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小蜂螨和大蜂螨均寄生于蜜蜂蜂体。大蜂螨在蜂群较为常见,寄生率低时不影响蜂群的正常繁殖与生产。小蜂螨虽不是每年都发生,若一旦发生防治不及时或防治方法不当,蜂群损失严重。2012年我地小蜂螨危害严重,我的蜂群也受到小蜂螨危害。发现残翅蜂时,我意识到有螨害,随后进行查脾,喷水剂治螨药,挂螨扑,均未见落螨,想起闻喜蜂药厂寄来的试用药,投至巢箱1.5小时,在巢门口的容器内发现1只大螨和1只小螨,小螨只有在放大镜下才能看见。我立即用治小螨的药物进行防治,结果两群蜂损失严重,其他蜂群损失较小。  相似文献   

2.
徐传球 《蜜蜂杂志》2009,(11):42-42
治螨可谓是老生常谈了,但要治好螨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年在和诸多蜂友的闲谈中了解到,受螨害者并不少,有的蜂友春季蜂群发展得很快,群势强大,还有的经常挂螨扑,将其视为治螨之宝。一到秋季,蜜源枯竭,蜂群螨害成灾。有些甚至整群垮下去,就埋怨螨扑无效。还有些蜂友看到自己蜂群强大,沾沾自喜,可到群势下降螨害成灾时,  相似文献   

3.
单王多箱体治螨与常规蜂群治螨差别不大,但单王多箱体蜂群的群势大蜂数多,防治上更加严格,难度和工作量也更大。单王多箱体蜂螨的防治是和蜂群的发展同步进行的,在早春和晚秋无蜂子期多采用水剂、粉剂治螨;在有子期多采取螨扑、烟熏剂进行控螨。秋繁期前为防治大、小螨为害采取甲酸刷脾进行防治。如果蜂群螨害严重,可采取人为断子的方法。在防治蜂螨的过程要注意掌握好剂量和防治的细节,才能有效地防治蜂螨。  相似文献   

4.
《中国蜂业》2016,(9):37-38
<正>这两年来,不少蜂友向我反映,螨扑治效果越来越差,特别是去云南繁蜂的转地蜂场,3月份开始多次放螨扑,所有品牌的螨扑都用过。我问他们越冬断子期是否用水剂螨药喷蜂治螨?都说:蜂多管不过来,用螨扑代替水剂治螨好几年。再追问螨扑在箱内放几天,大多都说放后不就管它了。上世纪90年代"螨扑"出现,当时一年用药1次,放2片能控制全年大蜂螨危害,越冬春繁都选用水剂  相似文献   

5.
20 0 0年 7月以后 ,由于外界气候条件的影响 ,大部分蜂群都自然停产。我趁蜂群断子之机 ,于 7月 2 5日下午用“杀螨一号”对 5个大螨危害较严重的蜂群进行治螨 ,按说明书的要求 5 0 0克水兑 1支药剂。用药后发现 ,除 2 6号群外 ,其它 4群箱前出现大量爬蜂。令我不解的是 ,尽管伤蜂不少 ,却很少见到落螨。在这之前 ,有不少蜂友谈到过这种现象 ,他们说 :买到的蜂药只伤蜂 ,却治不落蜂螨。当时我一直认为这是用药量过大 ,且箱内蜂螨少的原因。我养蜂多年 ,还是第一次发现杀螨剂只伤蜂不落螨。起初我认为是治螨药有问题 ,后来对用药的 5群蜂观察…  相似文献   

6.
《中国蜂业》2017,(3):35-36
<正>近几年丹东地区草莓、蓝莓以及其他经济作物授粉用蜂量很大。很多蜂友在4月中旬前后从江浙地区购回蜜蜂,在本地饲养,采完刺槐、椴树、秋花后,再入棚授粉。本应收入颇丰,但因管理不善,很多蜂友收入甚微,笔者谈谈其原因:一、蜂螨防治的不好从南方购进的蜂群,大小蜂螨都比较严重,它和北方越冬蜂群不同,北方越冬的蜂群,通过春秋断子治螨,大蜂螨一般都不严重。小蜂螨又很难在北方越冬,所以,8月份以前蜂螨对蜂群尚不能构成危害。然而,从  相似文献   

7.
金传忠 《蜜蜂杂志》2006,26(9):13-13
下面几个误区是笔者二十几年来教训的总结,今借《蜜蜂杂志》一角介绍给同行们,特别是初学养蜂的蜂友,应引以为戒。误区一:春繁及菜花后期已治过螨,并常挂“螨扑”,因此秋繁前治不治螨无大碍。这种做法的结果是8月份大、小蜂螨繁殖嚣张,9月份爬蜂遍地;原群已有7~8脾蜂,秋繁后只剩下不足3脾,蜂螨严重的蜂群则会“全军覆没”。其原因是没有掌握蜂螨的消长规律。必须在秋繁开始前用2个厂家或2种不同的杀螨药水剂每3天1次狠杀,力争将螨害控制在最低危害程度。误区二:秋繁脾多、子多,蜂群就壮。在常年蜂群管理工作中,定要饲养强群,做到蜂多于脾,…  相似文献   

8.
南方繁殖的蜂群在5月份,北方繁殖的蜂群在8月份如果因治螨工作失误或治螨药质量不好造成蜂螨寄生严重,新蜂发育不良,病蜂在地上乱爬,这时用常规治螨方法或挂螨扑效果都不好,直接影响越冬蜂的繁殖.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秋季,我看到一些从南方购进蜂群的蜂场垮掉,实在痛心。究其原因,仍是蜂螨危害。笔者曾在《中国蜂业》2017年第3期谈过自己的看法,如今想进一步谈一下。一、不要盲目套用大转地蜂场的治螨方法大转地蜂场防治蜂螨经验丰富,尤其是在小螨防治上。在丹东地区,有的蜂友看大转地蜂场治螨,就完全照搬,因饲养方法和地区气候条件不同,治螨方法并不会完全适合。  相似文献   

10.
张兴绵 《中国蜂业》2003,54(4):18-18
近几年来 ,辽东地区蜂群秋季经常发生秋衰 ,使蜂群难以越冬 ,甚至造成全群覆灭。有的全场垮掉尚不知原因 ,下面谈一谈我的几点看法。首先 ,要找到病因。如今转地蜂场到辽东采刺槐蜜的很多 ,或多或少将小螨传染给本地蜂群。北方定地饲养者认为小螨不能在北方越冬 ,忽视了外地蜂群传染这一环节 ,以致造成小螨危害严重。辽东地区 6月份开始发现小螨 ,8月中旬比较严重 ,开始出现部分幼蜂残翅在地上爬 ,8月下旬至 9月上旬伴有麻痹病 ,两病齐发 ,群势急剧下降 ,虽然能在越冬前合并蜂群 ,但因缺少适龄越冬蜂 ,仍很难越冬。其次 ,是对症下药。因为是…  相似文献   

11.
胡元强 《蜜蜂杂志》2014,34(12):15-15
<正>升华硫能有效防治小蜂螨,这是蜂农公认的。蜂友在使用过程中用法不当,一是降低治螨功效;二是用量过度对蜜蜂幼虫有杀伤力,造成蜂群衰退。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油菜花后期,早上雾气腾腾。有的蜂农用蜂刷蘸上升华硫刷子脾治螨,并不知升华硫受潮后降低疗效。有的蜂农将治蜂螨药双甲脒(液体)拌进升华硫,以为会增加治螨效果。实际上是帮倒忙,升华硫结块后治螨效果降低;加入高浓度双甲  相似文献   

12.
蜂螨是当前我国养蜂业中严重危害蜂群的体外寄生虫。被螨危害的蜂群群势衰弱 ,甚至全部死亡 ;在灭杀蜂螨时 ,若防治方法不当 ,极易污染蜂产品。特将蜂螨的无公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 优选杀螨蜂药治螨选择无公害杀螨药剂是确保蜂产品免遭污染的关键性工作。目前防治蜂螨的药物主要有触杀剂(如杀螨剂一号、速杀螨等 )、熏烟剂、熏蒸剂 (如螨扑、升华硫等 )。在防治蜂螨时 ,可优选下列无污染、无残留的高效杀螨药 :a.“杀螨剂一号” 该药对人畜安全 ,不污染蜂产品。使用时 ,按每毫升加水 3 0 0~ 60 0mL的比例 (每脾用药 5mL左右 ) ,将药水…  相似文献   

13.
我场从1979年起饲养黑蜂50群,几年来深受蜂螨之害。受害蜂群抗病力降低,幼虫病、麻痺病等接踵发生,严重影响了蜂群的繁殖和产蜜。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养蜂员救蜂心切,盲目加大药量,蜂群反受其害,一次治死蜜蜂十几箱、几十箱的事常有发生。有的养蜂员在喂越冬饲料的同时治螨,造成蜜蜂中毒死亡。惨重的损失迫使我们决心治螨挽救蜂群,但由于饲养水平低,对科学治螨缺乏学习,在治螨中走了弯路。盲目、无计  相似文献   

14.
正蜂友一般喜欢选用螨扑治螨,主要是因为操作简便,对蜂群伤害不大,落螨效果较好。以往用刀划开螨扑片,从巢门口推入箱内,当螨扑散发出药味时,蜂群里的工蜂会很快把螨扑片推出巢门,这大大影响了螨扑药效的发挥,见到这种情况只好把螨扑重新放一次。针对这个问题,我在螨扑投放时做了一些改进,剪一截40 cm长16号铁丝,把铁丝一端用铁锤捶  相似文献   

15.
20 0 2年治蜂螨时 ,有几次用药后引起蜜蜂自相残杀。访问一些蜂友谈起此事时 ,亦发现过同样现象 ,在缺少蜜源的早春和晚秋尤为严重。据分析 ,我们认为引起蜂群自相残杀的主要原因是 :一些杀螨药在瞬间改变了蜂群的群味。而一些像外勤蜂这样没有沾上杀螨药的蜜蜂却保持着原有的群味 ,当它们与蜂群接触时 ,被误认为是盗蜂 ,便群起而攻之 ;没沾上杀螨药的蜜蜂 ,当然要进行“自卫” ,就相互咬杀起来 ,直到弱者死伤或者两败俱伤后才善罢甘休。这种咬杀 ,有时能持续到第二天 ,给蜂群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为保证治螨 ,使蜂群健康发展 ,我认为治螨时必…  相似文献   

16.
正众所周知,中蜂由于具有特强的抗螨性,全年无须治螨,而西蜂则抗螨能力很弱,必须经常治螨,有时尽管蜂友们使出浑身解数,但还是螨害严重,束手无策,造成了群势锐减而导致了蜂产品减产,甚至灭群的损失。为此,有的蜂友除了使用中西药治螨以外,也在做一些新的尝试,如利用中蜂的抗螨"特异功能",为西蜂群治理螨害。春、夏季节,我也曾做过试验,确实有效,获得的蜂产品绿色环保无污染,但缺点是,这种"中西结合的治螨法"成本太大。我试验后总结为:如果少数几群西蜂利用中蜂作  相似文献   

17.
据笔者观察 :大小蜂螨在蜜蜂成为大幼虫后 ,潜入其巢房进行繁殖和危害。蜂螨在蜜蜂子脾巢房里孵化并生长发育成熟后 ,随着新蜂的出房而离开巢房。离开巢房后 ,大蜂螨寄生在成蜂体上危害成蜂 ,小蜂螨在封盖子脾上继续危害蜂儿 ,并都再潜入大幼虫巢房 ,再繁殖 ,再危害。如此周而复始。小蜂螨的危害远大于大蜂螨。蜂群遭到螨害后 ,轻者群势下降 ,产量减少 ,重者甚至“全军覆没”。因此一年之中 ,治螨就成了防治蜂群病敌害中的头等大事。每一群蜂在正常情况下 ,只有 1只发育完全的雌蜂 (即蜂王 )产卵 ,而雌螨却都能“生儿育女” ;前者的繁殖是有…  相似文献   

18.
刘胜 《中国蜂业》2003,54(5):22-22
例一 :2 0 0 0年一位蜂友发现蜂群患小螨 ,事先没听天气预报就给蜂群撒升华硫治螨 ,结果当晚下大雨 ,第 2天早他惊呆了 ,箱前死蜂成片 ;打开箱盖 ,子脾上无蜂 ,小幼虫饿死。当时正值益母草花期 ,每群打 1 0kg蜜不成问题。因此 ,用升华硫治小螨应看天气 ,若已下过大雨或要下雨就不能撒 ;若天气适宜 ,也只能在封盖子脾上撒。例二 :此事发生在本人身上 ,有一年在荆条花期给蜂喷药 ,把一个喷过杀虫剂的喷嘴换在喷壶上 ,此喷嘴还用清水清洗浸泡 2天 ,结果 2群蜂一群没剩。例三 :我地养蜂人不少 ,许多蜂友知道治螨却不知治孢子虫病。我每年早春都…  相似文献   

19.
黄坚 《蜜蜂杂志》2003,(12):25-25
近几年来 ,小蜂螨寄生率上升 ,危害加重 ,养蜂人大多用升华硫防治。用升华硫防治小蜂螨 ,不仅效果好 ,而且使用方便 ,成本也低 ,药源充裕。然而升华硫具有一定的毒性 ,使用不当 ,往往会使蜜蜂中毒 ,造成损害。近两年来 ,升华硫中毒情况更为严重。今年就有40余人来电来函向我咨询这个问题。他们大多反映 :一是用升华硫治螨后死蜂较多 ,群势很快下降 ;二是卵不孵化 ;三是用药后不但群势下降 ,更严重的是有的蜂王停止产卵。我地升华硫中毒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例如我市甘霖镇方师傅 ,在渡夏之后 ,见小蜂螨危害日渐严重 ,就用升华硫治螨。他认为蜂…  相似文献   

20.
自从养意蜂以来,时时为蜂螨困扰,当然也就经常和治螨药物打交道. 首先感谢蜂药制造商提供了一些很好的治螨药物.据蜂友反映,不同的人在防治同样的病敌害中效果却不同,有的很好,而有的用后不仅治不了螨,反而伤蜂,导致一批批幼蜂缺肢、无翅,甚至大量死亡,蜂群不能很好地发展,有的蜂王也被拖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