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鲜食大豆以绿色嫩豆供食用,其采收期要比收老豆提早20~30天,适宜与麦类、红薯、棉花、甘蔗等作物间作套种。种植鲜食大豆不仅有利于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培肥地力,而且经济效益较高。667平方米可产鲜荚-400-500千克,产值可达800~1000元。鲜食大豆还可速冻保鲜,周年供应  相似文献   

2.
栽培鲜食春毛豆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都非常明显。首先,鲜食春毛豆是在豆荚鼓粒时采摘,以绿色嫩豆供人们食用,其采收期比收老豆早20~30天,生育期短、投资低、回报快而经济效益高,一般每亩(1亩=1/15公顷)产鲜荚400~700公斤,单季产值可达到800~1000元,比收老豆要高1~2倍。第二,鲜食春毛豆是优良的蔬菜品种和副食品,可速冻保鲜,  相似文献   

3.
鲜食大豆俗称毛豆 , 是指在大豆鼓粒期后 , 籽粒饱满而荚色和籽粒均呈翠绿时采青食用的大豆鲜荚 . 鲜食大豆口味鲜美、营养丰富 , 且农药残留低 , 是城乡居民喜爱的优质蔬菜 . 鲜食大豆产量高 , 市场售价一般在每公斤 1.60元以上 , 每 667平方米纯收入比收干籽高 1~ 2倍 , 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 据调查 , 早春采用地膜保温栽培的平均每 667平方米产量在 400公斤左右 , 每公斤售价在 4.50元以上 , 则产值超过 1600元 .   ……  相似文献   

4.
一、经济效益 该模式一般亩产值4000元左右.其中小麦产量350千克/亩,价格1.00元/千克,产值350元;菠菜产量400千克/亩,春节前后上市,价格1元/千克,产值400元;脱毒红芋产量4 000~5000千克/亩,价格0.7元/千克,产值2 800~3 500元;大豆产量130千克/亩,价格2.00~2.40元/千克,产值260~320元. 二、种植模式 秋种时,1.7米宽为一种植带,种6行小麦,行距20厘米,占地宽1米,留空地0.7米种植菠菜,次年春在菠菜收后整地扶垄插植1行地膜红芋,麦收后播种5行大豆.  相似文献   

5.
依据果蔗、大豆的生物学特性和共生互利的原则,以及脱毒果蔗生长发育和生产管理特点,通过应用春大豆地膜覆盖早播早收技术和一系列试验观察,摸索了脱毒果蔗、鲜食春大豆分带套种技术,从而提高了蔗田土地和光温资源利用率,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6.
通过比较间套作与单独清种条件下不同熟期的鲜食甜玉米和鲜食大豆品种的产量及主要产量性状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鲜食甜玉米超甜135和金银蜜脆均在间、套作模式下发挥了边行效应,在小面积的土地上提高了产量,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秃尖长与清种对照比差异不明显。3个鲜食大豆品种H0507、浙鲜豆4号、H0427间作产量与清种对照比差异不明显,套作比清种对照减产50%以上;套作条件下H0507和浙鲜豆4号的株高比清种对照高,达显著水平;3个鲜食大豆品种间作和套作小区出籽率与清种对照比差异不明显。鲜食甜玉米与鲜食大豆间作以及合理套作能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通过比较间套作与单独清种条件下不同熟期的鲜食甜玉米和鲜食大豆品种的产量及主要产量性状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鲜食甜玉米超甜135和金银蜜脆均在间、套作模式下发挥了边行效应,在小面积的土地上提高了产量,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秃尖长与清种对照比差异不明显.3个鲜食大豆品种H0507、浙鲜豆4号、H0427间作产量与清种对照比差异不明显,套作比清种对照减产50%以上;套作条件下H0507和浙鲜豆4号的株高比清种对照高,达显著水平;3个鲜食大豆品种间作和套作小区出籽率与清种对照比差异不明显.鲜食甜玉米与鲜食大豆间作以及合理套作能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正>鲜食大豆营养丰富、口感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是浙江省嘉兴市传统种植作物。嘉兴市大豆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5万亩左右,其中90%以上作鲜食用、鲜食大豆中春季种植面积占全年的70%以上。所产鲜食大豆除少量本地消费外,主要供应周边大中城市及出口。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鲜食大豆品质要求的提高,发展绿色高效种植成为迫切需要。为此,作者根据多年对鲜食大豆栽培技术的研究实践,总结出嘉兴市鲜食春播大豆绿色高效栽培技术。2020~2022年,全市每年推广应用该技术面积3万亩以上,平均亩产910 kg、亩收入3 600元,比传统的常规生产亩增产160 kg、增收480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鲜食春大豆//无公害杭白菊-榨菜一年多熟高效栽培模式,是近几年浙江省桐乡市农民发展高效农业的主要栽培模式之一.该模式在桐乡市已发展到400多hm2,平均每667 m2大豆产量600 kg,产值1200元;杭白菊产量150 kg,产值5500元;榨菜产量2500 kg,产值1300元.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明确与成都平原地区生态条件和生产水平相适应的鲜食玉米间作鲜食大豆田间配置方式。【方法】采用鲜食玉米间作鲜食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设置3个带宽,分别为200 cm(A_1)、220 cm(A_2)、240 cm(A_3)和两个玉豆行比2∶2(B1)、2∶3(B2),2个鲜食玉米和鲜食大豆单作对照处理,共8个处理,研究带宽行比对鲜食玉米-鲜食大豆间作系统中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及群体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随带宽和玉豆行比增加,鲜食玉米叶面积指数逐渐降低,光合产物的合成受到抑制,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减少,花后干物质同化量及茎秆转运率和贡献率亦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从而导致鲜食玉米产量降低,A_1处理玉米产量较A_2和A_3处理高16.97%和53.11%,B_1处理下产量较B2高10.72%。而鲜食大豆表现则相反,A_3处理大豆产量较A_1和A_2处理高31.10%和13.67%,B_2处理下产量较B_1高12.73%,协调两作物的群体产量在A_1B_1处理下最高,达15 482.74 kg/hm~2。鲜食玉米间作鲜食大豆群体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1,最大值出现在A_1B_2处理为1.31,且最大经济效益也出现在A_1B_2处理。【结论】在成都平原气候条件下,带宽为200 cm,玉豆行比为2∶3的田间配置下有利于鲜食玉米间作鲜食大豆系统中两作物产量潜力的发挥和群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鲜食春大豆∥无公害杭白菊-榨菜一年多熟高效栽培模式,是近几年浙江省桐乡市农民发展高效农业的主要栽培模式之一。该模式在桐乡市已发展到400多hm^2,平均每667m^2大豆产量600kg,产值1200元;杭白菊产量150kg,产值5500元;榨菜产量2500kg,产值1300元。平均每667m^2总产值达8000元,高的可达10000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2.
在浙江省慈溪市岳森果蔬种植场内对5个新引进的早熟型鲜食大豆的物候期、农艺性状、抗病性、品质检测及产量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雨农49在熟期、产量、商品性、品质、经济效益等综合方面均具有较好的优势,可在慈溪当地早春作为早熟型鲜食大豆品种作进一步的示范推广;春丰早虽然产量不高,但由于其熟期、经济效益等方面考虑可作小范围的试种和示范;浙农2002产量高、品质好,但其单株无效荚多,可在减少密度的条件下作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宁夏灌区光、热、水、土资源丰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条件有利于鲜食菜用大豆的生产。本文中,笔者就宁夏灌区鲜食菜用大豆的播前准备、品种选择、适期早播、合理密植、稳磷增钾、精细管理、化学调控、精准施药、适时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宁夏灌区鲜食菜用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期实现宁夏灌区生态条件下鲜食菜用大豆优质、抗病、高产,从而为发展宁夏鲜食菜用大豆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一、夏大豆栽培的意义 1.种植效益高龙口市“小麦—玉米”一年两季的种植方式,亩产一般分别为450千克和550千克,亩产值1500元左右。改小麦收后直播夏大豆,大豆亩产300千克,亩产值近1000元,比夏玉米提高209元,肥料等节省100余元,下茬小麦增产10%以上,增值100元,合计亩增收400元左右。种植增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鲜食春大豆的3个促早栽培措施与常规栽培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促早栽培措施以小棚育苗移栽栽培鲜食春大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最为突出,分别是常规直播栽培的1.14倍和1.91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鲜食春大豆的3个促早栽培措施与常规栽培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促早栽培措施以小棚育苗移栽栽培鲜食春大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最为突出,分别是常规直播栽培的1.14倍和1.91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较高的密度下,将鲜食玉米浙甜糯615与鲜食大豆间作,比较浙甜糯615在4种间作模式下的产量情况。结果表明,在田间667 m2 间作玉米密度3 400株水平下, 3行大豆间作2行玉米产量最高,该配置模式的行距、株距搭配较合理。  相似文献   

18.
《农家致富》2012,(20):25
审定编号:苏审豆201201。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和辽宁省铁岭市维奎大豆科学研究所以台湾292/日本晴3号,于2008年育成,属春播晚熟鲜食大豆品种,适宜江苏省作鲜食春大豆种植。一、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2009~2010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鲜荚亩产740.2公斤,较对  相似文献   

19.
优质鲜食夏大豆新品种“通豆6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系统育种方法,育成大荚大粒、高产、优质、综合性状优良的鲜食夏大豆新品种“通豆6号”。从播种至采收青荚约97d,标准荚数364.3个/kg,二粒荚长5.72cm,宽1.34cm,鲜籽百粒重70.2g,出仁率52.3%。江苏省鲜食夏大豆区域试验平均鲜荚产量8647.1kg/hm2,2005年比对照“绿宝珠”增产23.4%,2006年比对照“南农菜豆5号”增产12.5%;平均鲜籽产量4492.3kg/hm2,2005年比对照“绿宝珠”增产21.7%,2006年比对照“南农菜豆5号”增产19.1%。江苏省鲜食夏大豆生产试验平均鲜荚产量12500.8kg/hm2,比对照“南农菜豆5号”增产15.6%,平均鲜籽产量6750.0kg/hm2,比对照增产26.9%。该品种适宜江苏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鲜食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20.
浙鲜12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方法育成的鲜食大豆新品种,具有生育期早、丰产性较好、品质较优等特点。单株有效荚数24.0个,标准荚长5.4 cm、荚宽1.3 cm,百荚鲜质量261.8 g,百粒鲜质量72.3 g,新鲜籽粒淀粉含量4.3%,可溶性总糖含量2.7%。感大豆花叶病毒病SC15株系、中感SC18株系,从播种至采收青荚79.5 d,一般667 m~2产量650 kg左右,适宜在浙江及周边省份作鲜食春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