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种奥尼杂交罗非鱼养殖效果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罗非鱼已是我国重要的养殖鱼类,也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水产品之一,特别是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地,罗非鱼养殖已形成产业化格局。在罗非鱼养殖中,品种起着关键的作用,决定着养殖效益,因此,罗非鱼品种选育已成为直接关系到罗非鱼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受到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2.
3.
<正> 1983年10月我县引进罗非鱼进行越冬保种试验,并进行池塘养殖。目前罗非鱼养殖面积已达420亩,亩平均净产417公斤,达到山东省先进水平。现将试验情况简报如下。一、罗非鱼的越冬保种 1.保种地点选择在我县上冶镇玉泉观,该泉是一处恒温泉,常年水温18℃。水质清新,氧气充足(7.5毫克/升),流量 相似文献
4.
罗非鱼是一种优质的淡水养殖品种,在北方普通养法产量低、效益差,且罗非鱼属热带鱼类,在北方不能自然越冬,所以养者较少。为此我们进行了罗非鱼池塘高产养殖试验,取得了成功。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兰州市的池塘养殖品种主要以四大家鱼及一些经济价值较低的鱼类为主,为了改变池塘养殖模式向名、特、优经济效益较高的方向发展,2001年底,我们在兰州西固区国营504厂养殖场进行了奥利亚罗非鱼池塘养殖试验。现将具体养殖技术报告如下:一、试验条件1.气候条件试验区位于东经103°55',北纬36°38',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降水量360毫米,该地日照时间长,阳光辐射强,日照率为75%,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积温为3242.0℃,全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607.6小时,无霜期180… 相似文献
6.
<正> 1 池塘养殖面积17.7亩。养殖池设在黄骅试验区南排河镇西侧彦家洼排水渠北岸,分大、中、小三个池子,南北排列。其中北面的1号池面积10亩,2号池面积7亩,3号池0.7亩。2 施肥及排灌水养殖池自配水泵1台,直接从彦家洼排水渠抽海水,调节盐度用的淡水从附近化肥厂引管注入,水质无污染。在池底及闸门修整后,5月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福建沿海地区的罗非鱼养殖已得到大面积推广和普及,多数池塘已被罗非鱼所占领,产品也已充斥市场,售价逐年下跌,养殖效益低微,加上以饲料为主的养殖成本的上升,养殖病害的增多,养殖效益有不断下降甚至亏损的趋势,严重影响了渔农的生产积极性。如何提高罗非鱼的养殖效益已成为广大渔农及水产工作者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对此,笔者就技术和管理方面分析了六个关键因素,今整理成文,供罗非鱼养殖生产者们参考。一、选择优质鱼种目前市面上罗非鱼很杂,比较多的是药物制种的变性单雄性鱼种,因制种技术的差异,雄性…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罗非鱼在我区饲养已有20多年历史,现已成为我区许多池塘中的主养鱼而且在福州地区也广泛推广。以往罗非鱼需在有温泉的池塘中越冬,越冬期长达5—6个月,需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精饲料并造成死亡率高达20—40%,出塘的鱼种体质差。 相似文献
9.
三明地区推广罗非鱼养殖已经多年,但苗种供应不足一直是困扰罗非鱼在山区大力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过去通常是从闽南沿海调入,但罗非鱼种经长途运输后(12小时以上),体质下降,成活率低,导致其养殖效益不明显。为解决山区罗非鱼种的供应问题,从1993年5月开始三明市牧渔良种繁育场在沙县后底建立罗非鱼越冬基地,利用一口4.29亩的池塘(常年出地下水23℃,日出水量700吨)开展罗非鱼越冬保种试验,经过四年努力取得初步成果。特别是在1996年5月—1997年4月的生产过程中进一步完善了越冬技术,在冬季池塘最低水温14℃(最低气温-1℃)时,单性罗非鱼仍能安全越冬,出塘单性罗非鱼种83.4万尾(6890公斤),越冬成活率由1995年的80%提高到90%。本文以1996—1997年的研究成果,提出报告。 相似文献
10.
经过92d的池塘养殖,12亩池塘共产奥尼罗非鱼5848.0kg,平均亩产487.3kg,最大规格为562g,平均规格为466.7g,平均成活为91%,饵料投喂以颗粒配合饲料为主,米糠、麦麸为辅。投入产出比为1∶1.54。 相似文献
11.
鱼类的摄食活力可以用摄食过程发出的声音直接测量。本研究通过构建声学监测平台,应用带宽1 Hz-470 kHz,在40 kHz以下自由场电压灵敏度级-217 dB(基准值为1 V/μPa)的水声检测设备,采集罗非鱼摄食过程中产生的声信号,分析其摄食活力。研究表明,罗非鱼摄食时发出的声音在0-6 kHz可区分于背景噪声,其声功率与摄食活力呈正相关。声功率移动平均值反应鱼摄食活力趋势,可作为食欲反馈,结合生长模型和投喂模型可以组成投饵策略。 相似文献
12.
13.
为进一步提高湛江等鞭金藻室外规模化培养效率,对管道式光生物反应器、聚乙烯桶和水泥池3种微藻室外规模化培养模式下湛江等鞭金藻的藻密度进行了评估比较.试验将接种藻密度控制为10.0×104 cells/mL,培养周期为16 d.结果显示:管道式光生物反应器培养模式下,生产力相对最高为0.0543 g/L/d、比生长速率为0... 相似文献
14.
15.
16.
为寻求高产高效的养殖模式 ,我们进行了多种模式的养殖试验 ,结果池塘主养彩虹鲷和罗非鱼的产量和效益最好。该试验采用彩虹鲷 (红罗非鱼 )和全雄奥尼罗非鱼混养 ,连续五年 ,都取得了亩产量 1197kg ,亩均利润 392 0元以上的好成绩。现把1999年的养殖情况总结如下 :1 试验材料1 1 池塘条件面积为 3 5亩的池塘两口 ,水深平均 1 5m ,池塘硬化 ,微渗漏 ,水源为南湾水库底层水 ,每池配 3kW增氧机一台。1 2 鱼种放养5月 7日从周口市热电厂购进规格为 5 0克 尾的两种混合鱼 :彩虹鲷和奥尼罗非鱼约各占一半 ,另外 ,搭配淡水白鲳、乌鳢、青… 相似文献
17.
三种投喂模式对河蟹二龄成蟹养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池塘养殖条件下,全程投喂配合饲料、杂鱼和传统饵料(以黄豆、小麦和玉米为主,辅以少量饲料和杂鱼)对河蟹(Eriocheir sinensis)二龄成蟹生长、性腺发育、规格分布、成活率、单产、饵料系数和饵料成本的影响。结果显示:(1)无论雌雄,传统饵料组早期(5-8月份)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方面最低,杂鱼组最高;(2)杂鱼组雌体8月份性腺发育速度最快,传统饵料组性腺发育速度最慢,其余月份雌体和雄体的性腺指数和肝胰腺指数均无显著差异;(3)无论雌雄,最终杂鱼组的大规格成蟹(雄体175 g,雌体100 g)比例最高,而传统饵料组的小规格成蟹(雄体100 g,雌体75 g)比例最高,且体重差异较大,配合饲料组的中等规格成蟹较为集中,最终三组投喂模式下雌雄蟹的平均体重并无显著差异,杂鱼组略大于传统饵料组;(4)三种投喂模式下,三者的成活率和平均产量并无显著差异;杂鱼组的饵料系数和饵料成本最高,配合饲料组饵料系数最低,但饵料成本居中;传统饵料组饵料系数居中,饵料成本最低。结果表明,全程投喂配合饲料对河蟹二龄成蟹的养殖性能和性腺发育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拟穴青蟹两种养殖模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拟穴青蟹为主养品种,比较半封闭式养殖模式与传统开放式中水体理化生因子、放养品种的存活率和产量,以探索汕头牛田洋的适宜青蟹养殖模式。经过10个月的养殖试验,半封闭式养殖模式水体理化指标、污染物指标、菌体指标等总体优于开放式养殖模式。半封闭式养殖模式青蟹存活率高出开放式养殖模式66.22%,其他养殖品种的存活率和产量也均高于开放式养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开放式养殖模式相比,半封闭养殖模式能有效降低水体污染指标,提高养殖产量,较为适合在汕头牛田洋青蟹养殖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9.
20.
采用比较试验的方法对松江鲈鱼工厂化养殖模式进行研究。以养殖存活率、质量增加率等为指标,比较海水逐级淡化和纯淡水两种水处理模式与利用瓦片和PVC管两种遮蔽物进行松江鲈鱼养殖的效果,以了解不同水处理方法和不同遮蔽物对松江鲈鱼生长的影响,探索松江鲈鱼工厂化人工养殖的适宜条件。结果显示,不同水处理方法对松江鲈鱼的生长有较大影响,松江鲈鱼的存活率为37%~71%,海水逐级淡化试验组存活率显著高于纯淡水对照组(P0.05);松江鲈鱼的质量增加率为1.83%~6.12%,海水逐级淡化试验组质量增加率显著大于纯淡水对照组(P0.05);而采用不同遮蔽物进行养殖试验,各试验组的松江鲈鱼生长性能没有较大差异。研究表明,海水逐级淡化的水处理养殖模式更适合松江鲈鱼养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