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7 毫秒
1.
通过机插秧不同穴距处理对通禾899群体生长动态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禾899在12 cm穴距条件下产量最高,其次为16 cm穴距,食味品质最高出现在16 cm穴距条件下,综合产量、米质、抗性等因素,通禾899生产当中建议采用30 cm×16 cm行穴密度种植。  相似文献   

2.
通禾899是由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稳产、优质、抗逆性强自选远缘材料Y348(通35/菰)为母本,以01-125/通禾830的F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代采用集团加代,穿梭育种结合系谱选育法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稻瘟病、抗纹枯病、米质优等特点。适合在吉林省四平、通化、长春、吉林、松原等晚熟稻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正>由北方稻作协会和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共同组织的全国粳稻主栽品种食味品评及品评员考核会议于2017年3月5-6日在沈阳金城宾馆召开。本次品评共组织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的30个主栽品种及日本越光米、国家粮食科学研究院提供一米样计32个样品进行品评,品评结果表明,我国粳稻主栽品种中较高食昧水平品种多些、面积也稍大;食昧特优的品种及面积明显高于食昧特低的品种;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南北都有分布,地域差异不明显。品评同时,对在2016年10月参加吉林培训合格的66位人员进行了品评员考核,优秀品评员队伍的建立,使今后品评工作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4.
2018年1月20-21日,组织全国74个品评人员,对来自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江苏、云南、贵州、新疆及天津等11个省、市、自治区的27个粳稻主栽品种进行食味品评,结果表明:参评品种食味值在80分以上有5个,70分以上15个,占参评品种50%以上,我国粳稻主栽品种食味水平较优;不当的因素会影响米的优良食味发挥,要重视综合因素对食味的影响;首次对基准米进行绝对赋分,品评结果更加精准。  相似文献   

5.
中国和日本计86个品评人员对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江苏、云南、贵州等省,新疆、宁夏自治区及天津市的30个主栽品种进行品评,江苏武进稻麦育种场培育的武育粳3号作为基准米(70分)。结果表明:70分以上食味水平粳稻品种占品评品种总数的56.67%、面积占品评品种总面积的51.94%,说明我国粳稻主栽品种中较高食味水平品种多些、面积也稍大;食味稍低的65~70分食味水平粳稻品种在各食味区间中种植面积最大,说明稍低食味水平粳稻主栽品种在市场仍占一定地位;食味特优的品种面积明显高于食味特低的品种;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南北都有分布,地域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2009年8月8日,北方稻作科技协会组织专家对全国20个优良食味粳稻品种进行品评。水稻食味育种专家、品评专家17人及列席品评代表10人进行品评标准的讨论、制定及品评。品评方法参考日本食味品评标准,结合中国食味品评经验制定。品评结果收到比较满意效果,并引发众多思考:我国优良食味粳稻研究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应制定更加完善的评价体系,提升品评高度;充分发挥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的市场价值;进一步发展协会,提升协会价值。  相似文献   

7.
北方稻作协会组织24位专业品评员,对来自我国粳稻产区的28个粳稻品种(品系)进行品评,评选出特等奖1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6个,优秀奖7个。从品评结果分析来看,参评粳稻品种(品系)整体食味水平普遍较高,表明我国优良食味粳稻研究成果显著。同时,专业品评员能够科学、公正、可靠地评价粳稻食味,品评结果得到参评单位的一致认可,所以应大力加强品评员队伍建设,以促进我国优良食味水稻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2016年3月15~16日,由中国北方稻作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日本佐竹公司承办的"中日优良食味粳稻品种选育及食味品鉴学术研讨会"在日本广岛举行。来自中日双方的25位品评专家对两国的9个优良粳稻品种进行品评打分,品评按照日本感官评价试验方法进行,经过两次重复品评,最后评选出"最优秀奖"5个,"优秀奖"4个。  相似文献   

9.
30位国内外知名稻米食味品评专家及水稻育种专家,对来自我国粳稻产区的25个粳稻品种进行品评。对参评样品进行现场随机编号,品评专家现场评分,品评结束后当场解密编号,公布品评结果。评选出特等奖8个、一等奖11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1个、优秀奖1个。品评结果得到专家及参评单位的一致认可。从品评结果及后续发展来看,水稻食味品评作用巨大;我国水稻食味研究遍地开花,后续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层出不穷;水稻食味研究将迈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10.
在禹城地区进行了28个优质早熟粳稻品种的比较试验,以期筛选适于当地直播种植的优质品种。生育期调查表明,盐粳321、通育413、通禾861、通禾829、通禾868、CH1212、吉粳816、吉粳830、吉宏6号等9个品种抽穗较早,熟期适当。其余19个品种表现晚熟、灌浆慢,不能正常成熟。测产结果表明,吉宏6号、吉粳816、通育413等6个品种产量超过400 kg/667 m2。品质分析表明,吉宏6号、通育413、吉粳816、吉粳830、通禾829、通禾868等6个品种食味值达到80分及以上,吉宏6号、通育413食味值最高。综合生育期、产量和品质分析,吉宏6号、吉粳816、通育413、吉粳830比较适合在禹城地区直播种植。  相似文献   

11.
优质早籼恢复系R899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899是湖南省永州市农科所用湘早籼13号与To974杂交后定向选育而成的早籼恢复系,具有恢复力强、抗稻瘟病、米质优、制种产量高等特点.R899所配系列组合表现产量高,稳产性好,米质较优,生育期适宜,适应性广.其中Ⅰ优899和金优899于2004年2月通过了湖南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2.
水稻新品种通禾856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禾856是吉林省通化市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中晚熟水稻新品种,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抗逆性强等特点。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通禾863是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通过常规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优良水稻新品种。生育期140 d,需≥10℃积温2 800℃,在吉林省属中晚熟品种。该品种高产、稳产,活秆成熟,抗倒伏,适合机械化收获。  相似文献   

14.
通禾861是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平粳8号为母本、以超级稻吉粳88与自选系通禾08-6195的杂种F1代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海南加代、集团加代、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米质优、口感好、产量高、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吉林晚熟稻区、辽宁北部、宁夏引黄灌区、北疆沿天山稻区、南疆稻区和内蒙古赤峰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北方水稻》2011,(5):4-5
<正>2011年8月21日,已经成功举办两届全国优良食味粳稻品评的北方稻作科技协会联合日本佐竹公司,组织来自中国及日本的19位水稻专家在北京对全国20个优质食味粳稻品种进行了品评。  相似文献   

16.
对通禾836和吉粳88号两个超级稻品种在不同年份、不同氮肥施肥量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吉林省吉粳88号在低氮条件下产量不高,氮施用量为225 kg/hm2时达到最高产量,属高氮高效型。通禾836不论高氮和低氮产量都比较高,氮施用量为200 kg/hm2时达到最高产量,属氮高效利用型。而且不同年份间通禾836表现更稳产。  相似文献   

17.
金秋赏稻     
永泉 《北方水稻》2007,(4):I0001-I0001
<正>拂去盛夏炎热,迎来飒爽初秋。轻风幽幽,稻香郁郁,金秋时节赏稻忙。"全国优质粳稻优良食味品评"即将寸8月18日在沈阳拉开帷幕。使我们此刻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的是全国有15个省、市、自治区35家单位热烈响应知倾情支持,20几位国内外品评专家不辞辛苦的忙于品评方案的制定,稻米的评价与推荐,才使我们成功地策划并筛选出我国20个优良粳稻品种参加品评。大力开展我国优良食味粳稻研究的使命感与紧迫感,在这次组织的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过程的价值可能远胜亏人们对结果的关注,至此,从心底蓦然升起莫名的感动和无尽的喜悦。  相似文献   

18.
利用高能重离子束(C)辐照诱变东北粳稻通禾899,剂量为0(CK)、200Gy,初步研究了重离子束(C)辐照诱变后代材料出现的突变情况。结果表明,辐照M_1代全部为半不育,结实率5.2%;M_2代突变率5.7%,高于传统的γ、X射线辐照诱变的突变率,而且突变体的类型丰富;经过M_3~M_5代的连续种植和选择,后代突变体群体越来越大,大部分突变材料均已稳定,少量后代材料综合性状优良,生育期比对照通禾899明显提前,已参加吉林省水稻新品种联合区域试验。但有近30%的材料在M_5代还存在分离或疯狂分离,分离的材料绝大部分表现为长粒型,千粒重偏低,外观品质好。  相似文献   

19.
全国优质粳稻优良食味品评情况报告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孙雅君 《北方水稻》2007,(5):1-4,18
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征集和初选,筛选出黑龙江、吉林、辽宁、天津、江苏、新疆、河北、山东等省、市、自治区20个优良粳稻品种入选参加食味品评。通过品评可以看到:许多品种均表现出良好的感官食味特性,有些甚至超过日本越光品种;在我国粳稻主产区,只要加强优质食味研究开发力度均能培育出优质食味品种;碾米品质、外观品质及理化指标在对食味影响中存在的相关性需进一步验证,从而建立一套食味品质研究评价体系,使此评价体系完全符合人们对食味的要求;食味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与品种特性、栽培技术、产地、贮藏加工条件等均密不可分;我国有一大批优质食味品种有待于加大开发、宣传、推广力度,并作为优质食味米,高标准地打入国际市场;建立研究我国粳稻食味为主的学术专家组,制定研究目标和发展规划,切实把我国粳稻食味研究做大、做强,尽快提升我国粳稻食味品质的研究水平并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0.
2007年8月18日~21日,在北方稻作科技协会、《北方水稻》杂志社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北方水稻发展论坛"期间,隆重召开了"全国优质粳稻优良食味品评"。参评品种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征集初选,最终筛选出20个优质粳稻品种入选参评。来自中国、日本水稻育种、品评专家17人及会议代表7人共计24人参加品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