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北原生种猕猴桃、黑木耳果酱加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木耳、东北原生种猕猴桃进行了分选、清洗、去皮、切碎、软化、打浆,确定了实验技术参数;进行了离心分离、真空浓缩、乳化均质、罐装、杀菌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和技术参数的确定;以糖含量和感官评价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进行东北原生种猕猴桃果酱的配方选择,收集试验数据,确定了东北原生种猕猴桃黑木耳果酱的最佳产品配方。东北原生种猕猴桃黑木耳果酱最佳配方为猕猴桃与黑木耳质量比为7∶2,果酱与糖量的质为1∶0.6,增稠剂为0.20%(其中海藻酸钠、C-Na各为0.10%),柠檬酸添加量为0.40%。  相似文献   

2.
狗枣猕猴桃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多,具有抗发炎、抗病毒、抗氧化、抗癌以及舒张血管等作用及生物活性,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主要采用微波辅助提取对狗枣猕猴桃黄酮类化合物提取进行研究,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微波提法最佳提取条件为微波功率455W、微波提取8min,料液比1:20,此条件下可提取0.6070D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葛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葛根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了用乙醇提取黄酮的最佳条件。在此条件下浸提获得粗提物的总黄酮含量为2.60%。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葛根中主要黄酮类化合物为异黄酮类。  相似文献   

4.
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丁之恩(安徽农业大学森林利用学院,合肥,230000)1材料与方法材料:干银杏叶──取于大别山区正常落叶的银杏叶,晒干后备用;乙醇,大孔树脂,IFQ85A旋转蒸发仪,XJ-64-01离心机,层析柱,部分化学药品,试剂等...  相似文献   

5.
超声波辅助萃取法提取乌药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乌药叶为原料,用均匀设计试验法优化了乌药叶总黄酮(FL)的超声波提取工艺,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液固比、超声波功率和超声波作用时间4个因素对乌药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确立了乌药叶总黄酮的优化超声波提取工艺条件为:5 g乌药叶粉,超声波作用时间18 min,超声波功率250 W,乙醇体积分数40%,液固比10∶1(mL∶g),测得乌药叶总黄酮得率为2.13%。对超声波提取进行了数学模拟,模拟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6.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茵陈蒿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SCDE)技术从茵陈蒿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研究。运用L16(45)正交表比较系统地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萃取时间以及夹带剂用量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并重点探讨了夹带剂种类和pH值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提取液以NaNO2-A l(NO3)3-NaOH显色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研究表明:与溶剂提取法相比,SCDE法具有操作简单,提取率高,后续分离易于进行、品质较高等特点;100 g原料,当pH值为9~10的70%乙醇做夹带剂,用量600 mL、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55℃,CO2流量20 L/h、萃取时间150 m in时,茵陈蒿总黄酮的提取率最高,为3.875%。  相似文献   

7.
桑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研究桑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选择水或70%乙醇溶剂,微波处理或非微波处理桑叶的各种方法提取桑叶总黄酮。研究结果表明经微波处理10min桑叶,以70%乙醇作溶剂提取桑叶总黄酮的浸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桑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水或 70 %乙醇溶剂 ,微波处理或非微波处理桑叶的各种方法提取桑叶总黄酮。研究结果表明 :经微波处理 1 0min桑叶 ,以 70 %乙醇作溶剂提取桑叶总黄酮的浸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黄甜竹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0.
香椿果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索氏抽提法,乙醇浸提法,热水浸提法和碱提酸沉法对香椿果壳及果实其他部位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提取,并筛选出乙醇浸提法对可行的方法。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香椿果壳及果守其他部位中含有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山楂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及提取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主要介绍目前在山楂叶中检测出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成分、检测方法及其总黄酮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2.
研究油茶枯饼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和提取温度对产品得率的影响,并采用DPPH法和FTC法考察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黄酮类化合物的较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2 h,乙醇体积分数60%(v/v),液料比30:1(mL:g),提取温度90℃。在此条件下黄酮苷1和黄酮苷2得率分别为12.56%和13.03%,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以柿叶为原料,研究了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不同方法,并对提取物进行分离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方法的提取结果,说明用乙醇作为提取荆所提取出的芦丁含量最高;用微乳液展开剂对提取物进行薄层色谱法分离鉴定,得出柿叶中含有黄酮化合物中的黄酮醇类,为进一步研究柿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竹类中黄酮类化合物总量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以芦丁为标样,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14种竹子的竹叶、竹枝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总量,比较了样品的3种预处理方法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分别以热水、乙醇、甲醇为溶剂测定了竹类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讨论了竹龄对黄酮类化合物总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野龙竹竹茎为材料,采用组织化学定位方法,研究野龙竹茎中黄酮类物质的积累分布及含量;采用超声波萃取竹茎中的总黄酮,比较各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影响顺序为乙醇体积分数〉萃取温度〉料液比〉超声萃取时间。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萃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70%,萃取温度为50%,超声萃取时间为15min,料液比为1:25,总黄酮的平均含量为10.36mg/g。  相似文献   

16.
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SCDE)技术从菌陈蒿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研究。运用L16(4^5)正交表比较系统地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萃取时间以及夹带剂用量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并重点探讨了夹带剂种类和pH值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提取液以NaNO2-Al(NO3)-NaOH显色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研究表明:与溶剂提取法相比,SCDE法具有操作简单,提取率高,后续分离易于进行、品质较高等特点;100g原料,当pH值为9~10的70%乙醇做夹带剂,用量600mL、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55℃,Co2流量20L/h、萃取时间150min时,菌陈蒿总黄酮的提取率最高,为3.875%。  相似文献   

17.
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研究及开发利用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种类、药理研究、开发应用、提取手段及资源研究5个方面综述了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研究及开发利用现状。  相似文献   

18.
苦楝素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比研究了从苦楝树皮中提取苦楝素的几种方法,通过实验,得出了不同提取方法的最佳条件。超临界CO2萃取在萃取温度45℃、压力20MPa、夹带剂为60%乙醇的情况下萃取2h,苦楝素的萃取率为0.850%;微波辅助提取法,以60%乙醇为溶剂,料液比为1∶9(g∶mL,下同),微波功率340W,辐射时间40s×3次,苦楝素的提取率为0.693%;超声波提取法,以60%乙醇为溶剂,料液比为1∶9,超声波作用时间为30min,超声波功率为200W,苦楝素的提取率为0.715%。将上述3种提取方法与传统的有机溶剂提取法进行详细的比较,结果表明:对于苦楝素提取,超声波提取法最好。  相似文献   

19.
以干燥粉碎后的榛子仁为原料,研究应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榛子油的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及方差分析得出,超临界CO2萃取榛子油的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55℃,分Ⅰ压力10 MPa,分Ⅰ温度40℃,萃取2h,萃取率达84%以上.  相似文献   

20.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微波辅助法,研究了从红景天中提取红景天苷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适宜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条件为:5.000 g红景天粉末,萃取压力40MPa,萃取温度55℃,萃取时间5 h,夹带剂为无水乙醇;萃取后红景天1.000 g,加入30mL超纯水,浸泡2.0 h,微波功率为180W,微波处理2min,红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