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长江口湿地氮施加对海三棱藨草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过剩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长江口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本研究通过氮添加试验,模拟长江口不同浓度氮素含量对中国特有植物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生长及生理特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水平的增加,海三棱藨草的生长总体上呈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规律。其中,100~200mg·kg~(-1)的氮素施加显著提高了海三棱藨草的各项生长指标和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组(无施氮处理)相比植株高度提高约35%,植株密度提高约50%,总生物量提高约40%,叶片总叶绿素浓度提升约37%,且海三棱藨草植株的氮储量也在施氮200mg·kg~(-1)处理时达到最大值5.9g·m~(-2),当超过该水平后,海三棱藨草的氮储量则显著降低。目前长江口潮滩湿地的土壤全氮含量尚未达到抑制海三棱藨草生长的水平,因此氮过剩的环境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并更好地发挥氮素吸收和净化功能。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氮添加处理下高寒草甸草原植物的氮吸收和分配模式,本研究以祁连山东段高寒草甸草原为研究对象,分别施入0,10,20,30,40 g·m-2的尿素,测定不同施氮水平下不同经济类群和优势种植物的生物量、整个植株及各部位氮含量等。结果表明:相比于豆科和杂类草,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对于氮素的利用率更为高效;施氮与扁蓿豆(Trigonella ruthenica L.)、矮生嵩草(Kobresia humilis)、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植物氮含量显著相关,与赖草(Leymus secalinus)和球花蒿(Artemisia smithii)的相关性较弱;施氮后植物叶片氮含量最高,其次是穗/花,茎的氮含量最低,且施氮对于植物叶片的氮含量有显著影响,对茎和穗/花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镉(Cd)胁迫下施加外源氮对植物生长生理的影响及解毒机理, 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 以白三叶草为材料, 研究了在重金属镉(CdCl2·2.5H2O)胁迫下施加氮[CO(NH2)2]对其生长、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镉含量、谷胱甘肽(GSH)和植物络合素(PCs)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单独的Cd处理显著抑制白三叶草生长及叶绿素的合成;而镉胁迫下施加氮显著促进了白三叶草的生长, 其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同时, 镉胁迫下增施氮显著提高了植株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白三叶草植株体内镉含量。单独镉处理显著增加了PCs含量, GSH含量显著降低;而镉胁迫下增施氮使GSH和PCs含量均显著增加。由此说明, 外源氮素在植物对重金属镉的解毒过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缓解了镉对白三叶草的毒害。  相似文献   

4.
辽东栎幼苗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对施氮响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宏兵  吴发启  程伟 《草地学报》2013,21(1):100-108
采用盆栽控制试验研究0.05,0.10,0.15,0.20 g·kg-1施氮处理对2年生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幼苗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以期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施氮对其幼苗的生长及光合产物的分配产生显著影响.适量施氮可促进幼苗生物量增加,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幼苗生长不良的现象;施氮可提高其幼苗净光合速率(Pn),延长光合作用的旺盛期,其中0.1 g,kg-1施氮处理下Pn峰值在6-8月比对照分别提高16.62%,23.35%和25.43%;幼苗Pn日变化在6月和8月呈单峰曲线,7月呈双峰曲线,这与气孔因素造成的光合“午休”现象有关;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中,胞间CO2浓度(Ci)对辽东栎Pn影响最大.这可能是因为施氮影响叶片氮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影响辽东栎叶片内源ABA水平,调节气孔开闭,从而调节Ci,最终影响其Pn.  相似文献   

5.
施氮对黑麦草草坪生长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斐斐  白龙  王晓红  刘英 《草业科学》2013,30(8):1143-1148
随着草坪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施肥引起的环境问题备受关注。为明确氮肥对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生长及对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设计不同施氮水平(0、100、150、250、350kg.hm-2.a-1),测定草坪草生长速度、地上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及土壤中硝态氮的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0~250 kg.hm-2.a-1施氮范围内,草坪草生长速率、地上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施氮量达350 kg.hm-2.a-1时各指标均开始下降。根下层土壤硝态氮的残留量约占根系层的一半,150 kg.hm-2.a-1施氮水平下各土层中的氮残留量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说明此施氮量基本能够满足草坪生长需要的氮量。超过250kg.hm-2.a-1时,土壤中的氮残留量逐渐增加,达到350 kg.hm-2.a-1时根下层的氮残留量达到最高值9.01mg.kg-1。从兼顾草坪观赏价值和环境安全的角度考虑,东北地区黑麦草草坪的施氮量为250 kg.hm-2.a-1较为合适,若超过此量,就会引起硝态氮淋失,增加氮污染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6.
《草业科学》2012,29(7)
以盐角草(Salicornia europaea)为材料进行水培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钼素营养对硝态氮(NO3--N)和铵态氮(NH4+-N)营养液中培养的盐角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氮素形态营养液培养下,随着钼素水平的提高,盐角草肉质茎中硝酸还原酶(NR)和黄嘌呤脱氢酶(XDH)的活性增强,叶绿素含量、酰脲类物质(Ureides)含量升高,生物产量增加;3μmol.L-1的钼素叶面喷施对盐角草肉质茎生长优于营养液添加钼素。不同氮素营养液培养下,盐角草生长有明显差异,NH4+-N营养液培养较NO3--N营养液培养的盐角草叶绿素含量高,XDH活性高,Ureides含量增加,但NR活性下降,生物产量减少。通过对海水灌溉NO3--N营养液培养的盐角草增施钼素,能提高NR和XDH活性,增加盐角草的生物产量。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适宜的营养液氮素配方,本研究以南高丛蓝莓品系‘H5’为试验试材,设置不同的氮素用量与不同形态氮素比例处理,检测蓝莓植株叶片、根系生理指标及植株生长量。结果表明:叶片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及根系总呼吸速率变化趋势类似,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施氮量为500 mg/株和1000 mg/株时,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分别较对照提高72.24%和46.82%。施氮量为150 mg/株时,根系活力与植株生长指标最佳。当NH4+:NO3-为5:1时,叶片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对照,根系活力和根系总呼吸速率显著高于对照,呼吸途径由糖酵解途径向三羧酸循环途径转化,植株生长状态良好。综上,初步筛选出蓝莓营养液中最佳施氮方案为氮肥用量为150 mg/株,NH4+:NO3-为5:1。  相似文献   

8.
探究施加氮素对盐(NaCl)胁迫下饲用油菜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的调控作用,以华油杂6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梯度NaCl(0、2、4、6 g·kg-1)下施加不同含量纯氮(0、120、240、360 kg·hm-2)对饲用油菜叶片含水量、丙二醛(MDA)、脯氨酸、可溶性糖、叶绿素和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饲用油菜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随着盐分含量的增加,MDA含量增加,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和全氮含量减少,有机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施加适量氮素(240 kg·hm-2)显著增加了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MDA含量减少,叶绿素和全氮含量增加;过量的氮素(360 kg·hm-2)显著降低了油菜叶片含水量、MDA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了叶绿素和全氮含量.5个生育期主成分分析表明,施氮在生育前期对饲用油菜MDA、脯氨酸、叶绿素和全氮含量影响较大,在后期对叶片含水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影响较大.综上,适量的氮素能够促进油菜体内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积累,缓解盐分对油菜生长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不同氮素水平对大丽花形态指标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纯氮 0、0.15、0.30和0.45 g·kg-1对大丽花(Dahlia pinnata)品种‘深玫红’形态指标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以确定大丽花最佳的氮肥用量。结果表明,与不施氮相比,在一定施氮范围内,随施氮量的提高,大丽花茎粗、叶面积、花径、花期及块根质量之增加;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也显著提高,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增强了质膜稳定性,抑制了膜的渗漏,加强了细胞膜的保护功能;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增加,促进了大丽花氮素代谢。当氮过量时,除叶面积和脯氨酸含量外,上述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说明适度增加氮用量对大丽花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能够延缓衰老,提高其观赏价值,施氮过量则会起到抑制作用。在本试验条件下,盆栽(每盆基质12 kg)大丽花的推荐施氮量为0.30 g·kg-1。  相似文献   

10.
施氮水平对甜高粱硝酸盐含量和氮素利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于2009和2010年在华东农区生态条件下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氮水平(0,100,200,300,400,500kg N/hm2)对大力士甜高粱硝酸盐积累,粗蛋白含量和氮素利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植株地上部硝酸盐含量不断降低,相比于叶片,茎秆更有利于硝酸盐的积累。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粗蛋白生产效率(CPPE),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NDMPE),干物质生产效率(DMPE)和表观回收率(NARR)逐渐下降,说明施氮量越高,氮素利用越低,损失越大。粗蛋白(crude protein,CP)和游离氨基酸(free amino acid,FAA)含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FAA的增幅低于CP,施氮量为500kg N/hm2时,CP的平均增幅为6.11%,FAA的平均增幅为2.99%,说明施氮虽然增加了植株CP含量,但优质蛋白质比例下降。施氮提高了甜高粱硝酸盐含量,施氮量大于400kg N/hm2时,甜高粱硝酸盐含量大于0.2%,青饲时易导致家畜硝酸盐中毒。综合考虑,大力士甜高粱在华东农区较为适宜的施氮量为200~300kg N/hm2,既可满足对甜高粱高产优质的需求,提高氮素的利用效率,又可减少氮素流失和对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氮沉降对高寒沼泽草甸土壤养分及其群落生物量的影响,本研究对风火山地区3种氮添加处理下(0,5和10 g N·m-2·a-1)土壤养分及植物群落生物量展开研究。结果显示:外源氮素添加使得沼泽草甸土壤趋向酸化、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含量发生改变,显著影响了植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除繁殖期土壤有效氮显著增加外,其他时期显著降低;外源氮素添加使得群落地上生物量增加,总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除返青期显著增加外,其他时期明显减少;整个生长季地下生物量的分配比例随施氮的增加而下降;土壤有效氮含量与植物群落生物量及其分配均显著相关(P<0.01)。综上所述,长江源区高寒沼泽草甸土壤有效氮和植物群落生物量对土壤氮素状况的变化反应敏感,在有效养分匮乏的高寒沼泽草甸添加氮素能够促进植物地上部分的增长,从而改变其自身光合产物的分配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氮素添加下植物及土壤养分随月际变化的关系。本研究以玉树州称多县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设置0(N0),15 g·Nm-2(N1),30 g·Nm-2(N2),45 g·N m-2(N3),60 g·Nm-2(N4)5个氮素添加水平,测定土壤及植物中铵态氮、硝态氮、速效氮、有机碳、全氮、全钾、全磷等指标。结果表明:在氮素添加下随月际变化植物地上部分全钾含量、根系全磷、土壤有机碳含量呈增加的趋势;根系硝态氮、速效氮含量,土壤速效氮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根系全氮含量,土壤铵态氮、全氮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植物地上部分速效氮和全氮含量、根系铵态氮和有机碳含量呈降低的趋势。植物与土壤养分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及负相关性(P<0.05),但随月际变化规律并不一致。以上结果说明氮素添加下植物养分利用策略及土壤养分供给能力会受到月际变化的影响,且在不同月份变化下植物及土壤养分间的关联性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发芽试验,探讨不同浓度五氨基乙酰丙酸(5-ALA)对Cd胁迫、盐胁迫及干旱胁迫下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本试验以草地早熟禾‘午夜’(Poa pratensis‘Midnight’)品种为材料,在Cd(2mg·L~(-1)),NaCl(50 mmol·L~(-1)),PEG(15%)3种处理下分别施加不同浓度的5-ALA(0,5,25,50,100mg·L~(-1)),分析了不同处理下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可溶性蛋白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胁迫下较低浓度(5,25mg·L~(-1))5-ALA均能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芽长、根长等指标,而较高浓度(50,100mg·L~(-1))的5-ALA起抑制作用。综合比较4种不同浓度的5-ALA发现,25mg·L~(-1)对胁迫的缓解效应最优,其Cd胁迫下发芽势、发芽率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1%,33.67%;NaCl胁迫下发芽势、发芽率分别增加了22.67%,23.67%;PEG模拟干旱胁迫下发芽势、发芽率分别增加了15.33%,10.67%。25mg·L~(-1) 5-ALA对NaCl,PEG胁迫下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显著,分别提高了6.5和3.8μg·g-1,对于Cd胁迫,可溶性蛋白含量虽有提升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为拓展家兔的粗饲料来源,本研究评定了由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选育的大黑山薏苡(Coix lacryma-jobi cv.Daheishan)全株(晒干)对生长肉兔营养价值的影响。在分析化学组成的基础上,将24只42日龄遗传背景相同、体重相近(1 107.00±98.42)g的健康法国伊拉商品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只),单笼饲养在粪尿分开的金属网笼(60cm×60cm×45cm)中,分别饲喂基础饲料(100%)和试验饲粮(85%基础饲粮+15%大黑山薏苡全株),进行体内消化试验,试验期11d(预试期7d,收集期4d)。结果显示,大黑山薏苡全株的干物质(dry matter,DM)含量为88.46%。以DM计,总能(gross energy,GE)、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CP)、粗纤维(crude fiber,CF)、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cid detergent lignin,ADL)、无氮浸出物(nitrogen free extract,NFE)、粗脂肪(ether extract,EE)、粗灰分(crude ash,Ash)、钙(calcium,Ca)和总磷(total phosphorus,TP)含量分别为16.94 MJ·kg~(-1)、13.46%、29.58%、62.57%、42.05%、7.01%、31.20%、1.02%、13.19%、1.21%和0.20%,精氨酸(arginine,Arg)、组氨酸(histidine,His)、异亮氨酸(isoleucine,Ile)、亮氨酸(leucine,Leu)、蛋氨酸(DL-Methionine,Met)、赖氨酸(lysine,Lys)、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he)、苏氨酸(L-Threonine,Thr)和缬氨酸(valine,Val)含量分别为0.47%、0.15%、0.37%、0.74%、0.14%、0.41%、0.46%、0.45%和0.49%。对于生长肉兔,大黑山薏苡全株的DM、GE、CP、CF、NDF、ADF、ADL、EE、Ash、Ca和TP全肠表观消化率分别为31.67%、30.02%、60.09%、4.55%、10.26%、0.80%、29.21%、54.68%、38.17%、58.84%和6.25%,消化能(digestible energy,DE)为5.69 MJ·kg~(-1) DM;Arg、His、Ile、Leu、Met、Lys、Phe、Thr和Val全肠表观消化率分别为89.98%、87.16%、82.54%、84.31%、72.40%、83.77%、83.63%、75.81%和83.84%。综上可知,晒干大黑山薏苡全株的营养物质尤其是粗蛋白质和钙含量较高,纤维组分构成较合理,且其营养物质尤其是氨基酸在生长肉兔上的消化率较高。因此,从化学组成和营养物质消化利用角度看,大黑山薏苡全株可作为粗饲料用于家兔生产。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出适宜青海旱地推广种植的青贮玉米(Zea mays)品种,引种了3个品种在海拔2 040m的青海旱地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豫玉22号综合性状表现突出,株高314.80cm,单株鲜重1 148.67g,单株干重257.96g,单株绿叶数13.60片,鲜草产量121 066.95kg·hm-2,较金穗3号和金凯3号分别增产44.70%和6.74%,干草产量分别增产11.42%和11.09%。干草中粗蛋白含量达6.94%,粗脂肪含量达13.87g·kg-1,钙含量达3.82g·kg-1。以上结果说明,豫玉22号可在青海旱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娄亚桦  王玲秀  邵帅 《草地学报》2022,30(5):1290-1295
短命植物东方旱麦草(Eremopyrum orientale)广泛分布于新疆北部,适时萌发,有助于缓解春季饲草短缺。为探究氮沉降和收获期对秋萌东方旱麦草生长与饲用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人工模拟方式,设置0 kg·ha-1·a-1,30 kg·ha-1·a-1,60 kg·ha-1·a-13个氮添加处理和2个收获时期(拔节孕穗期和开花期),分析不同处理下秋萌东方旱麦草生长指标和饲用品质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在30 kg·ha-1·a-1,60 kg·ha-1·a-1氮添加条件下,秋萌东方旱麦草的株高、叶长、叶宽、分蘖数、茎粗、平均地上鲜重、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高于0 kg·ha-1·a-1;同时,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降低。与第一收获期相比,第二收获期东方旱麦草粗蛋白含量显著降低,中、酸性洗涤纤维与粗脂肪含量升高,平均地上生物量无差异。综合考虑东方旱麦草秋萌株的生长与饲用品质,在第一收获期(拔节孕穗期)和60 kg·ha-1·a-1氮添加下可获得最优饲草,但30 kg·ha-1·a-1较低水平氮沉降也能显著提升其生产力与饲用品质。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镉(cadimum, Cd)胁迫下生物炭和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对植物生长的协同效应,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在3个Cd污染(0,3,6 mg Cd·kg-1)水平下,施用小麦秸秆生物炭和接种AM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 BEG 141)对玉米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和接种AM真菌单独或复合处理均能提高玉米的株高、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胞间CO2浓度(Ci)、MDA含量。接种AM真菌促进玉米生长效果优于生物炭,而生物炭对提高土壤pH效果较好,施用生物炭和接种AM真菌复合处理对Cd胁迫下玉米生长和改善玉米生理生化特性的促进效应最佳。其中,在6 mg Cd·kg-1水平下,施用生物炭和接种AM真菌复合处理使株高、生物量分别增加43.87%、79.10%;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分别提高33.09%,45.04%,31.27%;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分别提高51.42%,82.91%,43.96%。综合来看,生物炭和AM真菌单独或复合处理均能够减轻Cd胁迫和促进植物生长,以生物炭和AM真菌复合处理效果最佳,AM真菌处理效果次之,生物炭处理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氮添加对高寒人工草地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试验以高寒生态条件下垂穗披碱草为研究对象,通过施加不同水平氮素[0 kg·hm-2·a-1(N0),12 kg·hm-2·a-1(N1),24 kg·hm-2·a-1(N2),48 kg·hm-2·a-1(N3),96 kg·hm-2·a-1(N4)],探讨氮素对人工建植垂穗披碱草生长以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期揭示垂穗披碱草对氮添加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N2,N3处理明显提高了垂穗披碱草株高、叶长、叶宽以及单叶面积;整个生育时期,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垂穗披碱草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胞间CO2浓度大体呈上升趋势,气孔导度变化不显著。综上,N2,N3处理可提高垂穗披碱草生长性能,促进其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试验结果为垂穗披碱草的生...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氮素添加对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本研究以青海省称多县高寒草甸为对象,在添加不同水平氮素(N0(0 gN·m-2)、N1(15 gN·m-2)、N2(30 gN·m-2)、N3(45 gN·m-2)、N4(60 gN·m-2))后测定植物表型性状(盖度、高度及生物量)和土壤养分(全氮、硝态氮、铵态氮、有机碳、全磷)含量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当添加量为60 gN·m-2时,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显著下降(P<0.05);随着氮素添加水平升高,土壤养分含量变化不同。其中氮素添加下植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因子间存在相关性。土壤有机碳和铵态氮含量是影响植物多样性最大的土壤因子。综上所述,短期氮素添加通过影响高寒草甸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计量比,进而影响植物群落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不同梯度氮、磷单独及混合添加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生物量、植物养分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的影响,本实验分析了青海省门源县典型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地上总生物量,功能群水平地上生物量,植物全氮、全磷含量及氮磷比对多梯度氮、磷添加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氮、磷添加均对群落地上生物量影响极显著(P<0.001);氮添加对禾草类和豆科生物量影响极显著(P<0.001);磷添加对禾草类和莎草类生物量影响极显著(P<0.001);氮磷交互作用对豆科和莎草类生物量影响显著(P<0.05)。群落水平上,氮添加显著提高了植物全氮含量,对植物氮磷比(N∶P)有正效应,磷添加显著提高了植物全磷含量,对植物N∶P有负效应,植物全磷对N∶P的负效应大于全氮对N∶P的正效应。本研究表明氮、磷添加可能会使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组成和植物养分含量发生改变,植物群落逐渐向禾草类发展;此外,高寒草甸植物生长趋向于受氮磷共同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