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水稻普通矮缩病简称水稻普矮病。近年来,闽北山区每年单、双晚稻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少数年份发病率高达30%—40%,仅因普矮病的危害,每亩减产可达12.5—50公斤以上,已经成为近年来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同时,由于普矮病症状与杂交水稻亲本不育系和保持系相似,常被部分农民误认为是杂交水稻种子混杂所致,其实,普矮病是 相似文献
3.
水稻矮缩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沂年来,水稻矮缩病的发生与危害在不同乡镇和年份有起有伏,局部性发生危害不断,稻区晚稻发生较重。据田间调查,该病轻度发生的面积较大,部分田块严重的造成大幅减产。有的甚至绝收,每年给水稻生产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结合生产实践。根据水稻矮缩病的发生规律.针对延平区水稻栽培和气候特点.应采取以下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4.
5.
6.
刘一新 《新农村(黑龙江)》2010,(12)
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灰飞虱为介体传播的一种病毒病,在江西省新建县曾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流行过,受害作物主要是双季晚稻.70年代末期后发病渐渐减轻,到70年代难以找到病株标本.但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本病又开始回升,于2005年在我县的杂交晚稻上突然暴发成灾,受害作物主要是杂交晚稻.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出防治水稻黄矮病的对策,对水稻黄矮病病害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及田间表现、发病的原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水稻黄矮病是属于病毒病害,各地水稻普遍发生黄矮病。近几年来,在乐业县新化镇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一般会使水稻减产20%-80%,有的农户由于播种了感病品种,造成全部受灾,有的甚至绝收;一般来说矮秆品种易感病,高、中秆品种抗病强;病害潜育期因传毒虫数的增多而缩短,水肥管理和种植绿肥也预防和减少黄矮病害的发生。文章根据发病原因和规律提出了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9.
10.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黑条矮缩2007年在江西省安福县的二晚稻迅速扩展蔓延,发生点多面广,局部田块产量锐减,发生程度明显重于常年,农民朋友反映强烈。为了摸清全县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为害情况,为以后的防治提供依据,安福县植保站作了一次调查,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13.
水稻黑条矮缩病主要是由灰飞虱传毒发生的水稻病毒病。受耕作制度、农田气候、虫源基数增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该病有逐年上升发展的趋势,成为水稻的突发性病害,是水稻生产上重要的病害之一。一、危害症状1.水稻发生黑条矮缩病的主要症状是:植株矮缩丛生,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正> 一、病害症状该病系病毒病害,水稻感染此病后,植株矮化,节间缩短,分蘗增多,叶色浓绿,叶质僵硬,在新叶叶片或叶鞘上,沿叶脉生出很多黄白色小斑点,呈断续点线状;根系发育不良,当健株成熟时仍呈青、矮特征。早期感病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