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荔枝培肥改土若干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是我市栽培悠久的佳果,近年来,出现落花落果严重,单产低,大小年、隔年、甚至数年不结果的现象;据统计,我市平均株产只有1.5~2.5kg。究其原因.除受气候影响外,与旧的传统栽培管理也有一定关系,尤其是施肥对调控荔枝梢、果的影响更大。为此,我们对培肥改土...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荔枝果实用不同材料套袋对袋内温度、果实商品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尼龙网袋的套袋效果最好,中午高温时袋内温度比对照降低2.0℃,乌叶、兰竹荔枝好果率分别比对照提高19.70和26.13个百分点;无纺布袋处理的中午袋内温度比对照升高3.0℃,兰竹荔枝好果率比对照提高6.12个百分点,乌叶则比对照降低9.24个百分点,说明无纺布袋不宜在乌叶上使用;白色纸袋介于二者之间。三种套袋材料对乌叶、兰竹荔枝果实品质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荔枝是我县最主要的果树,品种优良,特别是乌叶荔枝,不但是鲜食珍果,而且是出口罐头的主要原料。全县现有面积近2万亩,约25万株,其中95%以上是乌叶品种。已进入结果年龄的约1.5万亩。成年树大小年结果严重,适龄树产量更低。低产年不超过1万担,甚至只有几千担;最高产的1974年也只有6.2万担,平均亩产只有300多斤。为寻找解决荔枝低  相似文献   

4.
本地荔枝易受风害 ,不仅台风 ,局部的、短时的雷雨大风也常造成荔枝倒伏 ,尤其是 5~ 10年生乌叶荔枝。究其原因有三 :一是当地荔枝多用高压苗种植 ,根系较浅 ;二是多数品种的荔枝枝条较脆 ,易断易裂 ;三是荔枝营养生长旺期正是风害季节 ,枝繁叶茂 ,受风面积大。   1996年 7月 2 8日 ,一阵持续 2 0分钟的雷雨大风 ,使荔枝主产区的平和县安厚镇安厚荔枝场倒伏了 8年生乌叶荔枝 198株。该场及时对倒伏的荔枝进行了修剪、扶正固定和喷施叶面肥等处理。但这198株荔枝却陆续干枯死亡 ,4个月后死亡 196株 ,死亡率高达 99%。针对这一问题 ,我们于…  相似文献   

5.
2001年潮汕地区荔枝蒂蛀虫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荔枝蒂蛀虫 ,原名爻纹细蛾 ,是荔枝和龙眼常见的重要害虫。近年来 ,在潮汕地区荔枝园为害较普遍 ,尤以乌叶、妃子笑等中迟熟品种受害较重 ,一般蛀果率 10 %~ 4 0 % ,高的达 5 0 %以上 ,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据 2 0 0 0年调查 ,6~ 7年生的乌叶蛀果率为 2 3 7% ,妃子笑为 4 3 7% ;2 0 0 1年对同片园调查 ,乌叶蛀果率为 2 6 7% ,妃子笑为 5 7 4 % ,2 0多年生的乌叶荔枝蛀果率更高。1 发生原因1 1 蒂蛀虫为害特性决定 蒂蛀虫年发生世代多 ,世代重叠。在潮汕地区 ,年发生 10代左右 ,主要以幼虫在荔枝、龙眼冬梢及早熟品种花穗近顶端的花穗…  相似文献   

6.
龙溪地区为我省荔枝主产区,种植面积及产量均占全省的三分之二,主栽品种为早红、乌叶、兰竹等三大品种,零星栽培有桂林、绿荷色。品种较少,供应期偏短。为此漳州市于1966年特从广东引进桂味、挂绿、糯米糍、淮枝等8个荔枝良种100多株进行试种,现  相似文献   

7.
闽南地区栽培荔枝历史悠久。在多数情况下 ,并不是荔枝不开花 ,而是花而不实 ,着果率低。着果率低的主要原因 ,一是荔枝开花前遇到阴湿的梅雨季节 ,雄花花粉不能正常成熟 ;二是荔枝盛花时遇到阴雨天气 ,雄花花粉不能从花药中散出 ,雌花花柱不能正常受精 ,影响子房发育。闽南地区 3月下旬到5月中旬 ,常遇梅雨天气 ,荔枝授粉受精难以顺利完成 ,引起大量落果。为了探讨不同授粉方式对提高荔枝着果率的效果 ,笔者进行了本试验。1 材料与方法试验于 1999— 2 0 0 2年在码头镇高盖、大坝和宫占等 3个村办荔枝场进行 ,10~ 15年生乌叶荔枝盛产树 ,…  相似文献   

8.
以‘井岗红糯’等24个品种为接穗,在云霄县开展乌叶荔枝高接换种砧穗组合试验。结果表明,成活率最高的是庙种荔(72.7%),其次为红灯笼(70.0%),嫁接不成活的有糯米糍、桂糯和兰竹;乌叶荔枝与不同品种嫁接亲和性差异较大,以‘庙种荔’最好,其次为‘马贵荔’和‘草霜荔’,初步筛选‘庙种荔’等优良高接品种。  相似文献   

9.
龙海县九湖公社是我省荔枝的主产地,栽培历史千年,全社荔枝面积1.42万亩,21万多株(平均亩植14.6株),其中投产树1.21万亩,17.5万株,总产18.1万担。平均亩产为1495斤,株产103斤,产量占全省三分之一,为九湖社员重要收入之一,全社人均荔枝1982年364斤,1983年426斤,户收百担以上有376户。现有兰竹、乌叶、早红、绿荷包等10个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10.
荔枝是南安县传统名果之一,全县现有栽培面积1.36万亩,但多年来生产上存在着适龄荔枝不结果及单产低的问题。据统计,全县的荔枝树均为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种植,都已达到结果年龄,而年总产仅300—500吨,亩产15—30公斤,株产只有1—1.5公斤。严重地影响果农的经济收入和发展荔枝生产的积极性。多年来,通过定点观察和试验,摸索出荔枝不结果及单产低的原因有  相似文献   

11.
厦门荔枝品种比较单一,以中熟品种乌叶、兰竹为主,产期过于集中。为加快荔枝品种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厦门市集美区良种场从2001年4月至2002年8月引进14个荔枝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厦门市及闽南地区推广的优质晚熟荔枝品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市种植的大棚番茄,特别是老基地的秋季大棚番茄由于连作重茬导致土传病害十分严重,产量、品质和效益逐年下滑。针对生产上的这一突出问题,我们从2003年开始开展了大棚番茄有机生态基质栽培试验研究。经过3年的实践与摸索,基质栽培  相似文献   

13.
用黑色尼龙遮阳网袋(50目)、蓝色尼龙网袋(60目)和外铝箔内纸袋等三种套袋材料对乌叶荔枝果实进行了套袋试验。结果表明,黑色尼龙遮阳网袋效果最好,中午11:30~13:30时段可降低袋内温度2.5~2.0℃,单果重比对照提高7.6%,且对果实品质和商品质量无显著影响;其次为蓝色尼龙网袋,中午时段可降低袋内温度1.9~2.0℃,单果重提高7.6%;外铝箔内纸袋处理导致好果率显著下降,不宜使用。建议选用网目数较少的黑色或蓝色尼龙网袋作为乌叶荔枝果实的套袋材料。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妃子笑荔枝花果期主要栽培管理的研究成果,以探讨更加有效的栽培管理技术,推动妃子笑荔枝生产高效、持续、稳健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东刘一号是我省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选育并正式通过鉴定的荔枝新品种。该品种优质晚熟 ,丰产稳产。其果大色艳 ,果肉洁白清脆、甘甜带香 ,在漳州七月下旬成熟 ,比本地的晚熟品种兰竹迟一周左右 ;其结果性能特别优异 ,座果在现有荔枝品种中表现最好。因而以其显明的特色在短短十多年时间内成为我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品种。东刘一号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引入漳州后迅速发展 ,至今面积已超过一万亩 ,总数超 2 0万株 ,仅次于兰竹、乌叶排第三位 ,成为漳州市荔枝的大宗品种。但在生产中 ,东刘一号出现了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为果实品质低劣以及挂果后期严重…  相似文献   

16.
杧果是世界第二大热带水果。其生产分布100多个国家,栽培面积200万hm2以上,年产量超过1 600万t,都仅次于香蕉。在我国,2005年杧果栽培面积仅次于荔枝、龙眼和香蕉,居第四位;产量仅次于香蕉、荔枝、龙眼和菠萝,居第五位;产值仅次于香蕉、荔枝和龙眼,居第四位[1]。杧果炭疽病病原  相似文献   

17.
<正>辣椒是萍乡主要生产蔬菜之一,根据定植及采收时期,辣椒栽培可分为3种模式:早熟栽培、秋延后栽培、反季节栽培。早熟栽培是我市的主要栽培模式,现将该栽培技术简介如下。1选用早熟杂优品种  相似文献   

18.
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是我国著名的亚热带特产水果,栽培面积已达60万hm2,主要产区为广东、广西、台湾和福建,其中广东省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福建省莆田市荔枝栽培历史悠久,但近年来荔枝害虫的发生逐年加重.  相似文献   

19.
荔枝在台湾已有二百余年的栽培史。近年荔枝栽培面积发展较为迅速。1955年时全省仅有81公顷经济栽培面积,产量为624吨,1966年扩种到10倍,达829公顷,产量为4584吨,1977年面积又翻五倍为4593公顷,产量为46939吨。目前荔枝经济种植面积已达14,000多公顷,年产量超过十万吨,产值为180万元(新台币)。同时还有近万吨的鲜果出口外销,创值也在千万美元左右,是  相似文献   

20.
油桃品种日光温室栽培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桃保护地栽培是调节果品市场供应,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但在我市尚属新兴产业,存在栽培技术落后、品种不对路、配套措施不完善等问题,这也是当前我市油桃保护地栽培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