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早稻黄、普矮病发病概况及对晚稻的影响1974年新洲县是历史上少见的一次早稻黄、普矮病大发生的年份。四月上旬调查,每亩有黑尾叶蝉七千至二万七千头,为1973年同期的二至四倍。五月中旬调查,迟秧田每亩黑尾叶蝉达十九万六千余头至六十六万三千头,为1973年同期的十至十五倍。早稻黄矮病、普矮病面积达百分之六十,一般蔸发病率12.6%,株发病率是2.69%,重者达  相似文献   

2.
大麦黄矮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黄矮病是禾谷类.特别是麦类作物的重要病害。许多国家以及一些国际研究机构(如国际玉米、小麦研究中心CIMMYT)相继对该病害开展研究.寻找其防治途径。本文概述了黄矮病毒的研究进展。一、黄矮病的发生及症状禾谷类作物的黄矮病是由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简称BYDV)的侵染所引起的,在世界各国均有发生。在50年代初,美国的一些研究者首次发现大麦的黄矮病是由一种病毒的侵染所引起的,井命名  相似文献   

3.
黄矮病在世界各地小麦上发生普遍,在田间是由麦蚜传播小麦黄矮病侵染引起发病,对我国小麦危害损失严重,生产上急需有效的低残留的防治药剂。为了明确甾烯醇对作物病毒病的防治水平,实验室提取制备了甾烯醇原药,对小麦黄矮病的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效进行了试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甾烯醇原药对小麦黄矮病的有效抑制中浓度(LC_(50))为3.385 mg·L~(-1),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喷施15 mg·L~(-1)甾烯醇原药稀释液2d后接种病毒,相对预防效为82.63%,接种病毒2 d后喷施15 mg·L~(-1)甾烯醇原药稀释液,甾烯醇处理区大多数植株健壮、叶片绿色,少数植株发病,治疗效果为76.16%,说明植物源甾烯醇可用于黄矮病的绿色防控。  相似文献   

4.
大葱黄矮病是因病毒感染而致。近几年葱田普遍发生,尤其老菜区和大葱生产基地,该病有日趋加重势,发病后轻者减产20-30%,严重的能减产75%左右。  相似文献   

5.
黄玉林 《广西农学报》2015,30(2):15-17,21
为了提出防治水稻黄矮病的对策,对水稻黄矮病病害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及田间表现、发病的原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水稻黄矮病是属于病毒病害,各地水稻普遍发生黄矮病。近几年来,在乐业县新化镇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一般会使水稻减产20%-80%,有的农户由于播种了感病品种,造成全部受灾,有的甚至绝收;一般来说矮秆品种易感病,高、中秆品种抗病强;病害潜育期因传毒虫数的增多而缩短,水肥管理和种植绿肥也预防和减少黄矮病害的发生。文章根据发病原因和规律提出了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经介体蚜虫传毒和植株病毒含量测试,中5,中4和多年生1号对小麦黄矮病(BYDV)表现高度抗病,系首次鉴出的小麦黄矮病抗源材料。对主要病毒株系组成GPY和DAV株系均抵抗,属于成株期抗病性,并且兼抗小麦黄叶病(WYLV)。  相似文献   

7.
大葱黄矮病是因病毒感染而致.近几年葱田普遍发生,尤其老菜区和大葱生产基地,该病有日趋加重之势,发病后轻者减产20%~30%,严重的能减产75%左右.  相似文献   

8.
小麦黄矮病是我国北方冬、春麦区广为发生的一种严重危害小麦的病毒病害。周广和等人用生物测定法查明在上述地区危害小麦的3种病毒株系。1970年以来东北地区曾多次发生小麦黄矮病的流行,给小麦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我们用生物方法查明1986年公主岭地区的小麦黄矮病毒属 GAV 株系,即二叉蚜长管蚜株系。  相似文献   

9.
对青海省重要麦类种植区麦类黄矮病的发生情况、株系种类及传毒介体蚜虫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表明,2013年麦类黄矮病在青海省为轻发生年,2014年为轻度流行年;冬麦区田间麦蚜在小麦灌浆期达到高峰,拔节期开始出现黄矮病病株;春麦区麦蚜在拔节期以有翅蚜形态出现,灌浆期蚜量达到高峰,孕穗期田间开始出现黄矮病病株;麦蚜在禾本科杂草和春麦上越夏,冬小麦、春小麦、青稞、栽培燕麦、野燕麦均可以感染大麦黄矮病毒;流行黄矮病株系为GAV,株系PAV有少量发生,没有发现GPV株系;传毒介体蚜虫优势种为麦长管蚜,麦二叉蚜及禾谷缢管蚜发生量较小;青海省循化、贵德等冬麦区的麦蚜可以越冬。  相似文献   

10.
刘楠  闫佳会  郭青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3893-13894,13901
为明确不同致病机理的病毒抑制剂对小麦黄矮病的预防和防治效果,在小麦苗期将大麦黄矮病毒GAV株系接种于小麦阿勃上,喷施杀虫剂(毒死蜱)与病毒抑制剂(病毒特、好普、嘧肽核苷病毒唑、1.5%植病灵乳剂)的不同组合.结果表明,病毒特与毒死蜱组合的平均预防和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经介体蚜虫传毒和植株病毒含量测试,中5,中4和多年生1号对小麦黄矮病(BYDV)表现高度抗病,系首次鉴出的小麦黄矮病抗源材料。对主要病毒株系组成GPY和DAV株系均抵抗,属于成株期抗病性,并且兼抗小麦黄叶病(WYLV)。  相似文献   

12.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近年发生的危害水稻等作物的新病毒.针对该病毒在水稻上的危害特征,分析了其与水稻黑条矮缩病、水稻黄矮病、水稻矮缩病等水稻病毒病的特征区别,提出了预测预防,控秧治虫,控前防传,选抗病品种等无公害防治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为寻找防治大葱病毒病的有效药剂,采用病毒必克二号、植病灵、东旺毒消和病毒清进行了田间药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病毒必克二号和植病灵对大葱病毒病的预防效果较好,东旺毒消的预防效果次之,病毒清对大葱病毒病的预防效果较差.在大葱生产上选择病毒必克二号与植病灵搭配使用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陕西小麦黄矮病病原种类的多重PCR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有效预防和防治小麦黄矮病提供相关参考依据,在田间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大麦黄矮病毒多重PCR检测技术对2009-2010年陕西地区主要小麦产区的小麦黄矮病进行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BYDV)3个病原种PAV、GPV、GAV的检测.结果表明,2010年除陕西凤翔地区发病指数略高于2009年发病指数外,其余地区的发病率和发病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调查地区小麦黄矮病混合侵染现象严重,且以GPV、GAV和PAV混合侵染为主.  相似文献   

15.
抗黄矮病小麦新品系YW243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麦新品系YW243黄矮病毒田间接种鉴定、细胞遗传学分析和分子原位杂交(GISH)的结果表明:YW243高抗黄矮病毒GPV、GAV株系,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构型为21Ⅱ,为小麦-中间偃麦草T7DS·7DL-7XL易位系,含有一对来自中间偃麦草的抗黄矮病基因;YW243抗性和农艺性状遗传稳定,可作为抗黄矮病育种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分蘖洋葱病毒病原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龙江省分蘖洋葱病毒病发生普遍 ,阿城、宾县、五常的发病率均为 10 0 % ,病情指数分别为6 2 .13% ,71.0 7%和 4 9.87%。典型症状为黄化条纹花叶 ,叶片扭曲畸形、叶尖干枯 ,植株矮缩 ,鳞茎退化变小 ,产量和品质大幅度下降。被分蘖洋葱病毒系统感染的有洋葱、大葱、大蒜和蚕豆 ,局部感染的有千日红、苋色藜。电镜观察表明 ,病体细胞中含有大量线状病毒粒体 ,长度在 30 0~ 14 5 0 nm。通过叶片超薄切片 ,在叶肉细胞质中观察到大量的风轮状、束状、涡轮状和环状内含体 ,叶绿体被破坏。体外抗性测定结果表明 ,致死温度为 5 5~ 6 5℃ ,稀释限点为 10 - 4,体外保毒期为 3d。酶联免疫测试和洋葱黄矮病毒抗血清、韭葱黄条纹病毒抗血清、大蒜复合病毒抗血清呈阳性反应。以上特征证明 ,黑龙江省分蘖洋葱病毒病为几种病毒复合侵染 ,初步鉴定为洋葱黄矮病毒和韭葱黄条纹病毒。  相似文献   

17.
<正> 大葱易感染黄矮病、霜霉病、紫斑病、锈病、软腐病,还有很多虫的为害,致使种籽退化、品质变劣、产量下降。轻者则减产30%,重者50%以上。为了控制大葱病虫害的发生,除采取栽培技术和药剂防治外,必  相似文献   

18.
水稻普遍矮缩病、黄矮病是我省近几年来水稻生产上较严重的病毒病害,其为害程度逐年增多,严重威胁水稻生产。为探明此二病害测报及防治依据,我们於1973年对其病害带毒率和潜育期作了一些观察,现将初步结果简汇如下。  相似文献   

19.
1951年4月在美国加州的大麦上发现大麦黄矮病(我国叫小麦黄矮病),当时鉴定为某几种麦蚜传播的病毒病害。30年来,随着植物病毒学的发展,大麦黄矮病也取得新的进展。 一、五十年代的宏观研究 本病害在加州发现后,继而在明尼苏达、堪萨斯、密西西比、威斯康星等州及加拿大和欧洲等国家发现并引起重视。10年期间发表的有关论文达200多篇,主要集中在传毒  相似文献   

20.
小麦黄矮病(Wheat yellow dwarf)是由蚜虫爆发传播大麦黄矮病毒(BYDV)侵染引起的,造成我国北方小麦危害损失严重。生产上急需有效的防治药剂。甾烯醇是我国研制的一种新的植物源抗病毒剂,开展了甾烯醇对小麦黄矮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甾烯醇预防处理的植株长势良好,叶色基本正常,发病率为10.5%,相对预防效为70.01%,治疗处理后,发病率为18.37%,相对治疗效果为66.28%,甾烯醇预防后的保产效果为26.67%,治疗后的保产效果为17.81%,说明甾烯醇有明显的预防效果和治疗效果,植物源抗病毒剂甾烯醇可以作为小麦黄矮病的绿色防控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