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步法RT-PCR检测禽呼肠孤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已发表的禽呼肠孤病毒(ARV)S1133株S1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扩增跨幅为532bp的引物。这对引物对ARV标准株,分离株以及人工感染SPF鸡跗关节组织抽提的核酸进行一步法RT-PCR扩增,即将反转录和PCR反应在一个PCR反应管中一次性完成。结果该方法对ARV4个标准株和5个分离株的扩增均获得了与预期大小一致的RT-PCR产物,而对照样品的扩增全为阴性;该方法最低可检测到0.16ng的ARV RNA,还可以直接从感染鸡关节组织抽提的核酸中检测到ARV RNA,表明该一步法RT-PCR对于ARV的检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提取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AVAV)内蒙古分离株(C-98株)总RNA,参考GenBank中禽呼肠孤病毒(ARV)S1133株S1基因序列设计了2对引物,应用RT—PCR技术扩增了病毒S1基因,将S1基因cDNA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后测序。将测定序列拼接后与参考毒株ARV-176、ARV-138、ARV-S1133、MDRV—YJL的S1基因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AVAV C-98分离株的S1基因与强毒株ARV-176株的同源性最高,达99.9%;与MDRV—YJL的同源性为99.3%,与弱毒疫苗株ARV—S1133的同源性也达97.9%;与ARV-138株的同源性最低,为81.2%。表明,AVAVC-98株与参考毒株的差异较小,与疫苗株ARV-S1133有很高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禽呼肠孤病毒(Avian reovirus,ARV)变异株在我国的流行情况,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及致病特点,对吉林省某企业送检的病鸡关节组织进行病毒分离,通过RT-PCR检测、序列分析及动物回归试验对该分离病毒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成功分离到1株肉鸡ARV变异株,将其命名为ARV-JL21-0102;σC基因遗传演化分析显示:该分离病毒与ARV基因Ⅱ型参考株ISR528处于同一进化分支,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89.8%,而与ARV基因Ⅰ型疫苗株S1133和HeB02株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56.3%和58.4%;该变异株在LMH细胞上增殖良好,对鸡胚和1日龄SPF雏鸡存在一定的致病性;与基因Ⅰ型HeB02株相比,变异株对鸡胚和SPF雏鸡致病性较弱,感染雏鸡发病时间推迟,雏鸡致死率较低。研究结果为全面了解ARV变异株的遗传进化特征和新型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应用一步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禽呼肠孤病毒(ARV)在人工感染SPF雏鸡体内的动态分布情况。结果3日龄感染ARVS1133毒株后,12h就可以从关节、肝、脾等组织中检出病毒的RNA,感染后3—7天为检出的高峰期,至感染后27天还可从附关节组织检测到:在11种不同绀织中.均不同程度地检测到病原的核酸,其中以关节组织检出率最高(80.9%),其次为肝(67.6%)、脾(55.9%)、肾(50.0%),肛门棉拭子的检出率最低(13.2%),显示了ARV在感染机体内的动态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5.
呼肠孤病毒弱毒S1133株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呼肠孤病毒S1133株细胞毒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上生长良好,每0.1mL病毒液可达10^6.5~10^7.5TCID50。以10^4.5TCID50/只接种3周龄SPF雏鸡无致病性。免疫雏鸡可抵抗强毒足垫攻击,未免疫对照鸡则不能抗强毒攻击。表明该毒株安全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6.
应用半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禽呼肠孤病毒S1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根据离呼肠孤病毒S1133毒株S1基因序列,设计合成XZ11、XZ12和XZ11、XZ33两对引物,用半套式PCR对6株禽呼肠孤病毒标准毒株的核酸进行了检测。结果6株ARV均可扩增出和预期大小相符392bp的PCR产物,而对其他6种禽病病原核酸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该半套式PCR比RT-PCR更加敏感,这种方法可以检测出Ifg的ARV RNA模板。  相似文献   

7.
禽呼肠孤病毒地高辛探针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相似文献   

8.
将引进的ARV S1133株强毒在SPF鸡胚上传1代,对E2代种毒进行了病毒含量和对雏鸡的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E2代ARV S1133株病毒含量≥105.9EID50/0.2 mL.对3~7周龄雏鸡的半数感染量≥104.16~4.18/0.1 mL,ARVS1133株强毒毒力符合要求,可以作为强毒攻毒株.  相似文献   

9.
应用RT-PCR技术检测番鸭呼肠孤病毒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参考 Gen Bank中番鸭呼肠孤病毒 (m uscovy duck reovirus,MDRV ) S1基因序列 ,用计算机设计并合成了 1对引物 HP11、HP12 ,以此引物用 RT- PCR对番鸭呼肠孤病毒 S1基因进行了特异性扩增。结果表明 :引物 HP11、HP12能从所有供试的 4株分离毒 MDRV- MW9710、MW980 6、MW980 9、MW9810扩增出 30 0 bp S1基因 c DNA片段 ,而不能从禽呼肠孤病毒 (ARV) S1133株和番鸭胚成纤维 (MDEF)细胞培养物中扩增出任何片段 ;该 RT- PCR的检测灵敏度为 1pg的病毒核酸 ,特异性强 ,重复性好 ,对含毒细胞培养液和尿囊液只需用氯仿进行简单处理 ,即能检测出 MDRV核酸。因此认为 ,该 RT- PCR可以用于番鸭呼肠孤病毒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0.
根据本实验室分离禽呼肠孤病毒(Avian reovirus,ARV)毒株和GenBank中已发布ARV标准毒株σC基因序列比对结果,在保守区域设计1对引物和1条特异性TaqMan探针。通过对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的优化,建立的Real-time RT-PCR在1×10~1~1×10~(10) copies/μ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灵敏度达到10 copies/μL,是常规PCR方法的100倍。本研究建立的RTPCR与其他禽病病原无交叉反应,且批间与批内重复性试验变异系数分别小于1%和2%,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将本实验室分离流行毒株MS01和标准毒株S1133感染SPF鸡后,利用建立的Real-time RT-PCR对ARV在鸡体内组织脏器的分布及病毒载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毒株MS01及S1133对SPF鸡的致死率分别为80%和46.7%,两株病毒均能在肝脏、脾脏、肺脏中有效复制,毒株MS01病毒载量明显高于毒株S1133,但与毒株S1133不同,毒株MS01在肾脏组织中也能有效复制。本研究不仅为禽呼肠孤病毒的诊断提供了技术手段,也有利于进一步探索流行毒株MS01高致病性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