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蕨孢子培养     
蕨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采用不同基质对蕨的孢粉进行培养得到其配子体,进一步培养可得到幼孢子体,将幼孢子体移栽到营养钵中发育为实生苗.本实验筛选出最佳孢子萌发基质,提出配子体发育期间关键的管理措施及幼苗移植方法.  相似文献   

2.
蕨孢子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蕨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采用不同基质对蕨的孢粉进行培养得到其配子体,进一步培养可得到幼孢子体,将幼孢子体移植栽到营养钵中发育为实生苗。本实验筛选出最佳孢子萌发基质,提出配子体发育期间关键的管理措施及幼苗移植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总结多年科研和生产经验的基础上,介绍了鸟巢蕨栽培的关键技术,主要阐述了鸟巢蕨对栽培场地的要求、孢子繁殖技术、孢子体促成栽培、病虫害防治等,以期为鸟巢蕨的繁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蕨菜驯化栽培及孢子繁殖过程中,利用扫描电镜,实物拍照及徒手切片等方法,观察了蕨菜各器官形态及解剖结构,初步掌握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为蕨菜人工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用腐叶土培养桂皮紫萁(Osmunda cinnamomea vat.asiatica Femald)的孢子,获得有性生殖苗.观察桂皮紫萁幼孢子体最初25枚叶片形态发生的详细过程,据此讨论了叶形态与环境适应性的关系、根茎叶之间的系统演化关系以及相关的系统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薇菜人工孢子繁殖“三段式”育苗培蔸技术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在人工控制环境条件下 ,通过紫萁孢子繁殖 ,培育孢子体幼苗 ,再移植到营养杯中炼苗 ,最后移植到苗圃地培蔸 ,经过一系列促进种蔸生长的措施 ,形成可以用于直接栽培的种蔸  相似文献   

7.
长海带的室内培养与育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长海带配子体,幼孢子体的室内培养、配子体采苗,孢子采苗及育苗的研究结果。在10 ̄20℃,1000 ̄4000lx的温度和照度范围内,长海带配子体生长的最适条件是15℃,3000lx。温度是影响长海带配子体成熟的主要因素,在10℃下配子体的成熟度最高,在15℃、3000lx和10℃,4000lx条件下长海带幼孢子体生长速度最快,采用配子体采苗和孢子采苗两种方式进行长海带人工育苗试验,培育出长度为  相似文献   

8.
芦荟隶属于百合科芦荟属,是多年生、常绿、肉质草本植物,起源于非洲热带和亚热带干旱地区.其叶片中含有蒽醌类物质,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化工产品及美容保健等行业,因此,芦荟属植物被世界各地广泛引种栽培.然而,在我国北方地区引种栽培的芦荟只开花,却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不利于芦荟的繁殖和育种.对种植在引种地的芦荟不育的可能机理进行分析,为引种地芦荟繁殖和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水蕨配子体和孢子体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水蕨的生活史及其发育机制,采用土壤培养法,对粤东产水蕨的配子体和孢子体发育进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蕨孢子于3月和11月播种,在室内自然条件下培养12 d后萌发形成丝状体,接着发育形成原叶体;1个月后原叶体分化出精子器和颈卵器,第2个月形成胚,胚经过3~4个月的发育形成成熟植株,长出新的孢子叶;孢子发育成熟约需1个月;4~6月是水蕨营养生长的高峰期.水蕨以孢子繁殖为主,其原叶体上能长出新的原叶体或片状结构,形状大多不规则,雌雄同体.此外,水蕨具有1个原叶体上发育出多株孢子体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利尻海带配子体和幼孢子体的室内培养、育苗、暂养及海区栽培的研究结果.在2000 lx照度下,利尻海带配子体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配子体成熟的最适温度为10℃.幼孢子体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0℃.采用配子体采苗方式培育出利尻海带幼苗,经过30 d海区暂养幼苗长度达15 cm以上.分苗后经6个月的浮筏栽培,培育成藻体长度6.8 m、宽度32 cm的利尻海带成藻.  相似文献   

11.
铁线蕨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孢子作为外植体进行铁线蕨组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把经过消毒灭菌的孢子囊从孢子叶上切下,进行破碎取出孢子后接种到1/2MS培养基上,孢子萌发较快,萌发后的叶原体接种到MS培养基上能得到较大的扩繁速率,叶原体诱导孢子体在试管内诱导难度较大,可采用0.1%KH2P04诱导剂在试管外诱导,更适合叶原体向孢予体的转化。  相似文献   

12.
张祖荣  张绍彬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007-10009,10056
[目的]探索桫椤与荷叶铁线蕨的孢子繁殖技术,以便对该物种进行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方法]野外采集桫椤与荷叶铁线蕨孢子,经过消毒处理后,分别播种于未经消毒和经过消毒处理的3种培养土上。在保证水分条件的情况下,分别在自然环境和无菌的人工环境条件下进行分组繁殖试验。[结果]2种植物对培养土和培养条件的要求比较一致,培养土以原生境土为最好,培养条件以人工无菌环境的白天光照和自然变温为最好。[结论]在保证水分条件的情况下,桫椤与荷叶铁线蕨孢子的人工繁殖是可以获得成功的。  相似文献   

13.
桃树健康和枯死组织普遍带有链格孢,枯死组织带菌率更高。病菌侵染果实主要在盛花期至盛花后约40d这段时期,侵染高峰在花萎期(4月下旬)。空中孢子捕捉试验证明,当气温稳定在20℃以上时(5月中旬以后),雨后空中孢子迅速增长,此期空中孢子量与侵染高峰有密切关系。密植树、幼树发病较轻、树下部发病较轻,6月中旬以后套袋对黑斑病发病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该实验以东北对开蕨的孢子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试验,得出了东北对开蕨孢子离体快繁 的途径:孢子试管培养初步得出原叶体,原叶体通过扩繁数量增多,然后将这些原叶体进行试管外诱 导得到孢子体,培养孢子体即可得到东北对开蕨的植株。另通过配方比较得出:试管内采用MS 培养 基增殖效果最好,试管外培养过程中定期喷施0.1% KH2PO4 诱导剂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出最佳的紫萁孢子育苗基质,弄清紫萁孢子育苗所需的环境条件,利用在湖北民族学院和杭州城郊两地采集的紫萁孢子,以壤土、山林腐殖土、红砂壤为试验基质进行紫萁孢子遮荫条件下育苗研究。结果表明:在保湿、控制温度、覆盖遮光率为75%的遮阳网的条件下孢子发芽率高,能正常形成原叶体,继续培养均能进入有性世代形成孢子体幼苗,其中在山林腐殖土和壤土按1:1的比例混合的基质上最适于孢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出苗量可达3500株/m2;在杭州采集的紫萁孢子萌发后形成的原叶体、孢子体均比在湖北民族学院采集的耐高温性好。  相似文献   

16.
海带孢子体的培育是海带育种育苗技术中的关键步骤,通过转基因技术与海带孢子体育苗相结合来实施有目的的海带品种改良是一项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本研究利用基因枪法将抗除草剂Bar(bialaphos resistance)基因转入海带雌配子体中,再将转化获得的雌配子体细胞与雄配子体细胞进行杂交,获得了含有抗除草剂基因的海带孢子体幼苗,为海带的转基因技术条件下的育种应用开拓了新的途径.经PCR 扩增证明,利用基因枪法转化海带雌配子体细胞,Bar基因已整合到海带配子体细胞的核基因组中,目标基因的转化率可达16.7%.雌配子体的转化体细胞与雄配子体细胞在15 ℃下共培养10天,就会有大量的合子形成,共培养20天以后许多合子形成孢子体,大约80%左右的合子细胞发育成孢子体,到了30天就会有肉眼可见的2 mm左右的孢子体幼苗.  相似文献   

17.
蕨菜孢子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发育过程的形态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离体条件下,培养并观察了蕨菜孢子早期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变化规律。孢子接种后4~5d开始萌发,7~8d形成单列的或交叉形的丝状体,约2周后发育成片状体,到20d左右形成肉眼可见的心脏型原叶体(配子体);25d左右原叶体上出现性器官,性器官成熟后形成精子和卵,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后10d左右形成幼孢子体(蕨菜幼苗)。  相似文献   

18.
以紫萁孢子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紫萁离体培养各阶段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孢子囊为外植估接种比直接种孢子效果更理想;孢子萌发最佳培养基是1/2MS 0.3%活性炭;对原叶俸增殖效果最好的是1/2MS培养基;对孢子体诱导最佳方案是以灭菌河沙为基质的不完全培养基;激素处理对孢子体诱导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鱼尾星蕨的孢子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培养基、不同激素以及浓度对其孢子萌发、原叶体增殖、孢子体诱导和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鱼尾星蕨的成熟孢子在1/2MS培养基上萌发速度最快,萌发率最高;鱼尾星蕨的原叶体在1/2MS+6-BA 1.0 mg/L+NAA 0.5 mg/L培养基上增殖速度较快,但增殖过程中不能形成孢子体;在1/2MS+AgNO31.0 mg/L+NAA 0.05 mg/L培养基上成功诱导出孢子体;孢子体可再进行分株扩增,从而获得大量的孢子无菌苗。  相似文献   

20.
幼龄胶园间种土壤肥力及土壤酶活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幼龄胶园间种香蕉、葛藤对胶园土壤肥力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进行研究,为科学管理胶园土壤、充分利用林下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6年7~8月栽植的两个相邻橡胶林段,2008年4月分别在其胶行中间种香蕉、葛藤,同时设无间种作对照。2008年7月~2010年1月分7次采集胶园土壤样品进行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分析。【结果】幼龄胶园问种香蕉和葛藤均可提高胶园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但以间种香蕉的效应最明显;幼龄胶园问种可提高胶园土壤脲酶、磷酸酶活性,其活性大小依次为间种葛藤〉间种香蕉〉无间种;幼龄胶园间种可提高胶园土壤纤维素酶、蔗糖酶酶活性,其活性大小依次为间种香蕉〉间种葛藤〉无间种。幼龄胶园间种葛藤可提高胶园土壤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但间种香蕉则降低这两种酶活性。【结论】幼龄胶园间种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胶园微环境。有条件的地区,应大力发展幼龄胶园问种农作物或其他经济作物,以增加胶农非胶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