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蛋白酶(包括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及中性蛋白酶)是饲料复合酶制剂中最主要的酶之一。本文对CHE饲料中的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进行了提取并进行了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各个酶的活性并不相同,其中酸性蛋白酶的活性最大,碱性蛋白酶最小,并且酸性蛋白的最适温度是40℃左右活性,最大值为5.203ug/min,中性蛋白酶的最适温度是30℃左右性,最大值为2.9754 ug/min,而碱性蛋白酶的最适温度是22℃左右性,最大值为0.4482 ug/min。  相似文献   

2.
从湖北省襄阳市三九酿酒厂下水道污泥分离筛选得到产淀粉酶菌株HB-3,根据菌株生长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初步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HB-3在淀粉培养基上培养72 h后,淀粉酶活力达到120.0 U/mL。然后使用DEAE-52和CM-52阴阳离子交换层析柱对短小芽孢杆菌HB-3产生的淀粉酶进行了部分纯化。结果表明,短小芽孢杆菌HB-3中淀粉酶经过部分纯化后,纯化倍数为5.9,酶活力回收率为90.9%。纯化后的淀粉酶使用SDS-PAGE凝胶电泳研究,以标准蛋白为对照,计算出短小芽孢杆菌HB-3中淀粉酶分子量为56.5 kDa。同时对短小芽孢杆菌HB-3的淀粉酶进行了纯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酶的酶促反应最适温度为50℃,40~60℃热稳定性良好;该酶的酶促反应最适pH为5.0,pH 4.0~6.0酸碱稳定性良好,该酶对底物淀粉的反应动力学米氏常数K_m为0.062 mmol/L,最大反应速率Vmax为3.019 mmol/(L·min)。  相似文献   

3.
几种玉米种子萌发期淀粉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种子为材料,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540 nm处有最大吸收峰),研究了不同的玉米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淀粉酶活性的变化以及温度、pH值、底物浓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玉米种子在同一萌发时期淀粉酶活力不同;玉米种子的淀粉酶活力随种子的不断萌发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在pH值为6.8、温度为45℃时酶活力最高,当温度为90℃时酶基本失活.酶活力随底物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4.
2株茶藨生柱锈重寄生木霉胞壁降解酶的基本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给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的分离纯化及重寄生菌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从茶藨生柱锈(Cronartium ribicola J.C.Fischer)的重寄生菌TR1和TR2中提取了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并进行了粗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2菌株所产β-1,3-葡聚糖酶最适温度均为35℃,TR1所产β-1,3葡聚糖酶的最适pH 4.0,Km值为43.82 μg/mL,Ca2+是其激活剂,Cu2+、Fe3+、Al3+、Zn2+为其抑制剂。TR2所产β-1,3葡聚糖酶的最适pH5.0,Km为71.28 μg/mL,Ca2+和Mn2+是其激活剂,Cu2+、Fe3+、Al3+为其抑制剂。2菌株所产几丁质酶的激活剂为Mn2+和Ca2+,抑制剂为Cu2+。TR1所产几丁质酶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6.0,Km为92.49 μg/mL;TR2所产几丁质酶的最适温度范围较宽为3~50℃,最适pH5.0,Km为71.11 μg/mL。TR1和TR2所产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稳定性较高,直接利用粗酶在野外防治疱锈病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耐热α-淀粉酶被广泛用于食品等诸多行业,本研究从中国北方高温堆肥分离的枯草芽孢杆菌FS321中克隆了一中度耐热α-淀粉酶基因,并实现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的表达。通过PCR技术克隆Bacillus subtilis FS321的α-淀粉酶编码基因(BSA),该基因全长1980 bp。并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BSA,转化大肠杆菌E. coli 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到大小约为73.0 kDa的重组融合蛋白,可溶性淀粉平板检测结果表明BSA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有效表达。该重组α-淀粉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H为7.5。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60℃,pH值7.0条件下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即QB/T 1803—1993测定法、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DNS法)、Phadebas amylase test法检测中温α-淀粉酶活力,分析用于检测中温α-淀粉酶活力快捷、方便、准确的方法,从而为其广泛的应用及测定提供依据。结果表明,QB/T 1803—1993测定法准确性高、精密度好,且操作简便、测定快捷,适于测定中温α-淀粉酶活力;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DNS法)测得酶活力范围小,适于定性分析;同样的稀释度Phadebas amylase test法在37,60℃下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而又由于中温α-淀粉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在60℃左右,说明该法不适于测定中温α-淀粉酶活力。  相似文献   

7.
以酶解后米糠中的残留淀粉量为考察指标,研究酶解反应过程中酶添加量、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酶解效果的影响,在酶的最佳反应条件下测定淀粉酶的动力学常数Km和Vm。实验结果表明,利用α-淀粉酶酶解米糠中的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2.00%、酶解反应pH值为6、酶解反应温度60℃、酶解反应时间1h,酶解后米糠中的淀粉含量由22.65%降至0.43%。在60℃、pH值为6时测定α-淀粉酶水解米糠中的淀粉的动力学常数Km=8.649g/L、Vm=1.249g/L·min。  相似文献   

8.
为了将马铃薯提取淀粉的废弃物——马铃薯渣变废为宝,利用联合酶解法提取薯渣中的膳食纤维。分别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来确定α-淀粉酶和糖化酶联合酶解法提取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首先,在保证糖化酶酶解工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以膳食纤维百分含量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提取马铃薯渣膳食纤维α-淀粉酶的工艺条件;然后,利用确定的条件进行α-淀粉酶酶解,再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糖化酶酶解的最优工艺条件。确定的酶联法提取膳食纤维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先添加300 U/g的α-淀粉酶(酶解时间60 min,酶解温度55℃,p H值6.5);灭活酶后,再利用糖化酶进行酶解,添加250 U/g的糖化酶酶解(酶解时间30 min,酶解温度65℃,p H值4.0)。在最佳组合条件下,试验取平均值得到膳食纤维百分含量为76.92%,同时提取后的膳食纤维其持水性和持油性显著高于马铃薯渣。  相似文献   

9.
长山药块茎休眠期相关酶活性及内源激素含量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个长山药栽培品种为材料,从采收到出苗设计了5个时期,研究其块茎内部相关酶活性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休眠期间块茎内淀粉酶和淀粉磷酸化酶活性较低,随着休眠的解除活性逐渐升高;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在块茎深度休眠时活性较高,休眠解除块茎萌动后活性迅速下降,不同品种间以上几种酶的变化趋势基本相...  相似文献   

10.
以平贝母为供试材料,研究了组培平贝母培养过程中不同发育时期培养体的淀粉酶同工酶及其活力的变化,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贝母器官发生机理和以后的分子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发育过程中各培养体的淀粉酶同工酶在Rf=0.167处产生了平贝母α-淀粉酶的特征性酶带,在Rf=0.250时,4个时期都有浅蓝色的R-淀粉酶的表达;而β-淀粉酶酶带在小鳞茎膨大阶段进行表达,而在其他3个时期没有该酶的表达。在淀粉酶活力方面,培养体内总淀粉酶活力整体呈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不同发育时期的α-淀粉酶变化趋势与总淀粉酶变化趋势相似,其活力始终高于β-淀粉酶,推测α-淀粉酶在组培平贝母不同发育时期培养体的淀粉代谢中作用比较重要。  相似文献   

11.
以燕麦加工产品的剩余滤渣为原料,研究酶-碱结合法制备燕麦麸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提取燕麦麸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10,α-淀粉酶添加量1.5%,溶液pH 6.5,65℃条件下酶解30 min,酶解液加3%浓度为1 mol/L的NaOH溶液,60℃条件下碱解40 min。制得的燕麦麸膳食纤维的提取率可达56.43%,持水力为3.414 9 g/g,溶胀性为3.13 mL/g。  相似文献   

12.
用酶法水解酒糟生产新型调味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酒酿造副产物酒糟为主要原料,以酸性蛋白酶和α-淀粉酶为水解剂,对酒糟的水解条件进行正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酒糟的最佳水解条件为:酸性蛋白酶与α-淀粉酶的质量比为1∶1,加酶总量为0.07g/100g酒糟,水解温度为45℃,水解液pH值为3.5,水解时间为10h,酒糟和水的固液比为1∶3。在此条件下,经酶解和过滤,浓缩至酒糟相等质量的水解液,其总可溶性固形物和氨基态氮含量分别为9.0%和0.570%。  相似文献   

13.
以水解度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评价指标,确定双酶复合水解罗非鱼下脚料的方案,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进行优化,最后得到最适酶解工艺参数为先在碱性蛋白酶在温度50℃,加酶量10000 U/g,pH值9.5,底物质量分数6%条件下水解;再在胰蛋白酶在温度37℃,加酶量10000 U/g,pH值8条件下水解100 min。此工艺条件下罗非鱼下脚料水解度、水解产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分别为48.26%和41.46%。  相似文献   

14.
陕南燕麦提取葡聚糖的工艺过程及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陕南燕麦为原料经过粉碎、乙醇回流、淀粉酶水解、碱液提取、微膜透析、冷冻干燥等工艺,研究提取β-葡萄糖最佳提取工艺和提取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燕麦提取β-葡萄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燕麦粉粒度为60目,燕麦粉糊化的料水比为1:10,加酶量为40U/ml,酶解2h,提取温度为75℃,pH8.0,微膜透析2h。在此工艺条件下可得到浓度72.4%~95.2%的β-葡萄糖纯品。  相似文献   

15.
考察了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真菌α-淀粉酶和葡萄糖氧化酶对比萨饼品质的影响,以确定比萨饼制作工艺的最佳条件。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制作比萨饼的最佳工艺条件: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90 min,真菌α-淀粉酶添加量为4 mg/kg,葡萄糖氧化酶添加量为30 mg/kg。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淀粉制备脂肪模拟物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采用高温α-淀粉酶水解马铃薯淀粉,制备低DE值麦芽糊精脂肪模拟物。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酶添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底物浓度对产品DE值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制备工艺的最佳条件为:酶添加量为0.02g,温度为95℃,反应时间为10min,底物质量分数为15%,水解产物的DE值为2.96。  相似文献   

17.
响应面法优化碱性蛋白酶制备酪蛋白抗菌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付莉  陈二兵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0):296-300
酪蛋白抗菌肽作为一种新型抗菌剂,分子量较小、热稳定性强、水溶性好、无免疫原性、对人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饲料行业中。因此本研究利用碱性蛋白酶水解酪蛋白,以碱性蛋白酶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为影响因子,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应用Centure-Composite Design中心组合方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实验设计,以酪蛋白水解液抑菌圈直径为响应值,运用响应面法对水解条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结果表明:酶解温度、酶浓度、酶解时间对酪蛋白水解液抑菌圈直径影响显著;酪蛋白抗菌肽制备的最佳工艺为:水解温度为55.73℃,酶添加量为0.67%,酶解时间为66.07 min。回归方程预测酪蛋白水解液抑菌圈直径理论值可达到21.66 mm,3次验证实验的平均抑菌圈直径为21.67 mm,与理论最大值接近,可见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酪蛋白抗菌肽制备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