy4-1菌株外观性状差,不宜推广,GZ-1、HB-1菌株产量较高,且外观性状好,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获得适合工厂化栽培的浅黄色金针菇品种,以白色金针菇菌株QFC和黄色金针菇菌株Q100为亲本进行多孢杂交,获得24个长势较好的双核杂交菌株。对其进行工厂化栽培出菇初筛,结果 9个菌株未出芽,7个菌株产量低,8个菌株生长表现好、单瓶产量超过360 g。对8个优势菌株进行二次出菇筛选,得到菇形整齐、菇柄粗壮、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的浅黄色杂交菌株ZX112。将ZX112与两亲本进行比较,结果为菌丝形态同黄色亲本较为接近,产量稍高于黄色亲本,低于白色亲本;菇形和菇体紧实度优于黄色亲本,与白色亲本相近。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33株不同来源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子实体农艺性状、产量及子实体多糖含量。结果表明:各菌株间的菌丝生长速度、子实体农艺性状、产量和子实体多糖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以子实体农艺性状、产量及子实体多糖含量为指标建立综合评价方法,筛选优势菌株,其中H59农艺性状好、产量高且子实体多糖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余菌株,综合评分得分最高,为最优菌株。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适合在柳州市栽培的平菇菌株,以柳选1号为对照,考察供试平菇菌株菌丝长势及抗杂性、生育期、采菇期、产量及口感.结果 表明:平菇菌株4936菌丝长势较强、栽培周期短、出菇快、产量高;黑平王菌株子实体口感好、品质佳、产量较高,有较高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大球盖菇工厂化高产栽培技术,采用菌块覆膜层架栽培的方法,对比5个大球盖菇菌株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产量。结果表明,D-3、D-16菌株菌丝生长浓密、洁白,长势旺盛;试验菌株中D-16菌株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
杏鲍菇组织分离与多孢分离菌株拮抗与出菇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组织分离菌株与原始菌株之间无拮抗线出现 ,在产量上和出菇率上存在差异。多孢分离菌株与原始菌株之间形成了拮抗线 ,并且在出菇率和产量上差异较明显。但组织分离和多孢分离菌株与原始菌株在子实体形态特征上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杏鲍菇多孢分离及单孢杂交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杏鲍菇2个多孢分离菌株、2个单孢杂交菌株与其原始亲本菌株的对照试验,得出多孢分离菌株较原始菌株在菌丝生长速度、出菇率和产量等性状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单孢杂交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较双亲显著增加,但产量表现为一个极显著增加,另一个则极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6个海鲜菇菌株的菌丝生长情况,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将性状优良的菌株栽培到3种不同配方的培养基中,测定不同菌株间的亲缘关系、菌丝生长速度、现蕾、子实体形状和产量。结果表明,不同的菌株间菌丝生长速度差异不显著,同一菌株在不同配方培养基中的菇形和产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来自福建农林大学的海鲜菇菌株在配方Ⅲ的培养基中,菇形优美、产量高,商品菇的生物转化率达95.6%。  相似文献   

16.
对14个不同来源的秀珍菇菌株进行了菌丝生长速度及栽培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以秀珍菇2号菌株一级种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平均为11.31 mm/d;夏丰一号菌株二级种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平均为5.72 mm/d;夏丰一号菌株栽培产量较高,平均生物学效率为96.8%。综合得出,夏丰一号菌株适应性强、菇形好、产量高,适宜在设施栽培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食用菌》2015,(4)
对从马来西亚引进的两株杏鲍菇菌株进行了母种培养基筛选试验、菌丝培养特性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马来西亚引进杏鲍菇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广,人工栽培子实体形态好,产量较高。其中杏鲍菇MH04814子实体产量和生物转化率显著高于其它供试菌株,是试验菌株中综合表现最优的菌株。  相似文献   

18.
不同桑枝屑配比培养料对杏鲍菇生长及产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桑枝屑配比培养料对3个杏鲍菇品种菌丝生长及产量影响的试验,得出在棉籽壳培养料中添加桑枝屑,可以提高菌丝生长速度;当培养料中桑枝屑比例达到30%时,A1、A2菌株产量与对照相当,A3菌株产量显著降低,当培养料中桑枝屑比例达到60%,3个菌株产量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9.
试验比较了4个亲缘关系较远的姬菇菌株的栽培产量和商品性状。结果表明,西德33综合性状好,鲜菇产量、商品菇产量最高,S级菇和SS级菇比例最高,是目前生产上值得大力推广应用的优良菌株,也可作为优质高产育种的出发菌株或亲本菌株。  相似文献   

20.
以实验室保存的蛹虫草菌株("BY2")为出发菌株,采用^60Co-γ射线与ARTP复合诱变方法对其进行处理,经过初筛、复筛及稳定性试验,研究了诱变菌株的菌落特征及子实体产量,以期获得蛹虫草高产菌种。结果表明:经复合诱变处理,筛选出3株高产突变株,其子实体产量与出发菌株相比提高率分别为32.27%、36.00%和33.87%。通过突变菌株的遗传稳定性及工厂化生产测试,BY2-1122菌株是传代稳定性较好的菌株,其子实体产量明显高于现行生产菌株,增幅达17.3%。研究表明,利用^60Co-γ射线与ARTP复合诱变选育蛹虫草,可以获得高产子实体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