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0年以来,以‘黄金梨’、‘圆黄梨’、‘莱阳梨’、‘砀山酥梨’及‘新梨7号’等品种为亲本进行杂交育种研究,先后将10余个杂交组合的5000余株杂种实生苗定植于选种圃,育成新品系6个,其中原代号为‘2002-6’的品系,亲本组合为‘黄金梨’ב圆黄梨’,  相似文献   

2.
以乌塌菜品种上海小八叶、薹菜品种平度薹菜及变种间杂交后代6-1和6-5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叶片及叶柄中硫代葡萄糖苷的组分与含量,以期了解不结球白菜变种间杂交后代的硫苷变化。结果表明:4份材料的叶片、叶柄中均检测到组分相同的脂肪族硫苷、吲哚族硫苷各4种,而芳香族硫苷只在变种间杂交后代6-1的叶片和叶柄中检测到;参试各材料叶片中总脂肪族硫苷含量、总吲哚族硫苷含量和总硫苷含量均高于叶柄。变种间杂交后代6-1叶片、叶柄中有益人体健康的2-苯乙基硫苷(NAS)和吲哚-3-甲基硫苷(GBC)含量均高于亲本上海小八叶和平度薹菜,表明变种间杂交可以用于改良不结球白菜硫苷组分及含量。  相似文献   

3.
以早酥梨为主要亲本,与幸水、新世纪梨进行正反杂交试验,设计二次重复,目的为探索优良亲本早酥梨与早熟优良砂梨品种杂交的遗传倾向和培育优良的早熟新品种,解决我国7月份成熟的梨优良百种问题.通过对两批杂交后代1328株实生苗的全面观测和遗传倾向分析表明:梨果实形状的遗传,杂种后代倾向亲本,倾亲串为82%,倾父和倾母株率相同.早酥作父本后代果形遗传传递力较作母本时强,梨果实大小遗传变异广泛,呈数量性状,后代倾向减小,果实重量为亲中值的76%,早酥作父本时后代果实较大;杂种后代果心呈大变异,后代果心为亲代的1.35倍.小果心组合的后代果…  相似文献   

4.
以‘苹果梨’ב八月红’、‘八月红’ב红香酥’和‘苹果梨’ב红香酥’3个梨杂交组合后代728个单株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自然发病调查法,连续3年调查叶片白粉病的发病情况,并分析白粉病抗性的遗传变异,为梨树白粉病抗病基因定位和筛选奠定基础。结果表明,‘苹果梨’为高感亲本,‘红香酥’较抗病,‘八月红’居中。3个杂交组合后代均表现低亲遗传倾向。在杂交育种中选择抗病亲本可显著提高低低亲率,降低后代感病指数,易于筛选抗病种质。  相似文献   

5.
早熟、优质、耐贮梨新品种——新梨7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梨7号2000年通过新疆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它是以库尔勒香梨与早酥梨为亲本的杂交后代。1998年引种烟台地区。经4年的引种观察,该品种表现出早熟、优质、耐贮藏、货架期长等特点。大树高接换头3~4年基本恢复树冠。新梨7号很适合作为无经济效益的老梨园更新换代的品种。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杂交后代进行真实性鉴定是进行猕猴桃分子遗传学研究的前提。通过筛选InDel引物对软枣猕猴桃2个杂交后代群体进行InDel标记研究,以鉴定杂种后代的真实性。【方法】采用高通量磁珠法提取软枣猕猴桃‘永丰1号’(♀)、‘RB-3’(♀)、‘11-17’(♂)、‘魁绿雄’(♂)亲本基因组DNA,以及‘RB-3’ב魁绿雄’子代175株和‘永丰1号’ב11-17’子代531株的基因组DNA;根据重测序数据设计InDel引物,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在4个亲本中进行多态性验证,选择扩增带型清晰、稳定以及在父本中出现特异性条带的引物用于杂种子代鉴定,根据所选引物中InDel片段长度选择琼脂糖凝胶电泳或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RB-3’ב魁绿雄’和‘永丰1号’ב11-17’2个杂交F1代群体进行真实性鉴定。【结果】在‘RB-3’ב魁绿雄’的杂交组合中,共筛选出4对引物,作为杂种鉴定的标记,鉴定杂交后代的真杂种比率为92.00%。在‘永丰1号’ב11-17’杂交组合中,同样筛选到4对,杂交后代的真杂种比率为99.24%。【结论】InDel标记可有效地对猕猴桃杂交后代进行真实性鉴定,真杂种的鉴定为后续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遗传图谱构建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香菇(Lentinula edodes)808和0517为亲本,采用单孢杂交技术获得了香菇新杂交菌株0912(辽抚4号)。通过拮抗试验和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标记技术对杂交菌株辽抚4号进行遗传特性研究。拮抗试验结果表明:亲本菌株808和0517之间、亲本菌株808和杂交菌株0912之间的拮抗线都明显,均为褐色拮抗线,但亲本菌株0517和杂交菌株0912之间拮抗线较弱。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3个菌株分析表明:杂交菌株0912既含有亲本菌株808的一条特异性条带又含有0517的一条特异性条带,可以判定0912为亲本808和0517的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8.
以大白菜(叶片绿色)和紫色小白菜(叶片紫色)为亲本进行杂交、回交和自交,研究大白菜叶片紫色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大白菜和紫色小白菜杂交F1的叶片均为紫色,但其叶片色泽较亲本紫色小白菜浅。在F2群体中,叶片颜色分离比例接近3紫色:1绿色,BC1群体为1紫色:1绿色,而BC2群体叶片全部为紫色。χ2检测结果进一步证明:大白菜和紫色小白菜杂交后代叶片紫色对绿色受1对遗传基因控制,紫色对绿色为显性,决定叶片紫色的基因具有累加效应。  相似文献   

9.
大白菜(大白菜×紫色小白菜)叶片紫色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大白菜(叶片绿色)和紫色小白菜(叶片紫色)为亲本进行杂交、回交和自交,研究大白菜叶片紫色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大白菜和紫色小白菜杂交F1的叶片均为紫色,但其叶片色泽较亲本紫色小白菜浅.在F2群体中,叶片颜色分离比例接近3紫色:1绿色,BC1群体为1紫色:1绿色,而BC2群体叶片全部为紫色.x2检测结果进一步证明:大白菜和紫色小白菜杂交后代叶片紫色对绿色受1对遗传基因控制,紫色对绿色为显性,决定叶片紫色的基因具有累加效应.  相似文献   

10.
利用SRAP分子标记研究了6个切花菊品种及其2×4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的38个F1代单株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17对SRAP引物组合共获得229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27条,平均每个引物获得7.5个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56.0%,说明切花菊亲本品种及其杂交后代的分子多样性适中。6个亲本品种之间的Nei’s遗传距离介于0.11~0.25之间,平均为0.19,说明亲本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亲本和杂交后代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介于0.42~0.72和0.40~0.85之间,杂交后代遗传相似系数的中位数(0.61)高于亲本品种(0.55),说明杂交产生了一些变异株系,但是总的遗传基础有变窄或同质化趋势。基于遗传相似系数,UPGMA聚类将亲本和杂交后代划分为两大类,聚类结果与母本和杂交组合类型相符,说明SRAP分子标记可有效用于鉴定菊花不同杂交组合后代。  相似文献   

11.
以"鄞红"、"巨峰"、"红富士"葡萄的3个杂交后代(1-1,2-1,2-2)为材料,通过葡萄果实中可溶性糖、有机酸、维生素C(Vc)和氨基酸含量等营养品质的测定,为选育优质鲜食葡萄新品种提供依据。品质分析结果表明:葡萄杂交后代果实中酒石酸的含量变化范围为5707.95~7576.78μg/g,苹果酸的含量变化范围为1766.53~4156.25μg/g,1-1中酒石酸含量显著低于亲本;1-1的柠檬酸和Vc含量均显著高于亲本;葡萄杂交后代果实中葡萄糖的含量变化范围为69.73~75.08mg/g,果糖为64.03~69.20 mg/g,1-1总糖含量显著高于亲本,3个杂交后代中的葡萄糖/果糖(α)比率在1.08~1.09之间,1-1、2-2的酒石酸/苹果酸(β)值介于亲本之间;氨基酸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后代1-1、2-1和2-2的总氨基酸含量和呈味氨基酸均显著高于亲本,2-2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亲本。因此,1-1和2-2为品质优良的葡萄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12.
苹果梨的育种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指出,苹果梨综合性状优良,是很好的梨育种种质资源;以苹果梨及其后代为亲本已选育出30余个新品种,大大丰富了梨种质资源;苹果梨的大果、耐贮、小果心、抗寒等优良性状在后代品种中有较强的表现;以苹果梨与多倍体品种杂交后代为多倍体的比率较高。并展望了苹果梨在今后育种中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为创建大白菜—结球甘蓝易位系,以大白菜—结球甘蓝9号单体异附加系(AC9)为试材,对其与大白菜亲本‘85-1’回交后代植株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利用结球甘蓝9号染色体相对应的C06连锁群特异的20个InDel标记对小孢子植株进行筛选,结合细胞学鉴定从中获得两个添加甘蓝9号染色体不同片段的易位系植株‘AT9-1’和‘AT9-2’。通过对InDel标记的加密设计,明确了易位系‘AT9-2’中甘蓝片段大小为1.03 Mb;利用大白菜A基因组10个连锁群上均匀分布的177个InDel标记对其进行分子鉴定,初步确定了易位系‘AT9-2’中甘蓝染色体片段位于大白菜1号染色体上。对易位系植株‘AT9-1’和‘AT9-2’分别进行自交、与大白菜亲本‘85-1’回交、与大白菜高代自交系‘14-28’和‘14-36’杂交,利用结球甘蓝C06连锁群特异的InDel标记对自交、回交、杂交后代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两个易位系中甘蓝9号染色体片段的遗传稳定性非常低,易位系‘AT9-1’的自交、回交和杂交后代中含有甘蓝染色体片段的植株比例仅为8.9%、3.1%和2.8%;而‘AT9-2’仅为6.7%、1.6%和2.6%。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五个梨杂交组合的调查材料的分析表明:梨皮色遗传方面不存在褐色对绿色或者绿色对褐色的显隐性规律;梨杂交后代果实大小的遗传受亲本果实大小的影响,亲本较大的,后代果实也较大,亲本小的后代也小,总的遗传变异倾向是果实减小,纵轴变短,品质和风味变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减少,但都出现了一定比例的超双亲株。个别组合(鸭梨×麻梨)的杂交后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超过亲中值,优株率达到50%。  相似文献   

15.
<正>梨是我国出口水果比例最高的水果,尤其是早熟梨品种,6—8月出口价格常高出晚熟梨品种1倍以上。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林果花卉研究所梨课题组从1981年开始,以早酥梨为亲本选配多个杂交组合,历经两代人努力,培育出甘梨早6、甘梨早8、甘梨2号等一批早熟梨优良品种,并在湖北、安徽、河北、山西、江苏、上海等地推广栽培。1品种特性1.1甘梨早6 1981年杂交,亲本组合为四百目×早酥。1988年初果,1991年选为优系,  相似文献   

16.
为创建大白菜—结球甘蓝易位系,以大白菜—结球甘蓝8号单体异附加系(AC8)为材料,对其摘去已开放花朵的花枝进行60Co-γ辐射,然后取新开放花朵花粉授与AC8,获得M1植株,再将M1与AC8亲本大白菜‘85-1’进行回交,对其回交后代进行小孢子离体培养获得DH系。利用286个结球甘蓝相对于大白菜特异的In Del分子标记对DH系植株进行鉴定,结合细胞学观察获得添加甘蓝8号染色体片段的大白菜易位系‘AT8-1’。对易位系‘AT8-1’进行自交,与‘85-1’回交,与大白菜高代自交系‘14-28’和‘14-36’杂交,对其后代进行In Del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表明该易位系中甘蓝染色体片段不稳定,该片段完整保留率在自交后代群体为61.1%,回交后代群体为26.3%,两个杂交后代群体分别为24.2%与30.0%。后代群体中均未见易位片段变小的植株。  相似文献   

17.
宋文胜  李树贤  薛琳 《蔬菜》2003,(7):13-13
一、选育经过石线4号为复合杂交组合[64-69-1×七寸红]×羊角72-6的后代。有三个亲本,经两次杂交配组,多代选育而得。初次杂交始于1972年,组合为64-69-1×七寸红,64-69-1为石线1号原系号,有限生长型,果实簇生,线形,极早熟,七寸红为甘肃地方品种,无限生长型,株形较分散,果实单生,果形细长(18~20 cm),味辛辣。经多代单株选择,后以其优良选系为母本,羊角72-6为父本,于1978年进行复交。羊角72-6是沙湾牛角椒变异系,早熟,无限生长型,果实单生,果形细羊角形,果面多皱折,辛辣味强。后经多代单株选择辅以间歇式开放授粉,聚合了多个品种的优良基因,…  相似文献   

18.
早酥梨正反交后代亲本性状的遗传倾向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早酥梨正反交获得的1328株杂种实生苗的观测和遗传倾向研究.结果表明:杂种后代果实形状倾向亲本,倾亲率为82%;早酥作父本的后代果形遗传传递力较作母本的强.梨果实大小遗传后代倾向减小,果实重量为亲中值的76%;早酥作父本时后代果实较大.杂种后代果心呈较大变异,后代果心为亲本的1.35倍,小果心组合的后代果心较小;早酥作父本的后代小果心株率高于作母本的.杂交后代果实品质变劣,劣变率为95%;早酥作父本的后代果实品质较好.亲本童期为4年的杂交组合,后代童期在3—6年之间,平均为5年.  相似文献   

19.
不同倍性百合杂交后代的核型及分子标记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琼  穆鼎  义鸣放  明军  刘春 《园艺学报》2007,34(6):1477-1484
以百合两个杂交组合,'Brunello'×'Yellow Jiant'和'Prato'×Lilium.pumilum的亲本和杂交后代为试材,从染色体和DNA两个方面对杂交后代进行鉴定,比较杂交后代与亲本间的遗传差异和相似性。观察显示,两个杂交后代均为三倍体,由不同倍性的亲本杂交而来,且染色体随体丰富。用4对多态性高的SRAP引物对试材进行扩增。结果表明:杂交后代除了含有父母本的特征带,还具有父母本没有的谱带,且它们与母本间的遗传距离均小于其与父本间的遗传距离。核型分析和分子标记的结果一致,均证实了两个杂交后代的真实性,且两个杂交后代在遗传上均偏向母本。  相似文献   

20.
以芸薹属异源六倍体AABBCC 为母本,以大白菜品种金春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F1(AABBCC×AA);再以大白菜品种义和5 号为母本,与F1 进行杂交,在多亲本杂交后代中获得大白菜雄性不育系MS200712。该不育系花瓣为黄色,花药浅黄色、退化、败育彻底,柱头正常,蜜腺发达。同时,利用北京新3 号的父本832172 与雄性不育系MS200712 进行回交,获得了转育的MS20071208-916 不育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