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出菇方式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通过试验示范,集合人工辅助栽培袋发菌、栽培设施、定位出菇、出菇管理等技术,集成平菇小口定位出菇技术。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2021,(4)
从栽培场地、栽培季节的选择,菌种制备、出菇方式、出菇管理、采收等方面总结灰树花立体墙式高效栽培技术,为菇农栽培灰树花提供参考,以达提高菇棚利用率、促农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丁智权 《食用菌》2011,33(2):38-39
针对闽北气候条件与滑菇生物学特性,总结出适合闽北条件滑菇栽培季节,培养基、培养料配方,栽培方式,管理方法等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白灵菇驯化栽培历史较短,生产中多种出菇方式并存,栽培经济效益差别很大。为此,笔者就近几年当地白灵菇生产中常用的6种出菇方式进行了对比试验,以筛选出适于我市出菇管理方式,提高白灵菇栽培的经济效益。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长根菇属中偏高温型珍稀高档菇类,生育期较长,适宜出菇温度范围较窄,北方地区冬春季节大棚栽培难度大。提出长根菇大棚地栽周年生产的产地环境、设施条件、栽培季节、栽培生理、菌种质量、栽培方式和工艺流程、优质高产出菇管理、病虫害预防、采收与产后处理等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所谓平菇“1 1>2”栽培模式,是指运用一次性爆发出菇技术,同时启用两个菇棚,一个发菌、一个出菇,两棚交替利用的全新生产模式,其生产效益远远高于相同的两个菇棚、相同时间段常规发菌和出菇的管理方式。1)栽培时间安排。运用该模式生产平菇,可参考表1合理安排栽培时间。表1栽培  相似文献   

7.
介绍适用于利用大棚菇房设施和花生茎蔓主料栽培杏鲍菇的安全优质生产技术,内容涉及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的栽培设施、栽培季节、品种选择、培养料配制、栽培袋制作、出菇方式,以及管理、采收、病虫害防控和建立生产档案等。  相似文献   

8.
侯祥保  魏峰  李凤玉 《食用菌》2008,30(6):38-39
试验以菌棒横卧阳畦覆土出菇的后期管理方式做对照,设计另外3种常见出菇方式。从子实体的生长状况、单袋出菇产量等因素分析了不同的出菇方式对杏鲍菇生物学效率的影响,得出墙式双垛覆土有利于提高单产及节约土地,提高空间利用率,是温室大棚高产栽培杏鲍菇的最佳选择。阳畦覆土栽培技术简单,菇质优,适宜初学者选择,阳畦栽培中,菌棒截断立栽出菇式,质量、产量更佳。  相似文献   

9.
黄毅 《浙江食用菌》2014,(4):188-193
根据欧洲考察的所见所闻,详细说明欧洲双孢蘑菇出菇库喷淋设备、采收设备的特点及使用方式,栽培农场根据栽培目的不同选择的出菇管理方法及采收方法;介绍采收后的预冷、冷藏、消毒、清库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0.
黄毅 《食药用菌》2013,(5):263-268
简单介绍欧洲近年来双孢蘑菇出菇库建筑与设备,栽培料制备,覆土材料制备,出菇管理,采收方式,包装销售等每一栽培环节;并设有讨论,指出我国与欧洲的差距。  相似文献   

11.
杨得林  葛珍 《食用菌》2003,25(5):14-15
长根菇属于中高温型食用菌,引进试验根据当地气温条件将出菇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分别采用不同的栽培方式进行出菇管理,结果表明,西北冷凉区在夏秋季利用半地下式遮阳日光温度栽培长根菇。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在灵宝市林下反季节栽培袋料香菇的规模化出菇管理期间,因为栽培者缺乏反季节香菇栽培技术的生物学特性基本知识,盲目引进、购买不知名性的菌种或成品菌棒进行栽培和出菇管理,经常发生盲目催菇、出菇困难、不出菇等问题。轻者造成出菇稀少而减产,重者造成反复催菇失效而毁坏菌棒,甚至造成大面积的"不出菇"问题。介绍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生产技术、催菇经验和操作技巧,旨在对反季节催菇困难的栽培者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梁爽  高继海 《蔬菜》2022,(10):59-62
摘要:工厂化白灵菇栽培中的菌棒出一次菇后,由于含水量过低不能二次出菇,一般就被废掉不再使 用,即使进行二次出菇,也表现产量较低,且造成其他资源浪费。通过多年试验与生产实践,探索出通 过覆土方式进行菌棒二次出菇的技术,可以大大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使菌棒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其关 键技术包括:栽培季节、栽培设施、覆土前准备工作、覆土方法、出菇管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平菇种植后1个月出菇,2个月收回成本,4个~5个月为一个周期,投入产出比可以超过1∶2,收益比超过1∶1,是一项很好的家庭副业和致富门路。根据多年栽培管理经验,从平菇栽培场所、方式、季节、菌种选择、栽培料、出菇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5.
秀珍菇是一种新兴食用菌,对温度和湿度要求比较严格,在秀珍菇的生产上对栽培管理技术要求比较高。从菇房建造、品种选择、菌棒的制作、出菇管理、采收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其栽培管理。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大球盖菇高产、高品质栽培管理方式,以木屑、稻壳为栽培原料,比较4个不同畦长×畦宽×畦深处理的大球盖菇出菇时间、产量、品质等,研究不同畦型对大球盖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A大球盖菇单位面积平均产量、单朵平均鲜质量、出菇密度和生物学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可采收4潮菇,但还原糖和蛋白质含量低于试验其他处理;处理B单位面积平均产量、单朵平均鲜质量、生物学效率及氨基酸含量最低;处理C大球盖菇氨基酸含量最高;处理D还原糖、蛋白质含量最高。综上,处理A产量最高,处理D品质最好,为栽培大球盖菇适宜畦型。  相似文献   

17.
黄毅 《食药用菌》2015,(3):143-146
以连载图解的方式介绍福建海鲜菇栽培工艺流程。概述海鲜菇袋式栽培的原理,详细介绍栽培包的制作中常用原料包括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甘蔗渣等的性质、特点,以及辅料麦皮、豆粕粉、米糠、石灰等的合理使用。扼要介绍蟹味菇、白玉菇工厂化栽培的两种配方和改良的海鲜菇配方。  相似文献   

18.
大球盖菇不同栽培模式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球盖菇(Stropharia goso—annulata),又名皱环球盖菇、酒红色球盖菇。大球盖菇不仅可以在菇房中进行地床栽培、箱式栽培和床架栽培,而且可以在室外进行生料栽培,因为制作工艺简便、易管理、栽培成本低、经济效益好,且不需要特殊设备,因而其发展前景很好。笔者就不同栽培模式结合实际生产经验和效果做一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板栗苞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选取板栗苞壳为栽培料,以熟料袋栽方式进行平菇和秀珍菇的栽培试验,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利用板粟苞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生物学效率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平菇、秀珍菇菌丝长势良好,平菇的生物效率高于秀珍菇,但秀珍菇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平菇.  相似文献   

20.
双孢菇秋季出菇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生敬 《蔬菜》2014,(5):72-74
介绍了双孢菇的特点、菇房建造技术、培养料堆制与发酵技术和秋季双孢菇栽培管理技术。双孢菇秋季栽培应重点做好菌丝生长管理和出菇管理,出菇后加强水分、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管理,从而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