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寻求白浆土大豆最佳群体结构,改善大豆生长发育动态,提高白浆土大豆单产水平,选用品种、密度、行距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正交表采用L9(34)),对不同群体结构对白浆土大豆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品种(F=43.63>F0.01=18.00)和密度(F=18.03>F0.01=18.00)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行距(F=9.28>F0.05=6.94)达到显著水平,各因素以选用半矮秆品种‘合农60’、密度55株/m2、行距17 cm组合群体产量最高。群体株高和倒伏主要由品种基因型决定,LAI和干重主要受密度、品种遗传特性影响,其次是行距;‘合农60号’植株矮、节间短、秆强、抗倒伏,尽管个体性状较差,但群体性状较好。  相似文献   

2.
盐碱化土壤上不同因素对饲用燕麦鲜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摘要:在盐碱化土壤上利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方法,测试不同种植密度(B)、不同底肥量(C)和不同追肥量(D)对3个饲用燕麦(Avena Sativa L.)品种(A),白燕2号(Baiyan 2)、白燕6号(Baiyan 6)和白燕7号(Baiyan 7)鲜草产量的不同影响效果,并对鲜草产量进行差异显著性鉴定。结果表明,密度对燕麦鲜草产量影响显著,且不同密度之间差异极显著;其它3个因素对产量影响不显著,各因子对燕麦鲜草产量的影响程度依次为种植密度>品种>底肥量>追肥量。在供试条件下,适宜的品种为白燕6号,播种量为150kg/hm2,施用复合底肥375kg/ hm2,刈割后追尿素肥75kg/ hm2,采取这种种植方式可以达到燕麦鲜草最高产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水稻品种桂育9号在广西中西部地区的最佳种植密度和施氮量,采用2因素4水平裂区试验设计,测定相关农艺性状和叶面积指数及产量。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最高苗数和结实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有效穗数和千粒重有显著影响(P<0.05);施氮量对农艺性状及产量影响不显著,A3B2处理的农艺性状最佳,产量最高(7 550kg/hm 2)。在广西中西部地区种植桂育9号时,种植密度以3.0×10 5蔸/hm 2、每蔸2苗、施氮量165kg/hm 2为宜。  相似文献   

4.
新疆绿洲高产大豆籽粒干物质积累规律及产量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氮肥水平(A)×品种(B)×密度(C)复因子区组设计讨论了新疆高产大豆品种"新大豆1号"和"石大豆1号"在不同种植密度及施肥水平下,开花后灌浆期籽粒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产量表现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施肥水平、不同种植密度间的籽粒干物质积累状况及产量表现均存在较大差异;群体植株不同冠层籽粒于物质积累与产量分布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半矮秆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半矮秆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是近年来在黑龙江省推广的一项新的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技术核心是选用半矮秆品种,缩小种植行距,增加群体密度,使植株在田间分布更均匀,以提高光能利用率.靠群体增加大豆单产。该技术667m2平均产量200~250kg,较常规垄作平均增产15%~20%。1993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开始引进美国大豆窄行密植技术.  相似文献   

6.
盐碱化土壤上不同因素对饲用小黑麦鲜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壤盐碱化降低了小黑麦生物产量,研究轻度盐碱化土地上不同因素对饲用小黑麦产量的影响,为盐碱地上饲用小黑麦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B)、底肥量(C)、追肥量(D)对3个优良饲用小黑麦品种(品系)(A):‘哈师209’、‘哈师0442’、‘哈师0447’鲜草产量的影响,并对不同组合鲜草产量的结果进行分析;密度对小黑麦鲜草产量影响显著,且不同密度之间差异极显著,其他3个因素对产量影响不显著,各因子对小黑麦鲜草产量的影响程度依次为种植密度>品种>底肥量>追肥量;在供试条件下,适宜的品种为‘哈师209’,播种量为300 kg/hm2,施用复合底肥300 kg/hm2,刈割后追尿素肥75 kg/hm2。  相似文献   

7.
为了高效开发利用小黑豆资源,提高小黑豆产量,在山西隰县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行株距(密度)对小黑豆产量及相关性状变异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40 cm的平均产量优于行距60 cm的平均产量;不同行株距配置(密度)中,R40P30(8.34万株/hm2)处理的籽粒产量、单株籽粒产量、单株荚数和结荚高度4个性状均优于其他处理,R60P15(11.12万株/hm2)处理的百粒重性状优于其他处理,株高性状以R60P25(6.67万株/hm2)处理最高不,同行株距配置(密度)对有效分枝性状不存在影响;不同行株距配置(密度)处理对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影响序列为产量>结荚高度>单株籽粒产量>百粒重>单株荚数>有效分枝>株高。该项研究为进一步提高小黑豆产量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最佳种植密度有利于对不同叶型马铃薯品种的田间管理,而且在高产同时可以获得最佳产量组分。为研究马铃薯叶型和种植密度的相互关系,找到不同叶型品种的最佳种植密度,选取株型直立的中晚熟代表品种Atlantic(叶上冲型)和甘农薯7号(叶平展型),固定行距70cm,设置30、25、20、15和10cm 5个株距,测定了植株性状、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块茎产量组分,并分析了不同种植密度下2个品种性状差异以及植株性状和产量组分之间的相关性。田间鉴定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2个品种的株高、节间距、披垂度和叶面积指数增加,茎粗、垂角和叶夹角降低,光合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增加,但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降低。相对于叶上冲型品种Atlantic,叶平展型品种甘农薯7号披垂值显著增加。株距为15~30cm时,2个品种种植密度的提高均可以显著增加单株产量、单株结薯数和小区产量。结果表明,叶平展型品种甘农薯7号在株距25cm、叶上冲型品种Atlantic在株距20cm时,植株冠层结构分布最佳,商品薯率和小区产量较高,为最适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试验,找出最佳栽培密度,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结果:增加株行距有利于单株或单丛的生长发育;密度越大,单位面积产量越高;在构成产量的三因素中,株距贡献率最大,行距次之,双株略低于行距。栽培管理及育苗成本是株距>双株>行距。结论:最佳密度组合为(20cm×10cm)+双株。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大豆品种的适应生态区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以挖掘品种高产潜力,以中黄35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生态区与种植密度两种处理,研究不同生态区种植密度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与生态区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公主岭地区、廊坊地区和新乡地区适宜的种植密度分别达到188750株/hm2、200000株/hm2和177000株/hm2时产量最高。比较不同生态区气候条件,河北廊坊地区因具有较高的日均气温和充足的降雨量,是大豆中黄35高产的适宜生态区。筛选出了不同生态区大豆中黄35的适宜种植密度,构建了高产群体结构,通过对产量构成的显著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与通径分析得出,生育期内活动积温高、日均气温在20~26℃范围内的天数多、鼓粒期降雨量充足和种植密度合理是优化大豆群体结构、提高大豆产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玉米秣食豆混播比例对群体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玉米单产和土地利用率,通过将玉米‘郑单958’和秣食豆按1:1、1:2、1:3的比例进行混播,以单作玉米作为对照,研究了混播群体的地上产量及构成。结果表明,玉米产量占群体产量的87.4%以上;随混播秣食豆的比例增加,玉米产量略有下降,其中茎叶产量下降明显,而秣食豆产量增加;混播群体地上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均随混播秣食豆比例增加而增加,并且各混播处理均显著高于玉米单作,其中1:3(A1B3)和1:2(A1B2)的群体地上产量分别比单作玉米提高15.5%和16.4%。  相似文献   

12.
播期对大豆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了解不同播期对大豆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对寻求适宜播期及优质高效生产有重要意义。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大豆主栽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3个播期处理(S1为5月1日,S_2为5月10日,S_3为5月21日),研究不同播期条件下大豆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S_1、S_2处理生育期日数延长;S_1、S_2处理在鼓粒期—成熟期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生长率明显高于S_3处理,干物质积累向果实转移量增大,其产量分别增加230.6、317.7 kg/hm~2;S2处理在3个处理中最优,水热等气候资源利用程度高。哈尔滨市大豆适宜播期为5月8—10日,但适播期应考虑春季土壤水分或春季首场透雨,促进大豆生长发育,显著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生物炭不同施入量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生物炭施入量设6个处理。于大豆开花期观测大豆株高,茎叶、根系鲜重和干重等地上、地下部分的主要农艺性状,在大豆收获期测量各处理主要产量性状及产量指标。结果表明,施入生物炭对大豆生长前期主要农艺性状和成熟期产量性状及产量有显著影响,其中生物炭最佳土壤施入量为210.0 kg/hm2,产量比对照提高38.48%。生物炭施入量与大豆产量之间的关系符合二次函数模型(R2=0.9368,P=0.0159)。可见,在土壤中施入适量生物炭对大豆的生长发育及产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过量施入则抑制大豆生长并导致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白浆土大豆需水特点,笔者在2009-2010年采用全土层白浆土盆栽试验,研究了在白浆土特定环境条件下,大豆的耗水特征。结果表明,随着不同处理给水量的增加,大豆株高、单株干重及叶面积增加,且随生育时期推进,增幅加大;光谱反射曲线在红光及近红外光内差异明显,以1200 mm值最高;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也随给水量增加而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综合可知,大豆各项生理指标以800~1000 mm给水处理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5.
在温室条件下,采用土壤盆栽方法研究了镁施用水平对3种不同类型土壤大豆生长、养分吸收以及籽粒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60mg/kg镁肥对3种不同类型土壤大豆种植生长,籽粒、茎秆和根部中氮、磷、钾和镁养分吸收量,以及籽粒产量都具有显著的影响。当镁肥施用量为60mg/kg土时,种植在褐土性土、栗褐土和潮褐土土壤上的大豆籽粒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15.53%、11.48%和15.52%。当镁肥施用量增加到180mg/kg土时,潮土的大豆籽粒产量比对照增产19.83%,而其它两种土壤大豆籽粒产量没有明显增加。从3种不同类型土壤对施用镁肥的响应来看,潮土表现好于栗褐土和褐土性土。本研究表明,在合理施用氮、磷和钾肥基础上配合施用适当的镁肥对交换性镁含量相对较高的土壤仍有一定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6.
膜下滴灌量对复播大豆土壤含水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膜下滴灌量对复播大豆土壤含水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规律,为当地复播大豆高产节水的适宜滴灌量提供理论依据。于2016年大田滴灌试验条件下,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试验设3780 m3/hm2(W1)、3360 m3/hm2(W2)、2940 m3/hm2(W3)、 2520 m3/hm2(W4)、2100 m3/hm2(W5). 5个滴灌量处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滴灌量的增加,各处理0~6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均呈增加趋势,不同生育时期各处理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变化较小,40~6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变化较大;各处理复播大豆全生育期的株高及茎粗均表现为W2>W1>W3>W4>W5;叶面积指数及叶日积均随着滴灌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且各处理均在鼓粒期达到最大值,以W2处理最高,分别为5.66和97.83 m2?d; W2处理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Vm)、干物质总量及产量均为最高,其中产量为3133.25 kg/hm2,较W1、W3、W4、W5处理的分别提高了8.08%、11.48%、27.87%、47.73%;灌溉水利用效率在W2、W3、W4之间则差异不显著,但W1处理的与其他处理的均达到显著差异(P<0.05)。综合考虑复播大豆的生长发育、产量及灌溉水利用效率,得出复播大豆高产节水的适宜膜下滴灌量为3360 m3/hm2。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混施的最佳比例,以施用常规尿素为对照,设5个处理,研究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混施对土壤氮含量及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配施能够提高土壤碱解氮含量和全氮含量,在整个生育时期碱解氮呈下降趋势,土壤全氮呈上升趋势。控释尿素不同比例的施用,提高大豆不同生育期的生物量,R4到R8时期提高最明显,以控释尿素100%(T5)处理提高最大。大豆蛋白质上升,脂肪下降,蛋脂总量提高,改善品质。5个处理中,以控释尿素占50%(T3)产量最高,达到3019.88 kg/hm2。与常规施肥(T1)相比提高11.33%,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对串叶松香草种子产量构成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串叶松香草株高、每株生殖枝数、每株花序数、每花序种子数、千粒重和单株种子产量这6个产量因子中,除株高和千粒重在不同生长年限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外,其它因子均存在显著差异;每株花序数和每花序种子数与单株种子产量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是串叶松香草种子产量的主要影响因子;串叶松香草单株种子产量的回归模型为:Y=-87.50047+0.14578X3+4.19497X4(F=23.51,Pr0.0001)。  相似文献   

19.
改善空间因子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秉进 《作物学报》2006,32(7):1097-1100
为了从理论上区分土壤因子和空间因子的作用,试验采用框栽的方法控制土壤面积,研究了增大空间因子对生长在不同土壤面积上的大豆植株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豆有效营养面积范围内,增大空间可以增加大豆产量,单株土壤面积较小时增产作用显著,随着单株土壤面积的增大,空间的增产作用减小。改善(扩大)空间因子明显增加了大豆的单株荚数和百粒重,降低了瘪荚率,增大了单株叶面积和干物质重,降低了株高和结荚部位。因此在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黑土区,利用和培育株型收敛、高光效大豆品种,在生产中将具更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The yield F per area can be expressed multiplicatively by using yield components. For the most simple case of including only two yield components one obtains: F = X1− X2 with X1= number of plants per area (= plant density) and X2= mean yield per plant.
For normal variables X1 and X2 the phenotypic yield stability of F, which has been measured quantitatively by the variance V(F) of F, can be explicitly expressed dependent on 1) the component means, 2) the component variances and 3)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components. V(F), therefore, depends on 5 parameters.
For many applications the use of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v of F instead of the variance itself may be advantageous, v can be explicitly expressed dependent on 1) the 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 of the yield components and 2)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omponents, v, therefore, depends on 3 parameters.
The different conditions leading to the same phenotypic yield stability can b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se explicit expressions for V(F) and v.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present paper is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theoretical models and results to the data of an extensive field trial with winter-rape, which has been performed for 5 years with 4 plant densities and 3 row distances.
For the lowest plant density (40 plants/m2) there results a very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theoretically expected and the experimentally obtained values for the phenotypic stability of yield per area. But, for the higher plant densities this result don't hold true. Possible causes and explanation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