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鹅属草食性节粮型水禽,适应性强、耐粗饲,养鹅具有投资少、效益高、生长快、饲养周期短、饲料报酬高等特点。由于各地采用的饲养方式不同,直接造成了养殖效果差异悬殊。笔者通过长期对鹅采用放牧、地面舍饲、高床饲养三种不同饲养方式养殖效果的观察对比,发现规模养鹅最好的方法是雏鹅0~22日龄高床舍饲,22日龄~出栏仔鹅舍饲与放牧相结合。1高床鹅舍的修建1.1选址种鹅舍宜建在池塘、河流、水库、湖泊  相似文献   

2.
徐美 《水禽世界》2014,(4):19-20
青年鹅饲养后期如不作种用,则需要育肥上市。未经肥育的青年鹅虽也可上市,但主要是骨架,没有达到最佳体重,胸肌不发达,屠宰率低,而且肉质较粗,有青草味。进行短期育肥后,肥度增加,肉质改善,可提高养鹅的经济效益。肥育鹅饲养管理的关键是充分喂养,快速育肥,限制运动,减少营养消耗。1肥育鹅的饲养方法肥育鹅的饲养方法有放牧肥育、舍饲肥育和填饲肥育3种。1.1放牧肥育放牧肥育是广泛使用的、也是最为经济的方法。放牧方法与青年鹅相同,但季节性较强,要与农作物生长季节联系。如春鹅应于清明前捉鹅,正好赶上麦收季节,  相似文献   

3.
试验主要研究了不同饲养模式对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羔羊育肥增重及屠宰性能的影响。从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的4月龄断奶羔羊中选择日龄为(130±10)d的母羔和去势公羔(羯羔)各30只作为放牧补饲组,从淘汰群中选择与放牧补饲组日龄相近的母羔和去势公羔(羯羊)各30只作为舍饲组进行舍饲育肥,共120只,分为4组,每组30只。采用2×2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第一因素为饲养模式,设放牧补饲和舍饲育肥两种,其中,放牧补饲的羔羊按照原厂方式,每天在天然草场上放牧并每只补饲玉米(风干基础)300 g,舍饲育肥的羔羊,按照试验设计饲喂全混合日粮;第二因素为性别,分为母羔与羯羔,育肥期3个月。育肥结束时,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别从舍饲育肥和放牧补饲的羯羔组中每组选择接近平均体重的6只羯羔屠宰,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羯羔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放牧补饲相比,舍饲模式的育肥体重和增重显著增加,育肥期内舍饲组的日增重较放牧补饲组提高69%,饲料转化效率是放牧补饲组的2倍。屠宰试验结果表明,舍饲模式的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显著提高,分别较放牧补饲组增加64.60%、27.56%、37.39%。因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羔羊进行短期舍饲育肥与放牧补饲相比,对增重性能、饲料转化效率和屠宰性能的促进效果明显,可显著提高产肉量。  相似文献   

4.
曾琼 《水禽世界》2011,(4):17-18
鹅是节粮型草食水禽,以食草为主,饲养肉鹅投入少,成本低,生产周期短。养鹅既可大规模集约化生产,也可利用零星土地小规模生产,是作为农村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产业门路。种草圈养肉鹅是指种植优质牧草并适时刈割饲喂肉鹅,以青饲料代替部分精饲料,是一条解决养鹅饲源、节省精饲料、降本增效的较好途径,淘汰传统放牧方式,采取圈养即舍饲饲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舍饲和放牧补饲两种饲养方式对武冈铜鹅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用200羽1周龄武冈铜鹅,随机分成2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20羽鹅。第1组为放牧补饲组,第2组为全舍饲组。试验为期63 d。结果表明:两种饲养方式对2~4周龄武冈铜鹅生产性能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但5~10周龄第2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第1组(P0.05),全程料重比和死淘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第1组胸肌和腿肌水分含量显著高于第2组(P0.05),而第1组胸肌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第2组(P0.05),腿肌和胸肌中粗脂肪、肌苷酸和氨基酸含量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第1组相比,第2组每只鹅可增加利润7.49元。结果提示,武冈铜鹅采用全舍饲饲养可提高生产性能和饲养效益。  相似文献   

6.
<正>1饲养方式规模化的养鹅场,对种鹅多采用全舍饲的方式饲养。要加强戏水池水质的管理,保持清洁。舍内和舍外运动场也要每日打扫,定期消毒。小规模和单品种饲养种鹅,采用放牧与补饲相结合的饲养方式比较适合,晚上赶回圈舍过夜。放牧时应选择路近而平坦的草地,在路上慢慢驱赶,上下坡时不可让鹅争抢拥挤,以免受伤。尤其是产蛋期的母鹅行动迟缓,在  相似文献   

7.
1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经济效益好的养殖户多数采用舍饲养羊,合理配合饲草、饲料进行舍饲。采用放牧、补饲相结合的方法。除抓好青草期放牧外,一是大量种植苜蓿等优质牧草;二是大量贮备和青贮秸秆等;三是强化羔羊和母羊的补饲。采用灵活的放牧方式,一是分群放牧,将羊群按年龄、性别、大小分成小群,每群50~100只不等。育肥羊、育成羊在青草期组群放牧,繁殖母羊和种公羊在当地放牧;二是根据羊的采食特点,采取分片轮回放牧的方法,即每日出牧后先让羊在往日放牧的地方吃草,待羊吃到半饱时,再到新草场放牧,等在新草场吃时再放开手,采用“满天星”…  相似文献   

8.
<正> 鹅属草食水禽,以其生长快,产肉和羽绒,经济效益高而著称,近年被认为农村脱贫致富的有效手段,发展迅速。鹅耐粗饲,一般放牧。为扩大饲养数量和缩短饲养周期,近年有的地区开始采用舍饲和补喂精料方式。本文旨在比较研究放牧与舍饲制度下,生长  相似文献   

9.
1种牛选择以本地黄牛为主要品种,选好基础母牛,淘汰本地公牛,采取引进良种公牛冷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2饲养方式人工草地采用放牧为主、适度冬季补饲的饲养方式,其余以舍饲为主,种畜适度放牧增加运动。在牧草生长期,牛在人工改良草地放牧采食优势牧草,冬季枯草季节补饲青贮料、青干草、微贮料及适当精  相似文献   

10.
不同饲养方式下狮头鹅的生长曲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不同饲养方式下狮头鹅9周龄的体重变化进行了曲线方程拟合。结果,不同饲养方式下狮头鹅体重增长趋势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拟合优度R^2均在0.995以上。舍饲条件下,狮头鹅的周平均日增重明显地高于放牧加补饲的鹅。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明确不同饲养模式对扬州鹅肌肉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以扬州鹅为试验材料,利用冬闲地套播黑麦草与苕子(黑麦草:苕子=1:3),牧草养鹅,将360只28日龄体重大小基本一致的雏鹅随机分为全程放牧、全程放牧+后期补饲1周、全程放牧+全程补饲、全程舍饲4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不同饲养模式对扬州鹅的胸肌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放牧可显著降低肌内脂肪含量(P0.05);与全程舍饲组相比,全程放牧组、全程放牧+全程补饲组胸肌中硬脂酸、亚麻酸、花生酸等指标均显著提高(P0.05),腿肌中亚油酸、亚麻酸均显著提高(P0.05),棕榈酸、油酸、DHA含量显著下降(P0.05)。全程放牧组鹅胸、腿肌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ω-3脂肪酸含量和ω-6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全程舍饲组(P0.05)。因此,肉鹅在全程放牧或全程放牧+全程补饲饲养条件下,不仅降低肌肉脂肪含量,还可改变肌肉脂肪酸含量组成,提高鹅肉亚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等含量,有利于满足人类健康消费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正1饲养育成鹅是指30~70日龄左右的鹅。特点:消化能力极强,是骨骼、羽毛生长快,以多喂青料或放牧为主,也是饲养周期成本投入最低阶段。注意多补充,如磷酸氢钙等矿物质,利于骨骼生长发育,防止出现僵鹅。育成鹅饲养,主要采用三种模式:(1)放牧饲养;(2)放牧与舍饲结合;(3)全舍饲(圈养)。目  相似文献   

13.
鹅具有耐粗饲、抗逆性强、养殖适宜地域广等特点,是能够较好利用青粗饲料的节粮型家禽。因受到放牧草地面积和饲草质量的限制,多数养殖户在考虑饲养成本和饲草条件后,采用介于舍饲和放牧饲养之间的圈养方式。这种饲养方式在广大农村比较普遍,为充分发挥圈养鹅的优势,现将圈养鹅的实用技术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涪陵水牛的产肉性能,探索适合涪陵水牛的科学饲养模式,本试验研究了不同饲养方式对涪陵水牛生长性能的影响。挑选3Q头体重接近的涪陵水牛,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采用栓系舍饲方式、B组则用半天放牧加补饲的方式、C组采取全天放牧加补饲,试验时间为3个月,通过每月末定期测定牛的体斜长、体高、胸围和管围四项指标反映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半天放牧组的生长性能明显优于全天放牧组,而舍饲组优于放牧组。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肉鹅饲养方式主要有放牧、圈养方式、舍饲与放牧相结合等方式,其中圈养方式是以种草养鹅模式为代表。种草养鹅不仅可节约劳力,节省饲料,降低成本,而且优质营养丰富,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采用放牧 补饲、舍饲 补饲、全放牧、舍饲不补饲等4种方式对波×黑杂交F1代肉羊作育肥试验.试验羊8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20只,育肥期120 d.通过平均日增重、经济效益等指标对育肥效果进行分析,试验结果显示:各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57.3 g、166.7 g、146.3 g、155.3 g,舍饲 补饲组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舍饲不补饲组与放牧 补饲组差异不显著(P>0.05),全放牧方式最差.放牧 补饲、舍饲 补饲、全放牧、舍饲不补饲各组利润分别为79.8元/只、88.4元/只、57.4元/只、72.2元/只,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2.12、1∶2.23、1∶1.69、1:1.94,舍饲 补饲组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结果表明:舍饲 补饲组增重速度最快,肥育末重最大,投入产出比最高,经济效益最大,舍饲 补饲方式波×黑杂交肉羊育肥最为理想,可在生产中推广;放牧 补饲组产生的经济效益高于舍饲不补饲组,生产中应给予补饲,以增加产出;在生产中不应采取全放牧方式进行波×黑杂交肉羊的育肥.  相似文献   

17.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饲养管理、选种选配、哺幼育肥、疫病防治等多方面的经验,概括为“管、选、配、育、防”五字。1 管 即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 经济效益较好的养羊户,多数采用了舍饲养羊,合理配合饲草、饲料进行舍饲,这种方法可以节省牧工,加大技术力度。采用放牧补饲相结合的方法,除抓好青草期放  相似文献   

18.
鲁羊的冬季饲养管理四川苍溪县畜牧食品局(628400)韩绍华1保膘越冬冬季放牧的首要任务是保膘越冬,不论牧区、半农半牧区、山区或农区都要坚持放牧与舍饲相结合,粗饲与补(精)料相结合的饲养方式,结合各类羊群以相应的生活条件,采取必要的越冬措施。11合...  相似文献   

19.
绵羊不同生理阶段营养需要量不同,放牧饲养中难以满足,要加强补饲才能保证生产需要.秋末配种前要补饲0.3~0.4kg谷物籽实;对体弱母羊应在妊娠期的冬春季节加强营养,每天补饲混合精料0.35~0.60kg;对泌乳母羊的补饲也是必要的;羔羊可采取舍饲或补饲为主的饲养方式;育成羊一般每天补混合精料120kg(公羊)和100kg(母羊);种公羊在青草期以放牧为主时要补饲混合精料.补饲一般每日1次,归牧后先喂精料,然后补饲粗料.  相似文献   

20.
赵银  巩建峰 《草业科学》1994,11(4):51-52,57
对不同饲养方式下冷季绵羊的增重情况和饲草料的消耗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全舍饲组绵羊消耗的补饲量和半舍饲组绵羊无明显差异,而放牧采食量加补饲量的总耗料量,半舍饲组绵羊高于全舍且,但体增重半舍饲组却比全舍饲组绵羊低。因此认为,在冷季,绵羊以全舍饲饲养为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