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未来粮食供给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对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提出了退耕还林还草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并从影响粮食有效供给的因素出发,讨论了未来30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的粮食供给状况。要解决本区粮食的缺口,首先发展粮食生产,努力实现粮食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2.
陇中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文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选取9个主要的人类活动指标因子,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与方法计算了人类活动与水土流失之间的关联度指数,探讨了人类活动对水土流失的干扰度,并以此为基础对陇中黄土高原进行水土流失生态分区。分区结果表明,兰州的人类活动综合干扰度大于12.0,是研究区人类活动干扰强度最大的区域;天水位居第二,干扰度在7.0~12.0之间;临夏、庆阳和平凉位居第三,干扰度在6.0~7.0之间;白银、定西两市是人类活动干扰程度相对最轻的区域,干扰度在5.0~6.0之间。据此,笔者因地制宜地提出了相应的分区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制约粮食生产的干旱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该文以大量翔实的调查资料,从生态学、地理学、灾害学、农经学相结合的角度,分析论证了西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制约粮食生产发展的因素,干旱发生规律及其主要类型,进而对该区干旱缺水的因素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对粮食及农业生产的防旱抗旱减灾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对径流的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小流域平行对比观测法,分析了黄土高原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水土保持对流域地表径流量及暴雨产流过程的影响,表明:(1)在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减少小流域产洪次数,降低了流域地表径流模数和径流系数,尤其以少雨年最显著;(2)使小流域地表径流模数的年际变率增大;(3)在洪水产理措施区土壤水分含量降低,根据生物气候、土壤及区域拦蓄水量特征,推测黄土高原沟壑区,以造林为主的水土保持措施拦蓄径流的作用难以使地表径流转化为地下径流或增加地下水。  相似文献   

5.
草地退化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植被是土地的保护伞 ,它具有拦截雨滴 ,缓和雨点冲击 ;阻挡水的流动 ,减缓径流的速度 ;固结土壤 ,防风保土 ;增加土壤有机质 ,改善土壤结构等四大功能。植被一旦退化 ,土壤侵蚀便会发生 ,如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目前全国土地荒漠化面积 2 62 .2万 km2 ,占国土面积2 7.3%。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 367万 km2 ,占国土面积 38%。内蒙古水土流失面积为 2 7.1 7万km2 ,占全区土地总面积 2 2 .97% ,占草原面积 2 1 .5 % ;风蚀面积 7636万 hm2 ,占内蒙古土地总面积 65 % ,全区草地风蚀面积 5 949万 hm2 ,占草地总面积 75 .5 %。各种试验表明 ,植被减少是导致土壤侵蚀的重要原因 ,凡是植被盖度和密度小的草地 ,水蚀和风蚀程度最为严重。因此 ,保护草原植被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为此 ,必须确定合理的草地载畜量 ,增加对草原的投入 ,依法管理草原。  相似文献   

6.
黄土高原沟壑区果园还耕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黄土高原沟壑区王东沟小流域,在塬面、梁地和坡地三种地貌类型上,分别选取了盛果期果园、老果园和退耕还田等3种土地利用与管理方式,测定土壤0~400 cm(塬面0~600 c m)水分含量分布,研究果园的利用管理方式变化对土壤剖面中水分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梁地和坡地上,盛果期果园、老果园土壤水分含量均接近作物凋萎湿度(10%);塬面上,盛果期果园、老果园土壤水分含量为15%.退果4年的耕地、坡地0~400 cm土层土壤储水量显著增加,梁地和塬面虽有增加但与老果园相比,剖面储水量并没有达到显著水平;退果4年耕地、坡地和梁地剖面中的60~140 cm和220~400 cm含水量提高最显著,塬面上22 0~600 cm土层中水分提高显著.  相似文献   

7.
明代军屯对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边防甚,故朱元璋在北方边境地区设立了九个边防军区: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偏头、延绥、固原、宁夏、甘肃,史称"九边",又在九边以北建立大宁卫、东胜卫、开平卫三个军事重地,防范蒙古军南下。为在不扰民的情况下,解决边防军队的吃饭问题,便令军队在驻地屯田垦荒。这种政策在施行之初确实是必要的和有效的,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是不可能持久的,其对环境的恶劣影响不断暴露出来。不适度屯垦使晋西北、陕甘宁区域的土地资源遭到极大破坏,加剧了该区域水蚀、风蚀的程度,对黄土高原这一时期迅速增加的水土流失量有着不容低估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暖对西峰黄土高原物候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西北地区119个、甘肃黄土高原39个气象站1971-2005年的年、季气温,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10 ℃初日和物候期资料,分析了气候变暖对物候期的影响.结果表明:20世纪70年代各季节和年气温均偏低,80年代冬季偏高,其他时段均偏低,90年代各时段均偏高.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 ℃的初日越来越早,特别是90年代以来,偏早的趋势更加明显.西峰站≥10 ℃初日与作物各生育期为正相关, 苹果树最显著的是展叶盛期,为0.63,梨树最显著的是落叶末期和开花末期,为0.66,0.64.西峰站≥10 ℃初日早的3个年份与迟的3个年份相比,苹果树的各平均生育期普遍提前了4 d以上,梨树提前了7 d以上.  相似文献   

9.
土内保墒措施在黄土高原对油松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黄土高原地区,研究了不同土内保墒措施对渍松幼林土壤水分状况,土壤物理才林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内施用保水剂、绿肥和锯末保墒材料后,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孔隙度等有明显提高;且显著提高了油松幼林的地径和树高生长量,与对照相比,施用保水剂使树高和地径生长量分别提高了76%和75%,绿肥分别提高了82%和88%,锯末分别提高了51%和50%。土壤内施用保水剂时,要半保水剂和土壤充分混匀,且施入后要进行  相似文献   

10.
采用陇东15个气象站1965~2005年冬季积温和1981~2005年环县、西峰、平凉代表站小麦发育期的资料,分析了冬小麦发育期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冬季积温对冬小麦发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陇东冬季积温2000年以来持续为正距平,1965~2005年积温增加率为4.5℃·d/a,陇东冬小麦发育期1994年以后基本持续变早.3个代表站的冬季积温与冬小麦各发育期呈负相关,西峰的相关性明显,最显著的是返青期,其次是抽穗期,再是起身期.冬小麦平均发育期冬季积温典型偏高年份比典型偏低年份均早,环县最明显的是全生育期提前了17 d,其次是开花期提前了15 d, 再是起身期提前了12 d,西峰最明显的是全生育期提前了21 d,其次是起身期提前了19 d,再是返青期提前了17 d,平凉最明显的是开花、乳熟期均提前了7 d,其次是起身期提前了6 d,再是孕穗、抽穗期提前了5 d.  相似文献   

11.
陇东黄土塬区城市水土流失问题及排水资源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大量试验和实际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出陇东黄土塬区城市由于排水下塬引起的严重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黄土塬土壤的性质和当地降雨特性及城市化等诸多因素影响的结果。采取一切科学而又可行的措施将排水尽可能截流在塬上,实现资源化利用,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研究同时还得出黄土塬地表水下渗的规律是以垂直裂隙下渗为主,这为该地区雨污水资源化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雨水可以下渗,污水严禁直接下渗的资源化利用方案。  相似文献   

12.
黄土高原南部土地生产力及其与侵蚀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PI模型对泥河沟流域土地生产力特征及其与侵蚀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泥河沟流域土地生产力的变化差异很大,总体上以林地最高,果园和草地次之,农地最低;整个流域土地生产力呈现出以村庄为中心辐射状递减(农地)和斑状交错(果园)分布特征,土地生产力随着土壤侵蚀强度增大呈现指数规律减小.农地生产力水平很低,其变化范围从0.042到0.211,平均值为0.125,仅相当于无侵蚀旱地的四分之一,且农地生产力与冬小麦产量具有密切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黄土高原坡面刺槐林土壤水分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测定黄土高原淳化、延安和米脂坡面刺槐林以及坡面农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基础上,分析了坡面刺槐林土壤水分环境特点。结果表明:淳化、延安和米脂刺槐林地土壤水分含量较农地分别低8.5%、31.2%和34.2%;淳化土壤水分含量高于米脂坡面土壤水分含量,延安介于二者之间;坡面土壤水分含量随林分密度、林龄的增加而降低,同时阴坡土壤水分含量明显高于阳坡,在连续干旱时仅有表层0~40 cm土壤水分含量受降水影响呈现出一定的波动,而100~200 cm土壤水分呈现持续消耗,深层几乎不受季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关于新疆水土流失若干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该文在对新疆水土流失的现状、特点的分析的基础上,对现实存在着的水蚀强度、戈壁的风蚀强度、盐碱地的归属和侵蚀交错类型的分隔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为水土流失调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地区北部风沙区土地沙漠化因素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黄土高原地区北部风沙区(以下简称风沙区),地处黄土高原的北部,界于白于山以北、阴山以南、贺兰山以东、朔县—右玉—呼和浩特一线以西。该区以鄂尔多斯干燥剥蚀风沙高原为主体,包括北、西侧的黄河河套冲积平原、卫宁平原,西南部的宁夏南部山间盆地及东南部覆沙黄土丘陵的广大地区。位于东经104°15′—112°50′、北纬35°35′—40°15′之间,面积206855km~2,沙漠化土地面积117962km~2,占总土地面积的57%。区内风沙活动频繁,土地沙漠化严重,直接影响着本区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尤其本区是我国优质煤炭基地,自西向东分布有灵武、神府—东胜、准格尔、河保  相似文献   

16.
陇东黄土高原地表粗糙度对耕作土壤径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人工模拟降雨器,对陇东黄土高原不同地表粗糙度(RR)条件下翻耕土壤的径流和蓄水能力进行研究.以兰州大学庆阳黄土高原试验站为试验点,设3个处理:轻度(LR,RR=7.6 mm),中度(MR,RR=10.1 mm)和重度(HR,RR=21.0 mm)处理.结果表明:在66mm/h的降雨强度下,降雨开始的20min内,LR...  相似文献   

17.
黄土丘陵沟壑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态农业基本要求出发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延安市生态农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说明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四位一体”高效生态农业经济效益明显 ,有利于植被恢复和畜牧规模发展 ,适宜于黄土丘陵沟壑区 ,是农民脱贫致富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 ;四位一体”高效生态农业的结构和功能分析 ,指出“四位一体”生态农业的发展优势 ,进而分析了“四位一体”高效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应用“四位一体”高效设施农业模式 ,可以达到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村生态、经济和农业持续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