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开封试区粗砂潮土区六种植方式的作物产量,人工辅助能与价值投入情况,分析了其能量转换和价值转换效益,讨论了其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综合效益,结果表明:6种种植方式对粗砂土的培肥和当地农牧业生产均直到了积极作用,其中西瓜/花生,小麦/花生两种观念今主要的种植方式,综合效益较好,黑麦-西瓜/花生这一新型种植方式综合效益最好,必须推动粗砂潮土区种植方式的改革与优化。  相似文献   

2.
通过开封试区粗砂潮土区六种种植方式的作物产量、人工辅助能与价值投入情况,分析了其能量转换和价值转换效益,讨论了其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综合效益。结果表明:6种种植方式对粗砂土的培肥和当地农牧业生产均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中西瓜/花生、小麦/花生两种现今主要的种植方式,综合效益较好;黑麦一西瓜/花生这一新型种植方式综合效益最好,必将推动粗砂潮土区种植方式的改革与优化。  相似文献   

3.
北京郊区平原粮田土壤水分垂直变异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北京市州区徐辛庄镇土壤剖面水分的研究,得到了京郊平原区粮田的土壤水分垂直变异特征为各层间的变异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土壤水分随着深度的变化呈曲线形式,但随着表层土壤水分的减少,其随着深度的变化近于直线,土壤水分因土壤质地的不同及土体构型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在研究土壤水分垂直变异规律的基础上对不同土层的土壤水分进行了模拟预测。  相似文献   

4.
天津市农田土壤水分监测预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卫星监测的土壤含水量资料,研究了土壤水分与各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土壤水分自身的变化规律,并根据这此规律建立自由多种预测模式组成的土壤水分动态监测与预测系统。该系统的预测准确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5.
前言河北省低平原属半湿润易旱区,有耕地4283万亩,旱地半旱地占80%以上,属中低产地区。由于水资源匮乏,地下水资源超采,使金省水浇地面积以年减少37万亩的速度下降,早地农业是农业生产的龙头。受自然降水条件限制,低平原区旱地农业有别于西北地区旱地农业,比较系统成功的旱农技术措施尚未完善。为此,我们于1984~1990年在河北省低平原枣强县,对雨养农田水分利用率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农业系统模型是农业生产多元目标优化管理的重要工具,但由于系统模型过程复杂,参数众多,校正和验证工作一直是模型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利用RZWQM(Root Zone Water Quality Model)与CERES(Crop Envi-ronment Resource Synthesis)的结合模型RZWQM-CERES模拟土壤水分及作物产量进行了参数优化和验证,结果表明,RZWQM-CERES在禹城站和栾城站模拟不同灌溉处理土壤贮水量与测定值呈相似的变化趋势,均方根差(RMSE)分别为2.38~2.70 cm及3.49~3.73 cm;作物产量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对土壤水分的响应趋势一致(R2=0.83***,n=22),其中在禹城站模拟小麦和玉米产量的RMSE分别为550 kg hm-2和580 kg hm-2,栾城站模拟小麦产量的RMSE为670 kghm-2.以上结果表明RZWQM-CERES可作为华北平原模拟和分析土壤水分对作物产量影响的有效工具.本文初步建立了一套适合华北平原作物生产的模型参数,为利用RZWQM-CERES建立农田水分优化调控策略奠定了基础,并探讨了模型评价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晋西旱塬地覆盖耕作农田土壤水分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根据多年农田试验和定位观测的结果,在分析旱塬农田土壤水分曲线特征的基础上,从耕层土壤和深层土壤两个层次研究了覆盖耕作对农田土壤水分有效性的影响,包括有效水含量、速动易效水与缓动易效水。结果表明:免耕覆盖量10500kg/hm^2的处理耕层土壤总有效水含量最高,免耕覆盖量7500kg/hm^2的处理次之,常规耕作最低;深层土壤有效水量的变化趋势也随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加,常规耕作和免耕无覆盖差异不大,免耕覆盖量10500kg/hm^2比常规耕作高34.5mm;耕层和深层土壤速动易效水与缓动易效水整体上均随秸秆覆盖量增加而增加,速动易效水较缓动易效水含量低。  相似文献   

8.
房全孝  于强  王建林 《作物学报》1963,35(6):1122-1130
农业系统模型是农业生产多元目标优化管理的重要工具,但由于系统模型过程复杂,参数众多,校正和验证工作一直是模型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对RZWQM (Root Zone Water Quality Model)与CERES (Crop Environment Resource Synthesis)的结合模型RZWQM-CERES模拟土壤水分及作物产量进行了参数优化和验证,结果表明,RZWQM-CERES在禹城站和栾城站模拟不同灌溉处理土壤贮水量与测定值呈相似的变化趋势,均方根差(RMSE)分别为2.38~2.70 cm及3.49~3.73 cm;作物产量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对土壤水分的响应趋势一致(R2 = 0.83***,n = 22),其中在禹城站模拟小麦和玉米产量的RMSE分别为550 kg hm-2和580 kg hm-2,栾城站模拟小麦产量的RMSE为670 kg hm-2。以上结果表明RZWQM-CERES可作为华北平原模拟和分析土壤水分对作物产量影响的有效工具。本文初步建立了一套适合华北平原作物生产的模型参数,为利用RZWQM-CERES建立农田水分优化调控策略奠定了基础,并探讨了模型评价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房全孝  于强  王建林 《作物学报》2009,35(6):1122-1130
农业系统模型是农业生产多元目标优化管理的重要工具,但由于系统模型过程复杂,参数众多,校正和验证工作一直是模型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对RZWQM (Root Zone Water Quality Model)与CERES (Crop Environment Resource Synthesis)的结合模型RZWQM-CERES模拟土壤水分及作物产量进行了参数优化和验证,结果表明,RZWQM-CERES在禹城站和栾城站模拟不同灌溉处理土壤贮水量与测定值呈相似的变化趋势,均方根差(RMSE)分别为2.38~2.70 cm及3.49~3.73 cm;作物产量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对土壤水分的响应趋势一致(R2 = 0.83***,n = 22),其中在禹城站模拟小麦和玉米产量的RMSE分别为550 kg hm-2和580 kg hm-2,栾城站模拟小麦产量的RMSE为670 kg hm-2。以上结果表明RZWQM-CERES可作为华北平原模拟和分析土壤水分对作物产量影响的有效工具。本文初步建立了一套适合华北平原作物生产的模型参数,为利用RZWQM-CERES建立农田水分优化调控策略奠定了基础,并探讨了模型评价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海河低平原存在着严重的水资源危机,对该区大面积推广的杨树||(小麦-玉米)复合种植模式进行土壤水分消耗规律的研究十分必要。定位实验研究表明:杨树||(小麦-玉米)复合种植模式耗水量高于常规冬小麦-夏玉米的种植模式7.9%(2年林龄)~24.5%(5年林龄);0~4m土壤贮水总量每年平均下降51.1mm,相当于总贮水量的4.1%;耕层杨树根系与小麦的土壤水分竞争加剧;深层土壤水分消耗加快,2~4m土壤层次因无水分回补出现干燥化趋势;土壤水亏缺及光照等其它原因造成复合系统农作物减产趋于严重,其中林龄3年的杨农复合系统的小麦玉米产量减产平均达到35%。对经济、生态效益的综合分析表明该模式在低平原贫水区的持续性发展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1.
为了明确沙质土壤改良剂对沙地玉米保水增产的长效性影响,通过在不同年份施加沙质土壤改良剂研究其对沙地土壤含水量、水分产出率以及玉米产量影响的长效机制。结果表明:施加沙质土壤改良剂后均能提高各生育时期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且对应各土层土壤含水量总体表现为:第3年(C)>第4年(D)>第2年(B)>第1年(A)>不施(CK),依次较CK平均提高53.95%、46.68%、37.83%和34.92%;在水分产出率和产量方面,各处理表现为:第3年(C)>第4年(D)>第2年(B)>第1年(A)>不施(CK),C处理最好,产量达到了9490.50 kg/hm2,分别较第4年、第2年和第1年增产11.11%、18.01%和38.69%;水分产出率为6.91 kg/(hm2·mm),较其他处理提高了11.24%~59.53%。研究结果表明,施加沙质土壤改良剂在前3年可逐年提高土壤含水量、水分产出率和玉米产量,在第3年达到最大,说明其具有显著的保水和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2.
太行山前冲洪积扇地区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水分含量对土壤物理性质和植被生长状态有重要影响,但土壤水分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变异性。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包气带不断增厚,使土壤水分的储存、运移和转化发生了变化,影响了土壤水的动态变化特征。本研究利用连续多年的土壤水分观测数据,分析了太行山前包气带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受丰水年枯水年影响存在年际差异,根据不同季节土壤水分的动态特点,可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土壤水分消耗期土壤水分累积期和土壤水分相对稳定期。在垂向上,土壤含水量从上层向下逐渐增大,土壤水分变异程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弱。  相似文献   

13.
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饱和含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提高沙质土壤饱和含水量,以作物秸秆为主材,以膨润土和聚丙烯酰胺(PAM)为添加剂配制沙质土壤改良材料,采用模拟试验研究秸秆改良材料不同配比、施用量与时间等因素对沙质土壤饱和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秸秆改良材料可以增加沙质土壤饱和含水量,不同秸秆改良材料改良效果不同,且随着改良材料施用量、配方中PAM含量(<2%)的增加、土培时间(< 60天)的延长,沙质土壤饱和含水量呈现增加趋势;添加剂量为10 g/kg,配方中PAM含量为2%的麦秆改良材料的土样,在土培60天后,饱和含水量为52.6%,是对照的2.32倍,对沙质土壤团粒结构改良效果最为明显。可见,添加秸秆改良材料可以增加沙质土壤饱和含水量。  相似文献   

14.
BGA土壤调理剂在风沙土上的施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解决宁夏土地沙化问题,提高风沙土土壤质量和土地生产力,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BGA土壤调理剂对风沙土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评价了BGA土壤调理剂的施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施用BGA土壤调理剂改善了风沙土土壤理化性质,促进了酿酒葡萄、樱桃番茄和甘草的生长发育,显著提高了酿酒葡萄和樱桃番茄的产量,改善了酿酒葡萄和甘草品质;与配方施肥相比,施用BGA土壤调理剂改善了风沙土土壤理化性质,促进了酿酒葡萄和樱桃番茄的生长发育,显著降低了甘草产量,改善了酿酒葡萄品质。施用BGA土壤调理剂大幅度增加了生产投入成本,建议进一步降低BGA土壤调理剂的生产成本或与化肥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宁夏河东沙区白芨滩地区风沙土的理化性质,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及室内实验分析,对研究区流动沙丘、半流动沙丘及草方格固定沙丘风沙土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均较低,土壤含水量的平均值表现为草方格固定沙丘半流动沙丘流动沙丘。风沙土土壤粒度组成表现为各层均以细沙颗粒为主,中沙颗粒含量次之,极细沙含量较小。流动沙丘的表层含有非常少量的粗沙颗粒,半流动沙丘和草方格固定沙丘各层几乎没有粗沙颗粒。而草方格固定沙丘的表层含有少量的粉沙颗粒,其余各层均无粉沙颗粒。土壤容重从表层向下逐渐减小,流动沙丘和半流动沙丘容重较为接近,而草方格表层沙土容重明显较小。土壤养分流动沙丘、半流动沙丘和草方格固定沙丘的养分含量较接近,差异不显著,而且各类型沙丘养分的垂直变化无明显规律,变化不稳定。  相似文献   

16.
长期轮作施肥对棕壤钾素动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0094北京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D231#  相似文献   

17.
冬小麦根系吸水与土壤水分条件关系的田间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田间试验表明,在冬小麦生长前期,根系对土壤水分的吸收主要集中在80cm以上的土,随着根系向纵深方向的伸展,根系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利用逐步增大。影响根系对某一层次土壤水分利用的主要原因是该土土壤中根量的大小、根系本身的吸水活力和土壤水分状况。在冬小麦生长后期,其上部土层中根系吸水活力出现下降。根系吸水在土壤中的分布可用活根的根长密度在土壤中的分布和根系吸水与土壤湿度有关的以数与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