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蠋蝽对小菜蛾幼虫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在室内研究了蠋蝽3~5龄若虫及成虫对小菜蛾幼虫的捕食能力,采用HollingⅡ功能反应模型和Hassell模型,以明确蠋蝽对小菜蛾的捕食潜能以及蠋蝽自身密度对小菜蛾捕食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蠋蝽3~5龄若虫及成虫对小菜蛾幼虫的捕食模型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蠋蝽3~5龄若虫和成虫瞬时攻击率由大到小依次为1.461(3龄若虫)1.322(4龄若虫)1.086(5龄若虫)0.803(雌成虫)0.734(雄成虫);蠋蝽5龄若虫的日最大捕食量最高,为83.33头。随着小菜蛾幼虫密度增大,蠋蝽的搜寻效应逐渐降低,5龄若虫的搜寻效应明显大于其他虫态。蠋蝽3~5龄若虫及成虫自身密度对其捕食作用的干扰效应明显,其中蠋蝽3龄若虫的竞争参数最大,为0.862。本研究表明蠋蝽对小菜蛾具有较好的捕食潜力,尤其是蠋蝽5龄若虫。  相似文献   

2.
蠋蝽对荔枝蝽一龄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筛选在荔枝蝽若虫期对其具有良好防效的天敌昆虫,本试验探究蠋蝽对荔枝蝽1龄若虫的捕食潜力,在室内条件下评价了蠋蝽4龄若虫、5龄若虫、雌成虫和雄成虫对荔枝蝽1龄若虫的捕食能力,结合果园的观察总结了蠋蝽捕食行为特点。结果表明:蠋蝽4龄若虫、5龄若虫、雌成虫和雄成虫对荔枝蝽1龄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 Ⅱ模型,对荔枝蝽若虫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9.066、8.210、8.354和5.903头,瞬时攻击率分别为0.956、1.327、1.100和1.244,处理时间分别为0.10、0.162、0.132和0.149 d。不同龄期蠋蝽对荔枝蝽1龄若虫的搜寻效应均随猎物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室内外观察发现,蠋蝽捕食荔枝蝽若虫时的行为和捕食草地夜蛾等其他猎物时相似,经历搜索、跟随、攻击、取食、转移等行为反应。捕食功能试验证实蠋蝽对荔枝蝽1龄若虫具有较高的控害潜能,是实现荔枝蝽绿色防控的一种良好备选天敌产品。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蠋蝽Arma custos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幼虫的生物防控潜能,在室内条件下测定蠋蝽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对棉铃虫3龄幼虫的捕食能力以及不同蠋蝽密度对自身捕食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蠋蝽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对棉铃虫3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 Ⅱ模型。蠋蝽5龄若虫对棉铃虫3龄幼虫的瞬时攻击率、处理时间和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0.829、0.024 d和41.667头;蠋蝽雌成虫对棉铃虫3龄幼虫的瞬时攻击率、处理时间和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0.796、0.020 d和50.000头;蠋蝽雄成虫对棉铃虫3龄幼虫的瞬时攻击率、处理时间和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0.752、0.021 d和47.619头。蠋蝽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对棉铃虫3龄幼虫的搜寻效应均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当棉铃虫幼虫密度固定时,单头蠋蝽的日捕食量随蠋蝽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蠋蝽对棉铃虫的捕食作用受到自身密度的干扰,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的干扰系数分别为0.548、0.702和0.772。表明蠋蝽5龄若虫及雌、雄成虫均对棉铃虫3龄幼虫具有一定的防控能力,且成虫对棉铃虫幼虫的防控能力大于5龄若虫。  相似文献   

4.
蠋蝽Arma custos(Fabricius)属半翅目、蝽科,又名桃茶色蝽。在河北迁安县一带分布于果园、农田、荒坡、林木中,捕食鳞翅目幼虫,以及金龟子,象鼻虫,金花虫幼虫等,特别喜吃刺蛾和榆树金花虫幼虫。我们在1978—1982年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人工饲养、田间释放和治虫效果进行了研究。现将生物学特性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蠋蝽Arma custos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的捕食能力,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捕食功能反应方法测定蠋蝽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对亚洲玉米螟4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搜寻效应和种内干扰效应对其自身捕食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蠋蝽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对亚洲玉米螟4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蠋蝽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对亚洲玉米螟4龄幼虫的瞬间攻击率分别为0.790、0.849和0.818,处理时间分别为0.041、0.027和0.036 d,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24.390、37.037和27.778头;随着亚洲玉米螟密度的增加,蠋蝽的搜寻效应逐渐降低,雌成虫的搜寻效应明显大于5龄若虫和雄成虫;蠋蝽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捕食亚洲玉米螟4龄幼虫时均受到种内干扰的影响,干扰常数分别1.372、1.410和1.309。表明蠋蝽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均对亚洲玉米螟具有较好的控害潜能,且成虫的控害潜能大于5龄若虫。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蠋蝽对两种烟草害虫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捕食能力,在室内可控条件下开展了蠋蝽雌雄成虫对烟青虫和斜纹夜蛾卵及3龄幼虫的捕食试验,利用HollingⅡ功能模型拟合蠋蝽雌雄成虫对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蠋蝽雌成虫对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瞬时攻击率为:烟青虫3龄幼虫(1.056)>斜纹夜蛾卵(1.055)>烟青虫卵(1.035)>斜纹夜蛾3龄幼虫(0.973);控害效应高低为:烟青虫卵(152.21)>斜纹夜蛾卵(124.18)>烟青虫3龄幼虫(15.09)>斜纹夜蛾3龄幼虫(9.63);蠋蝽雄成虫对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瞬时攻击率为:烟青虫卵(1.060)>斜纹夜蛾卵(1.056)>烟青虫3龄幼虫(0.825)>斜纹夜蛾3龄幼虫(0.760);控害效应高低顺序为:斜纹夜蛾卵(111.16)>烟青虫卵(101.92)>烟青虫3龄幼虫(8.87)>斜纹夜蛾3龄幼虫(7.04)。随着烟青虫和斜纹夜蛾密度的增加,蠋蝽成虫的搜寻效应会逐渐下降。研究结果表明蠋蝽雌雄成虫对烟青虫和斜纹夜蛾具有良好的防控能力,因此,可结合害...  相似文献   

7.
真猎蝽属(Harpactor Laporte)及猛猎蝽属(Sphedanolestes Stal),均隶属于真猎蝽亚科(Harpactorinae),我国的这两个属共记载20余种,在我国广泛分布,常活动干林区,灌木及田间,一般捕食鳞翅目幼虫及叶(虫甲)等虫,为有效的捕食性天敌。本文将讨论江西常见的真猎蝽及猛猎蝽两属的种类,以供生防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蠋蝽对草地贪夜蛾的捕食能力评价和捕食行为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究蠋蝽对草地贪夜蛾的捕食潜力,本试验在室内条件下评价了蠋蝽5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6龄幼虫的捕食能力,结合田间观察总结了蠋蝽捕食行为特点。结果表明:蠋蝽5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6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模型,对草地贪夜蛾6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瞬时攻击率和处理时间分别为3.175头、1.344和0.315 d;蠋蝽锁定猎物后,其口针可从草地贪夜蛾的头部、胸部或腹部各节刺入,当猎物尝试摆脱时蠋蝽随其移动,维持口针伸展刺入猎物体内的状态,直至猎物被征服失去活力;蠋蝽对草地贪夜蛾幼虫吮吸持续时间较长,直至草地贪夜蛾幼虫体躯干瘪后,蠋蝽才收回口针,继续搜索并攻击下一头猎物。试验证实蠋蝽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好的控害效果,可用于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实践。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蠋蝽对黏虫的捕食能力,在试验条件下进行蠋蝽3龄、5龄若虫以及雌成虫分别对黏虫3龄,5龄幼虫的捕食试验,将各龄期蠋蝽饥饿24 h后投放不同密度黏虫,采用HollingⅡ功能模型拟合数据明确其控害效能。结果显示蠋蝽3龄、5龄若虫和雌成虫对黏虫3龄、5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都符合HollongⅡ模型;各龄期蠋蝽对3龄黏虫瞬时攻击率由高到低为3龄若虫(0.621),雌成虫(0.576),5龄若虫(0.568);蠋蝽雌成虫(14.40)的控害效应最高。各龄期蠋蝽对5龄黏虫的瞬时攻击率由高到低为雌成虫(0.778),5龄若虫(0.475),3龄若虫(0.365);蠋蝽雌成虫(7.14)的控害效应最高。随着黏虫密度增大,蠋蝽的搜寻效应逐渐降低,雌成虫的搜寻效应明显大于其他虫态。本研究显示,蠋蝽对黏虫具有较大的控害能力,在利用蠋蝽对黏虫进行生物防治时,选用雌成虫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提升蠋蝽室内繁育和田间应用技术,本研究以桑蚕蛹、柞蚕蛹为猎物,评价了单一和混合猎物饲养蠋蝽对其生长发育、繁殖和捕食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猎物并不影响蠋蝽若虫的发育历期,各处理下蠋蝽发育历期平均在26 d;但显著影响蠋蝽的产卵前期,混合猎物饲养的蠋蝽产卵前期为10.3 d,分别是桑蚕蛹猎物的1.54倍、柞蚕蛹猎物的1.34倍。同时,猎物显著影响蠋蝽的体型、繁殖、寿命和耐饥饿时间,混合猎物饲养的蠋蝽体型比单一猎物增加5%~9%、产卵量增加13%~38%、寿命延长2~7 d、捕食量提高15%~20%、耐饥饿时间延长20%~60%。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通过以柞蚕蛹饲养蠋蝽若虫为对照组(CK),用一种以牛奶和鸡蛋为主要生物成分的新型蠋蝽若虫液体人工饲料饲养蠋蝽若虫为处理组(AD),对其发育历期、体重和产卵情况等生物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同时,为测试AD高龄若虫捕食能力,在实验室条件下,测试AD的F1代(AD-F1)和F2代(AD-F2)的5龄若虫对粘虫2龄幼虫捕食功能反应。研究结果表明:AD-F1及AD-F2若虫发育历期均显著长于CK(25.09 d),其中AD-F2发育历期较AD-F1显著缩短(5 d),且AD-F2各龄期体重、成虫获得率和单次产卵量等生物学参数都较AD-F1有显著提升,数值向CK趋近;AD-F1、AD-F2和CK组蠋蝽5龄若虫对粘虫2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 Ⅱ型反应模型,AD-F2瞬间攻击率、最大捕食量等指标较AD-F1均有显著提升,其数值同样向CK趋近。本研究结果说明该液体人工饲料能满足蠋蝽若虫生长发育的基本营养要求,所饲养的蠋蝽若虫具有一定的捕食能力,可以用作田间释放应用。  相似文献   

12.
几种糖类物质对蠋蝽取食行为选择和繁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蠋蝽是一种适应能力强、捕食范围广的天敌昆虫,糖类物质是昆虫必需的营养物质,也是人工饲料中重要的营养成分和促食因子。本研究通过在蠋蝽产卵期内补充6种糖溶液,测定其繁殖力参数,并比较蠋蝽对6种糖溶液的取食行为选择,筛选出其中对蠋蝽最具吸引、促食作用最强的糖类。结果表明,糖的相对甜度大小与蠋蝽繁殖力高低无显著相关性,与行为选择有关,蠋蝽对6种糖类取食行为选择的喜好程度为蔗糖果糖麦芽糖海藻糖葡萄糖肌醇,且都明显高于蒸馏水,表现为偏向选择甜度较高的糖类;补充6种糖类对蠋蝽繁殖力的影响为:补充麦芽糖或海藻糖溶液能显著地增加蠋蝽的繁殖力,其中补充麦芽糖的蠋蝽产卵量为323.85粒,每日每雌产卵量为6.81粒;补充海藻糖蠋蝽的产卵量为271.13粒,每日每雌产卵量为8.14粒;补充肌醇蠋蝽的繁殖力各项指标最低;补充果糖或蔗糖不能明显提高蠋蝽的繁殖力,但这两种糖类相对甜度较高,对蠋蝽的吸引作用较强,且成本也较低,可作为促食剂加入饲料中或在产卵期补充营养。本研究结果为改良人工饲料中的糖类物质促食因子和提高蠋蝽繁殖力提供了参考,也为深入研究蠋蝽人工饲料中其他种类促食因子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蠋蝽成虫对草地贪夜蛾不同龄期幼虫的捕食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究蠋蝽Arma chinensis(Fallou)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的生防潜力,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蠋蝽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的捕食能力。结果表明:雌性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59.7、23.4、9.0头;瞬时攻击率分别为1.081±0.133、1.247±0.116、0.984±0.159;处理时间分别为(0.017±0.001)、(0.043±0.002)、(0.111±0.014)d。雄性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58.9、22.5、8.3头;瞬时攻击率分别为0.964±0.118、1.248±0.095、1.025±0.183;处理时间分别为(0.017±0.002)、(0.044±0.002)、(0.121±0.015)d。蠋蝽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都能捕食,对3龄幼虫捕食量最大,最喜欢捕食4~5龄幼虫,雌雄成虫都对4龄幼虫的瞬时攻击率最高。试验证实蠋蝽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好的控害效果,可用于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实践。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天敌昆虫蠋蝽Arma custos对黏虫Mythimna separata幼虫的捕食潜能, 本试验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蠋蝽3~5龄若虫及成虫在不同猎物密度和天敌密度下对黏虫3龄幼虫的日捕食量, 并用Holling Ⅱ圆盘方程、搜寻效应方程和Watt干扰模型拟合分析。结果表明, 蠋蝽3~5龄若虫及雌、雄成虫对黏虫3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 Ⅱ模型, 瞬时攻击率分别为1.022、0.933、0.892、0.961和0.872; 处理时间分别为0.242、0.100、0.084、0.063 d和0.074 d; 理论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4.132、10.000、11.905、15.873头和13.514头。蠋蝽对黏虫3龄幼虫的搜寻效应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干扰作用随蠋蝽自身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3~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的干扰系数分别为0.321、0.408、0.413、0.767和0.600。表明蠋蝽对黏虫3龄幼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潜能, 且控害能力随龄期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5.
利用蠋蝽防治几种林业害虫的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88~1989年在吉林省双辽县实验林场调查,蠋蝽能捕食40种农林害虫。尤喜捕食榆紫叶甲幼虫,黄刺蛾幼龄幼虫,平均日捕食量分别为0.82头和0.72头。按益害比1:5释放蠋蝽防治榆紫叶甲幼虫及成虫、黄刺蛾幼龄幼虫和杨扇舟蛾幼虫,15天后调查防治效果分别为69.2%、39.9%、65.4%和41.6%。  相似文献   

16.
猎物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天敌的质量和饲养规模。蠋蝽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其若虫和成虫对鳞翅目害虫幼虫均有较强的捕食能力。目前蠋蝽主要依靠黏虫来饲养。但在长期室内饲养过程中黏虫种群出现衰退现象,进而制约了蠋蝽规模化繁育。本文旨在研究黏虫种群复壮措施,为蠋蝽的规模化繁育提供技术支撑。为此,采用回接自然寄主和室内与室外种群杂交的方式评价了黏虫的种群复壮效果。结果表明,回接自然寄主玉米叶后黏虫的幼虫发育历期(18.03 d)较人工饲料饲养组(21.26 d)显著缩短,蛹重(369.00 mg)和成虫产卵量(770.88粒/雌)显著高于人工饲料饲养组(323.56 mg, 532.73粒/雌),但二者的蛹历期和成虫寿命无显著差异。杂交试验结果表明,4种交配方式产生的F1代产卵前期、雌雄成虫寿命及其子代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无显著差异,但产卵期、产卵量及蛹重存在差异。其中以田间雌性×田间雄性(YF×YM)组合的产卵期最长(8.07 d)和产卵量最高(938.77粒/雌),而以田间雌性×室内雄性(YF×EM)组合的蛹最重(354.59 mg)。这些结果显示,通过回接自然寄主和室内与室...  相似文献   

17.
蠋蝽Arma chinensis Fallou是一种优良的捕食性天敌昆虫, 在多种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明确不同地理来源的蠋蝽种群的生物学特征, 指导蠋蝽的扩繁及在不同地区的释放应用, 本研究测定并比较了河北廊坊和贵州六盘水两个地区蠋蝽种群的表观形态?发育历期?成虫寿命和繁殖能力等生物学指标?结果表明, 贵州六盘水蠋蝽种群的体型显著大于河北廊坊种群; 河北廊坊蠋蝽种群的若虫期虽长于贵州六盘水种群, 但二者无显著差异; 河北廊坊种群配对饲养的雄虫和单雌饲养的雌虫其寿命显著长于贵州六盘水种群, 配对饲养的雌虫寿命两种群间无显著差异; 两个种群蠋蝽雌虫均在羽化后5~8 d进入产卵高峰期, 贵州六盘水种群的产卵前期较短, 且配对饲养条件下其单雌产卵量显著高于河北廊坊种群?  相似文献   

18.
捕食性昆虫的蛋白酶在其消化和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探讨蠋蝽Arma chinensis Fallou环境适应性的消化生理机制,明确蠋蝽在不同季节田间释放的最佳时期,本研究设置15℃、20℃、26℃、30℃和35℃五个饲养温度梯度对蠋蝽成虫的主要消化酶活性进行测定对比。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用酶标仪测定吸光度,依据标准曲线公式计算出蠋蝽唾液腺和中肠胰蛋白酶活性浓度,同时通过使用立体显微镜对蠋蝽分泌消化酶的唾液腺和消化道两个部位及口器的形态结构进行初步观察。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蠋蝽体内胰蛋白酶活性均不相同,并且唾液腺的酶活性均高于中肠的酶活性,胰蛋白酶活性整体上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6℃时唾液腺和中肠中消化酶的活性差异显著,且两部位的酶活性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413.9 IU/L、1029.2 IU/L。形态结构观察表明蠋蝽口器的喙由4个关节组成,蠋蝽唾液腺主要包括一对主唾腺和主唾腺管、一对副唾腺和副唾腺管,整体呈透明状。  相似文献   

19.
益蝽为蝽科中唯一的捕食性类群,尤以捕食鳞翅目幼虫为主,是害虫的天敌;亦有兼食植物的种类,或个体发育的某一阶段需要吸取植物性养料,故又称半益蝽,因其喙粗壮而直,有称硕喙蝽。益蝽亚科昆虫多属东洋区系和古北区系,少数种类广布于全世界,亦有地方性种类。国内已知40余种,各省(区)市均有本亚科种类分布,广东己知有14种:  相似文献   

20.
恒温和波动温度对蠋蝽生长发育及生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蠋蝽(Arma chinensis)生长发育及生殖力的研究大多是在恒温下进行的,然而蠋蝽在自然界中接触的不是恒温而是昼夜波动的温度.本文旨在比较恒温与昼夜波动温度下蠋蝽生长发育及生殖力参数,为规模化生产、释放提供技术支撑.分别在恒温(25±1℃)和均温相同的昼夜波动温度(20~32℃)条件下饲养蠋蝽,统计恒温与波动温度下蠋蝽各龄段发育历期、存活率和繁殖率数据,并用SPSS软件比较2种温度间差异,用EXCEL软件进行各龄期死亡率统计.结果表明:①在波动温度下饲养蠋蝽若虫,其1龄、4龄、5龄的龄期较恒温下分别延长0.49d,1.68d和1.88d,卵至成虫历期波动温度较恒温长3.98d.②波动温度下若虫阶段的存活率为63%,低于恒温下的71%,且波动温度下蠋蝽若虫各龄期死亡率均高于恒温下的死亡率.③波动温度下蠋蝽产卵前期较恒温长;恒温蠋蝽单雌产卵量为267.76粒,明显高于波动温度的106.72粒,存在显著差异.④2种温度条件下雌性蠋蝽成虫寿命均略长于雄性蠋蝽寿命.综上所述,恒温与波动温度下蠋蝽若虫生长发育历期、存活率和成虫生殖力存在显著差异.恒温条件更适合于蠋蝽的扩繁,但依据恒温下生命参数进行田间释放可能会影响对防控效果的预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