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县是云南一季中稻主产高产区.自1995年引进水稻肥床旱育秧技术获得成功后,为我县的水稻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水稻旱育秧从1996年的518亩,逐步推广到2000年的8413亩,旱育浅插面积达到12.1万亩,占全县水稻面积的93%,基本实现了水稻生产旱育化.肥床旱育秧具有节省秧田、节约种子、减少用工、秧苗素质好、移栽成活快、分蘖节位低、分蘖成穗率高等特点,比常规湿润薄膜育秧增产5%~10%,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多年生产实践表明,水稻旱育秧应抓好以下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
水稻旱育秧技术的关键在于防止立枯病的发生,并培育壮秧.传统的方法是以施用硫磺粉调酸防止立枯病,但该项技术存在着操作较复杂、成本较高的弱点.为改进技术,1997年我们引进了几种旱育秧专用秧苗处理剂,进行了多年多点大区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分析如下: 1 试验方法 各处理分别为:移栽灵1(1 mL/m2)、移栽灵2(2 mL/m2)、移栽灵3(3 mL/m2)、壮秧剂(75 g/m2)、硫磺粉调酸(100 g/m2)、空白对照等6个处理.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方法,收集了20个试验点的资料,每个处理苗床面积在1 m2以上.  相似文献   

3.
4.
5.
水稻旱育秧苗立枯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旱育秧技术”是以调节水稻的生理状况培育壮秧而使用的先进育秧技术,可使水稻获得更高的产量,是继杂交稻之后水稻栽培史上的又一重大技术改进。采用该技术能生产出具有叶色深、带蘖多、根系自身调节力强、秧龄弹性大等优点的矮壮秧,在长期的水分胁迫下,移栽后的秧苗吸肥吸水力强、返青快,从而取得增产效果。这项技术30年代起源于日本,原正市等一批日本农学家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使之日臻成熟,栽培面积占日本水稻面积的90%以上。1979年田中埝第一次将日本水稻工厂化盘育秧和小苗机引入中国,其中包括育秧土。1981年日本水稻专家藤…  相似文献   

6.
水稻是黑龙江省的主要粮食作物,近十年水稻栽培面积迅速增加,1990年67.3万hm^2,1995年上升到83.5万hm^2,2001年达167.2万hm^2,是1990年的2.48倍,是建国初期的15倍多。2001年黑龙江省水稻面积占全国北方14省水稻种植面积的40%以上,总产超过100亿kg,商品量60%以上,2002年黑龙江省水稻栽培面积157万hm^2,虽然部分地区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自然灾害,总产仍有87亿kg。  相似文献   

7.
水稻旱育秧苗与湿润秧苗根系生理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武运粳七号为材料,对水稻旱育秧苗和湿润秧苗根系生长的生理物质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埋育秧苗总根数、白根数、根系活力及活跃吸收面积较高,根系C/N舟低于湿润秧苗,可溶性糖和硝态氮含量是湿润秧苗的数倍至数十倍,糖和硝态氮的较高积累不仅有利于维持秧苗根系正常的生理活动,也为移栽后秧苗根系生长和新根的发生贮备了充足的营养物质。旱育秧苗移栽前根系中脱落酸(ABA)、吲哚乙酸(IAA)含量高于湿润秧苗。异戊烯基腺嘌呤(iPAs)、赤霉素(GA3)含量低于湿润秧苗,而移栽后3d,IAA、GA3、iPAs含量均高于湿润秧苗。  相似文献   

8.
一、旱育秧主要特点 1.早播早栽旱地土壤比湿润稻田的热容量大、升温快、地温高,播种期可比湿润育秧提早10~15天左右.旱育秧苗移栽后扎根和恢复生长快,受低温寒潮影响小,春后日均气温达到14℃以上即可移栽.  相似文献   

9.
为克服旱育秧草害问题,通过三个施药时期使用三种除草剂的除草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播种盖土后,每666.7m^2使用50%丁草胺100g1000倍液喷施畦面除草效果最好,出苗率达80%-85%,还能提高秧苗素质。  相似文献   

10.
11.
不同旱育秧苗处理剂效果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旱育秧苗处理剂,进行多点分区试验,开展对立枯病防治及培育壮秧效果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施用壮秧剂能有效控制旱育秧的立枯病及明显提高秧苗素质。  相似文献   

12.
13.
试验结果表明,沼肥对水稻旱育秧的秧苗素质及产量有明显的影响效应,在苗床每m2复合肥施用量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每㎡沼肥苗床培肥和2叶1心、5叶1心两次追肥施用量的增加,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呈正效应关系,以每m2苗床施用沼渣10kg、复合肥0.2kg,2叶1心和5叶1心每m2分别喷施沼液5 kg的效果最佳,集中表现在生长速度快,分蘖多,秧苗矮壮,白根多,成秧率高,病虫害发生轻等方面,对大面积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汕优 63和武育粳 3号为材料 ,分析不同环境条件下旱育秧苗生长状况 ,研究多水寡照条件下旱育秧秧田最佳播量和不同播量的最适秧龄 ,探讨特殊气候条件下秧田壮苗技术。结果表明 :多水寡照对旱育秧秧苗素质影响较大 ,表现为茎蘖滞增叶龄期变小 ,移栽适期提前。在江苏里下河地区 ,旱育秧田播量中籼杂交稻以 30~ 4 0 g/ m2 、粳稻以 50~70 g/ m2较为适宜。多水寡照旱育秧秧田期使用高吸水种子包衣剂或水稻秧苗健壮素 ,苗高、单株次生根数、单株叶面积、发根力、单株干物重等主要秧苗素质指标达到或接近常规旱育秧 ,并减少或缓解了旱育秧生长优势的丧失  相似文献   

15.
水稻肥床旱育秧技术自1992年传人我地,至1996年一直沿用日本水稻专家原正市先生所提及的技术操作规程,在育秧过程中虽然收到了一些成效,但推广应用有难度,农民难以接受,应用面积寥寥无几.  相似文献   

16.
水稻旱育秧、抛秧是我国“十五”农业重点推广技术之一。但在生产上存在三大问题,一是技术规程复杂,要求高,不易被农民掌握;二是秧苗在2~3叶期易出现病理性和生理性死苗;三是秧苗素质差。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旱育秧、抛秧技术优势的发挥,推广难度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1998年  相似文献   

17.
水稻壮秧剂集营养、调酸和化学调控于一体,在抛秧秧苗中应用效果良好。为了明确其在早稻旱育秧上应用的用量、效果和安全性,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8.
19.
不同壮秧剂对水稻旱育秧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了多种旱育秧壮秧剂对水稻旱育秧秧苗素质、经济性状及产量的施用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壮秧剂的秧苗在整体素质上和抗病能力上都要比不施用的显著提高。该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壮秧剂在水稻旱育稀植上的应用前景,筛选出适合凯里市水稻旱育稀植的壮秧剂进行推广可促进该市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移栽灵混防治旱育秧立枯病和提高秧苗素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栽灵混剂用于处理水稻种子,有防病和促进稻苗生长的作用。1996,1997两年试验,移栽灵混剂高效地防治水稻立枯病,促进根系发达,增加生物量效果也显著。大田应用求救比对照增产9.15%。还对水稻纹枯病和叶稻瘟有兼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