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市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菜篮子工程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采取了增面积,稳基地,建市场,抓扶持,促生产,保供应等一系列调控措施,做到放而不乱,管而不死。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价格基本合理,生产、消费、经营者基本满意。 一、多层次建基地,从面积上调控生产 我市建立常年性三线蔬菜基地,稳定菜田面积,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具体做法是:第一,全市按照三二一的标准,建立了城区5000亩一线蔬菜基地,直接担负着城区15万市民的吃菜任务。在乡镇建立了1200亩二线蔬菜基地。在农村组织农民利用土地开展常年性和季节性生产相结合的办法种植蔬菜,建立了近万亩的三线蔬菜基地。二三线蔬菜基地的任务是增加蔬菜总量,为城区的蔬菜供应服务。同时防止产生蔬菜倒流现象,保证城区市民的蔬菜供应。第二颁布了“关于建立蔬菜田保护区的决定”。规定凡因城市建设确需征用保护区菜田的,必须经市长办公会议审核批准,方能办理征用手续,严格控制征用蔬菜田。第三对征用蔬菜田的单位一律征收新菜田建设费。1989年以来,因城市建设一线基地被征用掉蔬菜田861亩,市政府采用先补后征的办法,共增补新菜田910亩,因此,蔬菜田的面积一直保持在“三二一”标准的水平上。  相似文献   

2.
上海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供应市场之一,平均年上市总量达到240万t,供应品种多达80多个。1999年主要菜场统计,上海郊区生产的蔬菜占总成交量的58.17%,客菜占41.49%,2000年上海郊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蔬菜的种植面积有所扩大,但从全国各地来沪的蔬菜也大幅增加,估计郊区蔬菜和客菜的比例仍维持在同一水平。全国蔬菜大市场、大流通格局的形成对丰富上海的“菜篮子”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上海的蔬菜供应和生产也面临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十五”规划的实施,上海的蔬菜基地又将面临一次调整;上海周边地区发展了超过6万hm2的…  相似文献   

3.
蔬菜基地建设是“菜篮子”工程的重要内容,维系千家万户,涉及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事关政府形象,也关系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纵观我市蔬菜基地建设的历史,自上世纪80年代后,特别是90年代,为结束蔬菜供应短缺的局  相似文献   

4.
上海是拥有1300万人口的大都市,蔬菜行业在上海农业中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效益。根据上海大都市的消费特点,上海蔬菜已从农业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大主导产业。建设都市型蔬菜产业化体系,是上海各级领导和城乡人民十分关心的重要内容。 一、上海蔬菜产业发展剖析 (一)上海“菜篮子”工程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1.基本完成了新一轮蔬菜基地的转移,初步建成了立足远郊建立常规蔬菜大中型基地,建立了精致鲜嫩蔬菜生产的自给性保障体系。1993年至1996年间,全市新建蔬菜基地11万亩,占全市常年菜地18.9万亩的58%,常年商品菜稳定在120万吨左右,基本达到了鲜绿蔬菜立足郊区的自给率指标。 2.引进竞争机制,建成两大蔬菜疏通渠道,形成以综合性、专业性、区域性产销批发市场为纲,零售市场、集市、超市、连锁店为网的蔬菜市场形态体系。1992年以来,在进一步巩固、发挥传统商业蔬菜公司主渠道地位和作用的同时,上海蔬菜全面开放,产销稳步走向市场,菜农参与流通,在市农委统一指导协调下,先后组建了一批农办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形成以上海申绿蔬菜联营公司为龙头的23家农办批发市场蔬菜交易网络,常年市场交易量、蔬菜合同定购量、蔬菜经营总量等全市占有率达到50%。农、商两个系统在蔬菜经营中已各占半壁  相似文献   

5.
广元市自1985年为省辖市以来,市委和市府对蔬菜产销工作一直很重视,领导经常调查研究,以实干精神,顺应改革,坚持以生产为基础,狠抓“菜园子”和“菜篮子”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效。1.蔬菜生产持续发展,市场供应充足。1991年蔬菜种植面积达19.2万亩,产量39300万公斤,其中蔬菜基地面积1.3万亩,产量5900万公斤,与建  相似文献   

6.
《长江蔬菜》2011,(5):57-57
到2015年昆明市将在滇池流域以外区域发展2.67万hm^2蔬菜基地,产量不少于130万t,而2011年就将新建2000hm^2“菜篮子”生产基地,保障昆明的城市供给。2月8日,昆明市副市长李喜视察城区蔬菜批发市场及宜良蔬菜基地建设情况,要求宜良要率先启动667hm^2专供主城区的蔬菜基地建设试点,争取打造成全市第一块有机蔬菜基地。  相似文献   

7.
江苏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地区,江淮流域之下游,土壤气候条件甚为优越,水陆交通方便,加之大中城市较多,并有工矿区多处,蔬菜种植业甚为发达。除各城市郊区建有蔬菜基地外,历史上还形成了不少以农村为主的传统蔬菜基地与传统蔬菜品种,成为全省蔬菜生产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初期,无锡、南通两市郊区蔬菜自给率只有30%及40%,部分依靠邻县及外地蔬菜产区供应,即使北部的徐州、连云港诸市,也大量依靠附近的萧县、铜山及赣榆、东海等县供应。由于后来片面强调以粮为纲,传统蔬菜基地逐渐缩小,而城市建设发展甚快,老菜地大量被征用,新菜地建设…  相似文献   

8.
蔬菜市场供应对城市安全运行至关重要,为有效解决非常时期的城市蔬菜市场供应问题,从2022年上半年上海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蔬菜供应实际出发,全面分析了上海蔬菜供应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对未来“韧性城市”建设中的蔬菜供应工作提出了思考和建议:城市管理者要居安思危,高度认识“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努力完善蔬菜流通体系;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和危机时,要充分考虑民生底线和承受能力,努力统筹好政策合力,防止相互掣肘,并充分发挥好市场主体的力量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成都市金牛区现有蔬菜基地35500亩,生产商品菜1.9亿公斤,担负着全市160多万人口的蔬菜供应任务。近年来,由于城市的不断发展,每年征占老菜地2000多亩,加之一环路、二环路的建设,菜  相似文献   

10.
搞好上海城郊设施菜田建设提升地产蔬菜供应保障能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改善蔬菜生产条件,增强市郊蔬菜生产基地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保证以绿叶菜为主的郊菜自给率,确保上海特大型城市蔬菜供应的安全,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扎实推进上海新农村建设,按照上海市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上海市郊将建成2万hm^2设施菜田,其中保护地6667hm^2,露地13333hm^2。  相似文献   

11.
蔬菜的生产与流通,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局。回顾总结上海蔬菜产销近年来的发展历程,研究制定今后的发展战略,把上海“菜篮子工程”建设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联系起来,这对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菜篮子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从1993年起,由于各级领导重现,干群共同努力,各方支持协作,以设施化、科技化为主要标志的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显著。蔬菜生产迅速发展,全市常年菜田生产总量逐年增加,年产量达到120-130万吨,鲜菜日均供应量保持在4000吨左右,数量充沛,品种丰富,价格平稳,市民比较满意。近年来上海“菜篮子工程”取得的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蔬菜基地实现了历史性的战略转移,现代  相似文献   

12.
在这个春光明媚的时节,全国二十五城市蔬菜工作信息交流会在上海召开,更增添了我们这座城市的融融春意。首先,我谨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对拔冗光临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 全国二十五城市的代表在上海聚集一堂,总结交流蔬菜产销工作经验,探讨今后的发展思路,研究进一步搞好大中城市蔬菜工作的对策措施,推进跨世纪的“菜篮子工程”,从而使人民群众的菜园子丰收、菜篮子丰富、菜桌子丰盛、菜盘子飘香,这本身就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菜篮子工程”情系千家万户,是一项造福于民的“民心工程”。和全国各兄弟城市一样,上海市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都对此十分重视。早在十年前江泽民同志就提出了在大城市要搞好“菜篮子工程”。从1994年起,上海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高标准建设新一轮“菜篮子工程”的要求,经过几年的努力,以设施化、科技化为主要标志的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显著。蔬菜基地实现了历史性的战略转移,现代化蔬菜生产新格局正在形成;蔬菜流通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流通新体制正在逐步  相似文献   

13.
在以往的文献中,“蔬菜淡季”一词有时指蔬菜生产淡季;有指蔬菜供应淡季。气候条件是形成北京八、九月蔬菜生产淡季的根本原因。由于生产淡季的存在,再加上贮存能力及贮存货源的限制和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淡季蔬菜基地的建设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因而形成北京八、九月蔬菜供应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全国菜篮子工作会议精神,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新老蔬菜基地得以顺利交替,产销体制趋向完善。尽管城市逐年扩大,人口不断增多,但蔬菜供应依然充裕。1996年,战胜了早春低温和“6·30”特大洪灾,保持了市场蔬菜平稳供给。全市常年生产蔬菜320151吨,蔬菜产值26519万元,比上年分别增4.4%和2.4%。鲜嫩度和净菜度也有所提高,蔬菜供应,居民称便。 一、主要成绩 (一)新老菜地交接顺利 为补充老菜地征用而引起的菜地不足,我市五年新建一批二线基地。新菜地根据种植传统和当地土壤状况,形成了各自的特色,江干区下沙、九堡新基地的特长种韭菜、韭芽、花生;滨江农民的强项则是豇豆、毛豆;拱墅区地处运河边,多水塘泥田,茭白长得特好。近3年,新增蔬菜基地1万多亩,新增蔬菜后备基地4万亩。 (二)走上依法治菜轨道 市府把“菜篮子”工作  相似文献   

15.
夏树应  万敏 《长江蔬菜》2015,(18):63-66
抢抓“十堰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新建蔬菜基地项目”实施机遇,紧紧围绕“扩规模、保供应,提质量、保安全,调结构、促转型”目标,按照现代农业要求,通过创新思维、转变方式,加强蔬菜基地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以及品牌建设,全市推广科技兴菜,蔬菜产品质量与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产业链条逐步延伸,现代蔬菜产业已见雏形.  相似文献   

16.
导读:武汉江夏区系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区县之一。2013年,江夏区紧抓武汉市新增7万亩设施蔬菜基地项目契机,新建了万亩设施蔬菜大棚,建设规模、扶持力度为历来之最。如何把新增设施蔬菜基地种好是农业主管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产业链中关键的一环,笔者认为应重点从“为谁种”、“谁来种”、“种什么”和“怎么种”四个方面思考。  相似文献   

17.
自1995年《浙江省蔬菜基地建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嘉兴市相继规划建成了17家常年性专业生产蔬菜基地,合计面积660多hm2,其中55%左右为设施栽培,常年供应10类约50个品种蔬菜4.5~5万t,占市区蔬菜供应量的1/3,对保障市场供应、促进菜农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蔬菜新品种和  相似文献   

18.
无锡是江南沪宁线上的一颗明珠,繁华富饶.随着城市建设的需要,乡镇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原有的3万余亩市属蔬菜基地锐减到不足2万亩.使城镇一度出现“菜荒”现象.无锡市委、市府针对这一情况,决定在寸土如金的全国百强县之首的无锡县,实行水田改旱田,新拓万亩市属蔬菜基地,要求在2年内办好这件实事,并做出成效.无锡县领导提出了2年计划1年完成的要求,通过4个多月的奋战.采用边改制边生产的方法,在1994年就抢种了早清明菜、番茄、冬瓜等蔬菜,当年就上市蔬菜4.55万吨,万亩菜田成为市、县人民满意的菜园子.  相似文献   

19.
《蔬菜》2011,(9):60-61
今年以来,承德市大力建设环首都绿色有机蔬菜基地,为首都提供鲜活、优质、方便、无公害蔬菜。上半年,全市蔬菜总产量140万t,实现产值23亿元。全市供应北京蔬菜23.7万t,占蔬菜总产量的17%,约占蔬菜外销总量的1/2。  相似文献   

20.
杭州市是我国著名的国际花园城市 ,旅游事业发达。市区有常住人口370万 ,每年还有3000多万人次的中外游客 ,搞好蔬菜供应至关重要。近些年来 ,我市认真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 ,坚持实行市长负责制并强化各级指挥系统 ,实施科技兴菜战略。2001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8.9hm2,总产量490771t。常年性蔬菜基地4018hm2,总产量392788t,总产值39930万元。吃菜水平保持在日人均400g以上 ,蔬菜的鲜嫩度、净菜率和放心程度都大为提高。我市早在1982年率先参加由农业部组织的长江流域蔬菜高产协作组 ,并成立了杭州市蔬菜高产协作组。20年来 ,在各级领导重视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