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吴悠 《农业考古》2012,(4):82-85
中国古代玉器的出现和成长与农耕文明的滋养和影响紧密相连,农业生产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促进了手工业技术进步和集市贸易的形成与发展,带动了玉器和玉文化的传承与繁荣。梳理中国古代玉器的成长脉络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时期。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的物候和农业(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中国古代的物候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进行分析,认为物候在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活动中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物候的出现并得到统治者的推行,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国家、便于指导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3.
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国都是农业大国,两国都曾经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两国在农业生产技术上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有着较为密切的交流。这不仅推动了两国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密切了两国的政治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历代种子保健沿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种子是首要的农业生产资料 ,种子的健康与品质的优良自古就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国是农业古国 ,农业劳动生产者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种子保健经验。笔者以历史时序为线索 ,对中国历代种子保健方面的主要技术与经验做了整理 ,综述中国古代种子保健方法的沿革 ,尤其是对早在公元前 1世纪就已出现的种子包衣技术的雏形溲种法做了较详细的介绍 ,并简要评价了古代种子保健技术对当前种子科学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发展到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已经普遍使用,水利灌溉事业也有了发展,这就为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提供了物质条件。在农业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关于农业技术科学研究也就随之兴起。  相似文献   

6.
略论中国古代农书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农业文明是灿烂而辉煌的。中国古代农书总结、记述和传承了这一文明,它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见证和结晶。中国古代农书中蕴涵的农业思想和技术,不但为我国古代农业带来了巨大效益,而且对现代农业科学、农业技术、农业文化、农业政策、农业生态环境以及农业生产关系的研究、改进(改造)与发展,也具有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胡火金 《农业考古》2007,(1):104-109
中国古代农业长盛不衰,在自然农业经济运作模式下,以环境安全、生态保护型的农业生产方法,在有限的土地上维持着众多人口的生计,维系了几千年传统农业社会的绵延发展,铸就了中国农业文明。“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独特的“土壤”里产生发展,并在传统农业文明中不断强化、提升,由此引导了中国古代农业思想及其农业实践,成为中国古代农业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农业技术是我国农业的关键组成部分,不仅是我国现代农业的源头所在,也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参考。通过对汉代以来多部经典农书进行梳理,分析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技术演进,阐明古代农业技术中的思想理念,探讨其对当代农业发展的启示意识。结果表明,我国农业大致可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自汉代以来,从农田水利到畜禽养殖,在技术的发明和使用过程中,传统农业特别重视农业生产与自然要素相匹配,通过农业内循环方式促进农业再生产,同时也注重精耕细作与农技改良的统一。总体而言,当前绿色农业、循环农业、集约农业等现代农业发展理念与中国古代农业技术蕴含的农业实践智慧一脉相承,这些典籍为当前农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古代农业技术中蕴含着生态平衡、绿色循环、实用主义等多重理念均启示现代农业应在尊重传统农业自然属性的基础上,综合考量其社会属性和工业属性,规避现代农业发展的种种风险,进而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旱地农业中,耕种技术研究是个不断发展的世界性课题。从1950年代起,旱地农业出现了重大的技术变化。少耕、免耕在一些国家从开始试验发展到广泛实际应用。中国旱农技术起始很早,在古代农书中汇聚着极其丰富的经验,其中因地制宜、不违农时、耕、种、创造土壤疏松表层、品种选育、种子处理、节水灌溉、土壤用养结合等特别宝贵。作者认为随着研究的深入,应遵循古为今用的精神,认真汲取古代农业生产和农学体系中的有益内容,使之在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古代早期井灌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井灌是中国古代农业灌溉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认为在中国很早就出现了大规模的井灌活动。那么中国古代的井灌究竟出现于何时?早期井灌的形式如何?井灌在中国古代早期农业发展中处于何种地位?本文拟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技术适宜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对环境、生态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重大影响,并通过对农业生产和相关产业的影响直接威胁我国乃至全球的粮食安全。在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收集和整理农业生产基本数据和我国现有的农业技术资料数据;根据IPPC第5次评估报告中气候变化影响框架的基本思想,构建气候变化背景下区域与农业技术适应情景矩阵;采用多目标综合评价法,构建农业技术适宜性评估模型。结果表明:农业技术适宜性评估主要考虑技术本身的特点和区域的实际情况;在农业技术评价指标体系与区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作物适宜性、水资源条件、光温条件、地形条件、经济条件和生态条件等6个方面;应用农业技术适宜性评估模型,可实现农业技术的区域适宜性评估,获得不同农业种植二级区内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技术。  相似文献   

12.
曾利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069-1070
我国古代数学对于世界文化有过伟大的贡献,用充分的例证说明,早在古代,我国数学思想就已经为农业生产的实践需要而服务。古代数学研究取材于农学,且数学研究成果又应用于农学。  相似文献   

13.
姜文来  刘洋 《农业展望》2014,(2):55-58,70
对国际及中国农业节水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中国农业用水总量和单位灌溉水量演变历程,探讨了中国农业用水对粮食生产制约及中国农业节水技术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提出了中国农业节水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三才之道”哲学思想有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它产生于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发展成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活动的指导思想,而且对人们在其他领域的社会实践活动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郑琪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579-15580
根据古农业文献记载内容的范围,将中国农书分为综合性农书和专业性农书两大类,并进行了相关分析,以期古为今用,促进中国农业生产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农业推广是我国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农业推广内容和形式多样,成果显著,对社会影响深远。现代农业推广工作仍然是专业的农业生产活动之一,是现代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代农业推广需要有专业技术支撑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文章简要介绍了在构建国家农业科学数据共享平台过程中,研究和开发的B/S结构的农业科学知识内容揭示系统主要设计思想、方法和技术,介绍了农业古籍知识资源组织、开发和利用的深入探讨,以及对古籍图像进行知识内容标引的尝试,实现了通过古籍知识点进行全文的检索,该项研究对农业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知识资源开发与共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业专家系统的不断完善,农业专家系统已经逐渐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中一个良好的辅助工具。针对目前我国网络铺设农村覆盖率较低以及农民的实际知识水平不高的情况设计开发了农业专家系统语音服务平台。采用剪枝技术解决了知识库中的数据量大、推理速度慢的问题。设计的剪枝技术,"剪掉"了用户在查询过程中那些与用户无关的知识,从而在推理机对用户请求的知识进行推理之前,精简了决策树的结构,加快了推理速度。  相似文献   

19.
资源禀赋变化和诱致性农业技术变迁共同决定了中国粮食增长的现实路径。以玉米为对象,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和1978—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农业劳动价格持续上涨背景下中国粮食生产的要素替代弹性,判断其是否发生劳动节约型的诱致性技术变迁,并利用单要素生产率与二维相图探究中国粮食增长路径转型。结果表明:中国玉米生产表现出明显的劳动节约倾向,东北、黄淮海与西部三大产区的机械—劳动替代弹性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正在缩小并逐渐趋同;中国玉米增长路径在21世纪初发生了历史性转型,由土地生产率导向转向劳动生产率导向。因土地—劳动比率优化未有突破,中国走的是依靠提升土地生产率推动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第三类路径,这对今后如何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率有重要启示。结论的现实价值在于,既要因地制宜推动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包括加强适宜山地的农机具研发,推进丘陵山地耕地的宜机化改造,大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也要协调发展土地节约型技术,如生物良种培育与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肥药减量化高效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