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扩大甘蓝型油菜保持系与恢复系间的遗传差异,以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白菜型亲本保持系Ageva、甘蓝型亲本保持系105B及相应不育系105A、8个新型甘蓝型保持系B1~B8(105B×Ageva的种间杂种回交后代)及相应不育系A1~A8、4个甘蓝型恢复系R1~R4为材料,利用分子标记分析保持系与恢复系材料间的遗传差异,用R1~R4与甘蓝型保持系进行NCⅡ双列杂交,测定其杂种表现,并对甘蓝型保持系相应不育系进行花瓣张开度和结实性调查。结果表明:保持系B1、B2、B3、B4、B5和B8与恢复系R1~R4的遗传距离均大于105B与这些恢复系的遗传距离;新型甘蓝型保持系与恢复系所配组合中,有22个组合(占总组合数的68.8%)的单株产量均高于甘蓝型亲本保持系105B与恢复系R1~R4所配杂交组合的单株产量。新型不育系A1、A3的花瓣张开度和结实性与105A接近,存在花瓣张开度大、结实性较好的新不育系材料。结论认为,导入白菜型油菜遗传成分的新甘蓝型油菜保持系应用潜力大,表现在保持系和恢复系的遗传差异大,所配组合产量高,所对应的不育系结实性好。  相似文献   

2.
十字花科种间杂交亲和性雄性不育细胞质遗传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甘蓝型、白菜型、芥菜型三种类型油菜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分别与甘蓝型、白菜型、芥菜型油菜和芸芥进行种间杂交,研究十字花科种间杂交亲和性雄性不育细胞质遗传效应.结果表明:三种类型的不育系均有一致的趋向,即用不育系和保持系与同一亲本杂交的亲和指数,不育系作母本的明显高于以保持系作母本的组合,表明十字花科种间杂交亲和性具有雄性不育细胞质遗传效应.  相似文献   

3.
甘蓝型油菜无花瓣品系雄蕊雌化不育系的发现和遗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8年在自选的甘蓝型无花瓣油菜株系中发现了一种突变不育株,进而育成无花瓣油菜突变不育系(简称AMS).经连续4年研究,结果表明:该雄性不育系不育性彻底,是一种雄性器官雌性化而引起的新的不育现象,其植株形态特征与无花瓣相同.用来自国内外不同品种(系)和胞质雄性不育系的保持系、恢复系及杂种F1共549份材料配制了779个杂交组合,全部恢复育性.2002和2003年收获的100个杂交组合有29份较对照(秦优7号杂交种)增产5.7%~23.5%,达显著水平.该突变不育株与可育株测交,后代不育和可育符合1:1的遗传分离模式,经对AMS测交、杂种自交,表明不育性很可能由4对隐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4.
在测交一代保持不育系不育特性的品种(系)称为临时保持系;将回交3-4代仍能保持不育系不育特性的品种(系)为永久保持系.前者较多,后者较少。临时保持系的研究和三交杂种的应用结果表明;三交杂种方法是克服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微量花粉的有效途径.两个强优势的三交杂种的产量比中油821增产12%以上,一个比相应的单交杂种增产2.2%,一些三交杂种的抗性得到改良。  相似文献   

5.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新材料RM5637A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不育系RM5637A与Polima CMS和陕2A CMS的保持系,恢复系和核不育两型系以及116份国内外不同来源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系)作杂交试验。结果表明,RM5637A不育系是不同于Polima CMS和陕2A CMS及核不育两型系遗传背景的另一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统。不育性除受胞质不育基因控制外还受3对独立遗传并具有相同作用的重叠隐性基因控制,恢复源十分广泛,现有甘蓝型油菜中约有73.3%的品种(系)均为其恢复系。  相似文献   

6.
甘蓝型油菜玻里马胞质雄性不育系微量花粉的成因及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代汶 《作物研究》1997,11(2):17-21
甘蓝型油菜玻里马胞质雄性不育系产生微粉与细胞质不育性、细胞核中存在可育基因有关。用基因型中不含可育基因的甘蓝型油菜温敏核不育系“湘油91S”作它的保持系,可消除微粉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芥菜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6 - 102A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对芥菜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6 - 102A的花药发育过程进行了显微观察,并与6 - 102B (保持系)和8 - 602A ( tour CMS)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育系6 - 102A败育彻底,败育可能发生在雄蕊原基分化时期,其主要特 点是雄蕊原基偏离正常的分化轨道,形成花瓣原基,不形成花药,着生雄蕊的位置长出小花瓣,败育时期和方式与 现有报道的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不同。保持系6 - 102B的花药发育正常; 8 - 602A败育发生于孢原细胞时期至四 分体时期,主要是孢原细胞时期。  相似文献   

8.
1.以墙生二行芥(Diplotaxis muralis)做母本,以白菜型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雪油菜(商品油菜)做父本杂交,再以雪油菜连续回交,从而育成了具有D.mu-ralis的细胞质,雪油菜细胞核的雄性不育系。 2.本不育系的形态特征与雪油菜相似,而花器有所不同:仅有两个蜜腺,花瓣窄小,花丝短,花药顶端发尖,花粉粒数极少。雌蕊的形态和机能均为正常。 3.在本不育系统中,可以看到两类雄性不育植株。一类是花药不开裂的完全雄性不育类型(MS),一类是能散出少量花粉的半不育类型(PMS)。为了获得全部为MS系统,从商品雪油菜自交后代中,以及自雪油菜与PMS的杂交后代中选出了两个保持系,做父本使用,从而制成了完全雄性不育系。 4.雪油菜(毋本)×PMS的后代,所有的花药都是正常的,含有大量的花粉。 5.本系统同具有A染色体组(B.campestris)的很多商品品种杂交的F_1代有的可以恢复育性,表示有恢复基因存在。可以认为本雄性不育系是受B.campestris细胞核、D.muralis细胞质控制的。 6.若把保持能力做为保持系固定下来的话,由于它本身的自交不亲和性,会使种子结实率降低.  相似文献   

9.
白菜型油菜品种、自交系与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杂交、回交至BC2F1,再用南方白菜型油菜自交系与BC2F1测交,花期研究测交后代育性变化规律及定株定时观察白菜型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与29A、广丰A、阿油A三种白菜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育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26个测交后代中,雄性不育的占23.1%,恢复可育的占7.7%,介于两者之间或育性分离的占69.2%.在南方白莱型油菜中发现能完全恢复育性的自交系。白菜型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的不育性较其他三种不育材料稳定.可为油蔬两用的南方白菜型油菜杂种优势利用提供新的不育源。  相似文献   

10.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681A选育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了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681A和保持系681B的选育经过及后代的育性表现,研究表明,681A属于胞质不育,其不育胞质可能来自马努。  相似文献   

11.
胡华兵 《中国糖料》2012,(3):52-53,56
比较了甜菜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3种创新选育方法,即利用自交系、国外二倍体雄性不育杂优品种、多粒保持系改良创新不育系和保持系。  相似文献   

12.
在苗期、现蕾期和盛花期对甘蓝型油菜异核型雄性不育(NCa)和保持材料(CaN)及其亲本分别进行叶片及生殖器官酯酶同工酶分析.并与Nap和Po1系统的不育系和保持系比较。结果表明:NCa和CaN异核型材料表现了种间核基因重组的明显特征和重组的多样性,三种雄性不育系统的酶谱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3.
吴则东  王华忠  韩英 《中国糖料》2006,(4):16-18,23
以两对甜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相应保持系为材料,利用间接酶联免疫(ELISA)检测技术,对生殖生长阶段花蕾组织中的细胞分裂素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甜菜生殖生长阶段,花蕾中DHZR、IPA的含量表现为保持系高于其同型不育系,ZR的含量表现为不育系高于其保持系,两对不育系和保持系表现了相同的规律,因此可以认为细胞分裂素含量的变化与甜菜雄性不育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甘蓝型油菜属间体细胞杂种雄性不育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甘蓝型油菜与诸葛菜,新疆野生油菜体细胞杂交产生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材料NO CMS和NSa CMS。用隐性核不育材料的保持系,波里马CMS和陕2A CMS的保持系,波里马CMS和陕2A CMS的恢复系对NO CMS和NSa,CMS测交,结果表明,NO CMS和NSa CMS是恢保关系明显不同于陕2A CMS和波里马CMS的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NO和NSa可育自交后代育性表现3(可育):1(不育)分离,初步认为不育性由单隐性核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4个新育成的籼型雄性不育系的生育特性与柱头活力进行系统观察,结果表明:4个新育成的不育系农艺性状优良、育性稳定,套袋无自交结实情况。其中412A柱头外露率最高达89.20%,558A、698A柱头外露率与对照II-32A相当,也都高于83%。412A的柱头活力保持时间最长且柱头活力下降较慢。通过观察研究认为,4个新不育系其各项育种指标较为完善,主要农艺性状优于II-32A,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6套甘蓝型油菜同质(陕2A不育细胞质)异核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及其保持系为材料,分析比较了不同生育时期各不育系与保持系叶绿素含量、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光合面积、光合物质净合成量、群体光合速率等的差异,结果表明:(1)在苗期和花期不育系与其保持系在叶片的主要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含量、群体光合速率等指标之间无明显差异,但在光合面积、光合物质净合成量等方面不育系高于保持系;(2)在角果期,保持系在光合面积(角果皮面积)、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方面显著高于其不育系,但在叶温、气孔限制值(LS)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等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异;(3)同质异核的不育系之间在光合气体参数、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面积、光合物质净合成量、群体光合速率等几个指标之间都有明显差异。不育系与相应保持系之间主要光合特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保持系的基因型对不育系的性状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V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的不育机理,以V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的一套近等基因系为材料,利用cDNA-RAPD方法对不育系、保持系和杂种F1线粒体RNA进行了比较分析.共用了284个引物,有104个引物在不育系和保持系间存在扩增差异,22个引物在不育系和杂种F1间存在扩增差异,找到了一个在不育系中特异表达的差异片段S238999,Northern杂交证实该片段在不育系、保持系和杂种F1的转录的确有差异,它的转录本丰度随着恢复基因的导入明显降低,表明该片段与V型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NCBI数据库的同源性比对,发现该片段仅与一个Hordeum vulgare基因组DNA片段有84 bp的同源序列,表明这是一个新的可能与V型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的序列.  相似文献   

18.
甜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其保持系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甜菜3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相应保持系为材料,对营养生长阶段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甜菜营养生长阶段的4个时期中,脯氨酸含量基本表现为保持系高于不育系.说明不育系和保持系在营养生长阶段生理生化代谢上已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近年对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机理的研究,尚未发现不育系和保持系间在叶绿体基因组及其翻译产物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而线粒体基因组及其翻译产物则差异显著。线粒体中质粒样DNA在不育系和保持系间存在特异分布;线粒体QNA、Cob、atpA基因在两者间也存在拷贝数和结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与雄性不育有关,在不育系细胞质中还发现一类双链RNA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甘蓝型油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的甘蓝型油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花药发育的细胞学特征和某些生化特性是:①不育系的雄蕊发生不育的形式多样,多数雄蕊的结构完整,但不能形成正常的花粉;一部分短雄蕊的花药完全退化;有一些长雄蕊两个给合在一起,一部分药囊退化。②不育系的雌性较强,一部分不育植株花器官的雄蕊和雌蕊的子房外面生长有很多发育完全的子房外胚珠。③不育系花器官各部分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与保持系都有差异。④组织化学分析表明,不育系的花粉在发生败育的过程中,其细胞色素氧化酶、多酚氧化酶和ATP酶的活性都比保持系的弱,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比保持系的强。不育系花药的部分药壁细胞的过氧化物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比保持系的强,而多酚氧化酶和ATP酶的活性则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