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2.
3.
4.
5.
6.
我县从1996年引进抛秧技术,面积不断扩大,到1998年抛秧面积突破万亩.为解决农户分户育秧技术到位率低、优势不明显的问题,我们探索工厂化育秧、商品化供秧、社会化服务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简易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的特点,总结了其实施要点与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8.
<正> 经反复试验,发现“借温两段育秧”能适宜稻种两段育秧。与温棚两段育秧相比具有省工、简便、快捷、省燃料等优点,育出的秧苗健壮、整齐,特适一家一户使用。 材料:牛粪、农膜、秧盘、拱篾、干湿温度计等(材料均视育种数量而定)。 方法:将出好约72小时的牛圈粪平整成梯形(上底宽120厘米,下底宽140厘米,高100厘米,长不限)。用多菌灵、敌敌畏或其它同类药物对牛粪垄进行灭菌、杀虫处理,将120厘米宽农膜盖于牛粪龚上。秧盘长70厘米,宽50厘米,周围钉上3厘米木条,用适量尿素或磷、钾肥与浆状  相似文献   

9.
10.
1.苗床选择: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菜园地作育种苗床最好.如无菜园地.也可选用旱田,对地势低洼的秧池地,要整成高畦深沟,以利排水。  相似文献   

11.
在简易育秧厂育苗,能简化育秧手续,并可与机播机插配套。它能减少投资,降低生产成本。由于育秧手续与技术的改进,每年育秧次数能从五次增加到二十次以上。这种方法也能得到较好的秧苗。上海郊区适于以粮食三熟制为主。简易工厂化育秧技术在三熟制的应用,能进一步增加稻米产量,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贵州开阳县自1985年以来,推广工厂化薄土育秧技术,室内一次成苗直插大田,比原来老法育秧和两段育秧能更有效地克服“倒春寒”气候对水稻育秧的危害,且秧期短(仅15—18天)、稳产高产、省工省种、省秧田,受到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3.
水稻简易工厂化育秧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生产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2002年我镇新海村进行了水稻全程机械化的尝试,并获得成功。经几年努力,全镇机插稻面积从300亩发展到近万亩,目前已拥有高速插秧机13台、手扶式插秧机5台。通过多年实践证明,要搞好机插稻,培育壮秧是关键。由于机插稻秧龄弹性小,  相似文献   

14.
15.
水稻不同育秧方式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工厂化机质秧盘育秧机械插秧和泥浆秧盘育秧机械插秧两种方式分别比传统的小水秧手工插秧方式增产11.27%和4.3%,增收12.73%和7.16%。说明水稻工厂化机质秧盘育秧机械插秧、泥浆秧盘育秧机械插秧是适宜在生产上推广的水稻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适合水稻机械化插秧的简单育秧技术。  相似文献   

17.
温室两段秧是分室内育小苗、秧田寄插育大苗的培育壮秧技术,勉县1981年引进示范推广,逐步普及应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温室两段秧逐年减少,育秧呈现多元化,通过总结温室两段育秧发展历史,温室两段育秧特点作用及现状,探寻育秧方式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是一项培育带蘖壮秧,充分利用低位分蘖,提高水稻成穗率和结实率,从而提高水稻单产的一项新技术。为了使该项技术的推广规范化,充分发挥其增产效果,供安徽各地在生产实施过程中参考。笔者将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关键技术环节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水稻是黑龙江省的高产、高效、优质的粮食作物、经过多年的发展,以旱育稀植技术为主导的综合栽培技术体系,实现了由直播向育苗、由湿润育秧向旱育秧的技术进步. 一、培育壮秧 1、选好秧田、整好地、施足基肥根据种稻计划,确定育苗面积.选择背风、向阳、离水源近、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结构良好、杂草少、无病虫、离本田近的地块做秧田.  相似文献   

20.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是一项培育带蘖壮秧,充分利用低位分蘖,提高水稻成穗率和结实率,从而提高水稻单产的一项新技术.为了使该项技术的推广规范化,充分发挥其增产效果,供安徽各地在生产实施过程中参考.笔者将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关键技术环节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