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正2015年,德宏州茶园总面积达35.4万亩,无性系茶园面积7万亩,无公害茶园面积7.8万亩,绿色食品茶园面积1.9万亩,有机茶园面积1万亩。茶叶总产量20983t,平均单产67.3kg。茶农人口28.7万人。按照云南省茶叶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界定,单产低于50kg/亩的投产茶园都归为低产茶园,现有低产茶园面积15.3万亩,占总面积的43%,占投产茶园面积31.2万亩的49%,主要分布于上世纪50年代和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茶业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福建茶业生产稳步发展。解放初期的1949年,全省茶园面积仅27.7万亩,茶叶产量也只有0.3843万吨。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957年,茶园面积达53万亩,茶叶产量0.70万吨。1959~1961年连续三年遭自然灾害,1962年茶园面积降至46万亩,茶园产量下降至0.43万吨。1978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我省茶业生产生机勃勃,1979年全省茶叶产量突破2.2万吨大关,1989年全省茶叶总产又突破5.6万吨,比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翻一番多。1992年全省茶园面积达187.83万亩,茶叶总产突破7.052万吨,比1991年增长7.99%,是1949年的18.35倍,是1979年的3.2倍。茶叶产量跃居全国第二位。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广大茶农的努力,我省茶叶生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表现在:选育无性系茶树良种,审定国家级的茶树良种全国有52个,其中我省占14个,1993年推广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170.41万亩,占全国良种茶园面积的三分之二,占我省茶园面积的85.2%,繁育无性系良种苗木6亿株。机械化采茶茶园面积达60000亩、乌龙茶产量达31585吨,92年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83.54%。全省茉莉花产量约2万吨。茶类品种有红茶、绿茶、乌龙茶、白茶、茉莉花茶五大类。 1993年,我省新发展茶园12万多亩,累计茶园总面积约200万  相似文献   

3.
白云山地处湖北咸安区大幕乡,属幕阜山脉,最高海拔高度为695米,整个山地面积约5万亩,其中有林面积约3.5万亩,茶园面积1100多亩。该地自上世纪70年代在山上兴建茶园以来,茶农从没有在茶园里施用过农药,但茶树至今一直没有受到茶叶害虫和病菌的侵害,这在整个茶叶生产中是十分罕见的。为了弄清其中的原因,最近笔者随茶叶专家到白云山茶园进行了实地采访和调查。茶园长期无害虫侵害主要原因有四点:  相似文献   

4.
张强  席险峰 《中国茶叶》2007,29(4):31-31
一、恩施州茶树良种化现状湖北省恩施州现有茶园40万亩,投产茶园30万亩,年产量1.9万吨,产值3.2亿元。其中良种茶园面积11万亩,占全州总面积的27.5%,占湖北省良种茶园总面积的61.1%。恩施州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居湖北省领先地位,但其在良种化进程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茶叶是我区特产,生产历史悠久,全区除海岛外,社社队队都产茶,现有茶园面积56万亩,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2.5%,占全省茶园面积的31%,每个农业劳力有茶园0.7亩,1981年茶叶总产22.6万担,占全省产量的38%,平均每个人口产茶八斤半。此外,还种植茉莉花六千多亩,总产2.1万担。  相似文献   

6.
我市茶园面积14万亩,产茶1万吨,是我省茶叶五大基地县之一。但由于开垦不合理及管理不善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水土流失面积6万多亩,占茶园总面积的44%。严重影响茶业生产的发展。我们于1995年到1997年,开展了茶园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验,旨在探索保持茶园水土的办法,提高茶园保水、保土、保肥能力和改善茶园的生态环境,达到茶叶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试验地概况试验茶园选定在城北办事处前进村4号茶山,面积16.26亩,茶树主要品种是福安菜茶、福云六号,单行双株种植,1976年定植,茶园多…  相似文献   

7.
三十多年来,我国茶叶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茶园面积扩大,茶叶产量倍增,茶叶由紧俏商品而变成货源充裕,敞开供应。茶园面积由1950年的250万亩,扩大到将近1600万亩,增加5倍多,成为世界茶树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印度约为560万亩)。1982年全国茶叶生产量达到794万担,比1950年的130万担,增加5  相似文献   

8.
我省现有茶园面积6 9.9 5万亩,其中采摘茶园49.77万亩,总产40.03万担,按采摘茶园面积计算,平均亩产80斤,其单产低的主要原因,是落后茶园所占比例较大。以省华侨企业总公司为例,全公司茶园面积4.9万亩,平均单产139斤。据他们82年底普查,亩产茶青850斤以上茶园,只占总面积的18.9%,其产量占总产的40.2%;亩产茶青430至849斤茶园,占总面积34.98%,产量占总产的39.36%;亩  相似文献   

9.
肖楚 《中国茶叶》2009,31(12):42-42
一、优势 1.茶产业初具规模 贵州省印江县现有茶园9万多亩,茶树品种均为国家级良种,无性系茶园比率为95%以上,可采茶园面积5万余亩,年产茶叶超过2200t,产值1.5亿余元,种茶农户4万多户。有茶叶生产企业35家,标准化茶厂13家。  相似文献   

10.
位于大别山北部腹地的金寨县是山多田少的山区县,茶叶是该县主要的经济作物。据统计,1998年,全县茶园总面积为14.8万亩,其中可采茶园11.2万亩。然而,由于受土壤结构、降雨及不合理的栽培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茶园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该县茶叶生产的发展。据调查,1998年全县茶园水土流失面积达12.6万亩,约占茶园总面积的80%,其中强度流失面积为6.7万亩,年侵蚀量在 4500t/km~2以上,年侵蚀深度为3~10mm。中度流失面积为5.9万亩,轻度流失面积为2.2万亩。茶园土壤…  相似文献   

11.
郎继群 《中国茶叶》2003,25(4):33-33
1.历史与现状永昌镇地处浙江省富阳市中北部山区,为传统产茶区,地理条件非常适宜茶叶生产,历史上盛产条红茶,后改炒青绿茶,20世纪80年代开始炒制龙井茶,自然品质优异。长期以来,茶叶是永昌镇重要的传统经济作物,在1990年时茶园面积曾达3503亩,投产面积3401亩,产量88t,产值65万多元。现在全镇茶叶总面积为1515亩,实际采摘面积972亩,总产量44t,产值154万元。目前园相较好的茶园只有200多亩,多数为管理粗放的茶园,并且还有200多亩已长期抛荒。春茶以生产龙井茶为主,少数茶园夏秋茶卖鲜叶,大部分茶园夏秋茶不采,茶叶资源利用率较低,全镇的茶叶形…  相似文献   

12.
官发松 《福建茶叶》2015,37(1):48-49
<正>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茶产业面临诸多新形势新挑战。一是产能过剩。2000年全国茶园面积为1347万亩,2013年为3869万亩,平均每年新增190多万亩。2013年我国茶面积3869万亩,同比增加253.8万亩。其中采摘面积2917.6万亩,同比增加227.3万亩,增8.4%。茶叶产量189万吨,同比增加11.5万吨,增6.5%。  相似文献   

13.
一、茶叶的生产发展趋势 1、茶叶生产情况:世界茶园面积1980年达3579万亩,比1950年增加2115万亩。扩大面积的国家主要是中国和其它发展中国家,分别达到1604万亩和1052万亩,比1950年增加1288万亩和716万亩,分别增长307.6%和113.1%。中国现有茶园占世界茶园总面积的45%左右,为世界植茶国之首。世界茶叶总产,1983年达3959.1万担,四十五年(战前1938年)增加3.26倍,1984  相似文献   

14.
正3月8日,"2016年广西昭平县早春茶开采仪式暨早春茶品鉴会"活动在昭平县马圣村故乡茶博园景区举办。2015年,昭平县茶园而积达19.3万亩,干茶产量8500吨,茶叶产值9.6亿元。目前,全县无公害茶园生产基地认证面积11.2万亩,有机茶园生产基地面积3.5万亩,茶叶生产加工企业130多家,其中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家。  相似文献   

15.
杜巍  宋庆波 《中国茶叶》1993,15(5):32-33
湖北省是我国重要茶区之一,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茶叶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发展更快。据统计,到1992年全省茶园面积达138.5万亩,其中投产茶园89.3万亩,产茶30550吨,茶叶产值达到2.8亿元,取得了改革开放以来连续15年增产增收的可喜成绩。 (一) 近年来,湖北茶叶得到稳步健康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茶园面积稳定,素质逐步提高全省茶园面积基本稳定在110万亩左右,投产茶园在80万亩左右,茶园素质逐步提高。据统计,到目  相似文献   

16.
《茶世界》2009,(11)
一、目标全力打造中国苔茶之乡和打响中国温泉之乡。茶叶产业:2011年茶园规模达到30万亩以上,其中石阡苔茶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茶园盛产面积达到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讯全国茶叶生产,在取得连续18年增产增收的好成绩基础上,2013年在先后遭遇西南地区严重春旱、长江中下游地区严重伏旱的条件下,又继续增产增收,茶园面积和茶叶总产量继续超历史,茶叶总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一)茶园面积继续增加。据17个产茶省(区、市)上报汇总,预计茶园面积3869万亩,同比增加253.8万亩。其中采摘面积2917.6万亩,同比增加227.3万亩,增8.4%。(二)茶叶产量增加。去年干毛茶总产量189万吨,同比  相似文献   

18.
景宁山地无性系良种茶园高效扦插与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林 《中国茶叶》2009,31(2):19-20
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通过多年探索研究,形成了一套山地无性系良种茶园高效扦插与种植技术,并推广应用于生产,从而使景宁惠明茶产业得以迅速发展。2001~2007年累计开发良种新茶园2.06万亩,从而使全县茶园面积达3.96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2.46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62%,名列全省前茅。产业效益大幅提升,2008年产茶1230t,产值1.1亿元。  相似文献   

19.
<正>近几年,遵义市各级党政和有关部门,在加快建成全面小康进程中,依据《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科学制定了茶产业发展规划,全市茶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一、当前成效2014年遵义市茶同面积已达173.85万亩,占全省茶园面积662.2万亩的26.3%,茶产业受益15个县(市、区)近200个乡镇、1300多个村、50多万农户、农村常住人口300多万人;投产茶园98.3万亩占56.5%,茶叶产量达7.36万吨,总产  相似文献   

20.
一、实行承包责任制的前后我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全县共有茶园面积73000亩,年产干茶3—3.5万公担,是我省重点产茶县之一,列为商品红碎茶基地。全县建立国营茶场一个,乡、村以茶为主的场子795个,共有茶园面积52000多亩,占全县茶园总面积近80%。生产干茶2.5万公担,占全县总产量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