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佳辐占系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用佳禾早占与佳辐418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迟熟早籼常规水稻品种,2003年通过福建省水稻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福建省2006年农业五新技术推荐的优质常规水稻品种,也是福建省种子储备的指定品种之一。福鼎市种子管理站为了提高储备种子的质量,连续3年在福鼎市店下镇进行倒种,平均单产与早季相当。现将佳辐占的特征特性以及倒种高产栽培技术简述如下。1作双晚倒种特征特性1·1主要农艺性状佳辐占在福鼎市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6 d,与威优77相当。作双晚倒种全生育期118~120 d。该品种株型适中、叶色浓绿、茎秆粗壮、…  相似文献   

2.
优质稻佳辐占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佳辐占是厦门大学水稻育种组采用一种自创的优质稻品种选育方法育成的优质早籼稻新品种。2003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经多点试种示范,表现株叶型好、产量高、适应性广、抗倒伏、抗病力强和品质优良等特性。  相似文献   

3.
“佳辐占”是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水稻育种课题组用优良品种“佳禾早占”与“佳辐418”杂交选育而成的感温型籼稻品种,200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永安市小陶镇农技站开始引入试种,至今已连续种植8年,累计推广种植面积在37.5万hm^2以上。  相似文献   

4.
佳辐占系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采用佳禾早占与佳辐418杂交,经系谱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早籼稻新品种。200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被省政府列为全省优质早籼重点示范推广的新品种。该品种2003年引进我市示范种植300公顷,获平均单产532.4公斤,比对照汕优016单产486.7公斤,增产45.7公斤,增幅达9.39%。同年在福建省第二届优质稻品种评选招标会上被评为一等奖。  相似文献   

5.
佳辐占系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采用佳禾早占与佳辐418杂交,经系谱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早籼稻新品种。200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2003年福建省第二届优质稻品种评选招标会上被评为一等奖。为了加快我县优质早稻新品种的推广,促进我县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的种粮效益,2004年我县引进佳辐占试种,表现优质、高产、抗瘟、耐肥等优点,深受广大农民欢迎。现将佳辐占在我县的试种表现及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佳早1号是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用佳辐占与外引8号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早籼常规稻品种,表现产量较高,农艺性状优良,适应性较广,熟期转色好,米质优等特点,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总结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2002年松溪县种子管理站引进了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选育的佳禾早占改良型-佳辐占(佳禾早占×佳辐418),在本县郑墩镇、旧县乡共试种0.67公顷,2003年全县示范种植13.33公顷,2004年全县大面积推广,种植面积达66.67公顷,占全县早季稻所有品种种植面积的50%.同属福建北部产粮区的邵武市、建瓯市,2003年、2004年也引进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种植该品种,均表现高产、稳产、抗稻瘟病、耐肥、米质优等优点,深受广大农民欢迎.2003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03001).  相似文献   

8.
【目的】选育优质常规早稻新品种供推广种植,促进常规早稻品种更新换代,并研究新育成品种泉珍12号与其双亲的遗传相似性及多态性差异。【方法】以佳辐占为母本、榕籼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系谱选育成的泉珍12号,于2017—2018年参加福建省早稻区域试验,2018年同步进行生产试验。以48对SSR引物对泉珍12号及其亲本的基因组DNA进行SSR分析,研究泉珍12号及其双亲的遗传相似性及多态性差异。【结果】2年区域试验,泉珍12号平均产量为7 557.6 kg·hm-2,比对照杂优品种T78优2155增产1.8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6 694.05kg·hm-2,比T78优2155减产6.83%;米质达部颁二等优质食用稻品种标准。201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90002)。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泉珍12号与母本佳辐占共显性条带为20条,遗传相似系数为0.625;与父本榕籼1号共显性条带为12条,遗传相似系数为0.375。【结论】育成的优质早稻新品种泉珍12号米质好,株高较矮,适宜在福建省早季种植。泉珍12号在形态特征及亲缘关系上更倾向于母本佳辐占。  相似文献   

9.
佳辐占系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佳禾早占为母本、佳辐418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成的优质早籼稻新品种。该品种2001年引进我县,参加省早籼优质组品种区试,2002年扩大中试,获平均单产418.5公斤/亩,同年通过福建省新品种审定,被省政府列为全省优质早籼重点示范推广的新品种。20  相似文献   

10.
优质早稻佳辐占2003年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市根据省种子总站的布置,积极做好佳辐占的示范、推广应用。据统计,去年我市作早稻种植面积达4533公顷。在改善我市早稻米品质的同时,提高了农民的种粮效益,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根据各县(市)种植经验,总结佳辐占在我市生态类型下的高产栽培技术,专争年农民扩大种植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Ⅱ优辐819系南平市农科所用Ⅱ—32A与辐819杂交选育而成的晚籼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3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已获国家  相似文献   

12.
Ⅱ优辐819是南平市农科所用Ⅱ-32A与辐819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0~2002年参加福建省晚籼中迟熟A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3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晚季,漳州市引进该组合在各县(市、区)试种,均表现出丰产稳产性好、米质优、生育期适中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1.佳辐占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选育而成的迟熟早籼常规水稻新品种,亲本来源为佳禾早占/佳辐418。全生育期123.6天。株高105厘米左右,较抗倒伏,适应性广。米质优,糙米率、精米率、蛋白质含量等10项指标达部颁一级优质米标准,直链淀粉含量达部颁二级优质米标准。中抗稻瘟病。2001  相似文献   

14.
辐优838是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用自育不育系辐74A与自育恢复系辐恢838配组育成的中熟水稻新品种,1997年5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由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建议作为当前四川省主要推广的中熟杂交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15.
优质早籼稻品种佳禾早占的选育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性杂交和水稻成熟花粉辐照诱变育种技术相结合,选育出福建省第一个优质早籼稻品种"佳禾早占"。其产量水平400~450 kg/667 m2,高的5∞kg/667 m2以上;稻米品质符合部颁优质食用米标准,经济效益好,是福建省主要推广的优质早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常规早稻品种“佳辐占”的合理插秧密度,为其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了“佳辐占”不同插秧密度对产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插秧1.2万丛时,该品种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谷优16系福建省龙岩龙津作物品种研究所用三系不育系谷丰A与新恢16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晚籼新组合。2007年、2008年参加龙岩市晚稻区试,表现产量较高、生育期适中、株型适中、群体整齐、后期转色好、丰产性较好、中抗稻瘟病,米质达部颁二等优质食用稻品种标准。2010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2001~2010年福建水稻品种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比较2001~2010年福建省审定152个水稻品种的育种途径、主要不育系以及审定品种的产量、抗性、品质等主要性状.结果表明:三系法杂交稻组合133个,占87.5%;二系法杂交稻组合13个,占8.6%;常规稻品种6个,占3.9%.三系法仍然是当前福建省水稻育种主要方法.146个杂交稻组合使用了55个不育系,其中三系法...  相似文献   

19.
扬辐粳8号(原名扬辐粳4901)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辐射诱变与杂交育种相结合的方法育成的优质常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它集优质、高产、多抗于一体,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申请了新品种权保护,为江苏省2006年水稻良种推广补贴品种。1产量表  相似文献   

20.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1,(3):21
水稻品种——连粳7号江苏省连云港市农科院水稻科技人员培育的水稻常规中粳新品种"连粳7号"经专家组现场实产验收,亩产821.1公斤,达超级稻标准,并于近期顺利通过省品种委员会审定。连粳7号综合性状好,全生育期154天左右,产量高、分蘖性较强、长势旺、成穗率高、米质优、稻米适口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