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出使新加坡宣传武夷山——“武夷茶艺、茶歌舞旅游艺术团”赴新加坡演出胜利归来武夷山市文化局曾震中由中共武夷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梁继武为团长的“武夷茶艺、茶歌舞旅游艺术团”一行12人,已结束在新加坡唐城商场的12场茶艺、茶歌舞演出,于最近戴誉归来。这次出国...  相似文献   

2.
方兴未艾的新加坡茶艺事业──访新加坡茶艺联谊会主席李自强先生福建省博物馆陈龙1994年11月,我参加“中国宋元明文物展”,在新加坡逗留三个月。新加坡是个美丽的岛国,在全国三百万人口中,华人占了二百万,其中尤以福建广东人最多(二百万)。闽粤两省是重要茶...  相似文献   

3.
寇丹 《农业考古》2001,(2):322-323
我来自中国浙江湖州市 ,它是 1 2 6 0年前中国唐代的陆羽写成的《茶经》的地方。这次被邀请参加这样的会议 ,感到荣幸并表示感谢。这是我第二次访问新加坡。在最近 1 0年中的不同地点的国际茶会上 ,能和新加坡许多知名茶人多次相聚 ,并在湖州多次接待新加坡数十位茶人瞻仰中国茶文化历史遗迹 ,我相信通过这些互相访问与交流 ,“天下茶人是一家”这句话 ,变得更为亲切、实际了。新加坡在繁荣经济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成就 ,在中国已家喻户哓。中国国土面积与新加坡虽然悬殊 ,但是多元的种族、民族 ,多种语言文字 ,多种民俗习惯和多样的饮茶方法…  相似文献   

4.
《农业考古》2006,(5):I0001-I0001
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茶厂是校办全民所有制企业,是融教学、科研和生产为一体的茶叶加工厂,拥有现代化茶叶加工机械,如引进阿根廷全自动袋泡茶机、自动热收缩机、易拉罐封口机等。生产经营“金仙牌”盒装、袋装和易拉罐装等各系列鸟龙茶(铁观音等)、茉莉花茶、杜仲萘、绞股兰茶、银杏茶、红玫瑰萘、苦丁茶、灵芝茶、牛蒡茶、鱼腥草茶、白藤茶等30多个品种。产品销往全国80余个大中城市,部分销往日本、韩国、比利时、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及台湾、香港地区。  相似文献   

5.
最近,茶文化学者吴尚平、龚青山所著《世界茶俗大观》一书,由中国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国发行。该书共分中国汉族茶俗;中国少数民族茶俗;中国庙宇茶俗;海外茶俗;茶馆风情以及中外名人茶规七个部分,共计十六万多字。详细介绍中国各民族饮茶风俗、日本茶道、南朝鲜茶礼、英国午后茶、美国冰茶、阿拉伯嚼茶、东欧果皮茶、土耳其薄荷茶……,中国与新加坡、法国等地的茶馆风情,以及古今中外名人饮茶习  相似文献   

6.
只为北方茶飘香──记北方茶痴肖翔沈阳申阮有一日,肖翔请我到他家喝茶,他刚陪一位新加坡富商吃了顿饭,谈及起来,平时很是自信的肖翔忽然惭愧起来:“跟人家比,咱这老板可就差多喽。”其实,肖翔不必自惭形秽,他至少有三笔足以自豪的财富。一是家中有几千把美轮美奂...  相似文献   

7.
每天喝3杯或以上的咖啡,患肝癌的风险可降低44%。和茶比较起来,咖啡一直以来被赋予负面形像,被认为是坏处多于好处,但新加坡一项研究结果却颠覆了这个长久以来的说法。  相似文献   

8.
<正>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新加坡从越南进口的咖啡占该国咖啡进口总额的25%,意味着越南咖啡逐步在新加坡市场站稳脚跟。近日在新加坡举行的2015年新加坡国际咖啡及茶展、甜食及烘焙展吸引了20个国家及地区的100多家企业参展,这是越南企业推广品牌、扩大市场及寻找商机的良机。展会期间接受越通社记者采访时,越南驻新加坡大使馆商务参赞阮越芝女士表示,连续3年来,越南对新加坡出口茶叶与咖啡呈现猛增趋势,出口额年均增长率达68%。  相似文献   

9.
农历壬申年二月十五,地处中国大陆东南一隅的闽东福安市春意融融。来自日本、新加坡、香港、澳门、台湾、上海等国家和地区的二百多位茶艺使者,满面春风步入“第二届中国闽东茶文化交流”的殿堂,在“两片茶叶托着TC字母”的会标下,切磋茶技艺,弘扬茶文化。有幸一睹中外茶俗、茶礼、茶道、茶艺的风采神韵,着实让人大饱了眼福。  相似文献   

10.
潮龙起 《农业考古》2006,(2):229-231
星州,即现时新加坡之简称。星州地处南洋中心,是东西方交通孔道,扼太平洋与印度洋之咽喉。自英国殖民者莱佛士于1819年开埠以后,星州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增长飞快。中国与南洋诸国很早就有交通和贸易往来,当莱佛士占领新加坡时,即有华人跟随迁入,并在其后的几十年中不断增长。据清人李钟珏的《新加坡风土记》所载,“光绪七年(1881)英人所刊户口册云,福建男女二万四千九百八十一人,广州一万四千八百五十三人,潮州二万二千六百四十四人,嘉应州六千一百七十人,琼州八千三百十九人,三州府生长之华人九千五百二十七人,不列籍之华人二百七十二名,统计八万六千(七百)六十六人”。到五十年后的1931年,新加坡人口已增至567,453人,1941年已达769,216人。在上述两个年份的人口统计中,华人人数为各族人数之首,分别为421,821人和599,659人。随着华人大量移届星州,他们也将中国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生活习惯带到移居地,其中包括饮茶。本文根据1940年出版的《星州十年》中有关1929—1938年新加坡茶事的记载,分别对此期间新加坡的茶叶生产、茶叶贸易、华侨茶商和茶馆的一些情况予以论述。论述的范围以星州为主,兼涉马来亚联邦及属邦。  相似文献   

11.
“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及“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于1993年4月4——11日在云南省思茅县举行。参加这两个会议的有来自中、美、日、韩、新加坡、马来西业、印度尼西业等国和香港、台湾地区的学者、专家近200人。共收到学术论文76篇,涉及普洱茶史、普洱茶分类学、普洱茶区土壤、普洱茶区茶树资源、普洱茶文化与云南社会经济、普洱茶的防癌抗癌功能、普洱茶的保健作用、普洱茶的多种微量元素、普洱茶的产销、普洱茶马商道、普洱茶在台湾的传播与发展、普洱茶在海外的传播、澜沧邦崴过渡型古茶树研究、思  相似文献   

12.
本人于公元1998年10月29日准时退休。说“准时”就是既未欠一日,也不延一日。对待“退休”,还得像对待“学术研究”一样,也要讲“认真”的。其初衷无非企望如白居易所云:“终身不拟作忙人’。 讵料退休后却更加汲汲忙忙,乐不思闲。仅就1999年全年主要茶事活动而言:1月,加拿大温哥华中华文化中心交流专员来访。5月,马来西亚茶团来访;接受“评委”之聘,出席凤凰第四届名茶评比会。6月,出席中国茶道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并当选为该会常务理事;应邀到北京作品社讲学授艺。7月,台湾茶团来访;新加坡茶人来访。8月…  相似文献   

13.
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茶厂是校办全民所有制企业,是融教学、科研和生产为一体的茶叶加工厂,拥有现代化茶叶加工机械,如引进阿根廷全自动袋泡茶机、自动热收缩机、易拉罐封口机等。生产经营“金仙牌”盒装、袋装和易拉罐装等各系列乌龙茶(铁观音等)、茉莉花茶、杜仲茶、绞股兰茶、银杏茶、红玫瑰茶、苦丁茶、灵芝茶、牛蒡茶、鱼腥草茶、白藤茶等30多个品种。产品销往全国80余个大中城市,部分销往日本、韩国、比利时、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及台湾、香港地区。我厂产品曾多次获奖:1991年4月在首次国际茶文化节上荣获四项最高奖;1992年…  相似文献   

14.
谈谈茶艺     
林志宏 《农业考古》2001,(2):234-235
近年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及香港都纷纷开设了茶艺馆 ,我国各大城市更不在话下了。本澳门近日也有爱茶人士举办茶艺讲座 ,并作示范表演 ,爱茶人士闻风而至 ,把展场挤得水泄不通 ,这说明茶艺很受欢迎 ,这是兴起的新潮流吗 ?不 ,这是国粹 ,是我国成千年来的茶文化 ,是良好的传统 ,是生活一部分 ,是应该发扬的。茶为国饮 ,陆羽的《茶经》说 ,“茶发于神农氏 ,闻于鲁周公” ,自从几千前神农尝百草 ,日遇七十二毒 ,得茶而解之的时候开始 ,经唐、宋、元、明、清……至今都不断发展 ,而且各地方都有特色的饮茶方式 ,如潮州人的“工夫茶”、西藏人…  相似文献   

15.
林更生 《农业考古》2000,(4):106-107
一、茶浴是茶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茶文化所涵盖的面极广,包括了我国各民族文化的诸多方面。例如茶话、茶诗、茶文、茶联、茶书、茶俗、茶德、茶艺、茶具、茶馆、茶食,以及茶与名人、茶与健康、茶与贸易、茶与宗教、茶与戏剧、茶与音乐、茶与美术等。而茶浴也是诸多茶文化中的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可是,人们往往忽略了茶浴及其重要意义。用茶汤沐浴,在我国南部山区人民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较为普遍。研究表明,早在殷商时期,居住在福建武夷山九曲溪一带的闽越族就流行有一种洗岩茶浴的习俗。茶浴,说起来比较简单,就…  相似文献   

16.
“走向21世纪中华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9月28日在美国洛杉矶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中国、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的专家学者40多人。中国代表团成员包括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文华研究员、《中国茶文化大观》主编余悦教授、广东省英德市茶叶局总农艺师袁学培(随行张裕金)、茶书收藏家及历史研究学者周志刚工程师、云南思茅地区文物管理所副研究员黄桂枢等共6人;日本代表团成员则包括:丹月流煎茶道创始人丹下明月教授、日本茶文化学会副会长立山尚武等12人;来自新加坡的有狮城书法学会主席曾广纬、会长丘…  相似文献   

17.
新加坡留香茶艺在 2 0 0 0年 1 1月 4日 - 1 2日主办了庆祝建国 35周年暨留香茶艺成立 1 0周年的世界茶艺、茶叶展览。新加坡共有 1 4个茶艺团体参加了这次大型活动 ,两个社区的群众联谊会也为此次活动开展了茶的讲座和举行无我茶会 ,茶艺研讨。4日上午 ,在亮阁购物中心一楼大厅举行了开幕式 ,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领事房利和一等秘书高丽娟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寇丹和日本、印度、斯里兰卡、土耳其、英国、沙特等国茶人 ,新加坡本届茶艺联谊会主席刘凯欣及前几任主席李秉萱、黄国荣等都先后参加了活动。房利领事和寇丹在开幕式上发言 ,…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副产品在新加坡走俏据悉,近年来,中国与新加坡的双边贸易额连年增长,新加坡经济界人士指出,在今后几年内,中新贸易有可能翻番,到1999年可望达到70亿美元。中国农副产品受新加坡市场欢迎,其中有新鲜蔬菜、蔬菜根茎制品及中国的红豆、绿豆、大豆、腐竹、...  相似文献   

19.
河湟回族的罐罐茶与盖碗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普天同饮的茶在其茶的栽培,茶的加工,茶的饮用,乃至于与茶有关的一切文化均源于中国,在神州大地上传颂着各种各样的茶故事,同样也流传着各种各样至真至情的饮茶习俗。  相似文献   

20.
今年三月间,我完完全全为了“茶事”而造访茶的故乡——中国。我先到福建的福安市出席“福安茶文化交流会”,过后继程往湖南常德市,参加“第二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聆听了中国及其他与会国家的茶艺专家和茶文化大师的精辟演讲,并且有幸当面向他们请教茶学和茶艺之后,深切领悟到“茶”在生活中所扮演的真正角色,我庆幸“爱”茶爱对了路,茶的天地竟然是那么辽阔、博大。我因此而矢言将为弘扬茶文化事业尽一份棉力。从神农尝百草,采茶而饮之开始,中国人几千年来都是喝茶的民族。新加坡开埠不到两百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茶喝。中国华南一带,尤其是福建、广东人下南洋谋生时,胼手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