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退耕还林地鼠害发生成因及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登亚 《农技服务》2008,25(2):96-97
针对平安县退耕还林地鼠害的发生成因,提出了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互助县退耕还林区鼠害种类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互助县退耕还林区鼠害种类,包括地上危害型和地下危害型两种类型,据此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该区的鼠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公害灭鼠剂克鼠星对退耕还林地鼠害的防治效果。[方法]于2000~2004年在陕西省吴旗、甘泉、千阳、麟游、永寿和淳化6县,采用无公害灭鼠剂克鼠星对退耕还林地鼠害进行防治推广试验。[结果]在鼠害严重的造林地,造林前用克鼠星防治1次,造林后再用克鼠星防治1次,平均造林成活率达到97.1%,造林后2年平均保存率达到95.3%,分别比对照提高18.4%和28.5%。果树由于立地条件较好,鼠害防治彻底,2年保存率达到97.3%。应用灭鼠剂克鼠星1号进行鼢鼠防治,春季和秋季的防治效果均在89.4%以上,对达乌尔鼠兔的防治率均在84.7%以上。[结论]灭鼠剂克鼠星的研制与应用,杀灭了害鼠,同时保护了天敌,在农林牧业鼠害的防治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退耕还草对陕北干草原边缘地带鼠害发生的影响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退耕还草工程建设中突出的鼠害问题,论述了陕北干草原边缘地带退耕还草区鼠害的发生情况,分析了引起鼠害发生的因素,并提出了控制鼠害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5.
中华鼢鼠的生活习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鼢鼠严重威胁着泾源县森林资源健康生长,尤其是对未成林地和退耕还林地的危害十分严重。根据中华鼢鼠的生活习性、活动规律、危害规律,介绍了以营林措施、化学防治、人工捕杀、物理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刚察县退耕还林地根田鼠发生危害的现状和原因,并进行了施用2种毒饵对退耕地根田鼠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灭鼠药都很有效,今后的研究重点在于把鼠害控制在阈值之内。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将退耕地鼠害防治与退耕户利益挂钩的管理措施,组建鼠害专业防治队到鼠害发生较重的退耕地进行有针对性的鼠害防治,同时进一步研究林业鼠害无公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西宁市森林鼠害的发生、危害及防治情况,分析导致林地鼠害严重发生的原因,同时提出控制对策、管理目标和相应技术措施、行政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9.
调查了山西省临汾地区退耕还林地野兔的危害状况,详细介绍了退耕还林地野兔危害的调查方法,掌握了该地区野兔种类、危害特点、主要危害树种及野兔种群密度,调查结果表明:林地兔害品种主要是草兔(Lepuscapensis);受害严重的树种有刺槐、侧柏、油松、山桃、山杏、桑树、白榆、沙棘;对臭椿、刺槐、苹果、梨、花椒的幼树危害较中等,对小叶杨、旱柳、杜梨、紫穗槐、枣树的危害相对较轻。不同地块危害程度不同,个别地块被害株率高达100%,危害最轻的也达13.31%。为山西省兔害的防止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为山西省制定“野生动物危害补偿”的相关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鼠害不光损害田间农作物,还咬坏衣物、各种商品、设施,还传播疾病,给人类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和损失。为减少鼠害对人类的危害、损失,必须开展鼠害监测与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互助县退耕还林地鼠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年来,互助县退耕还林区内林业鼠害发生严重,且日益加剧,已成为影响林草成活率和保存率的重要因素。分析了鼠害的成因及特点,针对互助县退耕还林地上为害林木的主要鼠害种类,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对宁夏西吉县退耕还林地幼林野兔分布及危害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西吉县分布的害兔主要是草兔,其分布值为46.63只/km2,对幼林的平均危害率为51.79%,其中对山杏、杞柳的危害程度最为严重,危害率分别为83.38%、79.05%。并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3.
鼠害对林地的危害非常严重,在秋冬季啃食林木的根和树皮,对根基部树皮进行环剥。为了能够有效消灭鼠害,巩固植树造林成果,提高林木成活率、保存率,现将鼠害防治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加强原州区林木管护工作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全原州区范围内的退耕地造林、重点工程造林及国有、集体所有制林木全部纳入管护范围,层层落实管护责任,建立健全林木管护机制,严格防范人畜破坏、盗伐林木行为,防范森林火灾,加强抚育、补植和病虫鼠害防治等管理工作,依法查处毁坏林地、林木行为。  相似文献   

15.
万新屏 《吉林农业》2011,(5):259-259
近年来,随着黔东南地区林业生态建设步伐的加快,森林资源大幅增加,全州林地面积不断提高。由于纯林较多,病虫害发生隐患增大,突发性病虫害时有发生,鼠害严重,尤其是新造林地,发生面积、危害程度都在逐年加大、加重,给森林病虫害监测防治工作带来巨大压力。文章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黔东南地区林业病技术防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西吉县退耕还林地油用牡丹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油用牡丹的应用价值,针对干旱地区的宁夏南部山区西吉县现状,利用退耕还林地示范推广种植油用牡丹,从土地整理、品种选择、栽植前准备、栽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退耕还林地发展油用牡丹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老鼠不仅危害农作物及生活用品,有的还传播疾病,危害较多。介绍了涡阳县常见鼠害的主要种类,并提出其防治措施,以期为鼠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在鸡东县鼠害越来越重,新植林又是鼠类危害的重点,1999年在引进不同剂型的鼠药,在新植林地进行交叉对比防治实验,从而确定在不同立地条件、林型的新植林,根据不同鼠药的不同特性来防治森林鼠害。森林鼠害是林业生产上的第一大灾害。近几年,鸡东县每年发生森林鼠害在4万亩左右,占森林病虫鼠害发生面积的60%以上,其中以新植林的危害最重,发生率在90%左右,为了有效的遏制森林害鼠对我地区的新植林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甘肃鼢鼠危害情况调查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鼢鼠,俗名瞎瞎、瞎老鼠,属地下鼠类中形体较大,挖洞能力极强,食量大而杂,咬食多种树根、草根、农作物根及种子。在宁夏南部的低山丘陵地带分布很广,危害严重。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面积的不断增加,退耕还林地不再耕作,于是,在退耕还林地中鼢鼠危害特别严重,有成灾之势,所以,为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给今后补植补造提供依据,现就鼢鼠对不同树种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十八大以来,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点关注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退耕还林工程,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退耕林地由于连年种植农作物,地下病虫种类多、数量大,且造林树种单一、植物检疫工作不到位等原因,极易诱发病虫害。本文对退耕林地病虫害诱发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退耕林地病虫害综合防控的一些措施,包括在退耕还林设计中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提高退耕林地造林营林的技术措施、加强林木引进的检疫工作及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