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舍伍德·安德森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美国小说创作中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在1919年发表的《小城畸人》奠定了其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以成长小说为出发点,来追溯主人公乔治·威拉德在小城畸人们的影响下走向有意义的人生之路的成长历程,给身处工业化大城市冷漠社会的人们以希望。  相似文献   

2.
《追风筝的人》是第一部用英语写作的阿富汗小说,也是其作者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处女座。这部小说通过第一人称的描述,讲述了在阿富汗出生后来由于战争在美国成长的小说主人公阿米尔的成长历程以及长大成人后,返回阿富汗去弥补童年时期对其朋友身上犯下的过错和心灵救赎的过程。"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简单朴实的话出自主人公哈桑之口,并贯穿全书的主线。作者以叙事的角度,以缓慢而凝重的手法,细致入微地勾勒出了人性的残缺和本质。《追风筝的人》这部小说的主旨不仅是在讲述一个关于温情的故事,同时也折射出了人性的善与恶,传递了传统价值观并去呼唤人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3.
本文全面系统地评价了厄普代克的长短篇小说,着重分析了其主要代表作的主题思想、社会背景、艺术特色,提出精神危机和生存恐惧是贯穿其所有作品的两大主题,现实主议和现代派手法有机的结合是其鲜明的艺术风格,认为厄普代克的小说丰富发展了美国小城乡镇题材文学,有助于我们了解美国中产阶级苦闷空虚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4.
《洛丽塔》是俄裔美籍作家纳博科夫的经典之作,记录了主人公洛丽塔成长过程中的生存困境和短暂的生命历程。本文运用成长小说理论,对《洛丽塔》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洛丽塔寻找迷失自我的过程和洛丽塔从自我认知缺失到成为成熟女性的艰难成长历程,揭示小说的成长主题,以彰显纳博科夫小说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芒果街上的小屋》是美国当代墨西哥裔女作家桑德拉·希斯内罗丝撰写的一部自传式的女性成长小说.小说女主人公埃斯佩朗莎眼中的女性形象和成长体验以日记体形式呈现,“叙述自我”不仅构建自我主体,而且通过想象和移情的手法来审视“经验自我”.这种女性的叙述形式表现了对父权制束缚女性成长的反思,展现了女性成长中构建自我主体身份的特殊过程.除了自传式的日记体写作,对母亲身份女性的关注与述行性主体构建的女性主义视角有助于作品细读:不仅可以挖掘女主人公埃斯佩朗莎在族裔、性别、贫富及文化差异背景下对自我主体构建的强烈追求,又揭示她对唤醒女性自我意识的充分自觉与重建女性自我主体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6.
地下铁道》这部经典之作是由非裔美籍作家科尔森·怀特黑德创作。怀特黑德用了16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部创世之作。该作品为怀特黑德赢了众多荣誉。其中包括2016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及次年的美国普利策小说奖。可以说这部作品揭露了美国历史中的一个黑暗的时期(即:让美国内战前南方奴隶制的各种残暴跃然纸上)。正如这部作品的名称一样,女主人公科拉在怀特黑德的笔下,她正是搭乘现实的地下铁道从南方兰德尔种植园一路向北,克服重重苦难,寻求自由。在这一过程中,女主人公科拉在磨难中不断成长,最后成为了一名真正的追求自由的阳光女战士。本文第一节首先简要介绍了成长小说的起源和发展。在第二节中,主要从三个阶段分析了科拉的成长过程:种植园阶段、逃跑的路上、北方阶段。在第三节探讨了《地下铁道》这部作品的意义。最后对行文进行了总结。运用举例方法、对比方法、归纳总结方法进行了研究,从而分析了女主人公科拉的成长。  相似文献   

7.
《北京农业》2012,(16):47
正美国艾奥瓦州的马斯卡廷,本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农业小城,只有4万多人。马斯卡廷地多、人少、农业却很发达,许多农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是美国农业的一个缩影。小城现代农业发达艾奥瓦州是位于美国中西部的农业大州。该州大部分是广阔的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美国  相似文献   

8.
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被认为是西方文学的经典之作,不同的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欣赏它。试图将其作为一种启蒙小说进行分析,在外部环境以及哈克内心觉醒的影响下,哈克了解了真实的生活,发现了自我身份,因此,哈克实现了他的"成长"历程,也象征了美国民族的成长。  相似文献   

9.
《追风筝的人》是一部成长小说,从主人公的角度来记录了成长道路上的艰苦,历经了救赎和背叛,有苦有乐,从青涩逐渐走向成熟。作为一部分典型的成长小说,主人公的经历十分具有教育意义,带给人深层次的情感启迪。《追风筝的人》是一部我非常喜欢的成长小说,结合笔者的阅读感受,尝试着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0.
福克纳的小说里出现最频繁的原型意象大多出自《圣经》。对于《熊》这部作品而言,主人公艾萨克的成长经历与《旧约》中摩西成人仪式的对应。作品中充满耶稣复活,耶稣救赎的隐喻,以及小说中对于荒野的描述与基督教中的伊甸园极其的相似。福克纳独特的将基督教原型与美国南方社会历史现实的有机融合,标志着神话原型从无意识的展现转而成为一种小说创作手法,从而无比真实的刻画了日渐被摧毁的传统价值观以及逐渐衰落,困惑迷惘的南方贵族子弟。  相似文献   

11.
规模农业与小城市建设互相促进,规模农业可为小城市建设就近提供原动力、消费力和活力,小城市建设可为规模农业带来工业化、信息化和市场化。介绍了规模农业发展现状、前景及小城市建设的意义,并分别概括了规模农业对小城市建设的推动作用和小城市建设对发展规模农业的促进作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严歌苓的小说创作中,经常将个人的人生体验,改头换面融入不同作品。《心理医生在吗》是其中一部最为重要的长篇小说,它处理的是少女成长之中最为隐秘的经验。以往的解读偏重于对作品进行一般的精神分析,本文认为这部小说里的精神分析只是一个幌子,使得作家得以在其中不断返回成长的核心部分,看似是少女时期的创伤性经验,更深层是成长中对于不平凡的向往和拥有不平凡经历的炫耀。  相似文献   

13.
哈伯.李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杀死一只知更鸟》是她1957年创作并发表的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1961年获普利策奖。该书通过斯各特的精神成长历程抨击了社会的黑暗与腐朽,揭露了人性的阴暗面,提倡惩恶扬善的道德观。在这部小说中,哈伯.李运用大量丰富的象征手法充分表现和深化了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4.
有位商人到一个小城去推销鱼缸.但小城的人们没有养观赏鱼的习惯.他们对养观赏鱼没有任何经验.也没有能把鱼长久养活的信心.所以尽管商人的鱼缸工艺精细、造型精巧.但是卖了很久依旧是问津者寥寥。  相似文献   

15.
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围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考虑人们的感官体验,从安全保证、舒适环境、城市认同、持续发展、艺术审美和人性关怀等方面,探讨了南方小城市主干道植物配置的要点。  相似文献   

16.
《紫颜色》成功地描述了一位黑人妇女西丽摆脱父权压迫,追求自我身份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心路历程。小说中黑人女性的成长和谋求女性解放的斗争告诉人们:黑人女性只有抛弃传统基督教,获得对上帝新的理解——在和大自然的和谐中寻找自己的上帝,以及坚持和弘扬黑人传统文化,才能在苦难中获得新生,并确立自己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7.
《紫颜色》成功地描述了一位黑人妇女西丽摆脱父权压迫,追求自我身份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心路历程。小说中黑人女性的成长和谋求女性解放的斗争告诉人们:黑人女性只有抛弃传统基督教,获得对上帝新的理解———在和大自然的和谐中寻找自己的上帝,以及坚持和弘扬黑人传统文化,才能在苦难中获得新生,并确立自己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8.
《爷爷和我》是美国作家、探险家和猎人罗伯特·鲁瓦克的一部半自传体小说,讲述一个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淳朴小男孩和爷爷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这部小说以保护生态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立场。本文旨在从生态视角出发,解读小说中出现的生态悖论,从而突出小说对生态的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以及大自然对人精神的治愈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人们都说我长得有点像刘德华。我不但长得像刘德华,歌唱得也有点像刘德华。在我们的小城里凡是熟悉我的人,都管我叫“歌星”。  相似文献   

20.
小说一直是人们喜爱的文学,但是小说的理论范型却在时刻变化着。空间形式小说是福克纳在顺应时代发展的情况下发明的新的小说形式。本文主要从不同的角度福克纳小说的形式做了主要的研究,对其小说的新形式的审美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