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总结了近年来木质纤维素原料预处理研究现状,对近年来常用的、新兴的预处理工艺予以介绍,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
促进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酶解的预处理技术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是通过微生物作用转化为乙醇和氢能的可再生糖资源,酶解木质纤维素是它向乙醇和氢能转化的第1步,但是由于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的高稳定性,要得到较高的酶解率就必须先进行预处理.本研究主要总结了机械粉碎预处理、辐射预处理、稀酸预处理、碱预处理、氧化预处理、高温液态水预处理、蒸汽爆破预处理和生物预处理这些对木质纤...  相似文献   

3.
预处理技术是木质纤维素降解的关键性技术,合适的预处理技术不仅能够促进纤维素降解,而且还会降低成本。对目前常用的预处理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对木质纤维素类物料的预处理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木质纤维素为原料的燃料乙醇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介绍了纤维素原料预处理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是价廉易得、来源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和能源,被纤维素酶转化后可以生产乙醇部分替代石油,这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而且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和缓解化石能源的危机。纤维素酶成本的降低以及纤维素转化效率的提高是纤维素酶转化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生产乙醇的关键。本文综述了纤维素酶转化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生产乙醇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纤维素酶的分类及其作用机制、纤维素酶的生产、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的预处理、纤维素酶的转化和糖化发酵乙醇工艺。  相似文献   

6.
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几种比较实用的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技术,总结了各种预处理技术的方法、原理以及优缺点,进而对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方法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预处理木质纤维素是实现生物质转化为燃料乙醇的关键步骤,直接影响着木质纤维素水解效率和乙醇的生产成本。介绍了国内外几种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技术现状,评述了木质纤维素转化为乙醇的工艺特点和经济性,综述了几种极具经济潜力的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8.
木质纤维素预处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质纤维素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成分构成,将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进而可以发酵生成乙醇等生物化工产品。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三者以复杂的结构关系缠绕在一起。这种结构阻碍了纤维素的有效水解,这就需要进行预处理,才能使纤维素得到更充分的水解。预处理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文章对这3种预处理方式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9.
稳定性好、溶解能力强的离子液体,能够快速瓦解木质纤维素网络结构,提高纤维素酶的可及度和酶解效率,可大幅度降低预处理成本。本文综述了常见离子液体的组成、离子液体对木质纤维素的溶解分离等预处理方法及其原理。  相似文献   

10.
木质纤维素发酵转化乳酸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质纤维素转化乳酸的重要环节包括木质纤维素原料预处理、纤维原料水解和乳酸发酵。现阶段发酵生产乳酸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原料利用率低、酶用量大、产物浓度低以及产品不易分离等,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化红茶粉挤压粉碎工艺参数,以及红茶粉方块酥产品的制作工艺参数。[方法]采用福建省福安市出产的坦洋功夫红茶茶叶,将其粉碎添加到方块酥中研制红茶粉方块酥。红茶粉采用双螺杆挤压工艺结合超微粉碎集成技术能获得较细的粒度,试验对红茶粉双螺杆挤压工艺参数和红茶粉超微粉碎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探讨红茶粉的粒度对红茶粉方块酥咖啡碱含量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红茶粉方块酥最佳配方组合:以面粉为基数添加超微红茶粉4%、油脂50%、糖14%、鸡蛋15%。在此条件下研制的红茶粉方块酥感官品质最好,感官评分为90.50分,方块酥咖啡碱含量为0.062%,有效成分(主要是指咖啡碱)含量最高。[结论]该试验与传统工艺采用超微粉碎制备的红茶粉方块酥比较,各项性能指标都有提高,可显著改善方块酥的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12.
B2B电子商务系统的技术接受模型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保林  徐博艺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295-4298
在技术接受模型(TAM)的基础上,增加了主观规范、工作相关度、不确定性避免、系统响应时间等外部变量,在认知层面增加了可靠认知变量,提出了B2B电子商务系统的技术接受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研究发现,主管规范、工作相关度、系统响应时间是影响用户对B2B电子商务系统的有用认知、易用认知和可靠认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采用风油精作为预处理药剂,用常规压片技术对平邑甜茶进行染色体标本制备.结果表明,用风油精溶液预处理的染色体,分散度高,染色体浓缩长度适中,染色体不易断裂、粘连.  相似文献   

14.
马兴元  刘琪  马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584-15585,15599
[目的]探明酸性预处理对小麦秸秆干式厌氧发酵影响的内在机理。[方法]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TGA)等方法,对浓度1%硫酸预处理前后小麦秸秆中纤维结构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酸性预处理使小麦秸秆纤维内部结构及其表皮层化学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使得纤维素从木质素的包裹中释放出来,厌氧微生物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纤维素,并可以对秸秆进行更有效的利用。[结论]纤维形态结构的变化是导致小麦秸秆干式厌氧消化产气量提高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中国B2B电子商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中国B2B的现状及五大发展趋势,指出了阻碍B2B企业发展的症结所在--模式选择不当,战略分析不清,盲目追从,缺乏创新.提出了几条适合中国B2B企业发展的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大曲预处理技术对天然酱油风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成熟大曲进行预处理,提升天然酱油的风味。[方法]以正常大曲作为对照组,研究不同闷制时间后对应大曲的酶活及菌体自溶率;再向最佳闷制后的大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盐水进行发酵考察最适的盐水浓度。[结果]大曲闷制时间越长,其自溶率越高,但大曲酶活会先升高,后降低,最佳闷曲时间是使大曲温度接近40℃,即闷制5~6 h最佳,大曲酶活较对照组高5.5%。将闷制5~6 h的大曲加入不同浓度盐水发酵,盐水浓度越高,天然油氨基酸越低,当盐水的浓度为19.5 Be'时,对应天然油风味最好,且氨基酸提升6.1%。故大曲预处理最佳时间为5~6 h,最适盐水浓度为19.5 Be'。[结论]研究可为提升天然酱油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海产品中牛磺酸测定的三种前处理方法:6%磺基水杨酸热水浴提取法;0.02mol/L盐酸提取法;70%乙醇沸水浴提取法。结果表明:采用6%磺基水杨酸热水浴提取法均比0.02mol/L盐酸提取法和70%乙醇沸水浴提取法测定值高,测定结果精确度高、重现性好、回收率达98%、变异系数(CV)为1.86%。该法试剂成本低,操作简便,且能同时测定其它18种游离氨基酸,是海产品牛黄酸测定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农业B2C网站可用性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农业B2C网站可用性的概念及其指标因素,并阐述了农业B2C网站现存的可用性问题及解决途径,为农业网站设计者加强网站可用性建设.从而吸引更多农民顾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对硅藻土进行酸改性,并用来预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得出2 mol/L硫酸为最佳酸改性剂,酸改性硅藻土预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最佳投加量为6 g/L,最佳pH为4.5,最佳搅拌时间为25 min,此时对垃圾渗滤液COD的去除率为33.1%,去除效果较为理想,具有一定的经济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潘耕耘  雷俊玲  林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716-12719,12723
[目的]为紫罗兰切花保鲜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重瓣紫罗兰品种‘淡紫’为材料,清水处理为对照,研究了8种预处液(Y1~Y8)对其切花的保鲜效果。[结果]Y8预处理液(40g/L蔗糖+300mg/LAl2(SO4)3+10ml/LNaClO)可最大程度地延长紫罗兰切花的瓶插寿命,增加其花枝鲜重和花茎,促进开花,维持水分平衡和花瓣可溶性糖含量,延缓MDA产生,并维持花瓣膜结构的相对稳定性,该处理切花的瓶插寿命达11d,开花率和花茎的增幅分别达33.71%和17.95%;0.2mmol/L的STS处理12h后,紫罗兰切花出现叶片失绿、花瓣边缘萎蔫等毒害现象。[结论]40g/L蔗糖+300mg/LAl(SO)+10ml/LNaClO对紫罗兰切花的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