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业产业化与电子商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磊  刘伟  朱宝颖 《世界农业》2001,(7):18-19,26
农业产业化作为从实践中总结出的农业发展之路,对于解决我国农业目前的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电子商务是新经济(知识经济)下的一种新型商务模式,具有直接性、结合性等特点。电子商务可作为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载体,更好地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优势,从而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新世纪推动我国农业整体水平的提升。一、农业产业化的特征1. 农户家庭分散经营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 家庭分散经营较之单纯的集中统一经营虽然经营规模小了,但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逐步走上了富裕之路,这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且提出了使…  相似文献   

2.
农业电子商务是以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网络系统为支撑,对农产品从生产地到顾客手上进行全方位的管理的全过程。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将成为推动我国农业市场化转型,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3.
电子商务在我国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在提升农业的产业化程度、农业结构调整、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扩大农产品市场销售范围和渠道方面的优势和潜力是不容忽视的。而农业作为特殊的产业类型,其生产受到多种多样条件的影响,加之我国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的薄弱,使农业电子商务的开展面临着很多特殊的困难。农业和电子商务必须寻找适当的结合点,走一条与其他行业不同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我国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农产品电子商务是对传统农业经济的一场革命,是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模式。我国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既有机遇,又面临多方面挑战。发展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必须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体系,培育新一代“电农”。  相似文献   

5.
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电子商务系统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要介绍了电子商务及其优越性、农业电子商务的两种模式,电子商务与传统营销的联合,并且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电子商务系统建设作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6.
孙学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953-15955
基于电子商务对于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作用的事实,通过相关文献,概述了农业电子商务的现状。以苏州市为例,剖析了其现代农业的特点:产业化、规模化明显;品牌、特色农业独具优势;休闲观光农业独具特色。为了提升苏州农业的产业化程度,促进农业信息交流与农产品销售,降低农业生产风险,提出了苏州现代农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对策:一是加大农业信息化网络建设力度;二是通过B2B模式开展农业电子商务;三是搭建B2C模式的苏州观光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四是搭建现代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五是完善苏州农产品物流配送网络;六是加快农民电子商务知识培训,引进电子商务人才。  相似文献   

7.
在网络环境下,农产品实现电子商务发展是必然趋势,传统的农产品营销流通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的环境状况。农产品电子商务是属于农业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信息化的有效提升将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本文以词频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研究基本状况、研究期刊、研究机构、研究主题等为研究角度,进而揭示国内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在网络环境下,农产品实现电子商务发展是必然趋势,传统的农产品营销流通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的环境状况。农产品电子商务是属于农业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信息化的有效提升将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本文以社会网络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该领域作者合著情况为研究对象,揭示国内农产品电子商务相关研究作者之间的关系,最终对有利于该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今年,我国已全面履行国际世贸组织条约。国外大规模、低成本农成品的涌入,已严重冲击我国农产品市场。面对这种形势,我国农业发展的唯一选择就是尽快实现农业产业化。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逐步加快,但产业化水平依然过低,无法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众所周知,技术、信息和生产经营规模是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当前国际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条件下,技术、信息已不会对实现农业产业化形成根本性制约;生产经营规模过小,已成为我国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根本制约因素。笔者认为,在农地均分的条件下,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是我国实现农产品规模化经营的主要途径,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是实现农业组织化的主要组织形式。本文就这一观点加以阐述,仅供商榷。  相似文献   

10.
农产品的交易流通,是促进我国小农经济走上现代商品化农业的关键。随着电子信息技术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互联网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应用是当前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能够有效促进农产品全国范围的交易流通,开发农业多样化途径创收,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本文就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构建的必要性,探究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系统的设计分析,推动农业发展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正>本文论述了电子商务促进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作用和思路,认为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落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举措,是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有效载体,也是对传统农业进行产业化改造、加快农业产业链整合、提升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新动能。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给农民带来了切实的利益。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是发展吉林省农业产业化、信息化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吉林省农业电子商务现已搭建第三方平台,迈出了农业电子商务的一大步,但仍存在网站功能不健全,物流与支付手段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基于原有的基础上,解决现有问题以及拓展第三方平台,为主要的农业中小企业以及农民开拓一个资源共享平台,既可以得到利益,又可以满足对农产品消费者的需求,是我省需要下一步开展的主要任务。本文参考大量农业电子商务文献,并采取实地考察的方式,围绕吉林省农业电子商务主要特点和现行模式,结合吉林省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对未来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和预测。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问题及对策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了发展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原因,并探讨了阻碍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从而更进一步提出了发展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出路。  相似文献   

14.
在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我国农业的发展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正在不 断增强。本文主要分析电子商务时代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从而为我国农业经济的良性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目标与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农业产业化实践探索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促进农业及其相关产业组织变革、产业结构转换和产业布局重划为出发点,论述了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目标与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农业产业化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业的一种主张,引起我国理论界和经济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本文从我国的农业现状出发,对我国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必然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论证,从而证明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简要回顾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历程,指出其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农业产业化在我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形式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实现农业市场化、国际化、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改变以传统农业占主体的农业发展格局,制定合理的农业发展政策,在保有现有农民农业的同时,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向导,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各种组织形式,实施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逐步形成种养加、农工商、内外贸、农科教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多种形式来实现。一、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提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技术支持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把加快农业高新技术的开…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业产业化与科技成果转化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伟大工程。近年来,农业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在企业、基地、技术体系等方面的迅速发展,但是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成为抑制我国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文章从提高科技成果的实用性、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强化企业主动意识和培养农民科技理念等方面探讨了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思路与对策,以大力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我国农村兴起的农业产业化,为我国长期实施的科教兴农战略提拱了新的楔机和要求。本文着重阐述应如何根据农业的产业特征和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来确定实施科教兴农的新思路,按照农业产业化要求做好科教兴农工作;同时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使农业产业化和科教兴农在良性互动中求得全面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浅析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是近年来农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搞好它有利于我国农业健康、快速地发展。分析了我国实行农业产业化的意义,结合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对发展农业产业化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