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同‘安梨’株系后熟前后果实营养成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燕山地区7个‘安梨’株系果实为试材,自然室温下贮藏,研究安梨不同株系后熟前后果实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安梨’后熟后果实软化、硬度降低,是果实结构中果胶和纤维素含量下降的结果。7个‘安梨’株系果实后熟前后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酚类物质、石细胞含量均升高,果胶、pH值、固酸比、纤维素含量均下降。在这7个株系中,以东乐村10-7、10-8果实品质最好,几种营养成分含量最高,果实不易褐变;大崔庄11-2果实耐贮藏性最好,贮藏期间营养成分损失少,明显优于其他株系,可以作为优良株系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烤烟品种‘K326’不同部位适宜成熟度采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烤烟‘K326’ 品种不同部位成熟采收的标准。结果表明,烤烟品种‘K326’下部叶在5成熟时采收表现较好,香气量足,浓度高,杂气和刺激性均较小;中部叶8成采收,烘烤质量最好,颜色鲜亮、油分多,单叶重较重;上部叶在9成黄时采收的表现最好,香气量足,杂气和刺激性均低。试验结果对烤烟品种‘K326’的种植及提高其产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枣果的裂果机理,笔者采用显微法对‘京枣39’新品种不同位置果实处于膨大期时的角质层、表皮、亚表皮、中果皮、维管束和空腔等解剖结构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的逐渐发育成熟,枣果体积逐渐增大,角质层厚度、表皮厚度、亚表皮细胞大小、中果皮细胞大小和维管束粗细的变化趋势一致,均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空腔大小的变化趋势略有差异,呈现出“低-高-低”单峰变化;果实膨大期和着生方向对于枣果解剖结构均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艳  彭建营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6):210-214
以‘赞皇大枣’组培苗为材料,研究6-BA、IBA和NAA在枣组培苗增殖培养中的效应并筛选出适宜组合。结果表明,在赞皇大枣组培苗增殖培养中,6-BA分别与IBA和NAA配合使用时,IBA的活性高于NAA,二者结合使用可显著促进组培苗的增殖并提高成苗质量。‘赞皇大枣’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5 mg/L+IBA 0.1 mg/L,最适培养条件为温度(25±2)℃,光照强度2000~3000 lx,光照时间14 h/d。  相似文献   

5.
东魁’杨梅是杨梅裂果病最严重的品种。通过研究明确病因,达到减少裂果、控制裂果并发症发生的目的。检测分析土壤、叶片中Mg、Fe、K等矿质元素含量;PP333、烯效唑、GA3、IAA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含量;停用PP333、平衡施肥、合理整枝、二次疏果,辅之调节园区干湿度培育小气候环境。结果表明,裂果病分为裂果、裂核2种,裂果又有纵裂、横裂2种类型,并以横裂为主。常年裂果率在10%,个别年份在20%左右,且裂果易使果实落果、腐烂,导致常规栽培常年落果腐烂率在30%以上。通过多年对病因的研究,表明植物内源激素失调是主要因子。同时,不当栽培、矿质营养盈亏不均、种性,以及非节律性气候造成的干湿不当,尤其是持续暴晴暴雨天气的出现是造成东魁杨梅裂果的重要因子。‘东魁’杨梅裂果病以生理性病害为主,与遗传种性有关。通过栽培措施的改正,可以减少裂果率,控制裂果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避雨栽培对‘赤霞珠’葡萄果实品质影响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采用避雨栽培的方法改变‘赤霞珠’葡萄果实生长小环境,通过对比测定露地及避雨栽培赤霞珠葡萄果实的糖、酸、酚类等指标,研究避雨栽培条件对赤霞珠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从而为改善葡萄生长期间的栽培管理,培育优质酿酒葡萄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避雨栽培条件有利于糖分的积累、有机酸的分解及多酚物质的形成,但由于避雨棚对光照的影响,却不利于花色苷的形成。因此,避雨栽培条件下改善光照条件,将对提高果实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蓝箭’的抗旱动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国外引进品种‘蓝箭’在中国北方较干旱地区的适应性,采用聚乙二醇6000(PEG-6000)在室内模拟干旱胁迫,测定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蓝箭’幼苗相对含水量、质膜透性、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蓝箭’在PEG-6000处理下,各指标随时间变化出现相应的变化规律,相对含水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在第5天时,20%和30%浓度处理相对含水量明显下降,分别低于对照37.38%和56.60%,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含量表现为先升高再降低,在处理15天时达到峰值,脯氨酸含量随处理时间延长升高,10天后升高变得缓慢,可溶性糖含量呈逐步上升趋势,20天时,3个处理浓度胁迫下的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对照的1.9倍、2.2倍、2.3倍。可见,‘蓝箭’在干旱胁迫下通过改变渗透调解物质含量和水势,进而增强保水力来提高其抗旱能力,忍受较强的干旱胁迫伤害。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不同气象因子对‘荸荠’杨梅成熟度的影响,为特色杨梅生产和品质分析提供可靠依据,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别以‘荸荠’杨梅单果重(外观指标)、可溶性固形物(风味指标)、可食率(质地指标)为参考数列,以‘荸荠’杨梅果实成熟期内的平均温度、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日照时数为参比数列,对‘荸荠’杨梅成熟度与气象因子的关联度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荸荠’杨梅单果重与果实成熟期的相对湿度的关联度最大,影响可溶性固形物、可食率的气象因子主要是热量指标;相对湿度除6月中旬外,其余各旬对单果重的影响均较密切,5月中旬平均气温、4月下旬平均最高气温和6月中旬平均最低气温对可溶性固形物影响最大,5月上旬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6月中旬最低气温对可食率影响最大。因此,影响‘荸荠’杨梅成熟度的气象因子及其时段效应均存在差异,在具体生产上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了阐明高抗条纹叶枯病水稻品种抗病性的分子机理,以江苏省高抗条纹叶枯病粳稻品种‘镇稻88’和‘徐稻3号’为研究材料,应用双向电泳联用质谱技术对2种水稻苗期蛋白质表达谱的特点及差异进行比较,并对差异蛋白进行了鉴定以及分析归类。结果表明:2个水稻品种的蛋白图谱上均检测到大约1000个蛋白点,这些蛋白点主要分布在等电点为4~7,分子量为10~100 kDa的范围内。用ImageMaster 2D Platinum软件分析后发现,2个水稻品种间共存在7个差异蛋白点,在‘徐稻3号’中表现为下调表达。质谱分析共鉴定出6种蛋白,这些蛋白包括能量相关蛋白、代谢相关蛋白、防御相关蛋白和未知功能蛋白。  相似文献   

10.
以精细管理和常规管理的4、6、8年生凯特杏树为试材,通过一天中不同高度区域的光照强度变化测定,不同层次的相对光照强度占树冠总体积的比例,不同枝、叶、果量的统计,以及相对应的果实品质测定分析,为杏树设施栽培建立适宜的管理模式提供技术参考。结果表明,精细管理的杏树,一天中相对光照大于30%的高光照区域占68.5%,常规管理占61.1%;精细管理的枝量、叶量、果量分别为402个、4697个、93个,常规管理分别为417个、4997个、80个;精细管理的单果重、核重、可食率与常规管理差异显著,分别为137.69 g、3.85 g、97.20%。因此,精细管理的杏树产量高,果实品质优良,适宜于山西省中南部杏树设施栽培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明确大豆多肽对香蕉耐高温特性的调控作用,本试验以巴西蕉幼苗为试材,用不同浓度的大豆多肽溶液进行叶面喷施,研究经42 ℃高温处理后其叶片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下,大豆多肽预处理能有效降低巴西蕉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提高叶片SOD、POD活性及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说明大豆多肽可减轻高温胁迫引起的伤害,提高巴西蕉幼苗的抗高温能力。在所设四个浓度中以0.6% 的大豆多肽预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烤烟上部叶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卷烟工业的需求导向,进行不同采收方式、不同成熟度的采收组合,研究其对大田生长后期烟叶主要生理指标和烤后烟叶的感官评吸的影响。结果显示,相比一次性采收上部叶1~6片,田间烟株分次采收顶部4~6片烟叶后剩余的顶1~3片叶中SOD含量明显降低,而MDA含量迅速提高,而且采收的顶1~3叶片内色素含量,和采收的顶4~6片达到显著差异程度。一次性采收上部叶时,顶1~3片叶与顶4~6片叶水分含量比率接近于1,不但能够缩小上部叶上、下叶位感官差异,还能够提高评吸得分。研究结果为烟草工、商业合作开发和利用上部叶提供了一条可行性思路。  相似文献   

13.
冬小麦粒叶比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9个冬小麦品种按5×4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20个杂交组合,对小麦粒叶比的杂种优势和遗传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粒叶比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亲本的粒叶比差异及杂交互作均对F1代产生遗传差异,该试验中石6021、农大99260080等的一般配合力较大,石6021×农大99260080、鲁麦14×济南17等组合的特殊配合力较大,产生了较强的杂种优势;粒叶比遗传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但以加性效应为主,其遗传决定度达87.65%,狭义遗传力为64.71%;在高粒叶比品种选育上应重视高粒叶比亲本筛选利用和杂交后代的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