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了研究构建的小鼠大肠杆菌乳房炎模型对生殖机能的影响,试验用浓度为6×10~9个/mL的大肠杆菌按体重19.03 mL/kg注射泌乳母鼠,然后测量体温,检测血液中白细胞数量,PCR扩增泌乳母鼠乳腺中大肠杆菌目的基因片段,观察病理组织切片,采集泌乳母鼠卵母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结果表明:人工成功诱导出泌乳母鼠大肠杆菌乳房炎模型;泌乳母鼠注射大肠杆菌菌液后其体温和血液中的白细胞数变化不明显(P0.05);从泌乳母鼠乳腺组织中扩增出大肠杆菌目的基因片段;泌乳母鼠乳腺腺管及腺泡上皮细胞呈现不同程度的卡他性或化脓性乳腺炎病变;泌乳母鼠的卵母细胞发育到MⅡ期的成熟率显著降低(P0.05)。说明人工诱导的泌乳母鼠大肠杆菌乳房炎模型对其卵子的发育能力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广东省水禽源大肠杆菌中Ⅰ型整合子基因盒流行情况,本试验对251株广东地区水禽源大肠杆菌的Ⅰ型整合子进行了检测分析。采用PCR方法扩增Ⅰ型整合酶基因和Ⅰ型整合子基因盒,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测序鉴定基因盒插入区。结果显示:98%水禽大肠杆菌检测到Ⅰ型整合酶基因,但只有67.7%大肠杆菌扩增出Ⅰ型整合子基因盒。携带Ⅰ型整合子的大肠杆菌共扩增出8类(A、B、C、D、E、F、G和H)不同的基因盒插入区,其中C类(插入基因为dfrA1-aadA1)检出率最高,高达57.1%(97/170),而A类和H类检出率最低,仅1.15%(2/170)。52株大肠杆菌扩增出2个基因盒,2株大肠杆菌扩增出3个基因盒,分别占携带Ⅰ型整合子大肠杆菌的30.6%和1.15%。结果表明:大肠杆菌Ⅰ型整合子插入的耐药基因盒较多,结构较复杂,促进细菌多重耐药菌株的进化。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氮磷营养盐对环境大肠杆菌(E.coli)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本试验通过建立模型生态系统研究氮磷营养盐引发大肠杆菌对氯霉素(CHL)产生耐药表型的影响,并对分离到的耐药菌株和敏感菌株进行cat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添加不同剂量氮磷营养盐可引发大肠杆菌对氯霉素产生耐药性,46株耐氯霉素大肠杆菌cat基因的阳性率为89.13%;16株对氯霉素敏感的大肠杆菌未检出cat基因.结果表明,模拟生态系统中加入氮磷营养盐可引发大肠杆菌对氯霉素产生耐药;氮磷营养盐引发大肠杆菌对氯霉素耐药与cat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ClpP基因的功能,试验利用Red系统的重组功能,通过PCR扩增出两端与大肠杆菌菌株ClpP基因上、下游序列同源,中间为氯霉素抗性基因cat的DNA片段,电击转化含质粒pKD46的大肠杆菌菌株DH091,筛选替换ClpP基因的阳性转化子,再导入质粒pCP20去除氯霉素抗性基因。结果表明:成功敲除大肠杆菌菌株ClpP基因。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大肠杆菌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的流行病学特征对大肠杆菌病的防控,从昆明市花鸟市场采集虎皮鹦鹉粪样,从中分离鉴定大肠杆菌,并对12种毒力基因及22种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从虎皮鹦鹉粪样中共分离鉴定出47株大肠杆菌;feoB、traT、fimA基因携带率都为100%;不携带cvaC基因。41.67%的毒力基因检出率在50%以上。对耐药基因而言,除氨基糖苷类药物的aac(3)-Ia基因、β-内酰胺类药物的OXA、SHV基因未检出外,其余耐药基因均呈阳性。试验结果可为虎皮鹦鹉大肠杆菌病的预防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ClpP基因的功能,试验利用Red系统的重组功能,通过PCR扩增出两端与大肠杆菌菌株CIpP基因上、下游序列同源,中间为氯霉素抗性基因cat的DNA片段,电击转化含质粒pKD46的大肠杆菌菌株D H091,筛选替换CIpP基因的阳性转化子,再导入质粒pCP20去除氯霉素抗性基因.结果表明:成功敲除大肠杆菌菌株C...  相似文献   

7.
从山东省各地分离到107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选择了其中2株高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分别为O78和OM,经增菌培养后提取菌毛制备为单价菌毛油乳苗,分别接种于1日龄和14日龄雏鸡,于4周龄攻毒。结果二者之间有一定的交叉保护作用。根据Genbank收录的人源大肠杆菌I型菌毛FimA基因和P型菌毛papA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2对引物。通过PCR对上述2株大肠杆菌进行扩增,结果只有FimA的一对引物扩增出相应的条带,经测序证明为FimA基因。papA基因的引物未扩出任何条带,证明这2株大肠杆菌表达I型菌毛。通过对2株大肠杆菌结构基因FimA进行分析,发现二者具有高度的同源性。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菌毛亚单位之间的交叉保护性与其菌毛的结构基因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从9份病犬血便和6份健康犬粪便样品中分离出17株大肠杆菌,分别进行了生化鉴定,耐药基因blaCTX-M、blaTEM和blaSHV以及24种毒力基因的PCR扩增,13种抗菌药的药敏检测,以及ESBL表型鉴定、MLST分型、菌株分群和质粒分型。研究发现,病犬分离出的大肠杆菌多为致病性的ESBL表型耐药菌,携带多种质粒以及blaCTX-M和/或blaTEM-1基因,检测到10种毒力相关基因,健康犬分离出的大肠杆菌对多数抗菌药敏感,绝大部分未检测到质粒及blaCTX-M、blaTEM和blaSHV耐药基因。本研究从健康犬大肠杆菌分离株检测到3种新的ST型,分别为ST4001、ST4002和ST4003。结果表明,犬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情况十分严重,其临床治疗难度以及耐药性传播风险将加大,并对于人类健康具有潜在威胁,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微生物硫辛酸修饰相关酶的功能,构建了大肠杆菌菌体内研究模型。利用Red同源重组系统对大肠杆菌的lplA、lipB基因依次进行敲除,获得大肠杆菌lplA及lipB双基因缺失株△lplA△lipB~DH5α。将lplA和lipB基因分别克隆到载体pBAD322G,构建基因回补株ClplA-△lplA△lipB~DH5α和ClipB-△lplA△lipB~DH5α。通过Western blot、质谱分析和补偿试验等方法检测缺失株和回补株对底物的硫辛酸修饰功能。结果显示:上述突变株构建成功并能稳定遗传,回补株构建成功并能发挥生物学功能。补偿试验结果显示,在甘油为碳源的M9基础培养基中,回补株ClipB-△lplA△lipB~DH5α能够生长, ClplA-△lplA△lipB~DH5α补偿硫辛酸后能够生长。以上结果表明,大肠杆菌DH5α硫辛酸修饰功能缺陷菌株构建成功,这有利于以大肠杆菌为生物模型进行其他微生物硫辛酸修饰相关酶的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牦牛源溶血性大肠杆菌血清型及毒力相关基因,本研究从四川阿坝州采集的牦牛鼻腔棉拭子中分离鉴定溶血性大肠杆菌,并通过玻板凝集结合试管凝集试验鉴定其血清型,采用PCR方法检测大肠杆菌的4个溶血素基因及其它7个毒力相关基因。结果显示,从临床健康的牦牛鼻腔中分离鉴定出74株溶血性大肠杆菌,分离率为19.2%(74/386)。O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74株牦牛源溶血性大肠杆菌中已确定O血清型的菌株有60株,共24种O血清型,其余14株未能定型。PCR检测与溶血素相关的4个基因携带率分别为96.0%(hly A)、86.5%(hly E)、14.9%(ehly)和2.7%(ehx);有4种溶血素基因组合,分别为hly A~+(96.0%),hly E~+(86.5%),hly A/hly E双阳性(80.9%),ehx/hly E双阳性(2.7%);其它毒力相关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93.2%(irp2)、93.2%(fyu A)和2.7%(stx2);LT、STa、STb和K99基因未检出。研究结果表明,溶血性大肠杆菌存在于临床健康牦牛鼻腔内,血清型复杂且无优势血清型,大肠杆菌溶血素相关基因和高致病性毒力岛相关基因携带率高。本研究首次对四川阿坝州牦牛源溶血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和毒力相关基因进行了研究,提示在牦牛中存在溶血性大肠杆菌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1.
为了调查新疆南北疆地区肉牛饮用水和饲草料中大肠菌群的污染程度和危害,试验采集南北疆地区肉牛养殖场中不同季节饮用水和饲草料,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饮用水和饲草料中大肠菌群数,并通过PCR方法测定伊犁地区饮用水和饲草料中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stx1、stx2、eae)。结果表明:北疆地区饮用水中大肠菌污染比南疆地区更严重,南北疆地区饲草料中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大肠杆菌污染,夏季饮用水和饲草料中大肠杆菌污染比冬季严重。伊犁地区夏季饮用水中大肠杆菌没有测定出毒力基因,但饲草料中存在2株大肠杆菌中编码毒力基因stx1+stx2和eae。南北疆地区肉牛的饮用水和饲草料中大肠杆菌污染存在一定的地域性和季节性,虽然只测定出2株大肠杆菌中编码毒力基因,但在养殖过程中仍需预防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为了检测出猪肠道正常菌群中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试验以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为研究对象,根据Gen Bank中登录的猪大肠杆菌毒力基因序列,通过多序列对比,在保守区域内设计9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一种猪大肠杆菌毒力基因PCR检测方法,在2 h内即可判断待检样品中是否存在携带毒力基因的致病性大肠杆菌。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达到91.7%,灵敏度试验中最小检测限为总菌落数量约1×10~2cfu,临床样品检测与传统检测结果 100%相符。说明该方法能够快速检测猪致病性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3.
养殖废水产ESBLs大肠杆菌多重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养殖废水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杆菌的分布及其多重耐药性与耐药基因携带情况,本研究对泰安市污水处理厂污水中分离的50株产ESBLs大肠杆菌阳性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其对19种常见药物的耐药表型。针对产ESBLs菌株的耐药基因设计6对特异性引物,对ESBLs阳性菌株采用PCR方法检测其耐药基因。结果显示,50株产ESBLs大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其中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头孢噻肟呈100%的耐药性;对非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同样呈一定耐药性;并且呈多重耐药性。PCR扩增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均含有bla_(TEM)、bla_(CTX-M)基因,有5株含有qrB基因,32株含有qrS基因,有2株不含blaSHV基因,50株菌株均不含qrA基因。本研究表明:养殖场排放的污水已被产ESBL大肠杆菌严重污染,污水是这些耐药基因重要的存储库。且养殖污水中耐药菌通过污水排放最终进入到水环境中,其耐药基因可能在水环境的细菌之间进一步扩散,导致产ESBLs大肠杆菌表现出多重耐药性,同时这些产ESBL大肠杆菌会反过来再次感染动物,造成耐药菌在动物间的传播,甚至造成严重的感染。本研究对水是这些耐药基因重要的存储库这一结论提供了实验佐证。  相似文献   

14.
旨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鸡抗病毒Mx蛋白,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抗病活性奠定基础.本研究通过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从已构建好的鸡Mx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MMx上扩增出Mx基因开放式阅读框(2118 bp),并将其编码区重组于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经酶切和序列鉴定分析后,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和Rossetta-gami(DE3),并比较其表达效率.结果显示,经不同浓度IPTG诱导后,该基因在Rossetta-gami(DE3)中获得表达.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蛋白大小与预期结果相符,说明重组质粒pGEX-Nix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诱导表达出鸡Mx蛋白,为下一步鸡Mx蛋白活性检测及抗体制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张礼冲 《中国奶牛》2023,(11):41-44
为了解福建省南坪地区某规模化奶牛场乳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本研究采用K-B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分析了牛乳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并针对大肠杆菌PhoA基因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通过特异性和灵敏检测,建立牛乳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快速鉴定方法。结果显示,75份隐性乳房炎牛乳样本中,共分离出9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率为12%;所有菌株对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和糖肽类共6种抗菌药物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对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高度敏感;PhoA基因特异性引物能准确鉴定出致病性大肠杆菌,最低检定DNA浓度为0.5ng/μL。综上,本研究建议使用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对该场奶牛进行隐性乳房炎治疗,同时建立了牛乳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快速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规模化羊场腹泻羔羊源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携带情况。[方法]从和田地区3个规模化羊场收集70份腹泻羔羊肛拭子,采用传统的细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鉴定以及细菌16S rDNA序列PCR扩增、测序等方法对样本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利用PCR法对分离菌株进行大肠杆菌系统发育群分型以及毒力基因、耐药基因检测。[结果]经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16S rDNA序列分析,从70份腹泻羔羊肛拭子中分离鉴定出38株大肠杆菌,分离率为54.3%(38/70)。系统发育群分型鉴定分析显示,分离菌株以B1群为优势群(68.4%,26/38),其次是A群(26.3%,10/38)和D群(5.3%,2/38),未检测出B2群。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在8种大肠杆菌毒力基因中检测出4种,携带fimC基因的菌株比例最高,为92.1%(35/38);其次是irp2基因47.4%(18/38)、hlyF基因36.8%(14/38)和fyuA基因34.2%(13/38),未检测出eaeA、ST、LT和Stx1基因。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在8种大肠杆菌耐药基因中检测到6种,以磺胺...  相似文献   

17.
对泰安及周边地区鸡大肠杆菌病的流行情况和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状况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调查分析:对25株鸡源性大肠杆菌进行了分离纯化、生化试验,同时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了耐药性测定及β内酰胺药物耐药基因TEM的检测等研究。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对多种抗生素均产生了耐药性,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性也相当严重,对在药敏试验中检测出对头孢菌素类药物不敏感的菌株进行TEM基因检测,发现这些菌株均含有耐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与Genebank上登录的其他耐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达到97%以上,仅存在个别的碱基突变。通过研究以期探明地区鸡源性大肠杆菌病的流行情况和细菌的耐药现状.从而为有效控制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生流行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以便制订出较为科学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8.
大肠杆菌肠聚集性热稳定肠毒素Ⅰ(EAST1)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肠毒素。为进一步了解EAST1毒力基因在东北地区仔猪腹泻大肠杆菌中的存在情况,以及EAST1毒力基因与其他毒力基因的存在关系进行研究,试验于2010—2013年从东北地区38个规模化猪场共采集断奶仔猪腹泻粪便样品290份,经染色镜检和生化试验鉴定出362株大肠杆菌,应用PCR检测方法对STa、STb、LTa、LTb、paa、AIDA-I、afa E、irp2和EAST1等毒力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有286株大肠杆菌携带毒力基因,其中89株(占31.12%)携带EAST1毒力基因,只含有EAST1毒力基因的有49株(占17.13%),同时携带其他毒力基因的有40株(占13.99%)。EAST1毒力基因可以协同F1菌毛、paa基因频繁交叉出现在同一致病菌中,但这些毒力基因编码的毒素之间是否存在协同致病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云南省楚雄和禄丰地区撒坝猪大肠杆菌血清型及药物敏感性与irp2基因的关系,试验采集疑似猪大肠杆菌病患猪的心脏、肝脏和粪便等病料,用于大肠杆菌的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并进行了血清型鉴定与药敏试验和irp2基因的检测。结果表明:共鉴定出大肠杆菌50株,10种血清型,其中O20、0101、O14、O5、O9为优势血清型;头孢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和青霉素类这4种药中,以头孢类的头孢他啶作用最强;50株大肠杆菌中有12株(24%)扩增出434 bp的基因片段,其PCR产物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公布的耶尔森菌强毒力岛(HPI)irp2基因的同源性达96%以上。说明irp2基因与血清型的致病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云南省昆明市动物园动物体内大肠杆菌(E.coli)分离株毒力基因的分布特征,从圆通山动物园37个动物种群粪便中分离出37株E.coli,采用生化鉴定方法鉴定大肠杆菌,PCR方法检测19种毒力基因。鉴定结果表明:37株E.coli中,ompA、iroN、fimC、aatA、vat 5种毒力基因携带率分别为100%、95.49%、83.78%、70.27%、51.35%,ibeA、neuC、iutA、traT、stx 5种毒力基因携带率为0,其他9种毒力基因携带率均低于40.00%;分离菌株普遍携带8种以下毒力基因,同时携带10种以上毒力基因的概率为8.10%;分离株强毒力岛基因携带率较高,分布较为普遍。结果表明,昆明市圆通山动物园内流行的大肠杆菌以致病性大肠杆菌为主,不同种类动物体内大肠杆菌的毒力基因携带率存在较大差异,其原因可能与动物的饲养环境以及动物自身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有关。因此,对于动物园内具有较高大肠杆菌致病风险的动物,要采取相应防治措施,防止大肠杆菌病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