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6 毫秒
1.
《淡水渔业》1975,(7):15-18
鲤鱼是泊湖主要经济鱼类之一,其年产量约占总鱼产量的15-18%。由于泊湖的杨湾河和华阳河在1956年先后建闸,洄游和半洄游性鱼类的正常洄游路线被阻断,青,草,鲢、鳙四大家鱼数量锐减。因此,做好湖区自生自长经济鱼类,尤其是鲤鱼的增殖,是增加泊湖鱼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 建国以来,华南地区在沿江沿海先后兴建了许多水利工程,为农田灌溉、水力发电和交通运输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但是在兴修水利工程时,由于没有很好地考虑到渔业的利益,大部分都无修建过鱼设施,致使拦河闸坝建成后,切断了许多洄游性和半洄游性的鱼类的通道,影响其过坝上溯进行产卵繁殖和索饵成长,破坏了鱼类的生态平衡,导致  相似文献   

3.
洞庭湖渔业资源现状及增殖保护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洞庭湖“四大家鱼”等半洄游性、洄游性鱼类资源产量持续下降,经济鱼类比重减少,渔获个体低龄化、小型化、低质化,其影响因素主要为湖泊淤围、水工建筑、水域污染和酷渔滥捕等。本文在分析洞庭湖渔业资源现状及其衰退成因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从改善生态环境、加强渔业管理等方面入手,提出了保护和增殖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1980年8月至9月苏联太平洋渔业与海洋学研究所堪察加分所在入湖河流的上游观测站对鱼类声学计数器(Apoy)进行了试验,用以计算从鄂霍次克海洄游到库里尔斯克湖产卵的鱼类数量。这个湖是远东红鳟增殖的最大水面之一。由于这种鱼经济意义大,湖泊观测站的工作人员每年对来产卵的鱼做目测计数。  相似文献   

5.
池沼公鱼(Hypomesus Olidus Pallas)是一种以浮游动物为主的杂食性、冷水性小型洄游性鱼类.繁殖力强,生命周期短。一龄性成熟。自然繁殖,速快形成种群,在人工移植驯化形成群体后.可一劳永逸地获得渔产品,由于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出口内销供不应求,增殖见效快,效果好,是水库渔业优良的小型增殖鱼类,也是最经济的渔业经营对象。  相似文献   

6.
《渔业科技产业》2007,(1):39-40
300万尾人工增殖洄游性鱼类近日在吉林省珲春市放流图们江。 在位于珲春市密江乡下洼子村的图们江洄游性鱼类增殖基地,伴随着哗哗的流水声,一条条人工增殖的滩头鱼、野鲫鱼等鱼苗被倒进密江河。打了10多年鱼的李斗玄今天特意从图们江最下游的防川村赶来放流鱼苗,他说:“现在图们江的鱼确实是越来越少了,  相似文献   

7.
正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隶属鲤科、鮈亚科、铜鱼属,是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圆口铜鱼为河流洄游性鱼类,现产卵场分布于金沙江中游攀枝花以上江段和雅砻江干流的下游。本文总结了2014-2016年驯养圆口铜鱼在不同水温的繁殖效果,旨在服务于生产实践。一、材料与方法1.亲鱼来源与选择系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珍稀特有鱼类增殖  相似文献   

8.
鱼体脂肪、蛋白质含量的季节变化是鱼类生物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与洄游、性腺发育、繁殖力、体长等都具有密切的关系,反映了鱼类生活史的不同阶段变化过程.本文根据国内外对鱼类脂肪、蛋白质含量的研究资料,初步阐述了脂肪、蛋白质含量在鱼类洄游、性腺发育、繁殖力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及机理,指出了研究鱼类能量学对于更好了解鱼类的生物学特征、鱼产品加工业以及制订渔业管理措施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长江水道是一些河海洄游性、江湖洄游性鱼类进行长江与鄱阳湖之间洄游的必经水域。近年来,由于围湖造田、过度捕捞、开挖湖沙、拦河筑坝等人类活动的影响,鄱阳湖的生态环境和渔业功能日渐恶化。为了解鄱阳湖洄游鱼类资源的种群变化,本文对洄游鱼类种类、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0.
一、序在以治水或兴利为目的修建水工建筑物中,为保护水产资源,必须同时设置各种渔业工程。例如:为防止鱼类迷入坝和堰的取水口而建的拦鱼工程,为鱼类能够洄游而建的鱼道,或者为鱼类提供避难场而设置的鱼巢等。日本在东北部北海道设置的鱼道,大多数以通过鲑、鳟为主,而其他地区设置的鱼道大多以通过香鱼(Ayu,Japanese tzout,Plecoglssusaltivelis)为主.由于日本的鱼道设计以欧美的理论为模式,因而无论哪种鱼道,都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