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2 毫秒
1.
为了解京鑫养猪场附红细胞体的感染情况,并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于2003年6月份对全场猪只附红细胞体感染情况做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本场猪群附红细胞体感染率达90%以上,为此,选自然感染附红细胞体的断奶仔猪60头,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头,分别用血虫净0.25ml/kg,金光1号0.2ml/kg,复方914A0.3ml/kg,附红弓清0.3ml/kg,肌肉注射;阿散酸拌料200g/t。结果显示治疗附红细胞体病最有效的药物是复方914A,其次是血虫净。  相似文献   

2.
抗附红细胞体有效药物的筛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PCR检测附红细胞体呈现阳性,且镜检染虫率达909/5以上的猪血样为研究对象,选择几种附红细胞体敏感的药物(血虫净,附红净,庆大霉素,博士914,土霉素,三毒清,红弓链914,附红120,红弓链克,乌金土霉素)和对支原体敏感的恩诺沙星,对立克次氏体敏感的红霉素,采用两种方法进行体外药效试验。附红净对附红细胞体的作用效果最明显,而庆大霉素对附红细胞体基本无效,其他药物对附红细胞体也有一定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3.
试验共调查不同年龄体重的猪3800头,其中体重10~30kg猪l500头,30~60kg猪1200头,60kg以上育肥猪800头,成年母猪300头,按20%比例耳静脉采血化验。选择红细胞感染率在50%以上的患病猪1171头,随机分为5个组,分别用附红细胞体注射液、长效土霉素、血虫净、血虫净配合长效土霉素和远征霉素进行治疗。同时将猪附红细胞体耳静脉感染家兔,并将感染兔的全血接种健康兔且同未接种健康兔同笼饲养,结果表明:猪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率达80%以上,发病率为47%,以小兔最高。应用血虫净配合远征霉素或长效土霉素治疗,治愈率可达80%以上,60kg以上成年猪治愈率量高。猪附红细胞体可以通过血液传染给家兔,同笼接触饲养也可传染。  相似文献   

4.
试验共调查不同年龄体重的猪3800头,其中体重10-30kg猪1500头,30-60kg猪l200头,60kg以上育肥猪800头,成年母猪300头,按20%比例耳静脉采血化验。选择红细胞感染率在50%以上的患病猪1171头,随机分为5个组,分别用附红细胞体注射液、长效土霉素、血虫净、血虫净配合长效土霉素和远征霉素进行治疗。同时将猪附红细胞体耳静脉感染家兔,并将感染兔的全血接种健康兔且同未接种健康兔同笼饲养,结果表明:猪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率达80%以上,发病率为47%,以小兔最高。应用血虫净配合远征霉素或长效土霉素治疗,治愈率可达80%以上,60kg以上成年猪治愈率最高。猪附红细胞体可以通过血液传染给家兔,同笼接触饲养也可传染。  相似文献   

5.
去年八底,河北省抚宁县某养殖户送来濒死猪1头。半天后死亡,根据其临床表现、剖检病变、实验室诊断确定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经过对病猪群检测,该猪场还有16头猪感染,感染率达53.3%(16/30)。根据体外药敏试验和药物治疗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血虫净,盐酸土霉素、硫酸卡那霉素对猪附红细胞体病均有效,但以血虫净配合盐酸土霉素效果较好。为验证其致病性,将保存的含猪附红细胞体的血液接种子健康猪3头,结果导致发病,感染猪临床表现与自然发病猪相似。地感染猪的血液进行镜检,根据视野中感染红细胞数目计算出红细胞感染率。又通过对感染猪血液部分血液学指标测定的结果表明,猪附红细胞体可使猪红细胞数目减少,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红细胞脆性增高。猪附红细胞体不但可以引起猪发病,而且还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病畜而引起人的感染,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相似文献   

6.
猪附红细胞体病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镜检法检测屠宰生猪附红细胞体感染情况,共检测血样397份,检出阳性血371份,感染率为93.45%,说明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率极高。同时,抽查3头母猪及其新生仔猪各5头,采用耳尖采血调查垂传播,结果2头猪所产5头仔猪所产5头仔猪均检出附红细胞体,1头未感染附红细胞体的母猪所产5头仔猪也未发现附红细胞体,这对生趣传播提供了有国和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附红细胞体病是附红细胞体寄生在动物红细胞表面及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 ,可引起发热、贫血、消瘦、黄疸症状 ,其病原体是附红细胞体 ,属于立克次氏体目 ,无浆体科 ,附红细胞体属。 2 0 0 3年 2月 3日我市郭氏猪场在 2 1 0头体重为 1 0 -1 5kg的肉用仔猪中有 1 8头仔猪发生了一种以高热、皮肤发红 ,贫血、黄疸为特征的疾病。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验等综合诊断 ,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 ,现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2 0 0 3年 2月 3日我市郭氏猪场在 2 1 0头体重为 1 0 -1 5kg的肉用仔猪中有 1 8头猪发病。其临床症状表现为高…  相似文献   

8.
选取贝尼尔(血虫净)、土霉素、盐酸四环素、新砷凡纳明(914)、咪唑苯脲、磺胺间甲氧嘧啶6种药物,进行猪附红细胞体的体内和体外对照治疗,结果 6种药物均有较好的疗效。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药物较多,临床上可以根据当地的流行情况灵活选用,其中盐酸四环素可以作为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9.
进口澳大利亚奶牛附红细胞体的发现与诊断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对从澳大利亚进口的奶牛进行入境隔离检疫时,发现了牛附红细胞体病,感染率100%(1363/1363),其中:体况较肥的牛血液中30%-50%的红细胞感染附红细胞体,瘦弱牛,极度消瘦的牛血液中60%-80%以上的红细胞感染附红细胞体,使用贝尼尔3.5毫克/千克体重治疗效果较好,在广西是首次从澳大利亚进口的奶牛中发现附红细胞体病。  相似文献   

10.
猪附红细胞体的电镜学观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对 1 2头不同程度附红细胞体感染猪的血液标本进行电镜学观察结果显示 ;扫描电镜 4 580倍下红细胞膜缺损凹陷 ,表面有大小不一链球状、杆状附红细胞体附着 ,被感染红细胞呈波浪形改变。透射电镜 1 2 0 0 0倍下观察 ,附红细胞体为一近似球形结构物 ,边缘密度较中间密度大 ,附着点有纤丝状物与红细胞相连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一种合适的猪附红细胞体病动物模型,利用摘除脾和/或注射地塞米松的昆明小白鼠,以腹腔注射方式人工感染猪附红细胞体,通过血液涂片镜检、PCR检测、临床症状观察及病理剖检对感染情况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猪附红细胞体能够经腹腔注射感染昆明小白鼠,且感染鼠表现出与猪附红细胞体病相似的临床症状。结果表明,猪附红细胞体实验动物模型已成功建立,并证实啮齿类动物在附红细胞体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耍作用。  相似文献   

12.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寄生于猪红细胞和血浆中的一种多形性的猪附红细胞体引起的疾病,以发热、贫血、黄疸为主要特征。通过鲜血压片镜检、涂片镜检可观察到附红体,结合细菌检验、病毒检验可进一步确诊。治疗用血虫净(贝尼尔)、新胂矾钠明(914)、得咪酰(土霉素),治疗结果效率分别为92.50%、87.50%、85.00%。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猪附红细胞体对仔猪猪瘟免疫效果的影响,本试验利用猪瘟抗体检测ELISA试剂盒,对已注射猪瘟疫苗的69头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的仔猪和31头无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的健康仔猪进行了猪瘟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感染猪附红细胞体仔猪的猪瘟抗体水平低下,其猪瘟疫苗整体免疫合格率(49.2%)明显低于健康仔猪(93.5%),且显性感染仔猪的免疫合格率(41.6%)明显低于隐性感染仔猪(53.5%)、说明,猪附红细胞体严重干扰了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且干扰程度随着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程度的加深而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不同剂量复方中药对附红细胞体病病猪的作用效果,以自然发病猪为研究对象,投喂不同剂量的复方中药后,前腔静脉采血镜检,观察血液红细胞形态变化,统计死亡率,并判定治愈率。结果表明,自然发病猪经该复方中药治疗后,血液附红细胞体阳性率和死亡率均有不lSl程度的下降,按1.0g/(kg·d)拌料使用该复方中药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5.
进口澳大利亚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现与诊断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对从澳大利亚进口的奶牛进行入境隔离检疫时,发现了牛附红细胞体病,感染率100%(1363/1363),其中,体况较肥的牛血液中30%-50%的细胞感染附红细胞体、瘦弱牛、极度消瘦的牛血液中60%-80%以上的红细胞感染附红细胞体。使用贝尼尔3.5毫克/千克体重治疗效果较好。在广西是首次从澳大利亚进口的奶牛中发现附红细胞体病。  相似文献   

16.
二丙酸咪唑苯脲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疗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验证新药二丙酸咪唑苯脲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效果。方法以PCR检测阳性的断奶仔猪为对象,注射免疫抑制剂诱导发病后进行治疗,设二丙酸咪唑苯脲高中低剂量组,血虫净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结果二丙酸咪唑苯脲在2.0mg/kg剂量时,对附红细胞体有一定的抑制和杀灭作用,效果最好,优于血虫净。结论本实验的结果为临床应用二丙酸咪唑苯脲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附红细胞体病简称附红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在红细胞表面、血浆和骨髓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本病最初发现时病原性较弱,但50年代初,证明猪边虫样疾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以后,附红细胞体的病原性受到重视。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牲畜附红细胞体病爆发和流行,以及与圆环病毒、高致病性蓝耳病的混合感染,对养猪业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8.
奶牛附红细胞体感染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建立特异、敏感、快速的奶牛附红细胞体感染诊断方法,该研究根据本实验室已测得的奶牛附红细胞体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1对种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奶牛附红细胞体的PCR诊断方法。特异性试验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诊断方法与猪肺炎支原体、鸡毒支原体、大肠杆菌、肠道沙门氏菌、葡萄球菌、鸡艾美耳球虫、牛双芽巴贝斯虫无交叉反应,能检测的奶牛附红细胞体最低DNA量为0.154fg,同时能检测出在4℃存放长达3个月的血样。通过临床血样检测,证明该方法可用于本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9.
猪附红细胞体对家兔的感染及治疗性试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试验选健康兔 9只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分别耳静脉注射患附红细胞体的猪全血 ,并用感染兔的全血接种对照组兔 ,且混笼饲养。试验组兔感染后 ,分别用血虫净、配尼霉素、磺胺 5 甲氧嘧啶等治疗。结果表明 ,猪附红细胞体可以感染家兔 ,兔感染后 ,也可以再感染同种动物。耳静脉注射是直接的传播途径 ,接触也可以传播 ,临床上应用血虫净和 5 甲氧嘧啶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猪附红细胞体的感染途径和临床常用的几种药物对猪附红细胞体的治疗效果,本试验利用几种常用药物对新疆石河子150团某猪场24头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的仔猪进行临床治疗试验,结果表明,在每组治疗的6头患病猪中,青链霉素治疗组仅有2头痊愈,长效土霉素治疗组有5头痊愈,1头患病猪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率为20%,强力霉素治疗组6头均痊愈,贝尼尔治疗组有5头痊愈,1头患病猪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率为60%,表明除青链霉素外。其他三种药物治疗效果差异不明显,强力霉素治疗效果略优于长效土霉素和贝尼尔。另外,本试验还采用5种不同感染途径对小鼠进行感染试验.结果表明静脉注射组、伤口感染组、口服组、呼吸道感染组和皮下接种组的感染率分别为94%、91%、90%、78%、23%.表明附红细胞体可通过上述5种途径感染动物。小鼠感染后第30天血液镜检结果表明,附红细胞体感染率降低了70名~80%,表明本试验分离的附红细胞体致病性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