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家蚕AFLP分子标记分离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为研究家蚕遗传的多样性,以家蚕品种湘晖×872杂交的91个F_2个体为材料,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杂交后代的分离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的44对引物共扩增出5134条带,其中1002条带呈多态性;经x~2检测,有537条带符合3:1分离比。  相似文献   

2.
家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简述家蚕育种现状,提出了分子标记在家蚕育种中如何应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首次将筛选出的家蚕耐氟性分子标记在回交后代中进行选择尝试。  相似文献   

3.
筛选家蚕分子标记的有效方法—SADF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家蚕品种 C108 和大造后部丝腺提取的基因组 D N A 用 Pst Ⅰ酶解后与自行设计的人工接头相连,并用与人工接头序列相匹配的选择性引物进行选择性 P C R 扩增( Selective Am plification) 。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显示,用 S A D F 法在两品种中能检测到稳定的 D N A 多态性片段,表明此方法可用于分子标记的筛选。经研究发现:当 P C R 反应体系中 Mg2 + 为15 m m ol/ L,d N T Ps 为200μm ol/ L,引物为1μm ol/ L 时可得到较好的结果;在热循环过程中,以56 ℃退火为宜;扩增反应对模板 D N A 质的要求远胜于量。  相似文献   

4.
分子标记及其在家蚕品种纯度鉴定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子标记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种质鉴定技术,具有准确可靠、成本低、便于实现自动化、不受环境条件影响、可鉴别表型难于鉴别的品种等优点。本文概述了DNA分子标记鉴定品种的原理及其在鉴定植物品种和家蚕品种纯度上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在家蚕品种纯度和真伪鉴定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家蚕杂交育种方法,难以将来自多个亲本的优良基因组合到一个品种上,且选择的效率低、周期长。以基因改良为主要目标的分子育种技术,则可实现家蚕育种的新突破。分子育种技术主要有3种,一是选择优良基因的分子标记,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二是转基因方法,构建优良基因的载体,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家蚕并实现稳定遗传;三是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分子设计,再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转基因技术进行品种选育,是实现分子育种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6.
家蚕基因组中的分子标记遗传图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传标记既是基因组研究的重要内容,又是构建遗传图谱、研究生物多样性、育种、基因定位与克隆等的基因。目前,已有多项分子标记技术用于家蚕基因组的研究,并构建了多种分子标记遗传图谱,包括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简称RFLP)、DNA随机扩增多态性(简称RAPD)、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简称AFLP)、简单重复序列PCR(简称SSR-PCR)等。本文就分子标记技术构建的家蚕基因组分子标记遗传图谱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徐瑛  颜新培 《广东蚕业》2006,40(2):43-47
分子标记是检测生物遗传结构和变异的一种有力工具,是一种较新的理想遗传标记形式。本文概述了家蚕分子标记技术的种类及其特点,介绍了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在家蚕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情况。随着分子标记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基因组图谱的日趋饱和,相信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强大推动下,分子标记对家蚕的应用研究必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  相似文献   

8.
家蚕抗核型多角体病毒病分子标记辅助新品种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开展向家蚕实用品种中导入核型多角体病毒病抗性基因的研究.实验结果发现已报道的分子标记在不同品种间表现出差异,与抗性性状并非完全相关.添毒结合标记检测,筛选出抗性品种"多化N"和敏感性的实用品种"春华"作为育种素材,并从特定品种"多化N"中获得了特异性连锁片段.通过组配近等基因系,结合添毒试验在BC<,3>-F<,2>代抗性个体中明显检测到该标记.  相似文献   

9.
遗传标记(genetic markers)是指生物体的某些性状和物质,它们能够稳定地遗传且遗传方式简单,可用以反映生物体或群体的特征.在80年代以前,主要是应用形态标记、细胞标记和生理生化标记作为遗传标记,继这3种遗传标记之后发展起来的分子标记是一种新的较为理想的遗传标记形式,最初应用于人类基因组中,之后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分子标记技术也在迅速地发展,其本身所具有的优点得到了发挥,被广泛地应用于遗传育种研究,分子标记育种的简便性、可靠性和精确性越来越受到遗传育种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分子标记的类型,简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家蚕的分类、进化及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及基因定位、品种鉴别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面的应用进展,并对分子标记技术在家蚕遗传育种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SSR标记在中国野桑蚕和家蚕的遗传多态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25个微卫星标记(SSR)对中国5个不同地区的野桑蚕及2个家蚕品种进行了多态性分折,共产生58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多于2个等位基因。表明微卫星标记能反映各品种之间丰富的多态性,品种间的聚类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家蚕和野桑蚕之间的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12.
杂种优势的表达机制是杂种优势利用的理论基础。以家蚕品种"芙蓉"和"菁松"为中系亲本,以"湘晖"和"872"为日系亲本,分别进行杂交并连续同蛾区交配和定向选择,获得了优良中系"芙菁"(D)和茧丝量性状有显著差异的2个日系家系"湘8A"(A)和"湘8C"(C)。F4代"A"、"C"与"D"的遗传距离差异较小;F6代"A"与"D"的遗传距离比"C"与"D"的遗传距离大。F4代用"D"分别与"A"和"C"组配杂交种的各项性状差异不明显;F8代则各项性状有明显的差异,且(D×A)F1表现出更好的生产性能优势;F4代、F8代以及(D×C)F1的杂种优势均大于(D×A)F1的杂种优势,但(D×A)F1的实际生产性能比(D×C)F1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DNA多态性遗传距离为依据组配的杂交组合,能够获得丰产性能更好的优良一代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3.
一种导入蚕限性标记基因的有效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何克荣  黄健辉 《蚕业科学》1999,25(4):246-248
介绍了一种回交结合标记基因选择 ,转移蚕限性品种标记基因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较快地把一个限性系统中性别控制基因导入普通蚕品种 ,且能基本上保持原来蚕品种的性状特点  相似文献   

14.
家蚕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及其在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利用插入片段长度在 7kb以上的家蚕基因组文库 ,采用目标重复序列杂交法筛选微卫星位点 ,获得了 8个微卫星标记。用这 8个微卫星标记对 6个家蚕品种 (菁松、兰 10、C10 8、P5 0、5 4A、法 5 0B)进行多态性研究 ,共产生 2 3个等位基因 ,平均每个位点近 3个等位基因 ,杂合度范围 0~ 0 .75 0 ,平均杂合度为 0 .5 0。表明微卫星标记能反映各品种之间丰富的多态性 ,品种间的聚类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家蚕品种的化性和地理分布特性。  相似文献   

15.
家蚕滞育分子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2,他引:14  
简述了有关家蚕滞育机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家蚕的胚胎滞育是由环境条件和遗传性支配的。二化性蚕品种在胚胎中期和晚期经受高温和长光照 ,其结果是下一代胚胎滞育。不同的环境信息被神经分泌细胞“解读”和“受纳”。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信息下 ,神经分泌细胞产生和分泌滞育激素 (DH)。滞育激素进入卵内 ,调节和建立滞育卵专一的内部环境。其特征是 ,滞育卵中发生有关糖原和山梨醇转换的一系列酶促反应 ,从而实现进入滞育、解除滞育等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6.
家蚕基因组DNA甲基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NA甲基化在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与发育调节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应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技术对7个家蚕保存品种的胞嘧啶甲基化模式和程度进行评估。在所能检测的CCGG序列中,至少有8.6%~10.9%的胞嘧啶发生了甲基化;12对引物共获得1 156条扩增带,其中376条在品种间呈多态性,多态性比例为32.5%。结果显示:家蚕基因组可检测到DNA甲基化,各品种间的甲基化模式存在差异,CCGG序列中胞嘧啶外部甲基化(10.9%)高于内部甲基化(8.6%)。  相似文献   

17.
家蚕与中国野桑蚕的RAPD标记遗传多样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家蚕品种C10 8及江苏地区野桑蚕进行了RAPD分析 ,并利用已有的不同家蚕品种及其它地区野桑蚕的RAPD数据 ,比较了家蚕品种内和野桑蚕地理种群内个体间、家蚕品种间和野桑蚕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家蚕品种内的多态位点比率、Shannnon信息指数、Nei基因多样性指数等都远较野桑蚕地理种群内个体间的小 ,2 5个家蚕品种在分组和未分组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仅有一组例外 ,其余均较野桑蚕地理种群间的大。由此说明家蚕品种内的遗传多样性比野桑蚕地理种群内个体间的低 ;而家蚕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却比野桑蚕地理种群间的高。未分组家蚕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指数略大于分组后的 ,表明分析比较的样本数不同对结果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人工诱导家蚕ZZWW型三倍体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探讨ZZWW型四倍体雌蚕在减数分裂中性染色体行为为目的 ,用玉泽的过冷却处理方法诱发的四倍体雌蚕 (ZZWW )与带有伴性赤蚁基因的二倍体雄蚕 (ZschZsch)交配 ,发现有ZZWW型三倍体发生。根据ZZWW型三倍体发生 ,分析四倍体雌蚕减数分裂中形成配子的种类和比例、遗传学行为及ZZWW型三倍体蚕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中国野桑蚕和家蚕的AFLP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利用AFLP技术和统计学分析原理 ,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 10个不同地区野桑蚕和 33个家蚕品种以及 5个作为外群对照的柞蚕品种进行了分子系统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地区野桑蚕之间的遗传距离 (0 0 0 0~0 419)与家蚕品种之间的遗传距离 (0 0 0 0~ 0 40 6 )相似 ,而家蚕与野桑蚕之间的遗传距离为 (0 35 5~ 0 5 32 ) ,明显地小于家蚕与柞蚕 (0 76 1~ 0 86 5 )和野桑蚕与柞蚕 (0 776~ 0 839)之间的遗传距离 ,进一步证明了家蚕起源于中国野桑蚕。聚类分析发现 ,中国一化种与二化种聚类在一起 ,中国二化种与热带种聚类在一起 ,热带种不与一化种聚在一个类群 ,这一结果证明中国二化种在进化上介于一化种和热带多化种之间  相似文献   

20.
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高永珍  黄可威 《蚕业科学》1999,25(3):163-169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收集到的8 种不同来源的对家蚕有病原性的微孢子虫的外部形态和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比较,其结果:(1) 未见外部形态有特征性差异。(2) 超微结构既存在相似性,如孢子壁分层、极丝结构、固定板等;也存在相异性,尤其是极膜结构、后极泡的内部构造、极丝圈数与倾斜角、核糖体的数量及排列方式等方面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