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齐市地区草原鼠害调查数据及研究结论,针对优势鼠种的危害特点,确定草原鼠害防治试验区,制定相应的试验及推广方案;并于2007年在全市范围内,对该项防治技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
主要阐述草原鼠害对草原的影响及防控的过程,包括加大对草原鼠害防控的重视程度、加大草原鼠害防控的宣传力度、加大草原鼠害防控的资金投入、遵守草原各项规章制度、制定草原鼠害的灭鼠方案、草原鼠害的综合防控技术等几方面,为今后更深入研究草原灭鼠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四川汶川大地震导致大量畜禽死亡,震后死亡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及鼠害防控迫在眉捷。近日,农业部、财政部紧急安排6500万元用于四川等4个地震重灾区开展死亡畜禽、鱼类的无害化处理、消毒、鼠害防控等。其中,四川安排5000万元,包括消毒及无害化处理3950万元、鼠害防控1050万元;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掌握天祝县林草地啮齿动物区系组成,优势类群及优势种,啮齿动物种类分布,群落及其结构,优势种类基本特征,危害程度和损失估计,以及防治时期和防治指标等内容,天祝县林业局和天祝县草原站历时五年对全县林草地进行了一次全面的鼠害防控调查,此次调查将对天祝县今后鼠害防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与甘肃农业大学联合对玛曲县草原鼠害开展调查,进一步探索我省防控草原鼠害方法。为加强草原鼠害监测预警和应急防治能力,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开展了全省草原鼠类区系调查及草原鼠害区划研究,集成多种草原鼠害治理模式,目前,我省已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6.
碌曲县草原鼠害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2011年,采取实地调查,按主要生境,地形地貌和鼠害区域设置调查范围和调查点,利用每年春秋季灭鼠机会进行捕鼠,统计鼠种类及数量分布状况,研究了碌曲县草原鼠害区划,提出了县级草原鼠害区划原则、区划指标、区划系统和命名方法。碌曲县草原鼠害区划系统包括草原鼠害小区和鼠害草地2级,前者采用地形地貌+鼠害小区命名,后者用鼠害核心区地名+鼠害草地命名;将碌曲县草原鼠害区划为4个鼠害小区,14个鼠害草地。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鼠害抑制对三江源区轻度退化高寒草甸植被的影响,于2019年3月18 日-22日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大武镇的典型高寒草甸上开展人工鼠害抑制试验,未抑制区作为对照.结果表明,鼠害抑制试验区莎草科和禾本科的重要值分别较对照显著增加,阔叶型可食草和毒害草的重要值分别较对照显著降低.鼠害抑制试验区草地群落的总盖度较...  相似文献   

8.
"十三五"以来,青海省通过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等草地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在草原鼠害的防控中己全面形成生物防控的格局,生防防控面积累计达1 086.6×10~4hm~2。同时,积极推广应用了鹰架招鹰控鼠、鼠夹、鼠箭等物理防控技术和种草、围栏封育等生态调控综合治理技术,全省草原鼠害为害的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危害程度有所下降。文章总结"十三五"期间草原鼠害治理成效,分析草原鼠害防控存在的问题,针对现状提出了今后草地鼠害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从2005年8月至2009年10月在肃南县大河乡大岔村的高寒草甸草原采用架设鹰架招鹰的方法做高原鼠兔防控试验,结果证明:试验区的鼠密度明显低于对照区的鼠密度(︱t︱〉t0.05);在同一年的4个季节内,种群密度变化趋势都是先低后高再低,其中峰值基本都出现在第2季度,谷值基本出现于第4季度;在不同年份的同一季节,试验区的鼠密度均极显著地低于对照区的鼠密度(︱t︱〉t0.01);招鹰灭鼠的作用机理不仅仅是简单的捕食与被捕食关系,而破坏高原鼠兔生存环境,干扰其生存活动,使其在原有栖息环境中感到生存不安全时就会造成种群迁移,对防控草原鼠害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1调查目的防治鼠害,首先必须对本地区啮齿动物的种类、数量及危害程度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才有可能采取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害鼠调查是鼠害预测预报基础,是制订鼠害防治规划及方案的科学依据。2调查准备以鼠害防治为目的的调查,一般包括鼠类的区系调查、数量调查、生态调查和危害程度调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养禽者只注重传染病对养禽业的危害,却忽视了鼠害问题。除了爆发传染病外,由鼠害引起的鸡死亡,已占各种死亡原因之首。1989年2月至1990年10月,我们调查了22个不同规模的养鸡场,其中饲养量5000只以上的4个,1000~5000只的5个,500~1000只的13个,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鼠害。鼠害最严重的有5个场,雏鸡受害率达10%以上;中等程度的4个场,雏鸡受害率为5~10%;轻度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新疆南疆地区开始引进国外安格斯肉牛养殖。为了解该地区集约化安格斯肉牛繁育场的主要疫病流行现状和存在的生物安全问题,采用现场调查、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对新疆喀什地区4个大中型集约化安格斯肉牛繁育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4个牧场安格斯肉牛表现的临床症状主要是腹泻,其次是肺炎;导致犊牛腹泻的病毒性病原主要是牛冠状病毒(BCV)、牛诺如病毒(BNo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9.93%、15.20%,导致肺炎的主要是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牛腺病毒3型(BAV-3),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8.24%、14.12%。4个牧场在防疫设施设备建设、消毒制度落实、人流物流管控、规章制度建设以及饲养管理、鼠害蝇害防控和无害化处理等生物安全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隐患。结果提示,南疆地区安格斯肉牛繁育场要加强BCV、BNoV、IBRV、BAV-3等病毒感染的防控,通过加强免疫,降低牛群腹泻和肺炎的发病率,通过严格生物安全控制,防止外部病原传入。本调查为南疆地区国外引进安格斯肉牛的动物疫病防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汶川大地震导致大量畜禽死亡,震后死亡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及鼠害防控迫在眉捷。近日,农业部财政部紧急安排6500万元用于四川等四个地震重灾区开展死亡畜禽、鱼类的无害化处理、消毒及鼠害防控等。其中,  相似文献   

14.
我国天然草原鼠害分析及其防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天然草原高原鼠兔、高原鼢鼠、大沙鼠、长爪沙鼠等鼠害呈偏重发生态势,对我国畜牧业生产和草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对农牧民的生产和生活构成严重威胁。在简要介绍近年来我国草原鼠害危害情况及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草原鼠害防控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15.
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对气候变化滞后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阿拉善典型温性荒漠为试验区,选取不同放牧干扰下2009~2014年4~7月啮齿动物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和2006~2014年气象因子,分别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模拟啮齿动物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对气候变化的滞后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放牧干扰下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效果不同(拟合优度分别为0.9499、0.9442和0.8678),轮牧干扰优于禁牧和过牧;啮齿动物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禁牧、轮牧、过牧干扰下分别滞后3个月、3个月、1个月;根据滞后效应和滞后时间,可以提前预测不同放牧干扰下Shannon-Wiener指数的变化趋势,继而为鼠害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鼠类偷食、啃咬活动并由此带来的疾病传播,分析其给饲料厂带来的经济损失、生产安全隐患、饲料产品卫生安全隐患等各类危害,阐述鼠害对饲料厂危害的严重性。同时从饲料厂的建筑设计、卫生清理、物理方法、生物方法、药物方法等方面探讨鼠害防控的有效措施,以利于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开展有效的鼠害防控工作。不仅从饲料生产企业自身利益关系说明鼠害防控的必要性,而且从生产许可证的行政许可的角度对饲料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养鸡者只注重传染病对养禽业的危害,却忽视了鼠害问题。然而由鼠害引起的鸡死亡,除了暴发传染病外,已占各种死亡原因之首。1989年2月份至1990年10月份,我们调查了22个不同规模的养鸡场.其中5000只以上4个,1000~5000只5个,500~1000只13个,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鼠害。鼠害最严重的5个场(其中:5000只以上1个,1000~5000只1个,500~1000只3个),占调查总数的22.7%;中等程度鼠害的4个场(其中:1000~5000只1个,500~1000只3个),占18.2%;轻度鼠害的13个场(其中:5000只以上、1000~5000只各3个,500~1000只7个),占59.1%。如食品公司养鸡场1990年存栏3500只,被鼠咬死350只,鼠咬率达10%。粮食局养鸡场1985年进雏后鼠害一直未能制  相似文献   

18.
汶川大地震导致大量畜禽死亡,震后死亡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及鼠害防控迫在眉捷。近日,农业部财政部紧急安排6500万元用于四川等四个地震重灾区开展死亡畜禽、鱼类的无害化处理、消毒及鼠害防控等。其中,四川安排5000万元,包括消毒无害化处理3950万元、  相似文献   

19.
我国草地鼠害防治与研究的发展阶段及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基于教学、科研、管理及生产管理的实践,分析了我国草地鼠害防治与研究的发展历史,将我国草地鼠害防治与研究史划分为5个发展阶段,分别是自然生态调控阶段、基于预防医学的鼠害防治阶段、以化学药物为主的草地害鼠防治阶段、草地鼠害的综合防治(IPM)阶段及草地鼠害的精确性可持续控制阶段,并界定了各个阶段的标志性时间段,概述了每个阶段的重大事件、对策和防控技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学术活动及重要论著。  相似文献   

20.
对不同药剂量梯度的0.24%莪术醇进行了高原鼠兔防控效果野外试验,在投药10 d、30 d和90 d后分别调查了控鼠效果和不育效果。结果显示:在投药10 d、30 d后,控鼠效果A3试验区(4 950 g/hm^(2))好于A1(1 275 g/hm^(2))和A2(2 475 g/hm^(2))试验区,且校正洞口减退率差异显著,A1和A2试验区间控鼠效果差异不显著,最大防控效果为49.03%,3种剂量的0.24%莪术醇防控效果均不理想;投药30 d和90 d后,共捕获雌性成鼠53只,其中1只未怀孕,平均胎仔下降率不明显,不育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