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绿色生态有机肥是以鸡粪和农作物秸秆为主原料,应用多维复合酶菌进行发酵生产而成。多维复合酶菌是由能产生多种酶的耐热性芽孢杆菌群、乳酸菌群、双岐杆菌群、酵母菌群等106种有益微生物组成的微生态发酵制剂,对人畜无毒,无污染,使用安全,能固氮、解磷、解钾,同时还能分解化学农药及化肥的残留物质,对种植业和养殖业有增产、抗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农业新技术》2004,(4):35-35
绿色生态有机肥是以鸡粪和农作物秸秆为主原料,应用多维复合酶菌进行发酵生产而成。多维复合酶菌是由能产生多种酶的耐热性芽孢杆菌群、乳酸菌群、双岐杆菌群、酵母菌群等106种有益微生物组成的微生态发酵制剂,对人畜无毒、无污染、使用安全,能固氮、解磷、解钾,同时能分解化学农药及化肥的残留物质,对种植业和养殖业有增产、优质、抗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绿色生态有机肥是以鸡粪和农作物秸秆为主原料,应用多维复合酶菌进行发酵生产而成。多维复合酶菌是由能产生多种酶的耐热性芽孢杆菌群、乳酸菌群、双岐杆菌群、酵母菌群等106种有益微生物组成的微生态发酵制剂,对人畜无毒,无污染,使用安全,能固氮、解磷、解钾.同时还能分解化学农药及化肥的残留物质,对种植业和养殖业有增产、抗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家禽》2001,23(19)
以鸡粪和农作物秸秆为主原料,应用多维复合酶菌进行发酵生产而成,有机质含量达45%以上,是一种营养全面的有机肥料。如果再有针对性地配以不同元素,便会形成蔬菜、花卉、果树、粮棉油等各种作物的系列专用肥。多维复合酶菌是由能产生多种酶的耐热性芽孢杆菌群、乳酸菌群、以岐杆菌群、酵母菌群等106种有益微生物组成的微生态发酵制剂,对人畜无毒、无污染、使用安全、能固氮、解磷、解钾,同时分解化学农药及化肥的残留物质,对种植业和养殖业有增加产量、提高品质、抵抗疾病的作用。■山东省用鸡粪制绿色生态有机肥  相似文献   

5.
绿色生态有机肥是以鸡粪和农作物秸秆为主原料,应用多维复合酶菌进行发酵生产而成。多维复合酶菌是由能产生多种酶的耐热性芽孢杆菌群、乳酸菌群、双岐杆菌群、酵母菌群等106种有益微生物组成的微生态发酵制剂,对人畜无毒,无污染,使用安全,能固氮、解磷、解钾,同时还能分解化学农药及化肥的残留物质,对种植业和养殖业有增产、抗病的作用。一.设备:需要搅拌机一台、堆放肥料的厂房若干平方米和一些覆盖肥料以发酵的旧麻袋片,具体操作应在臭,三天松散,四天变香,五天成肥。具体地说就是堆制第一天温度可达60℃-80℃,杀死…  相似文献   

6.
一种鸡粪有机肥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鸡粪有机肥是以鸡粪和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应用秸秆速腐剂(或叫高效分解菌或叫发酵剂,可购买商品菌种,按其说明使用)进行发酵生产而成。秸秆速腐剂是由能产生多种酶的耐热性芽孢杆菌群、乳酸菌群、双岐杆菌群、酵母菌群等106种有益微生物组成的微生态发酵制剂,对人畜无害,  相似文献   

7.
鸡粪有机肥是以鸡粪和农作物秸秆为主原料,应用秸秆速腐剂(高效分解茵或发酵剂,可购买商品菌种,按其说明使用)进行发酵生产而成。秸秆速腐剂是由能产生多种酶的耐热性芽孢杆菌群、乳酸茵群、双岐杆菌群、酵母茵群等106种有益微生物组成的微生态发酵制剂,对人畜无毒,无污染,使用安全,能固氮、解磷、解钾,同时还能分解化学农药及化肥的残留物质,对种植业和养殖业有增产、抗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鸡粪有机肥是以鸡粪和农作物秸秆为主原料,应用秸秆速腐剂(或叫高效分解菌,或叫发酵剂,可购买商品菌种,按其说明使用)进行发酵生产而成。  相似文献   

9.
<正> 秸秆微贮饲料,就是在农作物秸秆中加入微生物高效活性菌种秸秆发酵活干菌,放入密封的容器中贮藏,经一定的发酵过程,使农作物秸秆变成具有酸香味、草食家畜喜食的饲料,秸秆微贮技术是一种现代生物技术,是通过一种叫“秸秆发酵活杆菌”(该菌是将木质纤维分解菌和有机酸发酵菌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制备的高效复合杆菌)完成的。农作物秸秆经秸秆发酵活杆菌发酵贮存制成的优质饲料称作秸秆微贮饲料。  相似文献   

10.
试验探讨了不同菌种及菌种组合对固态发酵甜高粱秸秆酒糟生产蛋白饲料的影响。以产朊假丝酵母、康宁木霉、黑曲霉、枯草芽孢杆菌和白地霉为发酵初筛菌种,探索单一菌种及双菌组合对甜高粱秸秆酒糟木质纤维素、蛋白质含量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比未发酵甜高粱秸秆酒糟数据可知,单一菌种和双菌组合均能提高发酵产物的蛋白质含量和降低粗纤维含量。黑曲霉和产朊假丝酵母组合为最佳菌种配伍,且当菌种比例为11时,粗蛋白质含量为18.79%;粗纤维含量为34.68%,较未接菌降低了16.38%,且较单一菌种黑曲霉和产朊假丝酵母分别降低了8.15%、7.01%。通过微生物菌种发酵处理可以降解部分纤维素、提高蛋白质含量,还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饲料中蛋白不足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向日葵花盘、秸秆发酵生产生物蛋白饲料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向日葵花盘、秸秆为原料,研究多菌种混合固体发酵生产生物蛋白饲料。结果表明,混合菌种发酵生产的蛋白质含量优于单菌发酵。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混合菌种发酵蛋白饲料的最佳工艺条件:啤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绿色木霉接种比例为2 2 1,接种量2%,发酵时间48 h,含水量50%,培养温度29℃。在此条件下,发酵产物粗蛋白增加率为92.62%,粗纤维减少率为15.43%。  相似文献   

12.
试验分别用乳酸菌发酵粉、酵母菌发酵粉、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粉和混合菌种发酵发酵鸡粪,制作鸡粪饲料.结果表明,与直接发酵相比,有益微生物发酵不但可改善鸡粪的感观性能,增加其适口性;而且能抑制鸡粪大肠杆菌的生长,杀灭鸡粪中沙门氏菌;同时还能显著提高鸡粪饲料的真蛋白质含量,降低粗纤维含量.其中以混合菌种发酵粉发酵效果最好,发酵后大肠杆菌降低了4个数量级,沙门氏菌全被杀灭;真蛋白质含量高达15.12%,是发酵前的1.71倍,而粗纤维下降至6.21%,比发酵前下降了4.95个百分点.将混合菌种发酵的鸡粪添加到育肥猪饲料中,饲喂20 d,能显著提高猪的日增重,降低饲料费用投入,增加产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利润增加24.6元/头.  相似文献   

13.
苏伯平  韩慕俊 《中国家禽》2001,23(20):29-30
1生物发酵鸡粪配制方法取鲜鸡粪500千克,豆粕粉50千克,玉米面50千克,麸皮50千克,贝粉5千克,多维复合酶菌Ⅱ号扩大菌500mL,以上各原料混匀,堆垛压实,塑料布盖严,发酵4天(约40℃)后晾干备用。2试验材料与方法2.1材料将沧州市南陈屯乡十二户村李德庆饲养的400只58周海兰褐商品鸡(产蛋率平均80%)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100只,试验Ⅰ、Ⅱ、Ⅲ组各100只。2.2方法各组蛋鸡均采用产蛋鸡笼二层饲养,对照组基础日粮采用沧州市鲲鹏饲料厂生产的蛋鸡5号料(以下简称5号料),各试验组均在第一周…  相似文献   

14.
在鸡舍内设置40~60 cm的地下式或地上式垫料坑,填充锯末、稻壳或粉碎秸秆等垫料,利用发酵菌种对垫料进行发酵,形成有益菌繁殖的小环境,抑制和控制有害菌,鸡粪尿直接排放在垫料上,粪尿加速了垫料微生物的发酵,产生热量保证鸡能正常越冬;采食发酵产生的菌体蛋白,成为鸡的补充料;垫料可成为高档有机肥料;整个饲养过程就是发酵床养鸡。  相似文献   

15.
酸奶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酸奶是以牛乳或其它乳为主要原料,以乳酸菌或酵母发酵而制得的乳制品。酸奶多采用乳酸菌发酵,按工艺分为酸凝乳和搅拌型酸奶,其中搅拌型酸奶又包括调味酸奶和果浆酸奶等。普通酸奶通常以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或乳酸链球菌作为发酵菌种。作为医疗用途的嗜酸菌乳、双歧杆菌乳等,则分别以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为主要发酵菌种。酸奶的发酵剂菌种不同,对酸奶的营养价值、医疗保健作用以及风味、状态、口感等均有决定性作用。一般而言,牛乳经过乳酸菌发酵制成酸奶后,其营养价值均有所提高,而且均具有一定的医疗保健和防病、治病作用…  相似文献   

16.
秸秆微贮技术是一种现代生物技术.是通过一种叫"秸秆发酵活杆菌"(该菌是将木质纤维分解菌和有机酸发酵菌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制备的高效复合杆菌)完成的.农作物秸秆经秸秆发酵活杆菌发酵贮存制成的优质饲料称作秸秆微贮饲料.具有成本低、效益高,适口性好,采食量高,消化率高,制作容易、无毒元害、作业季节长与农业不争化肥、不争农时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秸秆微贮技术操作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微贮饲料是在农作物秸秆中加入微生物高效活性菌种──秸秆发酵活干菌,放入密封容器中贮藏,经发酵使秸秆变成有酸香味为食草家畜喜食的饲料。它制作成本低,贮存时间长,是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加工处理秸秆的一种先进实用的新技术,对开发秸秆资源,进一步加快节粮型食草家畜的发展,将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为使广大农民尽快掌握微贮技术,我市研究制订了秸秆微贮技术操作程序,现介绍如下,供参考。1菌液配制1.1菌种及用量用乌鲁木齐产秸秆发酵活干菌,每袋(3克),处理麦(稻)秸或干玉米秸1吨。1.2菌种复活首先配制浓度低于1%的白糖…  相似文献   

18.
试验研究了混菌固态发酵玉米秸秆生产蛋白饲料的工艺条件,以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麸皮为辅料,利用黑曲霉和产朊假丝酵母混合发酵生产蛋白饲料,通过对黑曲霉和产朊假丝酵母菌种配比、玉米秸秆和麸皮的配比、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水分含量等条件的研究和正交试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菌种配比1:1、玉米秸秆与麸皮配比4:1、接种量8%、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96h、含水量45%为最佳发酵条件。在此条件下,粗蛋白的含量由5.62%提高到了25.67%。  相似文献   

19.
芦珂 《四川畜牧兽医》2011,38(11):24-26
本研究利用不同配方的培养基选择性分离、纯化不同生长营养需求的菌种,然后对所分离菌株作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再用牛津杯法进行乳酸杆菌全菌液与上清液对大肠杆菌拮抗作用的对比试验。结果分别从鸡粪、牛粪、猪粪中分离、纯化出发酵乳杆菌、发状乳杆菌、木糖乳杆菌;乳酸杆菌培养上清液的拮抗作用大于全菌液;鸡源发酵乳杆菌对猪源大肠杆菌有较好的生物拮抗作用;猪源木糖乳杆菌及牛源发状乳杆菌对猪源大肠杆菌无生物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接种锯末等辅料与鸡粪混合发酵。利用翻耙机每天翻耙,使之进行有氧发酵。20日后发酵床温度可降低到50℃以下时,第2次加入鸡粪,腐熟后进行第3次发酵。发酵结束后,测量有机质、有机肥总养分测定,计数有益菌数,用宏基因测序检测发酵鸡粪微生物区系变化。结果发现,经过三次生物发酵后,生物有机肥中有益菌含量可达10~7以上,pH≦8.5,氮磷钾总养分为9.46%。微生物组成以放线菌门为主,拟杆菌门次之,变形菌门第三。放线菌门中以诺卡氏菌属为优势菌属,拟杆菌门中以极小单胞菌为优势菌属,变形菌门以Salinimicrobium为优势菌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