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上海食用菌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食用菌是世界公认的保健食品,世界食用菌鲜菇产量每年以6%的速度递增,2000年已达670万t。中国是世界食用菌生产大国。据统计2000年总产量达450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67%,总产值已仅次于粮、棉、油、果、菜,在种植业中居第六位,食用菌已成为农业经济中的一项支柱产业。上海2000年食用菌鲜菇产量在3万t。2004年增加到5万t,年增长在20%以上。近年来开发的食用菌新品种如白色金针菇、  相似文献   

2.
日本食用菌产业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食用菌发展很快,现已居世界前列,其栽培技术和设备已达设施化、园艺化、机械化。 (一)香菇生产 日本是香菇的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发展香菇生产有利于整治山林,增加收入,提供保健食品。日本现有200000个以上农户栽培香菇,年产量200000t以上,其中市售鲜菇80000~100000t,其余制成干菇出售。据日本林政综合研究所调查,日本国内干香菇的需求量从1988年的11800t至1992年已增加到15700t,增长30%;鲜香菇在同期内由82700t增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菌糠的营养价值及生态循环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用菌菌糠又叫菌渣,是利用秸秆、木屑等农副产品下脚料进行食用菌栽培时,鲜菇采收结束后剩余的培养基,是食用菌菌丝残体及经食用菌酶解、结构发生质变的粗纤维等成分的复合物。据检测,菌糠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糖及其他营养成分,随意丢弃或堆放不仅浪费资源,还会造成霉菌和害虫滋生,污染环境。因此,如何循环利用食用菌废菌显得尤为重要。灌南县作为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示范县和江苏省食用菌生产基地,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中心,已集聚发展食用菌工厂化周年生产企业50余家,2012年制作各类菌包9亿袋(瓶),年产鲜菇31万t,已成为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但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4.
吕涛  徐永刚 《蔬菜》2004,(2):8-8
2003年为我区食用菌产业发展关键的一年。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依托,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促进食用菌产业跨越式发展。截止到12月份,全区食用菌生产已发展到投料4180万kg,年产各类鲜菇2690万kg,总产值达到8830万元,食用菌产业在我区得到了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剑  方洪枫  郑英姿 《食用菌》2019,(4):62-63,66
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又称双孢菇,属草腐菌,是目前世界上人工栽培最广泛、产量最高、消费量最大的食用菌之一,也是中国目前最大宗的出口创汇食用菌[1]。2016-2017年我国生产双孢蘑菇鲜菇335万t,约占世界总产量的65%,全国双孢蘑菇栽培面积约3亿m2[2]。双孢蘑菇色质白嫩、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消费者青睐的食用菌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6.
一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鼓舞下,我省食用菌产销全面放开,实行市场调节,目前已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好势头。(一)生产上规模,产值上台阶。根据对45个食用菌主产县(市)的调查,1992年全省香菇、蘑菇、平菇、金针菇、猴头菇、黑木耳、草茹等食用菌品种的鲜菇产量达22万吨,产值(不包括加工增值)  相似文献   

7.
宜州市桑枝食用菌从2006年就开始以桑枝粉为主栽培基质及配套技术的探索,2008年底各项生产栽培技术成熟,2009年开始推广,2010年周年栽培桑枝食用菌达5000万棒,产各种鲜菇总量达1.63万kg;实现产值9351.6万元。  相似文献   

8.
<正>香菇在我国人工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主要的食用菌栽培品种之一。据统计,2014年我国香菇产量达到769万t,占全国食用菌总产量的23.5%左右。从800多年前的砍花栽培,到近代的菌种椴木栽培,发展到当前的袋料栽培、设施化工厂化生产,我国香菇产业生产技术不断提升,产量不断增长,产销一路看好。香菇栽培已成为我国很多产区经济发  相似文献   

9.
引言世界香菇产量从1936年的18万吨增至1983年的20万吨,占世界食用菌总产量的14%。日本是香菇的主要产地,1983年占世界产量的83%。虽然现在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省的许多农场用木屑加辅料生产香菇,但大多数还是用段木生产的。用段木栽培在6年收获期间,最高鲜菇产量为9~35%;而用人造段木在6个月后,生物学效率可达145%。因此,用木屑加辅料来生产香菇,仅需原  相似文献   

10.
一、我省食用菌生产的形势 我省发展食用菌生产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具有较好的基础。 20世纪90年代,在党和国家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引下,我省食用菌生产总的发展形势是好的,基本实现了三个战略转移,即:生产重点产区由山区向平原农区转移,生产原料主要由依靠阔叶树木屑向主要依靠农作物秸秆转移,生产品种由单一的常规品种向多品种和珍稀品种转移。生产发展迅猛,全省食用菌产量(鲜重)1995年21.8万t,较1990年6.2万t增长3.5倍,2000年105万t,较1995年增长4倍,2001年140.5万t,较2000年增长40%,占全国食用菌产量的18%。自1999年已连续三年全省食…  相似文献   

11.
李文志  闫新发 《食用菌》2010,32(4):39-39
姬菇、凤尾菇和秀珍菇的设施化立体栽培,每吨合成培养料的鲜菇产量1-1.5t(秀珍菇0.7-1t),商品率≥80%,鲜菇市场售价5-15元/kg,总产值5000-15000元/t。  相似文献   

12.
2013年杏鲍菇鲜菇平均价格为上年同期的72%,金针菇鲜菇平均价格也较上年同期低,大多数企业处于亏损边缘,整个行业境况萧条。分析鲜菇市场价格下滑原因为厂家过多,生产量急剧增加,市场难以消化,以及消费环境的变化。出现的行业新趋势:非工厂化栽培品种逐渐向设施化栽培靠拢,如香菇、黑木耳等;新机械生产代替人工生产成发展趋势;数字食用菌生产效益高;经营组织形式创新,共同致富;产业链延伸。  相似文献   

13.
北京地区食用菌生产是1980年以后才发展起来的,1981年年产干、鲜菇52吨,1982年已达到200吨以上。为了开创首都食用菌生产的新局面,1983年1月6日,北京地区食用菌协会召开了第一次年会。会议总结了北京地区1982年食用菌生产和科研情况,开展了学术交流,并制订了1983年科研、生产交流和外事活动的计划。代表们以无记名方式投  相似文献   

14.
姚玉桂 《食用菌》2006,28(1):1-2
近年来,安徽省淮北市立足资源优势,突出特色品牌,强化市场引导,实施龙头带动,使全市食用菌产业呈蓬勃发展的态势。2004年,淮北市食用菌生产面积为93.6万m^2,总产1.53万t,产值0.612亿元,其中珍稀食用菌(白色金针菇、杏鲍菇、秀珍菇、真姬菇等)总产750t,产值1500万元。食用菌的面积和产量分别较四年前增加近10倍,成为本市农业产业中发展速度最快,发展势头最猛、发展空间最大的产业之一,食用菌产业已成为该市部分村镇的主要支柱产业。为了促进食用菌产业实现跳跃式发展,该市重点抓住了五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5.
茶薪菇又名茶树菇、杨树菇、柱状田头菇、柱状环绣伞。该菇盖嫩柄脆,味纯清香,口感优于平菇、草菇,是一种稀有珍贵美味食用菌,有食品中“稀世山珍”之美称。其传统的栽培方法是在春秋季进行,市场鲜菇售价每千克4~5元,经济效益不高。为了提高茶薪菇栽培的经济效益。2001年以来,我们周口职业技术学院食用菌课题小组与周口市川汇区农业高效园区的有关科研人员,在4个同样规格的日光温室内搭竹(木)架,制菌袋4万余袋,每袋装干料450克,进行反季节高效栽培,获得了成功。市场鲜菇售价每千克6~8元,干菇达12~14元,春节期间鲜干菇竟达到了每千克10元,…  相似文献   

16.
李青松 《食用菌》2009,31(2):5-5
近几年来,广西横县在稳定粮食总产的基础上,着力调整种植业结构,稳步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作物,大力发展冬种蘑菇生产,逐步实现蘑菇产业化经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到2006年全县种植蘑菇350hm^2,总产鲜菇3.1万t以上,产值7750万元,仅此一项,全县农民人均收入863元。2007年横县冬种蘑菇生产又跃上了新的台阶,种植面积达410hm^2,蘑菇产量4万t,产值1亿元。为什么小小蘑菇在横县能形成产业化经营,且经营效益不断提高呢?其经验归于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绿色无污染,是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城乡生态化,消费健康化的必然要求。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自2008年以来发展迅速,2011年在建和已建成食用菌工厂化企业达652家,比2010年443家增加47%,总产量由2010年的65万吨上升到99万吨,增幅达52%。白灵菇是工厂化生产中品质和价值较高,管理技术和生长环境要求较高,发展潜力和消费需求较大的珍稀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8.
食用菌一般是指微生物中具有发达繁殖器官,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据初步考察,我国食用菌资源非常丰富,目前已发现650多种。现被广泛栽培和国内外报道较多的食用菌有80余种,其中最重要的人工栽培食用菌有双孢蘑菇、香菇、草菇、平菇、木耳、银耳、金针菇、滑菇、猴头、竹荪、灵芝等种。近三、四十年,世界食用菌发展很快。1950年世界食用菌总产量只有7万吨,1986年各种鲜菇总产量就达到218万吨。我国食用菌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党和政府对"三农"的重视极大地促进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至2008年,我国食用菌鲜菇总产量已达1800多万吨,成为世界上种菇品种最多和产量最高的国家,而且全国各地还在继续发展,在许多农村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首选,亦已成为农业经济中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点。面对国内外食用菌新的产销形势,农业主管部门从服务"三农"、促进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增加广大菇农收入出发,组织编写有关"食用菌生产关键技术问答"系列书,以此为"三农"增添新的服务项目和内容。食用菌栽培是现代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食用菌生产不仅在农业生态循环中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为我国解决富余劳力,延长农业产业链,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20.
香菇是北京地区主栽食用菌之一,2010年北京地区香菇产量6.50万t,占全市食用菌生产总量的40.1%。通过生产实践,作者总结了一套适宜北京地区的设施香菇栽培关键技术,包括生产季节的安排、培养料的配制、菌棒成品率控制、脱袋及转色期环境控制、出菇及转潮期管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