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锌对种子质量的影响及防治作物缺锌的措施 1.1锌对种子质量的影响 锌在作物体内主要参与生长素的合成和某些酶系统的活动.作物缺锌会引起植株生长矮小和不利于种子形成.如玉米"白苗症"和果穗缺粒秃尖;水稻"僵苗"和小花不孕率增加、延迟成熟等.对锌肥反应敏感的作物有玉米、水稻、小麦、高粱、棉花、甜菜、大豆等.  相似文献   

2.
锌肥施用量及方式对夏玉米籽粒淀粉含量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不同土壤类型和生态气候条件下夏玉米的适宜锌肥施用量及方式,2013年6-9月,在浚县、禹州和偃师分别布置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土壤类型和生态气候条件下锌肥施用量及方式对夏玉米籽粒淀粉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锌肥能增加夏玉米大喇叭口期、吐丝期和灌浆期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籽粒淀粉含量和籽粒产量。总体上,浚县、禹州和偃师3个研究区域夏玉米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均以锌肥施用量30 kg/hm2最好;等量锌肥施用量条件下,土施处理优于土施+喷施处理。浚县、禹州和偃师夏玉米籽粒淀粉含量分别在土施锌肥15,30,30 kg/hm2时达到最大值;等量锌肥施用量条件下,土施处理优于土施+喷施处理。浚县、禹州和偃师夏玉米地上部分干物质量分别在土施锌肥15 kg/hm2+2次各喷施锌肥7.5 kg/hm2、土施锌肥30 kg/hm2和土施锌肥15 kg/hm2处理时达到最大值;土施+喷施锌肥能增加浚县夏玉米地上部分干物质量,而在不同锌肥水平下禹州和偃师夏玉米地上部分干物质量呈现不同变化规律。浚县、禹州和偃师的夏玉米籽粒产量分别达到最大值的锌肥施用量与夏玉米地上部分干物质量相同;与浚县比较,土施锌肥对禹州和偃师夏玉米的增产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3.
陈茂春 《科学种养》2012,(10):63-63
锌是作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缺锌会引起作物植株矮小,节间短矬,叶片扩展和伸长受到抑制,出现小叶、叶缘扭曲和皱折等。玉米白化苗、水稻僵苗等都是缺锌引起的。实践证明,在水稻、玉米、小麦、棉花、油菜、果树、蔬菜、大豆、花生、马铃薯、烟草等作物上施用锌肥,能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结实率,增强作物的抗寒、抗病能  相似文献   

4.
小麦—玉米周年生物节水栽培品种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在小麦—玉米周年栽培中提高作物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于2008—2009年栽培季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当前胶东地区推广种植的13个小麦品种与14个玉米品种为供试作物进行小麦—玉米周年生物节水栽培品种筛选试验,以小麦全生育期不灌溉、拔节期灌溉1次与拔节、灌浆期灌溉2次3个水分供应水平、玉米全生育期不灌溉与开花期灌溉1次2个水分供应水平处理,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供试小麦品种的产量在5992.485kg/hm2~10045.500kg/hm2之间,水分利用效率(WUE)在14.314kg/(hm2·mm)~24.238kg/(hm2·mm)之间,玉米品种产量在7118.535kg/hm2~12220.700kg/hm2之间,WUE在13.467~26.124kg/(hm2·mm)之间,根据产量、耗水量、WUE、灌溉水生产效率等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将供试小麦品种分为5类,玉米品种分为4类。在小麦生育期内降水250mm、玉米生育期内降水460mm左右时,济麦21、青丰2号、济麦22、DH155等4个小麦品种与先玉335、鲁单981、登海3622、蠡玉16、丹玉86等5个玉米品种具有高产高WUE的特点,可作为小麦—玉米周年生物节水栽培中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5.
施用硅肥锌肥作基肥对稻瘟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本研究旨在探索水稻减药增效的有效生产措施,[方法]选址于湖北水稻稻瘟病常重发区咸宁市崇阳县原种场,以硅肥和锌肥作基肥,设置单位施用量不同的8个处理研究硅肥和锌肥对稻叶瘟、稻穗瘟的控制作用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相比不施硅肥锌肥作基肥的对照,各施用微肥处理对稻叶瘟和稻穗瘟的发生均有控制作用,混合施用硅肥锌肥作基肥(硅+锌(225 kg/hm2+ 15 kg/hm2))对稻叶瘟和稻穗瘟的控制作用最佳,防效分别达84.98%和75.65%,病指分别由21.70和15.05降至3.26和3.58;各微肥处理对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作用。[结论]综上,本研究说明科学的硅肥处理不仅可有效地减少稻瘟病的发生,而且具有增产作用,可以作为水稻生产中减药增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旨在明确不同农作物秸秆炭化和焚烧后氮、磷、钾养分含量变化及秸秆直接还田和炭化还田下对旱作区玉米和水旱轮作区水稻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水稻、油菜、小麦、玉米秸秆,测定炭化和焚烧后氮、磷、钾含量和损失率变化及秸秆直接还田和炭化还田的旱作区玉米和水旱轮作区水稻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变化。结果表明,作物秸秆炭化和焚烧后氮、磷、钾含量均不同程度提高,水稻和油菜秸秆炭化处理较焚烧处理氮含量显著提高5.79%和30.06%,4种作物秸秆焚烧处理较炭化处理均显著提高磷、钾含量。炭化处理较焚烧处理有效降低氮和磷养分的损失率。不同轮作制下秸秆炭化还田较秸秆还田均能提高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秸秆炭化还田较秸秆还田能提高旱作区玉米产量和水旱轮作区水稻产量,通过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来培肥土壤,且水旱轮作区施用效果优于旱作区。  相似文献   

7.
农作物秸秆炭化后养分变化及还田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明确不同农作物秸秆炭化和焚烧后氮、磷、钾养分含量变化,秸秆直接还田和炭化还田下对旱作区玉米和水旱轮作区水稻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水稻、油菜、小麦、玉米秸秆,测定炭化和焚烧后氮、磷、钾含量和损失率变化及秸秆直接还田和炭化还田的旱作区玉米和水旱轮作区水稻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变化。结果表明,作物秸秆炭化和焚烧后氮、磷、钾含量均不同程度提高,水稻和油菜秸秆炭化处理较焚烧处理氮含量显著提高5.79%和30.06%,4种作物秸秆焚烧处理较炭化处理均显著提高磷、钾含量。炭化处理较焚烧处理有效降低氮和磷养分的损失率。不同轮作制下秸秆炭化还田较秸秆还田均能提高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秸秆炭化还田较秸秆还田能提高旱作区玉米产量和水旱轮作区水稻产量,通过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来培肥土壤,且水旱轮作区施用效果优于旱作区。  相似文献   

8.
聚丙烯酰胺型保水剂对土壤水分及秋糯玉米生长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探讨PAM保水剂在伏秋干旱条件下对糯玉米土壤的保水效应,可为玉米高产优质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沪玉糯3号’鲜食糯玉米为试验材料,采用拌种、沟施与穴施PAM方式,研究了PAM保水剂不同施用量及施用方式对土壤水分及鲜食糯玉米生长、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0~40 cm土层PAM保水剂处理的土壤含水量总体高于对照并随保水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5个处理中,以沟施60 kg/hm2 PAM保水剂处理的保水、增产效果最好;30 kg/hm2 PAM保水剂不同施用方式条件下,穴施好于沟施,但两者产量差异性不显著。由此得出,施用PAM保水剂可以提高土壤的含水率和促进作物生长,并改善玉米的产量构成因子,从而提高鲜棒产量和地上鲜生物量。  相似文献   

9.
小麦返青期,在河北省小麦-夏播作物一年两熟地区冬小麦田施用醚苯磺隆,对其除草效果及其在土壤中的残留在不同耕作方式下对后茬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醚苯磺隆可湿性粉剂对小麦田主要阔叶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对小麦产量无影响。10%醚苯磺隆在小麦田的施药剂量为60 g/hm2,对下茬作物玉米、谷子幼苗的生长及产量无影响,对大豆、花生、油菜的药害轻;随用药剂量增加药害加重,480 g/hm2处理对下茬参试作物均有较重的药害,不同作物对醚苯磺隆在土壤中残留量的敏感性有差异,其顺序为:油菜>大豆>花生>谷子>玉米。播种前进行旋耕比免耕对后茬参试作物幼苗生长及大豆和油菜产量影响要轻。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不同水分条件对小麦-玉米两熟制水分利用的影响,通过秸秆覆盖和施用保水剂等水分调控措施,进行了不同灌水量对小麦、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土壤水分及水分利用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灌水有益小麦群体发育,提高成穗数量、株高、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促进小麦增产,其中以补充灌水1 200 m3/hm2效果最佳,增产11.83%;但过多灌水反而影响小麦产量,补充灌水2 400 m3/hm2减产1%,并影响玉米产量。小麦灌水处理的玉米分别比对照增产7.31%~16.15%,其中补充灌水1 800 m3/hm2增产效果最佳,增产16.15%。夏秋两季作物产量结果表明,河南省中产灌区在秸秆覆盖和施用保水剂的情况下,小麦-玉米两熟制最佳补充灌溉量为1 200~1 800m3/hm2。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表明,秸秆覆盖与保水剂相结合,并进行适量补充灌水有利于改善和补偿土壤水分,而且有影响全年作物生长的趋势。玉米收获后,土壤有效养分和有机质有所下降,表明种植夏玉米应追施适量磷、钾肥,同时加大夏季作物秸秆的还田量,以提高土壤有机质。  相似文献   

11.
提高小麦籽粒锌浓度是补充人体锌营养、降低锌缺乏的重要措施。定量化研究全球小麦籽粒锌浓度随时间变化,并评价施肥对籽粒锌浓度的影响,对指导当前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查阅了1980到2018年间与全球小麦籽粒锌营养相关的田间试验文献84篇,通过分析不同年代的籽粒锌浓度、氮磷钾肥施用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探讨氮磷钾肥施用对全球小麦籽粒锌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从20世纪90年代(1981—1990)至今,全球小麦籽粒锌浓度从90年代的39.6 mg/kg下降至目前的29.1 mg/kg,下降幅度为26.5%。在小麦生产中,氮肥从1990s的84.1 kg/hm2增长至当前的166 kg/hm2,磷肥从2000s至今增加了127%,钾肥从2000s至今增加了19.8%。氮肥施用显著提高了小麦籽粒锌浓度,磷肥降低了籽粒锌浓度,而钾肥施用并没有影响籽粒锌浓度。因此,集约化农田中磷肥的大量施用可能对小麦籽粒锌浓度的降低影响最大,适当的磷肥施用量可以保证小麦籽粒高产、高籽粒锌营养。  相似文献   

12.
硼肥不同施用方法及用量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明中国南方缺硼水稻田中增施硼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硼肥不同施用方法及不同用量的组合对南方早稻的生长期、分蘖状况、剑叶叶绿素含量、水稻生物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硼肥和基施配合叶面喷施硼肥均能提早水稻生育期,尤其是齐穗期,比CK提前了1~3天;基施硼肥或基施配合叶面喷施硼肥均促进水稻分蘖,有利于提高稻叶叶绿素含量和生物量积累,起到水稻增产的效果,其中常规施肥+基施持力硼11.25 kg/hm~2和常规施肥+基施持力硼7.5 kg/hm~2+喷施速乐硼0.45 kg/hm~2综合效果最好,值得在南方水稻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旨在系统阐明区域内耕地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丰缺状况,探究微量元素间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为平凉市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土壤改良与地力提升提供科学依据。以Cu、Zn、Fe、Mn、B、Mo和S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评价平凉市耕地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丰缺状况。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微量元素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平凉市耕地土壤有效Cu、Zn、Fe、Mn、B、Mo、S平均含量分别为1.04、0.92、13.18、11.03、0.51、0.11、15.11 mg/kg。有效S含量在空间上为强变异,其余元素含量均属于中等程度变异。评价结果显示,不同区域耕地土壤有效Cu、Zn含量丰缺水平为低—中等,有效Fe、Mn为低—高等,有效Mo为较低—低等,有效B、S为极低—较低等;不同土类土壤有效Cu含量丰缺水平为低—中等,有效Zn、Fe、Mn为低—高等,有效B为较低—低等,有效Mo为较低—中等,有效S为极低等。土壤pH、有机质和有效态微量元素之间存在一定的影响关系。总体而言,平凉市耕地土壤整体缺乏有效B、Mo、S,且有效S为极缺乏,有效Cu、Zn、Fe、Mn普遍处于适中...  相似文献   

14.
Barley (Hordeum vulgare L.) is often grown on alkaline zinc (Zn)‐deficient soils where reductions in yield and grain quality are frequently reported. Currently, the use of Zn‐based fertilizer along with Zn‐deficiency‐tolerant genotypes is considered the most thorough approach for cropping the Zn‐deficient soils; however, developing or breeding genotypes with higher Zn efficiency requires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inheritance of tolerance to Zn deficiency.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genetic control of this trait in barley. Two parental cultivars ('Skiff, moderately tolerant; and ‘Forrest’, sensitive), 185 F2 plants, and 48 F2‐derived F3 families from this cross were screened to determine inheritance of tolerance to Zn deficiency using a visual score of deficiency symptoms. The segregation ratios observed indicated that greater tolerance to Zn deficiency in ‘Skiff compared with ‘Forrest’ at the seedling stage is controlled by a single gene with no dominance.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visual scores are useful for genetic analysis of tolerance to Zn deficiency.  相似文献   

15.
选择蔬菜和水稻等2类农作物,进行了为期2年的7个田间试验,探讨了配施商品有机肥对蔬菜和粮食作物产量及土壤和农产品重金属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配施商品有机肥可显著增加蔬菜的产量,但对水稻的增产效果较小。施用商品有机肥可增加土壤中Cr、Cu、Zn、Cd、Pb和As等重金属的积累,累积量因有机肥来源不同有所差异,并随施用量增加而增加。短期施用商品有机肥一般不会导致蔬菜和水稻等农产品中重金属的超标,但可增加蔬菜和水稻产品中Cu、Zn、Cd和Pb等重金属的含量。蔬菜地、油菜-晚稻种植模式和草莓-早稻种植模式下商品有机肥年推荐施用量分别为250~500、100-200和500 kg/亩,作基肥一次施用。  相似文献   

16.
缺磷型稻田土壤施磷增产效应及土壤磷素肥力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不同缺磷土壤上进行定位试验,研究磷肥效应和土壤磷素的供应状况。试验在红黄泥和河沙泥两种土壤上进行,包括不施肥(CK)、氮钾肥(NK)、氮磷钾肥(NPK)、氮磷钾肥加稻草还田(NPK+RS)4个处理。结果表明,施磷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平均增产率表现为严重缺磷土壤高于中度缺磷土壤、早稻高于晚稻、磷肥与稻草配合施用高于单施磷肥处理;中度缺磷和严重缺磷土壤上施用磷肥能够显著的提高作物产量,尤其在早稻上效果更明显;中度缺磷土壤上施用磷肥早稻平均增产6.3 %,晚稻平均增产6.1%;在严重缺磷土壤上施用磷肥,早稻平均增产达到17.9 %,晚稻平均增产达到10.5 %;磷肥与稻草配合施用的水稻产量提高幅度略高于施用磷肥处理;土壤连续施用磷肥和磷肥与稻草配合施用能够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且磷肥与稻草配合施用效果最佳。中度缺磷土壤磷肥与稻草配合施用处理连续两年试验后,土壤有效磷平均上升50.4%,严重缺磷土壤连续两年磷肥与稻草配合施用处理连续两年试验后,土壤有效磷平均上升91.4%。在中度和严重缺磷土壤上施用磷肥或磷肥与稻草配合施用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磷素吸收量和土壤的供磷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有机液肥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液肥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有益微生物,集“肥效、药效”于一体,对作物生长、果实品质形成等具有积极作用,是一种重要的有机肥料,在中国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有机液肥具有流动性和生物活性等特点,其运输和储存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使有机液肥的应用受到影响。本文对有机液肥的功效、种类和制备、使用方法及效果等方面进行详述,针对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优势与不足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为推进有机液肥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在浙西北平原区和丘陵区分别选择传统施肥、施用化肥和施用商品有机肥等3种不同施肥方式的代表性梨园,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水果生产过程中有机肥、化肥、大气沉降、梨子收获和地表径流中重金属流的定点定量观察分析,探讨了果园生态系统中重金属的年平衡值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平原区果园重金属的平衡值普遍高于丘陵区,大气沉降对重金属输入的贡献也是平原区高于丘陵区。果园系统中多数重金属积累以施有机肥的最高,Cd主要以化肥方式进入果园,Zn、Cu、Pb主要通过施有机肥方式进入果园,而大气沉降对果园中Zn、Pb、Hg和As积累也有较大的贡献。在丘陵区,传统施肥模式下,除Pb和As稍有积累外,果园系统中其它重金属元素都呈现下降的趋势;化肥施肥模式下,Pb、Cd和As呈积累趋势,Zn、Cu和Hg呈现降低趋势;而有机肥施肥模式下,所有重金属元素均呈现积累趋势,并以Zn的积累量最高。在平原区,由于大气沉降输入的重金属较多,除传统施肥模式下的Cu和化肥施用模式下的Zn、Cu外,其它重金属元素都呈现积累趋势。  相似文献   

19.
江淮地区稻田基础土壤肥力与水稻合理施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摘要:针对江淮地区杂交中籼稻生产中由于重氮轻磷钾,养分运筹不合理等现象,对江淮地区5个不同地点通过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江淮地区稻田的基础地力、农民习惯施肥以及专家推荐施肥与产量的关系,为提高稻农的施肥水平,为安徽省江淮地区稻区制定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江淮地区稻田基础地力、施肥增产幅度、肥料贡献率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江淮地区农民习惯施肥肥料结构水稻生产具有氮磷钾数量不足、比例不适、不同区域差异较大的特点。专家推荐施肥在减少氮用量,采用适宜的氮肥运筹方式,增加磷钾肥用量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能协调养分平衡,适时满足水稻高产对养分的需求,提高肥料的效益和利用率,达到以对高产高效的目的。根据本田间试验结果,安徽省江淮地区推荐水稻600-650公斤/亩产量水平的氮磷钾用量:氮肥(N)150~180 kg/hm2,磷肥(P2O5)60~90 kg P2O5 kg/hm2,钾肥(K2O)75~105kg K2O kg/hm2。在氮肥运筹上氮肥总量的40-50%作基肥,20-30%作分蘖肥,20-30%作穗肥施用,磷肥全部做基肥,钾肥60%作基肥,40% 作拔节肥。  相似文献   

20.
剑河县土壤微量元素与有机质、pH值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剑河县12乡镇72个土壤样本的有效态微量元素、有机质及pH值进行了测定,研究了土壤中有效锌、有效铜、有效锰、有效铁、有效硼元素与有机质、pH值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与有效铁、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硼含量有正相关性,与有效锰含量呈负相关性;土壤pH值与有效锰、有效铁、有效锌、有效硼含量有负相关性,与有效铜含量呈正相关性的规律.在生产过程中,应针对不同乡镇的土壤微量元素状况,应在长期施用氮磷钾肥料的基础上,可采取调节有机质和pH值等提高微量元素有效性的方法来提高农作物对微量元素的吸收,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