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捕蝇笼、物理诱黏剂均能同时诱集到南瓜实蝇和桔小实蝇且效果良好,捕蝇笼对苍蝇类卫生害虫诱集效果也非常好.捕蝇笼间隔距离20m、30m、50m,诱集的桔小实蝇数量均值差异不显著,但诱集的南瓜实蝇数量均值差异显著,以间隔50m距离的诱虫量最大,达每笼48头,显著多于20m距离的诱虫量18.67头,极显著多于30m距离的诱虫量11.89头.物理诱黏瓶间隔距离20m、30m、50m,诱杀的桔小实蝇、南瓜实蝇数量均值差异不显著.捕蝇笼、物理诱黏剂和性诱剂诱杀桔小实蝇的数量均值差异不显著.捕蝇笼诱集南瓜实蝇和其它昆虫的数量及总诱虫量均值明显高于物理诱黏剂,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捕蝇笼和物理诱黏剂均可作为实蝇类害虫监测、调查与防治的一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3.
4.
5.
6.
7.
8.
9.
10.
应用橘小实蝇蛋白饵剂主要有悬挂诱集瓶和点喷两种方式,为了提高田间应用效果,研究了稀释倍数、使用量和周期等对引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悬挂诱集瓶和点喷使用时,稀释2倍的效果最佳;对橘小实蝇的引诱效果均随着使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最佳使用量分别为15mL和30mL;使用周期均为5d。悬挂诱集瓶试验结果中发现,适当提高pH可提高引诱效果,pH为6时引诱效果最佳,引诱数量为6.67头,其中雌虫和雄虫分别为4.67头和2.00头;比较不同寄主果园和不同地点中应用效果时发现,杨桃果园里的引诱效果比柑橘和蜜柚果园好,引诱数量为5.00头;公园、果园和校园的引诱数量分别为11.73、7.00头和5.33头。点喷应用的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量为0.20%马拉硫磷效果最佳,成虫死亡数量为7.67头。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县级实蝇监测过程中,诱捕器的制作及布点、性诱捕剂的类型与使用方法、田间调查方法和实蝇在当地的越冬情况。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对烟草粉螟Ephestia elutella(Hübner)引诱效果最好的诱芯,本文采用实验室定量释放诱集法和烟仓诱集法,测定了不同类型的6种诱芯对烟草粉螟的引诱效果。结果表明,在供试的6种诱芯中,除诱芯Ⅵ外均具引诱活性,其中诱芯Ⅰ的诱集量最高,是其他诱芯的2~14倍;6种诱芯在雌雄成虫同时存在时的诱集量均较仅有雄性成虫时多;诱芯Ⅰ对具有交配经历雄虫的诱集量显著高于没有交配经历的雄虫。而在烟仓中,6种诱芯均具引诱活性,诱芯Ⅰ的引诱效果仍然最佳,其诱集量为73头/诱捕器,显著高于其他5种诱芯,而诱芯Ⅵ的诱集量最低,仅为10.67头/诱捕器。综上,诱芯Ⅰ对烟草粉螟的诱集效果最优,雌虫的存在以及雄虫的交配经历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诱芯对烟草粉螟的诱集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利用性诱剂干扰交配或诱杀钻蛀性蛾类害虫是果园害虫生物防治的重要途径之一,研发既诱雄蛾也诱雌蛾的新型诱剂近年来颇受关注。本研究在苹果蠹蛾性信息素基础上,加入寄主植物挥发物--梨酯、苯乙酮、香叶醇、冬青油和苯乙醇等制成若干配方,在南疆两地(库尔勒与阿克苏地区)梨园中于蛾类害虫发生的早期和中期进行诱捕试验。对苹果蠹蛾诱集结果表明,虽然与仅含性信息素配方相比,添加植物挥发物的配方可诱集到雌蛾,但诱集虫量较少。对梨小食心虫的诱集结果表明,在库尔勒,大部分配方诱到的虫量多于商品诱剂(对照),其中,在性信息素中添加少量植物挥发性物质的配方诱集的虫量总体较多;在阿克苏,所有配方诱集的虫量均多于对照,在性信息素中是否添加植物挥发物质对诱集效果总体上没有影响。对优斑螟的诱集结果表明,仅含2种性信息素物质的配方诱集的虫量最大,与加入少量梨脂的配方接近。果园诱集试验结果说明,在苹果蠹蛾性信息素中添加梨脂等多种寄主植物挥发物的供试配方诱集雌蛾效果不理想,但对多种混合发生的夜蛾害虫雄性具有较好诱集效果。 相似文献
18.
砀山县桃园梨小食心虫性诱剂3种诱芯田间诱蛾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红托 岳兰菊 刘洁 盛世蒙 王梅英 范知礼 赵国荣 盛承发 Wang Hongtuo Yue Lanjü Liu Jie Sheng Shimeng Wang Meiying Fan Zhili Zhao Guorong Sheng Chengfa 《植物保护》2010,36(3):166-168
梨小食心虫是安徽省砀山县果树的头号害虫,目前种群仍呈上升之势。为改进防治技术,2009年在砀山县对常用的3种梨小性诱芯的诱蛾效果进行了田间对比,在2个桃园采用水盆诱捕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中科院动物研究所诱芯平均诱蛾量分别是北京公司甲和公司乙的5.17倍和3.52倍,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