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三种重要黄连病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种重要黄连病害的初步研究华中农业大学植保系(430070)黄俊斌赵纯森卫扬斗周茂繁黄连(CoptischinensisFranch)是我国名贵的中药材,其体内含有大量的异喹啉类生物碱,这些生物碱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广泛地应用于医药中。近几年来随着黄...  相似文献   

2.
新开发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和基因转移技术都可用于抗真菌病害的新品种培育。本文就与此相关的小种—品种专化性的抗性特征,非特异抗性的两组分系统,对真菌有毒性的化合物包括植物抗毒素,钝化核糖体的蛋白质,抗真菌的蛋白质和真菌酶的抑制物等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陈枝楠 《植物检疫》1991,5(2):116-117
植物病毒分子探针以其专一性、灵敏性和准确快速性的优点,在现代植物检疫工作中,还是病毒种和株系鉴定上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植物病毒虽然很小,核苷酸序列不太长(小于20kbp),但其容纳的遗传信息量却非常丰富,如外壳蛋白基因,胞间转移基因,寄主专化性基因,结构蛋白基因,媒介传毒专化性基因,内含体基因等,而且往往出现遗传密码解读错误,如超读,非成熟中止,移码翻译等。故建立病毒的基因库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植物源农药中生物碱提取和纯化技术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碱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碱性含氮化合物,一些生物碱因其具有一定的防治病虫害等作用,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为了使生物碱提取率和纯度不断提高,生物碱的提取与纯化技术也在不断地改进与发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植物源农药中生物碱在提取和纯化新技术的进展,并分析探讨新技术原理、优缺点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植物病原菌SSR标记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SR标记具有共显性、高多态性、位点专化性、稳定性好、操作技术简单等特点,是十分理想的分子标记。随着一些简单、经济和高效的SSR分离技术的发展,SSR标记已逐渐在植物病原菌中被开发和利用。本文综述了植物病原菌中SSR标记的主要开发策略及其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6.
双重PCR技术检测水稻白叶枯病菌和细菌性条斑病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分别设计并合成了白叶枯病菌的专化性引物OSF1-OSR1和条斑病菌的专化性引物XoocF-XoocR。用这两对专化性引物分别对118个参试菌株进行PCR扩增,并且通过将这两对专化性引物配对以及不断优化PCR反应条件,成功建立了双重PCR技术,同时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和细菌性条斑病菌实施快速精确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薇甘菊柄锈菌生物学及其寄主专一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检疫温室条件下对外来入侵植物薇甘菊的寄生菌——薇甘菊柄锈菌的生物学及其寄主专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薇甘菊柄锈菌可以侵染植物叶片和叶柄等营养器官。受侵染部位起始出现褪绿斑,12~15d,自叶背产生黄色冬孢子堆,并逐步坏死和脱落,最终致寄主死亡。冬孢子黄至暗褐色,包埋在寄主组织中,无明显休眠期。高湿条件下,冬孢子易萌发产生担孢子进行再侵染。采用悬挂法对29个科、62个属的72种植物进行了寄主专化性测定,结果表明,薇甘菊柄锈菌在菊科植物天门冬、紫茎泽兰、向日葵、地胆草上形成褪绿斑,但未发现菌丝和吸器。薇甘菊柄锈菌可成功侵染薇甘菊和同属植物假泽兰。  相似文献   

8.
胡吉成 《植物保护》1963,1(3):139-141
血清学方法,在植物病毒研究方面有很大的应用价值。由于植物病毒抗血清具有高度的专化性,并且容易控制,所以,可用来研究病毒的株系亲缘关系、病毒在植物体内转移及带毒量的分析等方面。在生产上,对无性繁殖的材料,可用血清反应法淘汰带病毒的植株,亦可诊断没有症状的带病毒植株。  相似文献   

9.
桃褐腐病菌对多菌灵抗性的AS-PCR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梅  阴伟晓  罗朝喜 《植物保护》2020,46(6):136-143
由于杀菌剂的长期大量使用, 植物病原菌对杀菌剂抗性问题日趋突出, 严重影响病害防治的效果?褐腐病是一种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和流行的重要果树病害?本文以桃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为例, 基于已知的多菌灵抗性机理, 即靶标β微管蛋白基因TUB2的点突变E198A, 建立了一种桃褐腐病菌对多菌灵抗性的等位基因专化性PCR检测技术?结果表明, 碱基错配?内参引物?退火温度?dNTPs?Taq DNA聚合酶?专化性引物浓度及配比等因素均对检测效率有影响?经过对以上因素的优化, 并对优化后的检测技术进行专化性及灵敏度评价, 证实该检测技术能特异性地鉴别桃褐腐病菌M. fructicola对多菌灵抗性基因型E198A, 且检测灵敏度可达到4.342 pg/μL病菌DNA, 有望在实践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根结线虫病的病原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结线虫是植物寄生线虫中最重要的一类病原线虫,寄主范围广,分布普遍,根结线虫侵染植物(或品种),给农作物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其为害特点是寄生专化性。因此,对根结线虫进行准确的鉴定是非常重要的。作者从广东省的广州市、坪石、新兴等13个县、市采集了31种作物根结线虫病的病  相似文献   

11.
 从高梁重病地块的病苗上,分离到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罗氏白绢小菌核菌(Sclerotium rolfsii),瓜果腐霉菌(Pythiumaphanidermatum)6种真菌,其中以前三种的分离量比较大。致病性测定表明:立枯丝核菌的AG5是高梁苗病的病原菌,而其它5种分离菌只能造成微侵染,基本上不是致病菌,也不能促进立枯丝核菌对高梁幼苗的侵染。苗龄10-15天是从田间分离病菌的最好时期。多数表面消毒剂不适合立枯丝核菌的分离。不正常的温度、光照、湿度条件,容易导致错误的病原学结论,接近自然发病的条件的控制是研究病原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利用生防菌有效防控花生白绢病Sclerotium rolfsii,本研究采用稀释培养法从花生根际土中分离木霉菌,采用平板对峙法和盆栽试验筛选对花生白绢病具有高效生防效果的菌株并测定其生防机制,通过形态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环境因子对发育的影响确定生防菌株的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从分离的132株木霉菌中筛选出1株对齐整小核菌S.rolfsii具有高效抑菌效果的菌株GH-20,抑菌率达89.93%,将其鉴定为棘孢木霉菌Trichodermaasperellum。对峙培养时,菌株GH-20对齐整小核菌的拮抗指数达Ⅰ级,当其菌落覆盖病原菌菌落后,其菌丝缠绕和侵入病原菌菌丝,并使病原菌菌丝体逐渐消解、减少,导致病原菌不能产生菌核;菌株GH-20产生的挥发性代谢产物(volatile gas,VOG)和非挥发性代谢产物(non-VOG)对病原菌的抑菌率分别为59.95%和79.49%。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同时接种菌株GH-20和齐整小核菌对花生白绢病生防效果最好,为79.64%。另外,该菌株具有在以果糖为碳源,以酵母膏为氮源和pH7的条件下生长发育较好,光照有利于生长而光暗交替有利于孢子...  相似文献   

13.
花生果腐病是由复合病原真菌引起的病害,直接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为筛选花生果腐病的生防微生物,以花生果腐病主要病原菌镰孢菌为靶标菌,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对峙培养法,在花生根际土壤中筛选到一株对镰孢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生防细菌Hsg1949。经形态学观察、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及16S rDNA和gyrA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等综合分析,鉴定菌株Hsg1949为贝莱斯芽胞杆菌。菌株Hsg1949对3株镰孢菌分离株具有稳定的的拮抗活性,继代培养40代时,对3株镰孢菌的抑菌率分别为77.0%、69.7%和61.9%,与初始菌株F0代的抑菌活性无显著差异。其无菌上清液活性物质耐高温,耐强酸但不耐强碱,在pH 11的环境下拮抗活性显著降低。田间试验结果表明,Hsg1949菌悬液2×108和5×108cfu/mL可显著降低花生果腐病发病率,对花生果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6.54%和71.27%,与化学药剂多菌灵防效(75.11%)相当。菌株Hsg1949对花生白绢病菌、棉花立枯病菌、棉花枯萎病菌和棉花黄萎病菌也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在植物真菌病害的生物防治中将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
不同豆科寄主植物对蠋蝽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比较几种豆科寄主植物对蠋蝽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测定了蚕豆苗、豌豆苗、菜豆豆角、大豆苗4种豆科寄主植物获得和更换时间,并测定添加4种豆科寄主植物后蠋蝽发育历期、体质量、繁殖力等生物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寄主植物对低龄蠋蝽若虫体质量、成虫性比、单次产卵量、卵孵化率无影响,但菜豆豆角上的蠋蝽单次产卵量为24.13粒、卵孵化率为59.34%均显著低于对照和其他寄主植物。与对照和其他寄主植物相比,蚕豆苗和豌豆苗上蠋蝽若虫发育历期和雌虫产卵前期显著缩短;与对照和其他寄主植物相比,蚕豆苗(83.62%)和豌豆苗(84.36%)上的蠋蝽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寄主植物;以蚕豆苗和豌豆苗为寄主时蠋蝽体质量增加最显著。此外,蚕豆苗、豌豆苗获得时间短,使用时间长于大豆苗和菜豆豆角。综上所述,蚕豆苗和豌豆苗可作为室内大量饲养蠋蝽的替代寄主植物。  相似文献   

15.
 从樱花根际土壤中分离到一株对大白菜黑腐病菌具有强拮抗作用的细菌ZF7。根据生物学特征、16S rDNA 序列分析、Biolog及生理生化分析,菌株ZF7被鉴定为水生拉恩氏菌Rahnella aquatilis。利用平板对峙法和双层培养法,证明菌株ZF7具有较广的抑菌谱,对5种病原真菌和5种病原细菌具有明显拮抗效果。而且,该菌能在大白菜根际土壤以及白菜根部稳定定殖。采用盆栽试验对菌株ZF7进行促生防病效果测定,结果表明该菌对大白菜具有显著的促生效果。灌根菌量为20 mL/株时,菌株ZF7对大白菜株高和根长的促生率分别达56.47%、54.74%,对地上部重量及根重的促生率分别达233.84%和164.71%。同时,菌株ZF7对大白菜黑腐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可达88.80%,高出中生菌素的防治效果26.76%。综上分析,菌株ZF7生防性状优良,具有一定的田间应用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6.
正黄连(Coptis chinensis)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茎入药,因其具有抗菌、抗氧化、抗肿瘤、降糖等药用活性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和保健行业[1]。重庆市石柱县是黄连的主产区之一,产量约占我国总产量的60%[2,3]。黄连根茎一般在4~6年采收,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黄连根腐病的发生渐趋加重,发病率逐年上升。该病害在栽培第2年即可发病,主要危害根茎部位,平均发病率达40%,严重地块高达80%~90%,甚至绝收[4],严重影响黄连的产  相似文献   

17.
 从樱花根际土壤中分离到一株对大白菜黑腐病菌具有强拮抗作用的细菌ZF7。根据生物学特征、16S rDNA 序列分析、Biolog及生理生化分析,菌株ZF7被鉴定为水生拉恩氏菌Rahnella aquatilis。利用平板对峙法和双层培养法,证明菌株ZF7具有较广的抑菌谱,对5种病原真菌和5种病原细菌具有明显拮抗效果。而且,该菌能在大白菜根际土壤以及白菜根部稳定定殖。采用盆栽试验对菌株ZF7进行促生防病效果测定,结果表明该菌对大白菜具有显著的促生效果。灌根菌量为20 mL/株时,菌株ZF7对大白菜株高和根长的促生率分别达56.47%、54.74%,对地上部重量及根重的促生率分别达233.84%和164.71%。同时,菌株ZF7对大白菜黑腐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可达88.80%,高出中生菌素的防治效果26.76%。综上分析,菌株ZF7生防性状优良,具有一定的田间应用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微生物菌剂拌种防治花生根部病害的防治效果及对产量的影响,以鲁花8号为试验材料,选择3个微生物菌制剂和1个化学药剂,设置1000亿CFU/mL解淀粉芽胞杆菌、200亿CFU/mL多粘类芽胞杆菌、1亿CFU/g真菌生防菌(TB)、1000亿CFU/mL解淀粉芽胞杆菌+1亿CFU/g真菌生防菌(TB)、200亿CFU/mL多粘类芽胞杆菌+1亿CFU/g真菌生防菌(TB)和25%咯菌腈拌种处理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6种供试药剂拌种处理均对花生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且对根腐病和白绢病均有一定的控制效果,其中1000亿CFU/mL解淀粉芽胞杆菌+1亿CFU/g真菌生防菌(TB)种子处理的出苗率、增产率和综合防效最高,其出苗率和增产率分别为94.35%和23.15%;出苗30 d后根腐病防效为76.95%,出苗60 d后根腐病和白绢病防效分别为83.54%和83.88%,在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黄瓜棒孢叶斑病是近年来危害严重的黄瓜病害之一,严重时可导致黄瓜大面积减产。菌株ZF2是本实验室从黄瓜植株体内分离筛选得到的一株对多主棒孢菌有显著抑制效果的生防细菌。经生理生化测定、Biolog测定和多基因系统发育树综合分析,鉴定菌株ZF2为贝莱斯芽胞杆菌。酶学试验和光学显微观察结果表明,菌株ZF2在代谢过程中产生蛋白酶和纤维素酶,使多主棒孢菌菌丝生长受到抑制并形成连续的椭圆型膨胀,抑制率达60.10%。利用平板对峙法和双层培养法证明菌株ZF2具有广谱拮抗作用,对6种病原真菌和7种病原细菌具有显著拮抗效果。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效测定结果显示,接种菌株ZF2的黄瓜发病明显减轻,防效为90.81%。综上,菌株ZF2生防性状优良,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有一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0.
2013~2016年从全国12个省市采集不同花生白绢病样本,共分离获得39个分离物,对其ITS-r DNA序列进行了分析,表明它们均属于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这39个分离物分为两个亚组,分别包含22个和17个菌株;对这39个菌株进行了菌丝亲和群分析及相关生物学特性比较,共鉴定出23个菌丝亲和群;8个亲和群包含2~6个菌株,其余的15个亲和群都只包含1个菌株;同一菌丝亲和群的菌株菌落形态相似,大多数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菌核大小比较相近,个别菌株差异较大;39个菌株均能产生草酸,在菌落形态、菌丝生长速度、菌核大小和重量上均有差异,生长速度为0.47~2.32cm·d~(-1),菌核直径为0.71~1.87 mm,单粒菌核干重为0.24~2.64 m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