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法治建设的社会性阻却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雅丽 《河南农业》2007,(19):48-49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把农村法治建设作为推进  相似文献   

2.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区分轻重缓急,分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与推进农村小康社会紧密结合起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政府能为,农民愿为的基础上,量力而行地搞好新  相似文献   

3.
创建示范载体,积极推进农村基层依法治理,其目的通过大力加强农村法律宣传教育,增强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把农村的各项事务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不断提高农村的法治化管理水平。因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是完善村民自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要提高认识,健全制度,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推进农村基层依法治理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4.
《吉林农业》2007,(12):40-41
1.4围绕建设新农村加强党组织建设2.9新农村建设的意义3.4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4.6破解新问题建设新农村5.6解读韩国新村运动6.7新农村建设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7.4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建设社会主义农村8.5集安打牢新农村建设组织的“基石”9.4积极构筑新农村建设投入保障机制10.4抢抓机遇整合力量推进新农村建设11.4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12.4建立农民收入增长长效机制促进社会主义农村建设1.6借鉴台湾农民合作组织建设推动合作组织健康序发展2.10推动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实现…  相似文献   

5.
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局提出4个方面的思考重点和对策建议: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落脚点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农村自身发展能力和农民自力更生建设新农村的能力;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要充分发挥主体的积极性,提高主体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政府是新农村建设的倡导者、引导者和指导者,是新农村建设的投资主体;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发展,要围绕新农村建设建立推进科技进步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和谐的基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使农村具有社会主义的新貌;要引进人才、科技、资金等有利因素,给农村的发展赋予新的力量;要破除旧的城乡二元体制,建立新的城乡管理体制;要培养出新型的农民,提高农民的素质,让其在自身的完善中改造农村、发展农村,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7.
部委热线     
中共中央政治局部署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共中央政治局2005年12月20日召开会议,研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也是加强“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举措,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  相似文献   

8.
加快农村改厕 推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厕所是反映社会变迁和文明进步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加快我国农村改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要大力提高农民的卫生意识,加强对农村改厕工作的重视和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让农村发展,农民致富。本文从能源型、工业型、生态型、城镇型、第三产业服务型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模式入手,探究其各自特点,并分析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正确处理中心任务和农村发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因地制宜科学推进、农民参与农民受益等原则,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宏伟目标,确实有着新的、深刻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和重大的战略意义。推进新农村建设,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建立新农村文化,形成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化观。也就是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且要提高农民素质,塑造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1.
法治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相联、不可分割。新农村建设必然要求新一轮的法律改革与制度创新。当前,要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长远目标和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出发,进一步完善农业法律体系,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和农村司法改革,提高农民法律素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不断推进新农村法治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2.
刍议农民法律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六栓 《农业考古》2006,(6):110-1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需要建设新的农村硬件环境,也要在法律服务、管理民主、权益保障等方面创造良好法治环境.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对保障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建设新农村农民是主体,法律素质是建设新农村的新型农民必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充分认识到,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对农村发展而言,农民既是受益主体,也是创造主体。尊重农民的意愿和要求,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保护好、调动好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昭通农业经济不断发展,但发展还不够充分,还需要不断加强农业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促进新时期农业产业化科学发展.新时期,农业经济工作要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着力依法保障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维护农民群众的物质利益,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提供体制保障和机制活力.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有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作为建设者。因此,要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图书馆服务工作,首先要明确"新农村"的概念,它的内容大概有以下几点:一是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二是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三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四是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五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把实现农民群众的利益、增进农民群众的福祉当作根本出发点,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发展问题,而且是改革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大城乡统筹力度,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全面落实中央扶持“三农”的各项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发展农业生产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十一五”时期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三大战略”,“九大行动”等各项部署,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让农村发展,农民致富.本文从能源型、工业型、生态型、城镇型、第三产业服务型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模式入手,探究其各自特点,并分析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正确处理中心任务和农村发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因地制宜科学推进、农民参与农民受益等原则,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农村法治建设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而广大农村村民的法律信仰状况却令人担忧。法律信仰缺失在我国农村的产生是由于传统法律文化、主体法律意识、立法及执法司法等复杂因素导致的。要克服农村的法律信仰危机,最根本的是要重塑法律在农村的权威,要多渠道培育农民法律信仰,使法律成为农民的必需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9.
报刊博览     
《新农村》1999,(3)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在经济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在政治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强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保证农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在文化上,坚持全面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农民。(摘自《半月谈》)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近发表的中央一号文件全面分析了当前农业和农村形势, 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就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建设要在着力解决直接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各类生产生活问题的基础上,切实加强乡村规划,使乡村的建设和管理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乡村建设规划的实施是一项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