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倍子是绵蚜科的一些昆虫寄生在盐肤木、红教杨、育鼓场等漆树科植物的叶上,当盐肤木等的幼枝嫩叶受到蚜虫的刺激后引起植物细胞增生而形成的虫座。在甘肃省的南部即无水市小陇山林区的成县、徽县、武都县、康县、文县的各大林区都普遍分布着五倍子的寄主树,主要树种为盐肤木和青轶杨。这些树一般都分布在杂木丛林中,很少有成片的纯林出现。据不完全统计,甘肃省保留下来的五倍子寄主树大约有30多万株,五倍于年产量在5万kg以下,开发潜力很大。目前,五倍子深加工产品单宁酸的国内最少年需要量为13O万kg,实际产量只有so万kg,随着出…  相似文献   

2.
五倍子是由情蚜寄生于更寄主叶上,刺激叶组织细胞增生膨大而形成的虫④总称。它是我国传统的林副特产之一,也是林产品小创汇较高的物产。五倍子富含可溶性生物单宁,提炼出的单宁酸及再加工产品信酸和焦倍酸是生产医药、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国内外市场十分走俏,吨价由80年代初0.6万元上升到目前3.3万元,极高的经济效益极大地激发了山区农民发展五倍子生产的积极性。自1991年以来,通过对营山县青采场五倍子生产现状分析和试验研究,得出五倍于栽培技术和丰产措施。为五倍子人工经营提供参考。!*勤场种苗繁育1.l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有…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次记述了滨盐肤木上的五倍子,除角倍外,尚有红倍花、倍花两种。确定了滨盐肤木是五倍子蚜虫的又一夏寄主。由此,我国五倍子蚜虫的夏寄主应为4种(2种2变种)。对滨盐肤术与盐肤木上角倍结倍数量及结倍率的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但结倍部位有所不同,滨盐肤木上的角倍结于小叶的比例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4.
发展五倍子应注重藓圃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倍子的产结离不开夏寄主(盐肤木类植物)、冬寄主(藓类)和倍蚜虫三个要素.夏寄主盐肤木类植物的培育较容易;蚜虫的人工培养,目前虽有成功的报道,但因受多种客观因子的影响和限制,造价较高.为此,发展五倍子,注重藓圃的建立,可望成为五倍子繁衍的捷径.  相似文献   

5.
五倍子系倍蚜形成的一类虫疾。倍蚜靠取食它们的夏、冬寄主植物而维持生命活动和繁衍后代。全国已记录14种信蚜,5种夏寄主,45种冬寄主。我省主要倍蚜种类有角倍、倍蛋、园角倍、倍花、红倍花五种,优良的寄主植物是:1、角倍:夏寄主为盐肤木。冬寄主优良寄主是湿地匐灯藓、侧枝匐灯藓、侧枝匐灯藓凹顶变种;其次是偏叶提灯藓、展叶立灯藓、湿地匐灯藓全缘变种、寒地匐灯藓、全缘匐灯藓、日本匐灯藓、钝叶匐灯藓、大叶匐灯藓、国叶匐灯藓。2、倍蛋:夏寄主为盐肤木。冬寄主优良寄主是湿地匐灯藓、侧枝匐灯藓;其次是全缘匐灯藓、大叶匐灯…  相似文献   

6.
五倍子矮化密植高产技术河南省卢氏县潘河镇尤里卡特种园艺场五倍子组,经8年生产实践证明,矮化密植五格子寄主树栽培法简便易行,高效丰产,创造了平均株产1.2公斤倍果、个别单株产3.8公斤倍果的丰产记录,综合亩产值突破1.8万元。该五倍于组8年来选育出“矮...  相似文献   

7.
五倍子树繁殖技术问答刘相举(陕西省平利县供销社)1五倍子树是什么?五倍子树是属于漆树科,盐肤本属。分盐肤木、青杨、红杨3个种。秦巴山区主产五倍子的是青杨,历年来,占全省总产80%以上;其次是盐肤木。2青教杨的形态特征与生长习性如何?青杨为落叶乔木,一...  相似文献   

8.
五倍子是一种林副产品,是单宁酸及其深加工产品的主要原料,其产于漆树科盐肤木树上,属于五倍子蚜虫在盐肤木树上寄生后发生化学反应的产出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以五倍子为原料生产的单宁酸及其系列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卫生、轻工、化工、石油、矿冶、食品、农业、电子、国防等行业,是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的林化产品。目前,普通工业用单宁酸市场价每吨达到3.2万元,染料单宁酸每吨达到4.8万元,高纯度食用单宁酸每吨达到17万元,产品主要销往日本、美国,五倍子加工企业年综合利税率达到30%以上,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9.
五倍子是瘿绵蚜科Pemphigidae蚜虫寄生漆树科Anacardiaceae盐肤木属树种的复叶主轴、叶翅和小叶上形成的一类虫瘿,主要成分为五倍子单宁,具有敛肺、降火、涩肠、止血等作用.中国是五倍子主产国,四川、贵州、湖北、湖南、陕西和云南6省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75%.我国科技工作者对五倍子单宁及其应用,倍蚜及其冬夏寄主种类,倍蚜生物、生态学习性等进行了较详细地研究.倍蚜—夏寄主(盐肤木)—冬寄主(苔藓)是发展五倍子生产的"三要素",五倍子种类具有不同的地域性,不同的倍类寄主不同.本文所述五倍子是指角倍蚜虫寄生在盐肤木上所形成的虫瘿(角倍).五倍子资源利用主要以野生资源为主,传统生产中利用野生倍林进行五倍子生产具有单产低、大小年现象明显、劳动强度大、经济效益低下的缺点.在生产实践中,对倍烟(粮、药、菜)间作、野生倍林改造栽培模式建立高产夏寄主倍林、人工培养苔藓、倍蚜虫等技术措施进行了探索,取得了烟倍大面积间作造林2年产量达到了121.3 kg/666.7 m2的新记录.现将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盐肤木(Rhus Chinesis Mill)作为一种落叶小乔灌入,生态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广,种群数量大,是我省五倍子蚜虫的主要第一寄主,所产结的角倍类可占全省五倍子产量的90%以上。由于贵州境内存在着海拔高度、地形地质等环境条件的差异,因此盐肤木种群常与其它植物种类组合在一起,形成不同类型的盐肤木群落。本文试图根据全省33块自然盐肤  相似文献   

11.
五倍子蚜虫是一类重要的经济昆虫资源。它是属于异寄主全周期型的蚜虫,在自然环境中必须具备冬夏两种寄主,才能完成整个生活周期。目前有记载的13种倍蚜虫的夏寄主有盐肤木 Rhus chinensis Mill.、红肤杨 R.punjabe-nsis var.sinica Rehd.ef Wls.和青肤杨 R.potaninii Maxim 等三种漆树科漆树属的盐肤木类植物。而冬寄主仅发现了角倍蚜的为尖叶提灯藓 Mnium cuspidatum Hedw.、侧技提灯藓M.maximoviczii Lindb 和园叶提灯藓 M.vesicatum Besch 三种提灯藓科提灯藓属的植物;发现肚倍蚜的为绢藓科赤齿藓属的细枝赤齿藓 Erythrodontium leptothallum(C、Muell.)  相似文献   

12.
肚倍树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青麸杨及红麸杨。叶主要由角倍蚜或胆倍蚜寄生而成虫瘿。倍蚜的中间寄主为茶盏苔及其同属植物。1 倍林形态特征1.1 盐肤木(五倍子树、花倍树、麸杨树) 落吐灌木或小乔木,高达8m。树皮灰褐色,冬芽裸露,小枝、叶柄及花序密生褐色柔毛。长5-12cm宽2-6cm,花期8-9月,果期10月。  相似文献   

13.
五倍子蚜虫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昆虫之一。该蚜虫一生必需在夏寄主即(结倍寄主和冬寄主)上转换寄生才能完成全部生活周期。而在冬寄主上繁殖生存的数量是确定倍子产结量的基础,是倍林增产的关键因素。目前已知夏寄主盐肤木、红肤杨、青肤杨的13种倍蚜虫中只报导了角倍蚜的冬寄主为7种提灯藓,肚倍蚜为佃技赤齿藓。进一步弄清各种倍蚜的冬寄主种类在倍蚜虫繁殖生产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82—1984年我们在四川主要产倍林区采集多种倍蚜和带虫越冬藓类,通过接种试验和不同寄主上产生性母成蚜的形态鉴定,新确定了14种藓类为6种倍蚜虫的冬寄主,其中钝叶提灯藓和大叶提灯藓为角倍蚜的新寄主,其余12种为其他五倍子蚜虫首次肯定的冬寄主这些倍蚜虫及其冬寄主种类是:  相似文献   

14.
五倍子是倍蚜寄生盐肤木、红麸杨、青麸杨等植物叶上所形成各种虫瘿的总称,它包括角倍类、肚倍类和倍花类共14种。生产五倍子必须同时具备倍蚜虫、夏寄主树和冬寄主苔藓三个基本要素。虫、树、藓三要素中,树的生态适应性最强,虫次之,苔藓植物最弱。大面积发展五倍子...  相似文献   

15.
盐肤木,为漆树科落叶乔木。其叶被瘿蚜危害,生成虫瘿,虫瘿长大后即为五倍子,可供药用,所以又名五倍子树。近年来,祁门县盐肤木生长期病虫害严重(除虫瘿蚜),有的叶被虫吃后感染病害,有的叶被虫吃光,也有的叶被蛹卷曲等,从而使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导致整株迅速枯萎,严重者死亡,但  相似文献   

16.
五倍子寄主——盐肤木的栽培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倍子是寄生在盐肤木树叶上的蚜虫虫瘿。五倍子是重要的中药材和重要的工业原料,已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重点,也是我国重要的林特产品。目前,国际市场对五倍子产品的需求量很大,市场潜力较为可观。盐肤木是重要的五倍子寄生树种(也称五倍子树),栽培盐肤木,生产五倍子,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正> 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是漆树科盐肤木属的一个种,我国除黑龙江、吉林、内蒙,青海、宁夏和新疆没有记载外,其他省、区均有分布。以漆树科盐肤木属的一些植物为夏寄主,经瘿绵蚜科(Pemphigidae)的一些倍蚜虫在其复叶的羽叶等部位营瘿而形成的五倍子,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极广泛的用途。  相似文献   

18.
湖南洞口县长有很多盐肤木。它又叫报木树和五倍子树。为了扩大盐肤木林付产品的用途,洞口县林业局除将五倍子(叶上虫■)和叶(作肥料和饲料)作研究外,并将种子榨油。试验結果:每百市斤种子可榨油28市斤左右。该油色淡黄、有菜油香味,据长沙商品检  相似文献   

19.
盐肤木基础研究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强 《中国林业》2008,(23):53-53
盐肤木又名五倍子树、山梧桐、黄瓤树、酸桶、肤木等,对土壤、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盐肤木为五倍子的寄主植物,而五倍子的生产直接关系到国家建设、对外贸易和人民生活,所以对盐肤木林的研究具有现实的经济意义。野生盐  相似文献   

20.
盐肤木是五倍子蚜虫的最佳寄主植物,它在幼枝和叶上形成的虫瘿即为五倍子。五倍子含单宁百分之五十五至七十,大大超过目前我省单宁含量最高的黑荆树、厚皮香、圣诞树和滇橄榄等,居诸多栲胶植物之冠,是著名的单宁高产植物。盐肤木的栽培利用,在我国有较悠久的历史。《开宝本草》和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以药用记载著名。盐肤木主要用于放养五倍子蚜虫,生产五倍子。五倍子是我我国特产,其产量和质量为世界首位。国际上五倍子主要产于印度、中南半岛以及印尼、朝鲜和日本等国。我国五倍子产区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云南,西北及南方不少省区也有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