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国茶叶》2009,(2):43-43
采用H2O2模拟氧化体系制备儿茶素氧化产物,经多级柱色谱分离得到一相对纯组分(t_R为9.825min),HPLC-MS分析结果表明,所得级分主要含m/z 471及m/z 939两种产物,  相似文献   

2.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分离测定茶儿茶素的结果表明,采用茶样沸水浴振荡浸提20分钟,SEP-PAK C_(18)小柱净化试样的前处理方法和μBondapak C_(18)不锈钢柱,二甲基甲酰胺、甲醇、醋酸和水4成分系统流动相,流量、浓度线性梯度洗脱,柱温30℃等色谱条件。能使儿茶素组分在25分钟内得到理想的分离。应用紫外检测器(280nm)检测各儿茶素,最低检出限在5.7×10~(-8)g以下,添加回收试验,回收率在85.13%—97.56%之间。5种儿茶素组分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为0.9995—0.999  相似文献   

3.
茶多酚中儿茶素类的HPLC分析方法学考察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文建立了一种非梯度洗脱的儿茶素HPLC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同时对茶多酚中的四种主要儿茶素(EC ,EGCG ,ECG ,EGC)考察了其方法学。得到最佳色谱条件为 :ODS (5 μm ,4 6× 2 5 0mm)柱 ,以重蒸水∶乙睛∶乙酸乙酯 =86∶12∶2 (v v v)为流动相 (浓硫酸调pH值至 3 0~ 4 0 ) ,流速为 1 0ml min ,UV检测波长 2 80nm。探讨了分离测定条件并验证其精密度及方法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茶叶样品中微量儿茶素进行快速准确分析,利用分子印迹固相萃取(MIPs-SPE)与电喷雾质谱(EIMS)联用技术进行了茶叶中四种儿茶素—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分离测定。首先以表儿茶素(EC)为模板分子,采用紫外聚合方法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EC-MIPs),功能单体为甲基丙烯酸(MAA),交联剂为乙烯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AIBN)。利用EC-MIPs作为固定相制备EC-MIPs-SPE柱,对茶叶样品进行分离萃取后采用EIMS对洗脱液中儿茶素单体进行检测,分别与常规C18和非分子印迹聚合物(NIP)固相萃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EC-MIPs-SPE法对儿茶素类单体有特异性识别能力,对茶中主要干扰物质咖啡因、茶碱的结合能力远小于儿茶素分子。最佳萃取条件为:水相上样,用50%(v/v)甲醇/水溶液淋洗除去非特异性结合干扰物,1%(v/v)醋酸的甲醇洗脱特异性结合的四种儿茶素单体。对真实茶叶样品测试发现:经过EC-MIPs-SPE法预富集,可以去除94.2%的咖啡因和全部茶碱干扰,同时可得四个主要儿茶素信号,相对强度分别为:EC(12.1%),EGC(8.2%),ECG(35.4%),EGCG(45.7%)。本法可特异性地识别和分离儿茶素单体,有效消除咖啡因和茶碱干扰,可用于茶叶中微量儿茶素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5.
儿茶素氧化聚合产物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春美  谢笔钧 《茶叶》2001,27(1):28-34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儿茶素氧化聚合物产物茶红素,茶黄素及原花青素除自由基,抗氧化,抗突变,抑菌抗病毒,抗癌以及在心血管疾病等方面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6.
能量饮料市场发展迅速,进一步推动了咖啡碱的市场需求.LX-16脂吸附分离酯型儿茶素后,过柱液中含有大量的咖啡碱,从而作为原料研究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咖啡碱的工艺.通过比较4种大孔吸附树脂对咖啡碱的吸附能力,筛选出最佳树脂LS-303,并考察其动态吸附与乙醇梯度洗脱等特性.结果表明,LS-303树脂吸附饱和后,20%乙醇解吸,洗脱3BV后咖啡碱解吸得率为93.17%,咖啡碱含量可达26.16%.  相似文献   

7.
茶鲜叶经蒸汽杀青、烘干并粉碎后,分别制备得到儿茶素(TC)及其氧化产物(OPI和OPII)与茶多糖(TPs)。采用邻二氮菲—Fe2 氧化法与NBT光还原法,研究了儿茶素及其氧化产物与茶多糖对两种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TC及其氧化产物与TPs对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强于Vc,其中TC及其氧化产物对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又明显强于TPs。在本实验条件下,TC及其氧化产物OPI、OPII、TPs与Vc对·OH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93.87%、63.99%、78.86%、33.59%和33.56%;对·O2-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83.40%、73.34%、100%、49.74%和29.99%。通过对IC50的计算,确定了几种试剂对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大小,即清除·O2—OPII>TC>OPI>TPs>Vc,清除·OHTC>OPII>OPI>TPs>Vc。  相似文献   

8.
聚酯型儿茶素(Theasinensins, TSs)是一类儿茶素的氧化产物,是在茶叶加工过程中由于揉捻等工序使茶叶细胞破碎导致儿茶素与酶接触,进而氧化形成的。近年来,一些研究结果表明TSs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功能。本文就从TSs的发现、形成机理、分析方法、分离制备、药理作用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以粗酯型儿茶素为原料,研究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和结晶纯化儿茶素单体EGCG的制备工艺。通过比较4种大孔吸附树脂对EGCG的吸附和解吸能力,筛选出最优树脂AB-8,并考察乙醇梯度洗脱等特性,再经过结晶析出EGCG晶体。结果表明:AB-8大孔吸附树脂对EGCG具有较好的吸附选择性,通过10%乙醇洗脱,EGCG产品纯度从54.41%提高到了92.65%,得率达93.38%,结晶后得纯度达98%以上的EGCG单体。  相似文献   

10.
用反相梯度洗脱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红茶茶红素化合物,并与二极管阵列光谱法结合,提供了主要色素峰的光谱资料。该分析法已被用于鉴测红茶发酵中茶红素化合物的形成。同时分析了由部分纯化的茶多酚氧化酶与6种纯儿茶素混合物组成的体外模拟发酵系统。结果表明,红茶汤中多种茶红素与其儿茶素前体有关。体外模拟发酵系统条件的操纵可用于制备各种茶红素供进一步研究结构用。  相似文献   

11.
为给大麦主要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快速测定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对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分离和同时测定大麦中黄酮类化合物儿茶素、杨梅素、槲皮素、山奈酚含量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HPLC同时测定4种大麦黄酮类化合物的优化色谱条件为:YMC-Pack ODS AM-303 (5 μm, 250 mm_4.6 mm i.d.)色谱柱;流动相A-0.1%冰乙酸水溶液,B-乙睛,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进样量10 μL.儿茶素、杨梅素、槲皮素、山奈酚分别在0.063~2.000 μg (R2=0.9999)、0.034~1.100 μg (R2=0.9998)、0.025~0.800 μg (R2=0.9993)、0.018~0.560 μg (R2=0.9995)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88%(RSD=1.30%)、98.30%(RSD=0.57%)、96.29%(RSD=1.20%)、101.59%(RSD=0.73%). 测定方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大麦4种主要黄酮类化合物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2.
以孕穗期水稻剑叶为材料,建立了HPLC法,对水稻中的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玉米素(Z)和水杨酸(SA)等5种植物内源激素进行分离和测定。以甲醇为提取溶剂,再经SPE C18小柱过柱子除杂。HPLC分离采用C18(5μm×4.6×250 nm)反向色谱柱,最终采用PDA检测;以甲醇-水(0.5%乙酸)为流动相,流速为0.9 m L/min,进样量为20μL,在波长254 nm、272 nm和236 nm下同时检测。洗脱梯度为:0~4 min,A:20%~30%;4~10 min,A:30%~48%;10~20 min,A:48%~80%;20~30 min,A:80%;30~35 min,A:80%~20%;35~40 min,A:20%。结果表明,5种激素峰形良好、尖锐且保留时间稳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3.125~1000 mg/kg,决定系数R2>0.9996,加标回收率达45.73%~116.70%。同时,本研究采用建立好的方法对不同胁迫处理下孕穗期水稻剑叶中内源激素含量进行了分离测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膜系统加工冷溶型去苦味速溶绿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研究证实速溶绿茶中简单儿茶素与酯型儿茶素的比值为0.5以上时可达到去苦味特性的基础上,试验采用中试设备,对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超滤蒸青绿茶微滤液的超滤效果和不同浓缩方法的浓缩效果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35℃、1.74Mpa条件下,采用3500Da膜超滤绿茶微滤液,且在滤液重量接近粗滤液重80%时,以10%粗滤液重纯净水透析两次,滤析混合液中的简单儿茶素与酯型儿茶素的比值可达0.53,简单儿茶素、酯型儿茶素、EGCG、总儿茶素的得率分别达到57.00%、20.00%、20.00%、30.00%,含量分别达到14.47%、12.78%、8.34%、26.32%,产品呈现无苦味特性。在35℃、2.4Mpa条件下,采用300Da纳滤膜对超滤滤析混合液进行浓缩,工效高,产品0.45g兑140ml4℃冷水,20s内溶解,且品质成分损失很少。  相似文献   

14.
茶树愈伤组织培养及其儿茶素累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浩  杨素娟 《茶叶科学》1993,13(2):109-114
对不同培养条件下茶愈伤组织生长及其儿茶素累积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激素 IBA 或KT 在单独使用时,效果各异,但两者间存在明显的互相作用效应,其中以 KT 10mg/L 和 IBA0.1mg/L 组合,对儿茶素累积最为有利,MS 培养基适合愈伤组织生长,而 White 培养基上的细胞儿茶素累积最高;提高蔗糖浓度有利于次生代谢产物的形成,但浓度过高不利于愈伤组织生长;在一个生长周期中,儿茶素累积的增加与愈伤组织鲜重增长密切相关,儿茶素含量在直线期末、静止期初最高。通过对培养材料来源的选择和培养基组成的调节,使茶愈伤组织儿茶素含量从不足1mg/gFW 提高至16—20mg/gFw。  相似文献   

15.
为加工出富含儿茶素类含量的茶叶,本试验探索了提高茶树鲜叶儿茶素类含量的不同光质萎凋工艺。试验以茶树新品系HK-2和HK-3为材料,采用白光(CK)、红光、黄光、蓝光、紫光光质进行萎凋,于照射0、2、4、6、8、12、24 h时取样,利用UPLC(超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简单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EC)、儿茶素(C)]和酯型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没食子酸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G)]含量的测量。结果表明,与白光组CK相比,HK-2品系茶树鲜叶采用4 h的蓝光萎凋工艺,简单儿茶素含量显著增加了21.64%,6 h的蓝光萎凋工艺EGCG、酯型儿茶素和儿茶素总量的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23.31%、38.56%和35.78%;HK-3品系茶树鲜叶采用12 h的蓝光萎凋工艺EGCG含量显著增加了33.18%,6 h的蓝光萎凋工艺简单儿茶素、酯型儿茶素和儿茶素总量分别显著增加了75.49%、35.83%和38.51%。以7种儿茶素组分的相对含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光质萎凋能调控茶树鲜叶在萎凋过程中儿茶素含量的变化,其中蓝光萎凋6 h处理是提高茶树鲜叶儿茶素类含量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6.
To construct a new calibration method that combines usability and accuracy for estimating herbage mass from rising‐plate meter readings, we derived four models differing in the way their parameters are related to sampling date and compared their estimation accuracies using cross‐validation. The parameters of the linear regression for each sampling date showed seasonal variations, which had a steep decrease from early April to early June and a gradual increase thereafter. The pooled models were less accurate for estimating herbage mass than a separate model, which had specific parameters for each sampling date (S model). Among the pooled models, however, those in which the parameters were assumed to be linear functions (PL model) or combined functions (PC model) of the sampling date showed substantively improved estimation accuracy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pooled model, in which the parameters were assumed to be fixed throughout the year (PF model). Moreover,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eason, the models derived from previous years' data were suggested to be applicable as a practical method. Thu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se types of pooled calibration could be used as ‘compromise methods’ that combine both accuracy and usability.  相似文献   

17.
茶饮料中微量色素物质的HPLC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含乙腈的流动相作为洗脱剂,对茶饮料中微量色素物质的HPLC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色谱柱长为15cm、柱温为35℃、总流量为1ml、检测波长450nm条件下,最佳的洗脱参数为:①以3/0.5/96.5(v/v/v)的乙腈、乙酸和水的混合液为流动相A,以75/15/10(v/v/v)的乙腈、甲醇和氯仿混合液为B相;②梯度洗脱,即前20min内B相由80%上升到100%,并保持15min。在该条件下新黄质、紫黄质、叶黄素、叶绿素b、叶绿素a、脱镁叶绿素b、β-胡萝卜素和脱镁叶绿素a等色素物质均可获得基线分离。同时研究还显示,该方法重复性较好,检测限低,可满足绿茶饮料中微量色素物质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贵州绿茶中咖啡碱和儿茶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贵州省243份绿茶样品中咖啡碱和儿茶素类物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贵州省绿茶中儿茶素含量范围为9.14%~27.28%,平均含量15.71%;咖啡碱含量为1.08%~3.33%,平均含量2.24%。各地区茶叶儿茶素品质指数多数为1000~2000,其中黔南地区的最高为1975.51;各地区的儿茶素苦涩味指数主要在8.00~17.04之间,黔西南地区的苦涩味指数最低为8.00。据此分析可得,贵州绿茶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春茶适合开发高品质的名优茶,秋茶适合用于茶叶深加工或有效成分的提取。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以纯正、高火香型绿茶为原料的两类茶饮料在高温灭菌前后,分别在37℃和4℃下贮藏7d后,对茶多酚、氨基酸、蛋白质、总糖等常规化学成分、儿茶素组分、香气组分以及色差、浊度的变化,同时结合色泽、香气、滋味等感官品质进行审评。结果表明,(1)高温式灭菌处理对茶样香气、滋味均有不利影响,易产生熟味或闷味;(2)不同的贮藏方式对香气、滋味的影响差异显著,高火香型茶饮料长时间存放对滋味品质较为不利,宜在短期内饮用;纯正香型茶饮料则可使用低温方式保存,高温易使内质风味显著劣变;(3)低温贮藏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缓解茶饮料色泽的劣变,高温则加速汤色黄化。  相似文献   

20.
HPLC检测分析速溶绿茶游离氨基酸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本文采用AccQ .Tag衍生方法经HPLC检测分析茶叶的游离氨基酸 ,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分离氨基酸组分 ,色谱图形较好。在绿茶原料中检测出 16种游离氨基酸 ,其中茶氨酸的含量最高 ,占氨基酸总量的 5 6 0 3 %,其次是谷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和蛋氨酸等。在速溶绿茶中同样检测出 16种相同的游离氨基酸 ,但氨基酸总量及各氨基酸组分的相对含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