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效应与基本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广阔的、多层次的政策视野,对农业科技人才的政策效应进行研究。从政策环境、政策体系、政策周期和政策对象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所存在的政策抵消效应、短板效应、递减效应和乏力效应等现象。针对问题提出了利用政策外部效应、实现政策整体效应、发挥政策递增效应和注重政策实现效应等农业科技人才政策的效应强化策略。  相似文献   

2.
加拿大燕麦在吉林省西部地区的作用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加拿大燕麦在吉林省西部地区的推广应用前景进行了简要分析 ,明确提出了加拿大燕麦在吉林省西部应用 ,具有生态环保效应、增产增收效应、农牧互促效应、调整结构效应、绿色农业效应和强农富农效应  相似文献   

3.
陈磊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468-14470,14472
通过构建城市化过程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框架,基于统计数据和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系统分析了连云港市近17年来(1992~2008年)快速城市化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效应,其中包括人口城市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经济城市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空间城市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和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效应,并评价各个生态环境效应中的胁迫效应且识别了促进效应,从而为实现连云港市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基于树干解析的高山松天然林单木木材生物量生长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省香格里拉市两块典型样地内的10株高山松样木为研究对象,基于树干解析测定和计算其单木木材生物量生长及木材生物量生长率,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技术,分别考虑了样地效应和样木效应,将所有不同随机参数组合的模型进行拟合并分析模型的方差和协方差结构,构建其生物量生长及生物量生长率混合效应模型。结果表明:考虑样地效应、样木效应作为随机效应的单水平混合效应模型和两水平混合效应模型均提高了模型的拟合精度,其中考虑两水平随机效应的混合效应模型具有最佳的拟合表现,具有最低的AIC和BIC值。考虑两水平混合效应在生物量生长量及生物量生长率模型构建中预估精度最高,分别达93.05%和89.83%;考虑样木效应的混合效应模型次之,分别为88.34%和88.74%;考虑样地效应的混合模型预估精度均最低,分别为83.99%和67.27%;而一般回归模型的预估精度仅87.00%和87.11%。  相似文献   

5.
麻昌港  张劲松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3):205-207,210
从市场需求效应、企业吸聚效应、区域辐射效应、技术创新效应等方面入手,对桂西南资源富集区产业集群区域效应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提出了增强桂西南资源富集区糖业集群区域效应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思茅松天然林林分生物量混合效应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研究以云南省普洱市的思茅松天然林为对象,调查了3个位点45块样地的林分地上、根系和总生物量。以幂函数模型为基础构建林分生物量的基本模型;采用混合效应模型技术,考虑区域效应随机效应,选择基本混合效应模型,并分析模型的方差和协方差结构,分别构建3个维量的区域效应随机效应的混合效应模型;考虑林分因子、地形因子和气象因子固定效应,构建含环境因子固定效应和区域效应随机效应的林分生物量混合效应模型。所有模型均采用拟合指标和独立检验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 从模型拟合情况看,考虑区域效应的随机效应模型均能显著提高一般回归模型的精度;在3类含环境因子固定效应模型中,含地形因子固定效应的区域混合效应模型均具有最低的AIC和BIC值,表现最好;2) 就模型独立性检验看,除地形因子固定效应的林分根系混合效应模型外,其余模型均优于一般回归模型;考虑环境因子固定效应的混合效应模型与普通区域效应混合模型相比,各个维量模型的独立性检验指标表现不一,但总体上差异不大;3) 综合考虑模型拟合和独立性检验结果,除林分根系生物量选择普通区域效应混合模型外,另2个维量均选择含地形因子固定效应和区域效应随机效应的混合效应模型。   相似文献   

7.
从耕地利用效应视角,将LMDI分解法引入粮食生产时空变动的研究,构建粮食产量变动分解模型,从时空二维角度分别对1994-2012年湖北省17个地州市粮食生产的耕地规模效应、广度效应、结构效应和强度效应进行测度和分析。研究表明:时间维度上,湖北粮食产量变动的耕地利用效应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结构效应、规模效应、强度效应和广度效应,种植结构具有显著的减量效应,粮食单产和复种指数具有增量效应,而耕地规模具有双向驱动效应;空间维度上,影响各区粮食产量变动的主导因素不尽相同,黄石、荆州等地为规模效应主导区,恩施为广度效应主导区,武汉、宜昌、襄阳等地为结构效应主导区,仙桃、神农架等地为强度效应主导区。本研究进一步提出了优化调整种植结构、合理控制耕地规模、推动技术进步及施行差别化管理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明晰农村宅基地规模演变的特征与主要驱动因素,可以为科学制定宅基地相关政策提供依据。采用农村居民点数据,核算出2009—2018年中国农村宅基地面积,基于扩展Kaya恒等式建立分解模型,利用LMDI分解方法,剖析了中国农村宅基地的规模特征,量化了影响农村宅基地规模变化的四类驱动因素(集约效应、技术效应、结构效应和经济效应)。结果显示,经济效应和集约效应是促进农村宅基地面积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承担了抑制作用; 2009—2018年,中国农村宅基地规模持续扩大,表明技术效应与结构效应的抑制作用无法抵消经济效应与集约效应产生的促进作用。为实现宅基地合理配置、进一步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建议加强相关监管、完善宅基地退出机制、适当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保障城镇周边紧缺宅基地建房的农村居民的合理住房需求。  相似文献   

9.
浅析水利工程对生态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建熹 《宁夏农林科技》2011,52(5):51-52,60
简要介绍了水利工程生态效应评价的必要性及其国内外研究状况,重点分析了水利工程生态效应的特征和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各种影响,提出了应对水利工程负面生态效应的措施,以利客观准确地进行水利工程生态效应评价。  相似文献   

10.
基于UN Comtrade数据库数据,从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和市场分布3方面分析2001—2016年巴西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发现巴西农产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出口产品以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为主,中国取代欧美成为了巴西农产品出口的主要目的地。基于CMS模型分解出口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第一层面的结构效应是促进巴西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竞争力效应和二阶效应;第二层面的增长效应是巴西农产品出口增长的首要贡献因素,其次是整体竞争效应、纯二阶效应和动态二阶效应,产品结构效应和产品竞争力效应削弱了巴西农产品出口增长。据此提出促进巴西农业生产规模收益、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以稳定中巴农产品经贸关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岳冬冬  李旭君  耿瑞 《南方农业学报》2018,49(11):2335-2341
[目的]测算我国出口美国罗非鱼产品贸易的环境效应,为制定新时期我国对美出口罗非鱼产品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贸易—环境一般均衡分析模型,分析我国对美出口罗非鱼产品对环境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并提出罗非鱼养殖、出口贸易方面的对策建议.[结果]我国对美出口罗非鱼产品的环境影响效应包括正向的出口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表示当前罗非鱼出口规模扩大增加了环境污染;出口冻罗非鱼产品的环境影响效应小于罗非鱼鱼片,即罗非鱼出口产品结构加剧了环境污染效应;同时罗非鱼苗种繁育技术尚未发挥减少环境污染的正效应.[建议]提高罗非鱼等水产品进口规模,降低规模效应影响程度;提高冻罗非鱼出口量,调整结构效应影响程度;提高罗非鱼良种率,改善技术效应影响程度;构建罗非鱼产业绿色发展体系,多环节管控污染源.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2):198-199
由于社会分工合作、乘数效应以及尺度效应三个方面的原因产生了经济法主体行为的放大效应,对经济法的基础理论产生与形成产生重大的影响。为了更加有效地设计经济法的基本制度和具体规则,本文主要探究经济法主体行为放大效应的形成机制。本文首先解析了经济法主体行为放大效应的内涵,然后分析经济法主体放大效应对于经济法产生的影响,最后尝试探索经济法主体行为放大效应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公共组织冲突效应和冲突管理效应,旨在发现公共组织冲突管理过程中的内在规律,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冲突管理的效率,减少冲突管理的盲目性。界定了公共组织冲突管理效应的内涵,划分了公共组织冲突管理效应的类型,创建了公共组织冲突管理效应计量模型和冲突管理成本效益模型,提出冲突管理成本和效益控制应遵循最大限度地减少成本、最大限度地扩大效益、当期效益必须大于成本、成本过大分期摊销的原则,并对公共组织冲突管理效应相关内容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4.
借鉴政府财政支出挤入/挤出效应理论,利用1995-2013年统计数据,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和协整模型,对中国水产品人工养殖对天然生产挤出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产品人工养殖对天然生产存在挤出效应,且海水的挤出效应大于淡水。结合实际,进一步分析得出这种挤出效应的传导机制是水产品的价格,并分析了挤出效应产生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化学反应规律的时候,往往需要比较分子中各原子或原子团之间的相互影响.这些影响通常可用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理论来描述.因此,诱导、共轭效应在有机化学中是一个普遍现象,它揭示了有机化合物的许多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应用这两个效应可以解释有机化学中的许多问题.本文就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的理论基础及其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作一些肤浅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DPC效应的定向、定量诱导及其在棉花丰产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80—1982三年的试验,提出了 DPC 对棉花生育的效应应分为基本效应和复合效应两类。主要的基本效应是抑制营养器官的生长;增加叶绿素含量,调整光合产物分配的方向与数量。提出了定量定位诱导基本效应的原则和经验参数,也提出了诱导复合效应的原则,以及从塑造理想株型、生育进程和田间结构,获得较佳的棉铃时空分布以夺得丰产的原理。结合我国棉花生产特点,提出了 DPC 的使用要领。正确使用 DPC,皮棉产量平均可增加12.5%左右。  相似文献   

17.
在简要地回顾了台商大陆投资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台商投资技术溢出效应主要表现为示范-模仿效应、竞争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和人员培训效应。基于以上的研究结论,提出了积极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加强台资企业与当地产业的关联、加强与台资企业的研发合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屏障效应的基本原理,阐述了屏障效应在食品保藏、食品加工和新产品开发中的重要意义,并以耐贮存产品为例,说明了怎样运用屏障效应的原理来生产F-SSP、aw—SSP和pH-SSP,最后对如何借鉴屏障效应的原理来合理地生产出中式肉制品也做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运用时间学理论 ,对运动训练中的时间效应进行了阐述 ,认为时隔效应表现为运动训练时间的周期性 ,漂移效应表现为运动训练时间的针对性 ,链式效应表现为运动训练时间的连续性 ,相关效应表现为运动训练时间的关联性。充分认识运动训练的时间效应 ,有利于提高运动训练效果和运动员成绩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分子标记在玉米产量QTL和杂种优势遗传基础方面的概况。对玉米产量QTL的研究方法,QTL数目、位置和遗传效应及应用作了介绍。比较了多种利用QTL结果对杂种优势的解释。作者认为,杂种优势的产生是显性效应,超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可能只是一种基因效应在起作用。并提出杂种通过自组织理论而形成的最优基因表达调控是杂种优势形成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