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话说红茶     
正红茶为六大茶类之一,属全发酵茶。红茶又分工夫红茶、红碎茶、小种红茶三个不同的花色品种。1工夫红茶工夫红茶是我国独家经营的传统商品茶,国外不生产,主销欧洲多国、前苏联及东南亚诸国。工夫红茶外形要求条索紧细圆直,有锋苗,色泽乌黑油润,有金毫。内质汤色红艳明亮,有金圈,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醇厚甜爽,叶底红艳匀亮。我国工夫红茶  相似文献   

2.
茶叶全氮量与红茶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继轸  夏涛 《茶业通报》1992,14(3):40-41
茶叶品质检验,迄今国内外一直沿用以实物标准样为依据,以感官评审为主的方法。国内外学者多年来一直试图寻找理化检验来评定茶叶品质,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工夫红茶是我国独特传统红茶,品质和风格不同于红碎茶。1987年湖南农学院何文斌、施兆鹏等人报道了工夫红茶色泽与品质的关系,并借助费歇尔判别分析,建立了判别函数,对工夫红茶等级与色泽指标的量化及通过色泽鉴别品质的可行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工夫红茶内质要求,香气高锐持久;滋味鲜醇,汤色红亮,叶底红明。只有优质茶  相似文献   

3.
测色技术在茶叶色泽及品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二)茶叶色泽的测定严俊,林刚(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茶叶色泽包括干茶色泽、汤色和叶底色泽三个方面,使用各类色彩色差计并选用L*a*b*表色系测定样品茶叶的干茶、茶汤和叶底的色度值,可以实现茶叶色泽的数量化,使茶...  相似文献   

4.
我省是全国工夫红茶的主产区,年产红茶近万吨,所产祁门工夫红茶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是我国传统名牌产品。它外形紧细,锋秒秀丽,色泽乌润,汤色红艳,叶底红亮,滋味鲜醇酣厚,独特的“祁门香”香高持久,被誉为“茶中英豪”曾先后于1915年和1987年二次荣获国际金奖,1980年和1985年又二次蝉联国优金奖,蜚声中外。安徽东至、石台、贵池产的工夫红茶品质优异,也赢得了国内外广大用户喜爱。但是,近年来一些不利提高茶叶品质的做法使茶叶出现条索粗壮、香味低淡、叶底青暗等问题,给精制加工、出口拼配带来了困难。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5.
蔡红兵 《茶业通报》1989,11(3):20-22
工夫红茶是我国传统出口茶类。四川工夫红茶产于四川省宜宾地区,在国际市场上有较高的声誉,其品质特点是条索紧细,毫峰显露,色泽乌润,香气鲜嫩,滋味鲜爽,汤色红亮,叶底嫩匀。“早白尖”是四川工夫红茶极品于1985年荣获二十四届世界优质产品质量评选会金奖。“川红”品质之所以优良,除了与生态环境和初制技术有关外,还与精制加工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对宜宾茶厂精制工艺作一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工夫红茶由于生产成本及市场变化等原因,使各产区生产的品质有不同程度下降,曾一度出现了粗制滥造现象。本文拟就如何提高其品质谈几点粗浅体会。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从我县近几年来的情况看,工夫红茶品质的主要问题有:外形条索松、碎;色泽枯褐;香低味淡;叶底乌暗或花杂。主要原因是鲜叶粗老,内含有效成分少,老嫩混杂加以加工萎凋程度偏重偏轻,是揉捻加压过早过重,揉捻时间过短,因此,外形条索松、扁碎。色泽枯褐。干燥温度高,使附于叶表的有效成份遭受损失。所以香低味淡,叶底乌暗花杂。“发酵”:不足或过度;萎凋不足;干燥温度过高,造成暗条、焦条、“死条”。  相似文献   

7.
安徽红茶是我省自营出口红茶中除去“祁红”以外的全部红茶通称。目前占全省茶叶出口量约30%,占全省出口红茶的87%左右,是我省大宗出口产品之一。一、出口茶品质情况安徽红茶出口品质,总水平比较好。自1984年创牌以来,外商不断增多,出口量年年增长,在国际市场上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远销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受到好评。但是,从1987年出口品质情况来看,虽然有关部门作了很大努力,但全年对照出口样检验相当率有所下降。出口品质主要存在问题有:高档工夫条索细瘦,嫩茎稍多;中低档工夫条索松扁含片,中段碎茶含量较重,筋梗较多,形成“茶肚”,下段较重;说明净度和整碎问题比较大。叶底摊薄色暗。碎、片、末茶毛衣较多,外形大小欠匀;末茶80孔下较重。  相似文献   

8.
赵和涛 《茶业通报》1992,14(2):22-24
祁门红茶,不仅是工夫红茶中珍品,而且也是我国主要外向型出口茶类。该茶品质特点;条形紧细苗秀、色泽乌润、金毫显露、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鲜醇甜厚。尤其是独特芳香深爱国内外消费者青睐。研究表明,祁红由于香叶醇含量特高,故而含有浓郁玫瑰花香。国外称“祁门香”。关于祁红香气形成大都在加工中产生,但与茶树品种,生态环境也是密切相关。本项研究旨在,通过对同一茶树品种,同一制茶加工方法的鲜叶和干茶中芳香物质测定以及实感香气表现,来探讨不同生态自然环境对祁红香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张明汉 《茶业通报》1999,21(3):27-27
“安徽红茶”以拼配产品为主,近年也有少量加工产品原箱出口。其工夫茶拼配原料祁红工夫、池红工夫又分别以祁红毛茶和池红毛茶为原料精制加工而成。1 祁毛红:是以祁门县为产地的红毛茶。高档毛茶条索紧细,色泽乌黑油润,汤色红艳有明显“金黄圈”,滋味醇厚,回味甘,具甜香。低档茶梗头偏重,色泛枯红,香气仍有,但不明显。祁毛红身骨重实,条索挺直,精制工夫茶制率高,但收购价格略高。2 池毛红:是指石台、东至、贵池以及黟县等地所产的红毛茶。制法上与祁毛红相同,但毛茶品质水平相对较低。贵池、石台、东至、黟县所产毛茶因…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高端红茶消费兴起,为提高效益,进行技术创新,改进工艺,研制出高端红茶"祁魁"。其加工特点为选择嫩度以一芽一叶初展为主,到一芽二叶初展为主的原料;"初烘"过程中茶叶含水量控制在40~45%,随后的"理条"工序中加入"米棒子"将茶条理直、做型。最后得到产品具有外形匀直稍扁,色泽乌润;甜香浓郁,滋味鲜爽,汤色红艳明亮,叶底红艳匀嫩的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11.
正团队简介:茶叶加工与新产品团队是由潘科副研究员领衔的科研团队,共有成员13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4人。该团队主要从事茶叶加工及新产品研发工作。名优绿茶方面:主要开展贵州扁形茶(如湄潭翠芽、梵净山翠峰等)、贵州卷曲形茶(如:都匀毛尖等)、贵州珠形茶(如:绿宝石等)清洁化、标准生产技术集成与推广;工夫红茶方面:以"通氧发酵"技术为突破口,主要开展以实现工夫红茶全程清洁  相似文献   

12.
祁门红茶初制中的干燥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祁门红茶初制干燥工序中不同毛火速度与足火温度对毛茶品质的影响,选用‘祁门槠叶’种1芽2叶鲜叶,经统一萎凋、揉捻和发酵后,毛火速度设置快(9 min)、中(12 min)、慢(15 min) 3个水平;足火温度设置低(60℃)、中(75℃)、高(90℃) 3个水平,随机区组设计,分别制作茶样,重复2次。通过对茶样的感官审评和主要生化成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毛火速度对茶样的感官品质(色泽、香气、滋味、汤色、叶底)和生化成分(氨基酸、可溶性糖、茶红素、茶黄素、茶褐素)含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不同足火温度对茶样的感官品质(滋味、叶底)和生化成分(可溶性糖、茶褐素)含量的影响极显著,对生化成分(咖啡碱、茶红素、茶黄素)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不同毛火速度与足火温度互作效应对茶样的感官品质(香气、滋味、汤色、叶底)和生化成分(茶红素、茶黄素、茶褐素)含量的影响极显著,对生化成分(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显著。快速毛火,茶样的色泽、滋味和综合评分略低;慢速毛火,茶样的叶底稍暗,香气中等。低温足火处理,茶样的感官审评综合评分低于中、高温足火处理。因此,祁门红茶初制干燥工序采用中速(12 min)毛火与中、高温(75℃、90℃)足火组合较好,尤以中速(12 min)毛火与中温(75℃)足火组合为佳。  相似文献   

13.
二、中国茶叶推进外销对策我国茶叶外销历史悠久,独占世界茶叶市场有一百多年。输出数量以百万担计,创历史上茶叶销售最高记录。我国生产的六大茶类,有绿茶、红茶、青茶、黑茶、白茶五大茶类输出,销路遍及世界各地,享有物美价廉的世界荣誉。红茶市场兴衰转化剧烈,切细红茶独占市场上风,不利于我国工夫红茶的推销。绿茶市场衰而复兴,除固有的外销眉茶、珠茶外,高级名茶亦进入国际市场。青茶如铁观音、  相似文献   

14.
“祁红”品质历年来以色泽乌润,条索紧细,锋杪秀丽,汤色红艳透明,叶底红亮,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醇和隽厚,成为出色的国际名茶。八一年品质与六五年比较:条索松,身骨较轻,色泽枯,香味淡;经上海出口公司红茶科审评的意见是:“条索松,有弯条带扁,色泽枯,身骨轻,下段断碎,叶底摊张,老火味较重,香低味淡。从七九、八○、八一、三年精茶调上海的品质情况是:七九年,一至  相似文献   

15.
池州香茗──贵池翠微卢秉文(贵池市农业局247100)贵池翠微茶,以其优美的外形,“花香花味”的独特风格,长期保持省级名茶声誉。该茶外形挺直扁略圆,色泽绿润毫显,有花香花味,汤色绿亮明净,滋味鲜醇爽口,叶底匀嫩.多年来,贵池翠微一直是池州生产规模最大...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土畜产进出口总公司决定换配1975年的全国第二套轧制茶加工验收统一标准样,并更名为工夫红茶自然产生的碎片末茶加工验收统一标准样。这表明,今后不再组织轧制茶出口,而碎片末茶将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外销。这一重大变化,要求改善碎片末茶品质,  相似文献   

17.
加工工艺对红茶品质有重要影响,是红茶品质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就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四大工序与工夫红茶品质的关系作了综述,分析工夫红茶加工工艺目前研究的细微差别,以期为改进加工工艺、提升工夫红茶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黄星明 《茶业通报》1995,17(1):35-36
浅谈工夫红茶拼堆技术黄星明(湖南省平江茶厂)拼堆也叫匀堆,就是按照技术部门开具的成品拼配通知单,将毛茶经筛制加工成的筛号茶,依据小样所拼的筛号茶级档、花色、件数、数量分层分次交叉混和均匀,使整批成品茶的品质、重量、容重等项因子前后一致。它是精制加工的...  相似文献   

19.
以春季茶树碧香早的一芽二叶茶鲜叶为原料,将其固定及分别加工成六大茶类,比较研究了相同加工茶鲜叶及其干茶质量下的六大茶类体外抗氧化性能,以期为茶叶新产品开发及健康消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固定样及六大茶类的还原能力和清除DPPH.、亚硝基、.OH及O2-.的能力均随茶汤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固定样、绿茶、黄茶、黑茶、乌龙茶、白茶以及红茶对DPPH.的IC50依次为0.017、0.019、0.019、0.020、0.021、0.022和0.038mg干茶浸出物/ml,绿茶、固定样、乌龙茶、黑茶、白茶、黄茶和红茶对.OH的IC50依次为1.438、1.695、2.988、4.163、4.606、4.881和6.847mg干茶浸出物/ml,固定样、乌龙茶、黄茶、绿茶、白茶、黑茶和红茶对亚硝基的IC50依次为1.285、1.401、1.514、1.525、1.847、2.146和5.163mg干茶浸出物/ml。说明由相同原料加工而成的六大茶类在浸泡相同质量干茶的条件下,因其加工工艺的不同而在体外抗氧化性能上存在差异,固定样及六大茶类的抗氧化能力大小在总体上呈现不发酵茶(绿茶)>半发酵茶(乌龙茶)>全发酵茶(红茶)的趋势,其中以清除DPPH.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霍山黄大茶产地霍山县,位于大别山腹地,是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之一。优越的生态环境,造就了霍山黄大茶优良的品质特征:梗壮叶肥,叶片易成条,梗叶相连似钓鱼钩,色泽油润,汤色深黄显褐,叶底黄中显褐,滋味浓厚甜润,香气焦香浓郁,俗称“古铜色,高火香,叶大能包盐,梗长能撑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