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京鑫养猪场附红细胞体的感染情况,并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于2003年6月份对全场猪只附红细胞体感染情况做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本场猪群附红细胞体感染率达90%以上,为此,选自然感染附红细胞体的断奶仔猪60头,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头,分别用血虫净0.25ml/kg,金光1号0.2ml/kg,复方914A0.3ml/kg,附红弓清0.3ml/kg,肌肉注射;阿散酸拌料200g/t。结果显示治疗附红细胞体病最有效的药物是复方914A,其次是血虫净。  相似文献   

2.
<正> 2002年9月我区某规模化猪场爆发新生仔猪大量死亡的情况,周边猪场先后也有相同情况发生。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猪伪狂犬病并发附红细胞体病。通过采取疫苗紧急预防接种和综合防制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猪场暴发附红细胞体病的诊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市自 1 994年发现附红细胞体病以来 ,近几年的发生率逐年递增 ,发病的畜种也不断增加 ,先后诊断发生该病的畜种有 :牛、羊、猪、貂等。 2 0 0 0年 5月份以来在部分县、区、场频频发生该病 ,仅经我站诊断的就有牛附红细胞体病 5 0起 ,猪 5起 ,给畜牧业生产带来较大的损失 ,现将我市 7月初某猪场发生的猪附红细胞体病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该猪场位于唐山市郊区 ,现存栏 670余头 ,其中种公猪 1 5头 ,种母猪 2 0 0多头。该猪场每年按常规免疫猪瘟、肺疫、仔猪副伤寒及细小病毒等疫苗 ,近几年来疫情稳定。 2 0 0 0年 7月 1日上午发现 1…  相似文献   

4.
20 0 1年 7月上旬 ,江山市长台镇毛某猪场的母猪相继出现体温升高 ( 4 0~ 41 .5℃ ) ,精神沉郁 ,厌食 ,5 d后部分母猪眼结膜黄白或有黄胆现象。采血镜检 ,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经用“血虫净”治疗 ,病母猪康复。中旬末 ,怀孕母猪陆续产仔 ,仔猪产后 1~ 2 d,出现精神沉郁 ,不吃乳 ,体温升高至 41℃以上。部分仔猪拉黄白色稀粪 ,3~ 4d内相继死亡。将病猪和血样送诊断中心 ,确诊为附红细胞体病并发伪狂犬病。该养猪户 2 0 0 1年下半年产仔 32胎共有仔猪 42 0头 ,发病 390头 ,病死率达 90 %以上。 8头病母猪、1头公猪被淘汰。疫病暴发后 ,…  相似文献   

5.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 suis)引起的一种以黄疸和贫血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又称为猪赤兽体病。该病一般呈隐性感染.多在有应激因素刺激时发病。患猪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四肢乏力、贫血性黄疽、结膜苍白或黄染、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等症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引种、商品流通、自然气候、生态环境、防制措施、饲养管理等因素,导致猪场附红细胞体病广泛传播感染,对养猪业生产造成了危害。笔者所在的同安区西柯镇养猪协会(跨行政区域协会,存栏300头以上会员场192场,总存栏110000余头),曾对6个患过附红细胞体病会员猪场,进行临床诊断、病料送检确诊、防治技术方面进行了探索,获得一定疗效,现将在会员中推行应用的该病防治技术给予介绍。  相似文献   

7.
通过选用四环素、长效土霉素、原虫净、三氮脒对长沙市某规模猪场48头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猪只进行治疗,结果表明:上述四种药物都能抑制和杀灭附红细胞体病原,均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原虫净在红细胞感染率和治疗有效率方面要优于四环素、长效土霉素和三氮脒。  相似文献   

8.
选择临床健康的2月龄附红细胞体自然感染仔猪15头,每周采血1次,连续4次,检测血样的RBC、PCV、ηb10s^—1、ηb150s^—1、ηp、ηre10s^—1、ηrel50s^—1、AI、RI、TK。检测结果如下:随着猪附红细胞体感染强度的增强,ηb10s^—1、ηre10s^—1、ηrel50s^—1、AI、RI、TK明显增高,而RBC、PCV、ηb150s^—1、ηp无明显变化,表明猪感染附红细胞体后,血液粘度增高,红细胞聚集性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进而影响脏器组织的血液灌注和微循环功能。这些血液流变学改变,构成了血栓、炎症、变性、水肿、坏死等的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sis)由专性血液寄生生物———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引起的,以贫血、黄疸、发热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目前动物感染的报道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呈世界范围分布。主要症状表现为先拒食后发烧,贫血,皮肤和粘膜苍白,黄疸,精神沉郁,患猪体温升至40~42℃,食欲减少或废绝,全身皮肤发红,以耳部、鼻盘、腹部皮肤发红最为严重,故称红皮病。仔猪发病后1日至数日急性死亡,或者自然恢复变成僵猪。其病理变化是血红蛋白含量降低、血糖浓度下降和胆红素UDP-葡萄糖醛羧基转移酶含量短时上升。急性死亡猪剖检变化表现…  相似文献   

10.
附红细胞体病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附红体的种类,宿主,形态特征,运动性,附红体在人和动物体内的分布,生活史及感染途径;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症状、诊断、治疗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12.
规模化猪场猪附红细胞体病调查与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猪场自2007年7月开始出现以母猪早产、流产、产弱仔,仔猪发热、喘、后期皮肤苍白黄染,抗生素治疗无效、死亡率高为特征的一种疾病,经过剖检、实验室检查等,最后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附红细胞体及附红细胞体病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是由寄生于血液内的原核生物——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引起的,以溶血性贫血、黄疸、发热为主要特征的人兽共患病。临床上该病又被称为“黄疸性贫血病”、“类兽体病”、“猪红皮病”等。附红细胞体病在国外的流行报道较少,但该病对我国的畜牧生产及人民健康都已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在局部地区已呈暴发流行的趋势。从目前的流行病学来看,人、各种动物和鱼以及禽类都可有附红细胞体病原感染或寄生。大多数动物感染后呈慢性带菌,临床上以贫血为主要症状。近年来,该病在我国有不断扩大流行的趋势,从各种家畜到人都有大量感染的报道。在某些局部地区已成为家畜(尤其是仔猪和犊牛)大批死亡的主要原因。尽管对感染人的病原还没有准确定位,但由于该病主要常见于动物养殖业者,因此附红细胞体病很可能是一类尚未引起人类重视,但具有潜在威胁的新发人兽共患病。目前,国内外对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尚不深入,尤其在国内,对该病的认识还一直停留在临床诊断方面。为了制定有效的控制和预防措施,减少危害,有必要开展对附红细胞体病及病原的更为深入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4.
附红细胞体自然感染对猪红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选择临床健康的 2月龄附红细胞体自然感染仔猪 1 5头 ,每周采血一次 ,连续 4次 ,观察红细胞的形态 ,并测定RBC、红细胞脆性 (最小脆性和最大脆性 )、红细胞ATPase和SOD活性、红细胞C3b受体 (E_C3bRR)率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 (E_ICR)率。检测结果 :随着猪附红细胞体感染强度的增强 ,所测定指标的变化无明显规律性或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但红细胞脆性增高、红细胞ATPase和SOD活性及E_C3bRR率和E_ICR率均有降低趋势。表明猪感染附红细胞体后 ,红细胞易破裂而溶血、红细胞内外阳离子平衡失调、红细胞抗氧化能力降低、红细胞免疫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5.
选择临床健康的2月龄附红细胞体自然感染仔猪15头,每周采血1次,连续4次,检测血样的RBC、PCV、ηb10s-1、ηb150 s-1、ηp、ηre10 s、ηre150 s-1、AI、RI、TK.检测结果如下随着猪附红细胞体感染强度的增强,ηb10 s-1、ηre10s-1、ηre150 s-1、AI、RI、TK明显增高,而RBC、PCV、ηb150 s-1、ηp无明显变化,表明猪感染附红细胞体后,血液粘度增高,红细胞聚集性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进而影响脏器组织的血液灌注和微循环功能.这些血液流变学改变,构成了血栓、炎症、变性、水肿、坏死等的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药物疗效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感染情况较明显的哺乳母猪和中小猪作为试验对象,选择对附红细胞体敏感的药物(血虫净、磺胺对甲氧嘧啶钠、土霉素、金霉素、甲硝唑、强力霉素)分组进行疗效试验。用药后3、5、7天分别检查猪的血象情况与试验前比较,观察附红细胞体血象感染强度,分析药物疗效。其中血虫净用药后,附红细胞体感染血象观察为Ⅲ的(血象观察红细胞感染达50%以上即严重感染)占总试验猪只数比例有所下降,用药前100%,用药后3、5、7天分别是20%、40%、40%,说明了血虫净对附红细胞体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以同样方法分析,磺胺对甲氧嘧啶钠100%,20%、40%、20%;土霉素与金霉素合用92.86%,42.86%、71.43%、28.57%;甲硝唑100%,40%、40%、100%;强力霉素44.44%,11.11%、55.56%、50%。以上结果表明,血虫净、磺胺对甲氧嘧啶钠、土霉素与金霉素合用这3组药物对附红细胞体病有一定疗效,但均不能根治。  相似文献   

17.
附红细胞体病以贫血、消瘦、黄疸和发热为主要特征。由于该病在动物非应激条件下呈现隐性传染,在应激条件下导致动物抵抗力下降,呈急性经过而出现明显症状。所以,在应激状态下暴发该病后常给畜牧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某猪场2003年12月开始出现以母猪早产、流产、产弱仔,仔猪发热,喘气,皮肤发红,贫血,后期皮肤苍白黄染,抗生素治疗无效、死亡率高为特征的一种疾病,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等,最后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某猪场饲养母猪350头,商品猪350头,自2003年12月起母猪开始出现产弱仔、死胎…  相似文献   

18.
几种药物对自然感染附红细胞体病猪的疗效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寻有效防治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药物,试验选择几种常用于治疗附红细胞体病的药物做对比试验,以期找到有效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药物。1材料和方法1.1材料1.1.1试验动物及分组有明显症状的长—大杂交猪(体重60~75 kg)耳静脉采血(加3.8%柠檬酸钠抗凝),经实验室检查,确诊是否患  相似文献   

19.
2000年至2001年,闽西地区暴发猪附红细胞体病,猪场损失惨重.本病多发于断奶仔猪和育肥猪,临床中以高热、贫血、黄疸为主要特征.耳、腹下、四肢下端等部位出现大面积发绀,血液稀薄,红细胞变形,在相衬显微镜下,可见大量运动活泼的病原体,用新胂凡纳明(914)肌肉注射、达美苏(20%二甲基硝咪唑)拌料有一定疗效.在猪群免疫接种、阉割或转群前,饲料中最好添加抗附红细胞体的药物预防本病.  相似文献   

20.
附红细胞体病病原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附红细胞体病是近几年来才引起医学和畜牧兽医工作者注意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文章从附红细胞体的分类、种类、形态、染色特性、结构、在机体的分布及增殖方式、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致病性、培养方法及实验室诊断方法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