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任亚波 《食用菌》2011,33(1):21-21,23
姬优一号是我公司科技人员经过数年选育的一株抗病抗虫害高产菌株。经过数年大面积栽培表明,该菌株属广温型,具有适应范围广,出菇快、菇形号、转潮快、抗杂菌能力强等特点。性状稳定,生物转化率高,鲜菇颜色黑等特点。现就姬菇姬优一号主要特性以及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曹玉谦  迟峰  张印  李长莉  张巍 《食用菌》2006,28(6):16-17
为探索我国滑菇育种的最新途径,培育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滑菇新品种。从2000年开始,首次采用单核菌丝杂交技术手段,以1个野生滑菇菌株和3个生产上应用的滑菇品种为亲本,进行滑菇杂交育种的研究,历时6年,培育出滑菇杂交新菌株——丹滑15号。该菌株具有发菌快、出菇早、菇质好、产量高、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等优良特性,已在辽宁的八个县(市)推广应用,在河北、山东、吉林、黑龙江、内蒙等地的滑菇产区试栽成功。现将丹滑15号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平菇不同菌株栽培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表明,在深色菌株中,黑平2号和平菇9818表现较好,产量高,生物学效率分别达102.0%和100.1%,并且菇形较好。在浅色菌株中,平杂3号表现较好,产量高,生物学效率达137.0%。菇形较好,菌盖韧性强。  相似文献   

4.
以黑平8号平菇菌株为材料,采用工厂化瓶栽生产方法,设置不同出菇温度,通过测定原基形成时间、密集度、色泽,子实体颜色、朵形和菌盖光亮度,采收时间、产量和生物学效率等指标,比较不同出菇温度对平菇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出菇温度越低,原基形成时间越长、颜色越深,子实体朵形越紧凑。随着出菇温度的升高,菌盖光亮度变差,子实体采收时间变短,产量和生物学效率下降;最终确定以16℃为黑平8号在工厂化瓶栽条件下的适宜出菇温度。  相似文献   

5.
蔡跃进 《食用菌》2005,27(4):23-23
高温黑平是个极耐高温的平菇、秀珍菇二用品种,抗杂力强、韧性好、灰褐色,幼菇期形态、颜色及品尝的口感同秀珍菇相似,但出菇温度要比秀珍菇高,在秀珍菇高温季节不能出菇时,高温黑平仍然能够正常出菇。在夏季是难得的高温二用品种。采小菇作秀珍菇出售、采大菇可作一般平菇出售。该菌株2000年夏天采集于湖南籍菇农菇棚,经组织分离、出菇试验留存。现就它的生物特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富硒能力较好、产量稳定且综合性状好的工厂化适栽秀珍菇菌株,并掌握其富硒规律,对10个低温刺激型秀珍菇菌株开展了耐硒水平、富硒能力、栽培出菇特性测试,并对不同菌龄菌棒出菇的子实体、子实体不同部位及不同生长发育期的硒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0~100 mg·L-1 Na2SeO3固体培养基上秀珍188、秀珍195和永州6号的耐硒能力较强;在0~10.0 mg·L-1 Na2SeO3液体发酵培养基中永州6号、秀珍P-6和台秀57富硒能力较高;综合出菇栽培表现,筛选确定永州6号为优良富硒菌株。永州6号秀珍菇菌棒菌龄为120~160 d出菇的子实体硒含量较高且稳定,菌盖的富硒能力高于菌柄,菇蕾期子实体硒含量最高。该试验结果为富硒秀珍菇栽培菌株选择及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探讨白腐菌的木质素降解途径与机制,拓宽秸秆的生物降解应用研究,研究采用平板变色法对12个糙皮侧耳菌株进行初步筛选,再通过棉秸秆木质素降解实验对初选菌株进行复筛,筛选出高效降解秸秆木质素的糙皮侧耳菌株,并对其开展了秸秆栽培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初步筛选试验中选出了漆酶和过氧化物酶分泌能力都较强的8个菌株—皖平1号、P17、早、黑平A、苏平1号、苏平3号、新平400和天达300。木质素降解试验复筛出了高效降解木质素的糙皮侧耳菌株:苏平1号、皖平1号、苏平3号、黑平A,其中以苏平1号对棉秸秆木质素的降解能力最强,其木质素降解率为14.82%。各菌株在棉秸秆与棉子壳栽培中的转化率差异不显著,筛选出的高效降解秸秆木质素的菌株较其他菌株在棉秸秆栽培中产量、转化率均要高,其中苏平1号的产量、转化率最高。总之,从12个糙皮侧耳菌株中筛选出了高效降解棉秸秆木质素的菌株4株,即苏平1号、皖平1号、苏平3号、黑平A,其在秸秆栽培应用中产量、转化率也高,尤以苏平1号为最佳。  相似文献   

8.
以低能离子束注入诱变平菇(农平8l号)孢子,培养孢子获得双核异核菌株。随机选育4个菌株,进行出菇试验,结果表明,4个菌株子实体颜色及形态特征都有变化。诱变的菌株生长速度普遍快于对照菌株,诱变的菌株生长势普遍好于对照菌株,诱变后各菌株生长发育比对照都快,其中1号生长最快。出菇结果表明各诱变菌株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快,出菇早,1号比对照提前12 d,其中以1号菌株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林文 《食用菌》2005,27(6):17-17
平菇辽平四号是我所由野生侧耳经分离、驯化培养而成的高产、优质菌株,经几年的试验表明,该菌株属广温型,适应范围广,生产周期短,出菇早,转潮快,抗污染能力强,性状稳定,生物转化率高,深受广大菇农欢迎。现将其主要特性及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港平1号是以特早新丰和杂17为亲本,经过定向采孢,挑取单孢的单核菌丝杂交而成,并于2006年通过苏州市科技成果鉴定。经过四年的栽培推广表明,该菌株属广温型,适应范围广,出菇早,菇形好,转潮快,抗污染能力强,性状稳定,生物转化率高,深受广大菇农欢迎。现将其主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考察15个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i)菌株的主要农艺性状,并从14个引物中筛选出7个ISSR引物对其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分析其DNA序列多态性。结果表明,参试秀珍菇P02、P03、P04号菌株原基形成时间最短,接种34d后开始现蕾;"农秀1号"最适出菇温度为20±2.0℃,P05、P14可以在较高温度出菇;"农秀1号"、P02、P03、P04产量较高。参试秀珍菇菌株遗传相似系数为0.66~1.00;采用UPGMA分析表明,在0.87处可将这15个秀珍菇菌株分成3类。  相似文献   

12.
以玉米芯、醋糟为栽培料,对新引进的12个平菇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以玉米芯、醋糟为栽培料的平菇春栽优良品种。结果表明:"黑平8号""早秋508""科佳1号""早秋615"等4个品种发菌快,菌丝强壮,菇形菇色美,韧性好,产量高,适宜在晋南地区春季出菇,可作为当地春季主栽品种。"小白平"菇色纯白,产量高,宜搭配种植。  相似文献   

13.
以引进及南宁地区分离、推广的17个广温平菇菌株为试材,采用菌种制作、出菇试验、检测及数据分析等方法,比较分析了各菌株菌丝的生长情况、子实体农艺性状及生物学效率差异。结果表明:菌株P3("春栽1号")、P12("和平2号")、P10("早秋615")、P17(‘B15’)、P7("锡平1号")及P8("先锋1号")为较适宜桂南地区生长的广温平菇优良菌株,其中P3、P7、P8为新引菌株,其它为已推广菌株。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2018,(6)
介绍了经系统选育而获得的羊肚菌"南农1号"的生物学特性,总结了栽培"南农1号"技术点。"南农1号"菌株,抗杂能力强,出菇早,性状稳定,为南阳地区适宜栽培的羊肚菌菌株,适合在10-11月初覆土栽培。  相似文献   

15.
对采集分离的4株野生平菇菌株进行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明湖2号菇形美观、生物转化率较丰5提高3.01%~3.46%,出菇期提前5~7 d,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可以作为早熟品种示范推广;鲁山平1-2与国槐1号子实体偏褐色,可作为搭配品种;黄台3号出菇晚、出菇不整齐、子实体形态有变异,不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台湾秀珍菇’‘中农秀珍菇’‘农秀1号’‘秀珍18和‘杭秀1号’等5个秀珍菇菌株进行反季节栽培,比较菌丝生长速度、满瓶时间、污染率、1~5潮产量、总产量、生物转化率和子实体外观品质等栽培指标,并观察抗高温能力和黄菇病发生情况,筛选出高产、优质、抗黄枯病、抗高温的秀珍菇菌株‘农秀1号’。该菌株菌丝生长活力强,吐黄水少,抗逆性及抗病性强,特别是抗高温能力强,黄枯病发生率低;品质优、产量高,适合在浙江等地进行夏秋反季节栽培。  相似文献   

17.
《食用菌》2021,(4)
为筛选适合在柳州市栽培的平菇菌株,以柳选1号为对照,考察供试平菇菌株菌丝长势及抗杂性、生育期、采菇期、产量及口感。结果表明:平菇菌株4936菌丝长势较强、栽培周期短、出菇快、产量高;黑平王菌株子实体口感好、品质佳、产量较高,有较高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曹玉谦 《食用菌》2006,28(4):54-54
丹东市林业科研所承担的“滑菇杂交育种的研究”项目,首次将单核菌丝杂交育种技术应用于滑菇育种的研究领域,采用野生菌株与生产上应用的主栽品种作亲本,历时6年,培育出滑菇杂交新菌株-丹滑15号。该菌株具有发菌快、抗逆性强、遗传性状稳定、出菇早、菇质好、产量高(生物转化率可达124%)的优良特性,在辽宁、河北、山东、内蒙、黑龙江、吉林等地推广应用3年来,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深受广大菇农的赞誉,获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2006年1月4日,该项目通过了辽宁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与会专家认为:采用单核菌丝杂交技术进行滑菇育种的研究填补了国际空白,研究成果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9.
白优2号是笔者经多年研究,选育成功的一个纯白色平菇新菌株。从全国各科研院校引进纯白色平菇新菌株与其进行品比试验得出,白优2号菌株各项试验指标均超过对照,初试推广中,栽培成功率达100%。因此,认为白优2号是一个值得推广应用的平菇新菌株。现将该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简介如下。1形态特征菌丝体洁白、浓密、粗壮、生长快速,试管母种在25~28℃下培养7天即可长满培养基。原种、栽培种在谷类培养基上15天长满全瓶,在棉籽壳培养基上25~30天可长满。子实体幼时呈白色桑葚状生长,后菇体渐变大呈覆瓦状生长。菇盖圆形,直径8~15cm,覆土栽培中,菇丛直径约25~30cm,单盖直径大于20cm。肉质肥厚,菇柄中等长,整个菇体洁白如玉,形美诱人。菇体韧性好,不脆烂。2生物学特征2·1营养要求该菌株对原料营养要求不严,可利用棉籽壳、玉米芯、玉米秆、木屑、稻草、麦秸、豆秆等农业副产品栽培生产。该菌株菌丝分解力强,长满基质后即转化出菇,出菇早,现蕾多,转茬快,产量高。2·2温度要求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2~36℃,最适温度25~28℃;出菇期温度2~32℃,以18~22℃最适。该菌株短期可耐摄氏零下低温,菇体结冰不冻死,并可耐3...  相似文献   

20.
红平菇化学诱变育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竹文坤  贺新生 《食用菌》2008,30(4):17-19
以0.01~1mmol/L亚硝基胍(NTG)为诱变剂,处理红平菇孢子2h,培养孢子得到双核异核菌株,随机选出部分菌株进行出菇试验。结果表明:25个新菌株间有拮抗的占75.4%,无拈抗的占24.6%。32个菌株出菇试验,子实体浅红色的14个,红色12个,白色6个。菌褶正常生长59.3%,向上生长28.1%,菌褶反卷向上生长12.5%,对照100%正常生长。19号和15号菌株产量最高、商品性、传代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