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临床初诊为新城疫的送检病鸽组织匀浆 ,接种SPF鸡胚。用致死鸡胚的尿囊液做血液凝集试验 ,并用鸡新城疫阳性血清进行血凝抑制试验。结果含毒尿囊液的血凝反应可以被新城疫阳性血清抑制 ,鸡胚半数感染剂量 (EID50 )为 1 0 - 3/ 0 1mL ,鸡胚平均死亡时间 (MDT)为 72 8h ,证明所分离的病毒为具中等毒力的鸽新城疫病毒  相似文献   

2.
将病料以尿囊腔途径接种9-11日龄的SPF鸡胚,收集死亡鸡胚尿囊液。将收获的鸡胚尿囊液进行血凝价检测,当血凝滴度达1:16以上时。确定病毒分离为阳性。若初次传代获得的尿囊液未检测到血凝性,需再盲传两代.若仍未检测到血凝性则认为病毒分离阴性。将收获的鸡胚尿囊液进行血凝抑制试验,若被AIV标准阳性血清抑制,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乌鲁木齐周边地区常发生一种以呼吸困难和气管环严重出血为特点的鸡病,各日龄、多品种鸡均可发病,而且没有明显的季节性,治疗效果差,死淘率高,对养殖业危害巨大.为了探求该类疾病与新城疫的相关性,于2011年7~12月期间,以乌鲁木齐周边地区发病三黄鸡群为研究对象,采集有出血病变病死鸡气管环病料,常规研磨处理后,接种鸡胚并收集尿囊液,用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检测是否有新城疫病毒,并用血凝阳性尿囊液接种5日龄三黄雏鸡检测是否具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4.
刘燕  荀来武 《中国畜牧兽医》2009,36(12):123-124
取病死鹅的脑和脾脏,常规处理,接种9~10日龄非免疫鸡胚,结果可使鸡胚致死;用死亡鸡胚的尿囊液进行血凝试验,结果能凝集鸡、鸭、豚鼠的红细胞;再用死亡鸡胚的尿囊液进行血凝抑制试验,结果死亡鸡胚的尿囊液的血凝性能被抗鸡NDV阳性血清所抑制,而不能被抗AIV-H5N1阳性血清和抗EDSV-76阳性血清所抑制。试验结果提示,本试验所分离的病原为一株鹅源的新城疫病毒(命名为:KM2007株)。  相似文献   

5.
取某大型肉鸡场疑似新城疫的病死鸡的脑组织和泄殖腔粘膜病料,接种于10日龄左右SPF鸡胚,记录其死亡时间和HA滴度,并取其尿囊液进行1日龄SPF雏鸡脑内致病指数(ICPI)测定。结果,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在48h左右,其ICPI为1.51,对照于中监所标准强毒株为1.36。其尿囊液HA效价在2.9左右,并可被标准阳性血清阻断,血凝完全被抑制。以琼扩试验排除了禽流感,证明该鸡场发病为新城疫强毒所致。即急性典型新城疫,可发生于免疫过的肉鸡群。  相似文献   

6.
为证明金银花抗新城疫病毒的作用效果,通过接种鸡胚方法,对病毒接种前、接种同时、接种后加药3种方式处理的鸡胚尿囊液血凝效价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在3种不同的加药方式中,不同浓度的金银花提取液均能够降低新城疫病毒感染鸡胚尿囊液的血凝效价,其作用效果与提取液浓度呈正比例相关。结果表明,金银花提取液能够抑制新城疫病毒在鸡胚尿囊液中的增殖;金银花提取液在鸡胚内抗新城疫病毒活性与其加药方式及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取山东某地病死鹅的脑和脾脏常规处理,分别接种11日龄SPF鸡胚和16日龄非免疫鹅胚,从死亡胚的尿囊液中分离到毒株,并对分离株进行了血凝性鉴定、毒力鉴定、动物试验以及疫苗保护试验。结果表明:该毒株具有血凝性,为强毒株,血凝性能被新城疫病毒(NDV)阳性血清所抑制,且其他生物学特性与NDV也有很大的相关性,故将其命名为NDVWF216株。用分离的鹅源新城疫病毒WF216株尿囊液制成油乳剂灭活苗和NDV油乳剂灭活苗均可保护鹅和鸡免受鹅源新城疫强毒的攻击。  相似文献   

8.
解剖5只送检的临床发病鸡及病死鸡,发现4只剖检鸡均有腺胃乳头出血、直肠和泄殖腔出血,喉头有大量粘液等病变,2只鸡的气囊出现混浊.采集病料,处理后接种10日龄SPF鸡胚,发现鸡胚在48h左右死亡,收集死亡鸡胚的尿囊液,用1%的鸡红细胞进行血凝试验(HA),结果HA效价为27左右,进一步用新城疫阳性标准血清进行血凝抑制试验(HI),实验表明HI为阳性;对肝脏病料中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结果 18h后麦康凯琼脂平板上,长出红色的菌落群,经生化鉴定为埃希氏大肠杆菌.由此可断定,该鸡群混合感染了新城疫病毒和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9.
无菌采集病料经处理后接种9-11日龄鸡胚,收取尿囊液测定血凝活性,若为阴性则应继续盲传2—3代。对具有血凝活性的尿囊液需先用新城疫(ND)抗血清做血凝抑制(HD试验,以排除ND感染。然后用免疫扩散等方法来检测特异性核心抗原——核糖蛋白(NP)或基质蛋白(MP),再用血凝抑制试验  相似文献   

10.
鱼腥草提取液在鸡胚内抗新城疫病毒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证明鱼腥草抗新城疫病毒的作用效果,通过接种鸡胚方法,对病毒接种前、接种同时、接种后加药三种方式处理的鸡胚尿囊液血凝效价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在三种不同的加药方式中,不同浓度的鱼腥草提取液都能够降低新城疫病毒感染鸡胚尿囊液的血凝效价;鱼腥草提取液和新城疫病毒同时注入鸡胚时,鱼腥草原液抗病毒效果最好;鱼腥草提取液于新城疫病毒接种后注入鸡胚时,2倍稀释液抗病毒效果最好;鱼腥草提取液先于新城疫病毒注入鸡胚时,4倍和8倍稀释液抗病毒效果最好。结果表明,鱼腥草提取液能够抑制新城疫病毒在鸡胚尿囊液中的增殖;鱼腥草提取液在鸡胚内抗新城疫病毒活性与其加药方式及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1病毒的分离鉴定无菌采集病料经处理后接种9~11日龄鸡胚,收取尿囊液测定血凝活性,若为阴性则应继续盲传2~3代。对具有血凝活性的尿囊液需先用新城疫穴ND雪抗血清做血凝抑制穴HI雪试验,以排除ND感染。然后用免疫扩散等方法来检测特异性核心抗原——核糖蛋白穴NP雪或基质蛋白穴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金银花不同器官(花、叶、茎)提取物的抗鸡新城疫病毒效果,试验制备了金银花不同器官提取液,在给SPF鸡胚接种鸡新城疫病毒前、接种后、接种同时接种金银花不同器官提取液,收取鸡胚尿囊液测定其血凝效价。结果表明:在3种不同的加药方式中,金银花不同器官提取液均能有效降低新城疫病毒感染鸡胚尿囊液的血凝效价,且作用效果与提取液浓度呈正相关。金银花不同器官提取液的抑制效果为:花茎叶。说明金银花不同器官的提取液均能够抑制新城疫病毒在鸡胚尿囊液中的增殖,其抑制效果与金银花的不同器官提取液加药方式和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新鱼腥草素钠对新城疫病毒的作用效果及其对新城疫病毒抗体消长规律,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新鱼腥草素钠与新城疫病毒活疫苗接种鸡胚的方法,以鸡胚尿囊液血凝效价判断新鱼腥草素钠体外对新城疫病毒复制效果,同时用新城疫病毒活疫苗(La Sota株)和新鱼腥草素钠免疫黄羽肉鸡,于免疫前及免疫后第14,21,35,42,49天分别采血检测血清中新城疫血凝抑制(HI)抗体。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新鱼腥草素钠能够降低新城疫病毒感染鸡胚尿囊液的血凝效价,抑制新城疫病毒在鸡胚尿囊液中的增殖,其中以200 mg/L浓度抗病毒效果最好。说明一定剂量的新鱼腥草素钠与新城疫疫苗联合使用可降低HI抗体消长规律,从HI抗体水平来看亦能保护整个肉鸡生长周期,但与其给药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新城疫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鸡、火鸡、野鸡易感,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病原为新城疫病毒,以发病急、呼吸困难、头冠紫黑、下痢等为主要症状,分为最急性、急性或慢性三型,病理变化为腺胃和肌胃交界处出血,扁桃体肿大、溃汤等为主,通过血凝试验、血凝抑制试验等进行诊断,可通过抓好饲养管理、防疫、加强新城疫抗体的监测进行防制。2013年2月10日沛县魏庙镇某鸡场饲养的罗曼蛋鸡疑似发生新城疫,通过采集部分病死鸡的气管、肺、脑等组织,用含特定抗生素的磷酸盐缓冲液(PBS)制成10%的组织悬液,离心取上清液接种5枚10日龄SPF鸡胚,接种胚于接种后48~72小时之间死亡,胚体全身出血。收获尿囊液,通过血凝试验与血凝抑制试验进行病毒鉴定,确定分离到的病毒为新城疫病毒,根据以上结果确诊该鸡群发生新城疫。  相似文献   

15.
新疆某信鸽群暴发了发病急、死亡率高的疫情,为了查明病因并及时对其他信鸽进行预防,将病料研磨、反复冻融获得上清液,然后将病料上清液接种SPF鸡胚,然后收获尿囊液,用鸡新城疫病毒和禽流感病毒阳性血清对其做血凝抑制(HI)试验。结果证实,该群信鸽是由于感染了新城疫病毒而发病。分离的毒株经毒力测定ELD50=10-9.32/0.1 mL,用分离的毒株对13日龄的非免疫鸡进行攻毒试验,可致40%的鸡死亡。  相似文献   

16.
1 病原学检测 将病料以尿囊腔途径接种于9~11日龄的SPF鸡胚.收集死亡鸡胚尿囊液,将收获的鸡胚尿囊液进行血凝价检测,当血凝滴度达1:16以上时,确定病毒分离为阳性。若初次传代获得的尿囊液未检测到血凝性,需再盲传2代。若仍未检测到血凝性则认为病毒分离阴性。  相似文献   

17.
从暴发疑似鸽新城疫的某赛鸽场分离到1株病毒,通过血凝(HA)试验、血凝抑制(HI)试验及鸡胚中和试验初步鉴定为鸽新城疫病毒,进而进行了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测定和对不同动物红细胞的凝集试验,证明该分离株属新城疫强毒力毒株,将该毒株经鸡胚尿囊液增殖后用甲醛灭活,制成油佐剂来活苗,对鸽免疫后检测其血清抗体水平并进行攻毒试验,结果在免疫后21d抗体达到高峰,攻毒试验表明油佐剂灭活苗对鸽新城疫病毒感染有较强的保护力。  相似文献   

18.
在新城疫La Sota半成品检验过程中,发现接种后培养120 h的活胚,经过-20℃低温速冻1 h,有的鸡胚尿囊液中有尿酸盐产生,且出现的几率比较大,而经过2~8℃低温冷冻24 h的鸡胚,产生白色尿酸盐的几率相对小一些。凡是有尿酸盐产生的鸡胚,均没有血凝现象产生。但用含有尿酸盐的尿囊液接种鸡胚,继续增殖,会有病毒大量复制,试验说明有新城疫病毒存在的尿囊液中,若有尿酸盐沉淀,则血凝现象会被遮盖。  相似文献   

19.
1 病原 该病原为副粘病毒,能够引起10日龄SPF鸡胚死亡,鸡胚尿囊液具有较高血凝效价(达210左右),并能被康复鹅血清特异抑制.传代毒株接种鹅胚,可在48小时致死鹅胚,尿囊液血凝效价达210,病毒不能致死鸭胚,但能从病料中回收到病毒. 2流行特点 各种年龄的鹅均有易感性,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对10日龄以内的雏鹅具有高度的致死性,感染后其病死率可高达100%;11 ~15日龄雏鹅感染后病死率也高达90%以上.随着鹅群日龄的增长,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产蛋鹅群感染本病后,除了发病死亡外,产蛋率大大下降.  相似文献   

20.
试验对地锦草、黄连、蒲公英提取液在鸡胚水平上进行了抗猪流感病毒和新城疫病毒作用研究.猪流感病毒(或新城疫)病毒分别和地锦草、黄连、蒲公英提取液混合接种到9~11日龄鸡胚,继续孵化,记录鸡胚死亡时间和测定死亡鸡胚尿囊液血凝价.结果表明:地锦草对猪流感病毒没有作用,蒲公英对新城疫病毒没有作用;黄连和蒲公英对猪流感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地锦草和黄连对新城疫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减缓了鸡胚的死亡,降低了血凝效价,但是不能完全杀灭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